本文是刘韧2008年人物故事采写讲座的笔记。笔记作者不详。

我是如何采访的:一定要问细节

我要去采访杨元庆,我第一个问题就会问他,以前你的英文单词是多少,现在是多少?用这个作为文章的开头就很好。你在纽约的房子有多大,是不是比北京的大?这样问他才能问出具体的东西,这些才是读者最想知道的。文章中出现很多类似的细节,读者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阐述他的评论和表达他的立场,这是记者的任务。如果你的文章只传达了他的看法,杨元庆只会怎么有利于他自己怎么说,那些逻辑根本就是假的。根本不是事实,或者不是基于事实的逻辑,这些都是他硬加上去的逻辑,这样的逻辑根本没价值。

我一个朋友,非常聪明,他象棋非常好。有一天,他给我讲围棋,讲了半天,头头是道。后来他告诉我,其实我不会下围棋。他说,“你要到我这个境界,讲什么棋都无所谓”。就是他那个逻辑已经到那个地步了,讲什么三天三夜都没问题,头头是道。这个道理就和杨元庆讲怎么整合一样,没用。你就讲一些事实,读者自然会得出一些结论。

我采访过杨元庆好几次,我问得他都烦。问题很具体,比如,我问他,你和柳传志分家的那一天,你们在哪个饭店谈的?你几点钟去的?是你先到的还是他先到的?怎么说的?怎么开的口?最后走的时候谁送谁?我都要把这些事情问清楚啊。我问的为什么整合,和他说的为什么整合,和别人猜为什么整合,没有意义。通过谁先到的可以看出谁更重视,谁更担心、忐忑不安。进去时的心情怎样?出来的时候心情怎样?他可能不说,或说不清楚,但是你一定要问。如果能问到那是最好的。这才是好问题。

一定要问细节。我们知道一个人,比如一个农民,他来骗你说他是搞投资的,通过握手就能知道是假的。大人物的细节都是有用的细节,关键时刻的细节都是有用的细节。我还清楚记得联想散伙时,在翠宫饭店,我那时只做一件事,至于柳传志等我根本不看,只看两个人,一个是杨元庆,一个是郭为,看他们俩的表情。杨元庆意气风发,和小马哥似的,把风衣一抖,往身上一披,志得意满,趾高气昂的,很多记者拿相机追着他拍,一直追到电梯口,杨看到我在旁边看他感到不好意思,脸色有点变。那时他的却有点“作”,就故意摆出那种气派,像拍歌星一样,大踏步走到电梯里,其实他该在电梯口和记者说两句。我看到他的脸色有点变也走开了,在人家正高兴的时候,不能给他添乱。郭为当时就强装欢笑。

杨元庆比郭为业绩好。其实人应该干一件成长的事情。做PC就是比卖PC利润高。98年PC一年大约就能卖20多万,到2000年时一年能卖好几百万,PC销量成倍的猛翻。所以,大成功是运气,小成功是可以算出来的。所以杨元庆那以后就被冲昏头脑,什么“技术联想、服务联想……”四个整合联想全部失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媒体报道的联想,都不是真是的,都是柳传志逻辑的联想,是杨元庆逻辑的联想,所以非常不真实。

当记者,问问题时要问到对方烦。你提供的是不是事实,这是评价记者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满纸都是被人误导的东西,你提供的应该是事实,而不是逻辑。

如何写作:“不要把你的文章太当回事儿”

这篇文章要改的话,就先把他缩写成2000字,这是《中国企业家》不愿做的事情,但是我可以说,这是“皇帝的新衣”。很多杂志现在就觉得越长越深入、越深刻,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互联网对杂志的冲击之一。这篇文章如果两千字,看得人会更多,事实会更多一些。

我的一个朋友,是社科院研究神学的博士,很有学识的一个教授,但是不会写文章。有一天我告诉他,你不会写文章是因为你太把自己写的文章当回事儿了。他写文章时恨不得沐浴三天,十个月不吃肉,开头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我说你就把你要写的东西说出来就好了。后来他和李泽厚有一个对话,出版社整理出来出了一本书,就是一个录音整理,卖得很好。好文章就这么回事儿。

你要做一个好记者,就老老实实地当一个记者。你要是既想当官又想当个好记者,那是不可能的。做记者非常辛苦,说实话我写大文章的时候,一个星期和“闭关”似的,什么都不想干,写得头昏脑胀的,也不想和人说话,每天都在想这句放在哪儿,那句怎么放。我写不下去了,就从头看一遍,一遍一遍“顺”。写文章永远只能到写到80%的地方,永远不能写到最好。

写人物的文章,就是特写+特写+特写。一定要有细节,没有细节,就都是瞎掰的。当你知道几个细节的时候,你就通过这些细节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了。比如,你看《色·戒》,当你看到王佳芝拿到戒指放走那个人时,你就知道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当那个男人给她那么大的戒指时,什么民族大义的都忘了。当你不知道细节,听他讲逻辑时,你永远看不出来他是什么样的人。当杨元庆在台上发表演讲时,讲联想怎么走出去时的那个他,能反映出他的性格吗?你只有从细节里才能知道他的性格。在你不了解他的性格时,你通过什么知道他,怎么能把他的灵魂写出来?

从没接触过的人,你接触他第一眼,怎么能知道他?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去采访海信的头儿,他那天感冒,就拿着纸在我面前擤鼻涕,我就觉得他是个很朴实的人。还有一个细节,那天我也有点感冒,也擤鼻涕,他就问,哎,不是我传染给你了吧。我就觉得他是个很厚道的人。所以这个人给我讲的东西就挺靠谱的。所以我告诉你,你要会看细节。一个好的记者,应该是个好的观察者,比如领导在那里喝水,水都凉了你都不知道给他倒,你的观察能力也太差了吧。你的细节能力要很强很强。我接着讲海信,他一讲他的儿子、他的家庭的时候,他的眼泪汪汪的,我觉得不应该了,说明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问题。后来我问了人才知道,他的家庭非常不幸。只要他进入那种状态,有时他也“搂”不住的。比如柳传志,他给我讲他从研究所带出来那几个人,除了一个人,其他人都是没用的。

一个记者要是没良心,他比一个说谎者说的话还要不知不觉。你会不知不觉帮坏人做许多事。所以你要做个好记者,做个有良心的记者,就多读读东西吧。

“记者要做一个记者能干的事儿,不要做一个思想家能干的事儿”

你采访一个大人物,有时太把他当回事儿,就一定想要问出个大问题。比如杨元庆会想,我会几千个英文单词和整合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他会瞧不起你,管那么多呢,你要对你的读者负责,而不是对他负责。这篇文章如果起个题目“杨元庆词汇量从几百升到几千”,点击量一下子就升上去了,因为你提供的这个是事实。举个例子,我最近写的Donews的编辑方针:

1、编辑间不统一思想,刻意培养、培植不同文化背景和利益、立场,以便对冲各种编辑和表述,使新闻更接近真实和平衡。

CNN有一个规定,他的编辑、记者里有多少黑人、西班牙人、华人要成比例的,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选择是不同的。新闻最重要的是平衡。有多少穆斯林,他的新闻才不至于太抨击穆斯林。

2、将选择交给读者。

将选择和判断交给读者,你提供事实就可以了。

3、同情弱者,警惕权利。

所有权力都是罪恶。

4、分开观点和事实。

观点是观点,事实是事实,观点和事实在同一篇文章中要分开。在美国的一家大报,他的记者部和评论部不是从一个门里进出的,怕互相影响。这点非常重要。

5、坚持简短,直接,准确。多用细节,多用原始材料。

简短就是把废话都删了。

直接是不绕,讲什么事就是讲什么事,不用赋、比、兴。多用细节,多刊登历史材料。比如你能找到当年联想谈判的原始材料,那会非常牛逼。如果能找到修改稿,那会更好。

6、避免提到自己,删去公理与常识。

公理与常识,这不是新闻要提供的。

减少形容词,因为形容词不准确。

减少倒装,多用短句,减少错别字。

杂志和报纸唯一的区别是杂志的故事更多一些。可写故事一样啊,你连写好新闻的能力都没有,你能写故事么?当个好记者不容易啊。你要能提供原始材料,很多记者都是坐而论道,记者要做一个记者能干的事儿,不要做一个思想家能干的事儿。

作者:刘韧

细节和真实:刘韧谈采访与写作相关推荐

  1. 刘韧:采访写作的时间线一刻不在手中我就心慌

    1.中文是童子功.没有捷径,只能苦练. 2.我一直强调新闻是体力活.刘韧最近采访读库老六8小时,录音整理12万字.为这8小时的采访,我至少做了24小时的准备.主角老六,会比我更累. 3.老六说:好的采 ...

  2. 网络媒体教程:采访与写作

    本文写于2002年. 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 我已经做了12年记者,在这12年中,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采访对象为什么要接受记者采访?被采访者没有帮助记者做好新闻的义务,他接 ...

  3. 陈平原教授谈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讲得太好了!

    编者按:又到了硕士.博士们为写论文而挑灯夜战的季节.写论文究竟为了什么?每人的回答各有不同.为了长学问?为了做贡献?还是为了那顶博士帽.为了谋职寻禄?目的不同,手段就不一.如果是为了学术上的长进,为了 ...

  4. 深谈SCI论文写作技巧

    一. Starting 事前准备 Check the originality of your idea 检查原创性 ① Have you done something new and interest ...

  5. 浅谈 4 款写作软件,让写作变得简单 | 经验分享

    每个人都需要写作.以写作为生的人便是作者. 感谢互联网的今天,可以让写作者一边创作,一边变现.这种方式减轻了写作者的生存压力,也增加了与读者交流的机会.但是通往职业作家的大门是敞开的,但却是狭窄的. ...

  6. 如何保留5个有效数字输出c不4舍5入_SCI 论文投稿前必须检查的 16 个细节,内附8大SCI写作神器...

    提示:点击上方"中洪博元"↑免费订阅本刊 科研工具丨作图丨实验丨SCI丨统计分析丨国自然 写论文,特别是 SCI 论文,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各种细节,容易顾此失彼.在投稿前,我会将 ...

  7. 【找工作资料】中智谈英文简历写作技巧

    以下内容是根据在1999年5 月22日中智'99外企人才招聘会上的讲座整理而成.共分十个小节:1. 简历种类.2. 简历要领.3. 格式结构.4. 页眉部分(Heading).5. 教育背景 (Edu ...

  8. 刘韧专稿写作经验:谋篇布局解放正文

    本文写于2003年5月28日 他目不转睛地盯住对面记者的眼睛,不知道.也猜不出这位记者下一个问题究竟会是什么.后来,他放弃了,他不再去想记者的思路,他只回答记者的问题. "你问我答" ...

  9. 刘韧文章修改经验共享:写作是复述的改写

    本文写于2003年07月10日 采访开始了,记者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速记,被采访对象微笑着放慢语速等他记完.这种采访方式对简单快速的消息写作或许行,对深入致微的专稿写作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错在司空见惯 ...

最新文章

  1. 分享一下python入门知识点-输入与输出教程,不喜勿喷
  2. Hadoop开发环境配置2-eclipse集成maven插件
  3. [Ubuntu]更改所有子文件和子目录所有者权限
  4. 快速构建Windows 8风格应用13-SearchContract构建
  5. java nio的使用
  6. OSG的垃圾回收机制
  7. mysql 列级权限授予用户_mysql 用户及权限管理 小结
  8.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这个行业终于爆发了!
  9. C语言——选择法排序_数组
  10. mysql join 循环_MySQL的JOIN(三):JOIN优化实践之内循环的次数
  11. 听阿里P8聊完这个 SpringBoot 的项目,瞬间觉得自己白学了…
  12. chrome浏览器插件--让你的谷歌浏览器舒适度提升1800%的插件(程序员推荐)
  13. au9720 usb-rs232驱动
  14. win10+Ubuntu18.04双系统安装后无法进入win10或者无法进入Ubuntu的解决方案
  15. 如何拼接多张图片,多张图片拼接成一张
  16. Scratch3.0----函数(2)
  17. 小飞鱼通达二开 通过开发工作流接口集成ERP系统(图文)
  18. 如何解决图片在移动端清晰显示的问题
  19. SSL证书、 der、 cer、 pem区别
  20. vue中的this.nextTick()

热门文章

  1. 几行代码轻松搞定网页的简繁转换
  2. 【MyMooc学习平台部分剪影】
  3. 洛月贴吧系统php源码(含数据库)
  4. 【直流传动与控制系统】第10周CDIO工作报告
  5. 操作系统 _CDIO之路
  6. 论文笔记--Coupled Layer-wise Graph Convolution for Transportation Demand Prediction
  7. 基于改进逆透视变换的智能车测距技术_禾赛科技:助力2020智能网联汽车C-V2X大规模测试活动_E理财云掌号...
  8. 使用cadence仿真MOS管跨导gm
  9. 轻量级Kubernetes之k3s:5:集群搭建
  10. Android开发--便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