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工程问题。

大多数年轻的数据科学家都希望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构建完美的机器学习模型上,但是企业不仅需要训练一个完美的模型,同时也需要将其部署,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如下图所示,机器学习系统由机器学习代只包含一小部分,而在中间的小黑匣子周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庞大而复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仅要学会构建完美的机器学习模型上,同时还需要将其部署向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本教程中,笔者将重点放到了机器学习模型部署上面,并使用最为热门的 TensorFlow 2 框架完成实践。

此教程内容节选自实验楼近期好课《TensorFlow 2 模型部署方法实践》,教程采用的实验环境均为实验楼提供的在线web环境。

强烈建议想跟着教程学习的小伙伴可以登陆实验楼官网,直接上手敲代码会更好。


预训练模型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聊聊预训练模型使用方法

1.介绍

本节实验将介绍 MobileNet 系列中的 MobileNetV2 模型,MobileNet 是为移动端和嵌入式端深度学习应用所设计的网络,使得在 CPU 上训练也能达到理想的速度要求。

后续的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此模型进行部署演示。

2.知识点

  • Keras 导入预训练模型
  • 预训练模型的使用方法
  • 保存模型为 HDF5 格式
  • 保存模型为 SavedModel 格式

3.环境配置

目前,TensorFlow 2 已正式发布,你需要通过 pip install -U tensorflow 进行升级安装。线上环境中,我们需要先卸载老版本,然后再安装 TensorFlow 2。

# 解决线上环境的一些依赖问题,本地无需这些操作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msgpack setuptools h5py
!pip uninstall tensorflow -y
!pip install -U --ignore-installed wrapt # 安装 TensorFlow 2.0

4.选择图片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 skimage 库中的自带图片进行图像识别。skimage 中自带一张猫的图片,稍后我们用这张图片进行识别任务。

from skimage import data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matplotlib inline# skimage 中自带一张猫的图片
image = data.chelsea()
plt.imshow(image)

(注:如果你对课程所使用的实验楼 Notebook 在线环境不熟悉,可以先学习课程《实验楼 Notebook 在线环境使用指南》。)

5.导入预训练模型

接下来从 Keras-applications 中导入预训练模型 MobileNetV2。由于原模型托管在海外服务器,在实验楼环境中,需要将预训练模型从实验楼镜像服务器下载到 ~/.keras/models 目录下,方便后续载入模型。

# 下载预训练模型到线上环境指定目录
!wget -nc "https://labfile.oss.aliyuncs.com/courses/1435/mobilenet_v2_weights_tf_dim_ordering_tf_kernels_1.0_224.h5" -P "/root/.keras/models"
!wget -nc "https://labfile.oss.aliyuncs.com/courses/1435/imagenet_class_index.json" -P "/root/.keras/models"

通过指定权重 weights=‘imagenet’ 来载入 ImageNet 预训练模型。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mobilenet_v2 import MobileNetV2# 载入 ImageNet 预训练模型
model = MobileNetV2(weights='imagenet')
model.summary()

6.数据处理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上面的示例图片进行识别,首先需要将图片处理成预训练模型可以输入的形状。我们将图像放缩到 224*224 的大小,并在图像矩阵前面增加一维,即将 (224,224,3) 的图像矩阵变成 (1,224,224,3)。

然后,可以调用 preprocess_input 方法将向量处理成 MobileNetV2 最终支持的输入类型。

!pip install opencv-python==4.1.2.30  # 安装所需 OpenCV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mobilenet_v2 import preprocess_inpu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将图像放缩到 224*224 的大小
image = cv2.resize(image, (224, 224))
# 将图像矩阵前面增加一维,即将 (224,224,3) 的图像矩阵变成 (1,224,224,3)
x = np.expand_dims(image, 0)
# 预处理图像,在 Keras 中,在传入图片数组值 (0-255) 的基础之上,
# 进行先除以 127.5,然后减 1,最后将值的范围为放缩到 (-1,1) 上
x = preprocess_input(x)
x.shape

7.模型预测

接下来,使用 model 中的 predict 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模型输出为一个 (1,1000) 的向量,向量中每个元素表示对应标签的预测值。

output = model.predict(x)
output.shape

这里使用 decode_predictions 对模型输出的向量进行解码,解码的结果就是预测的结果,这里 top=5 表示输出前五个最有可能的类别。

from tensorflow.keras.applications.mobilenet_v2 import decode_predictions
preds = decode_predictions(output, top=5)
preds

通过输出结果可以看到,模型预测图片最可能的类别是 Egyptian cat。

8.保存模型

我们可以在训练期间和训练完成后,对模型进行保存,而模型部署就是使用保存后的模型进行实际应用。在训练过程中, TensorFlow 2 提供了两种方式来保存模型。

1)HDF5 文件

在实验的一开始,我们下载下来的预训练模型mobilenet_v2_weights_tf_dim_ordering_tf_kernels_1.0_224.h5 是 HDF5 格式的文件,可以将保存的模型视为单个二进制 blob,里面同时保存了模型权重、模型结构和优化器配置。

2)SavedModel

在 TensorFlow 2 中,还提供了 SavedModel 方式来保存模型,SavedModel 的优点是与语言无关,如可以在 Python 中训练模型,然后在 Java 中加载。另外使用 TensorFlow Serving 来部署模型时必须使用 SavedModel 格式,SavedModel 转换方法具体实现如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import timesaved_model_path = './saved_models/{}'.format(int(time.time()))
# 创建一个 SavedModel,并将其放在带有 tf.keras.experimental.export_saved_model 的带时间戳的目录中
tf.keras.models.save_model(model, saved_model_path)

在 saved_model_path 目录下,

.
├── assets
├── saved_model.pb
└── variables   ├── variables.data-00000-of-00001  └── variables.index

saved_model.pb 为数据流图文件,它包含图形结构, variables 文件夹中保存的是 ckpt 文件集合,variables.data-xxx 保存了参数的值,variables.index 保存了对应的各个参数。

9.实验总结

在本节实验中,我们学习了 Keras-applications 预训练模型的使用方法,并将预训练模型从 h5 格式转换为 SavedModel 格式。在之后的实验,我们都将使用本实验中的模型、处理方法以及生成结果。下一节实验中,我们将使用 TensorFlow Serving 读取 SavedModel 进行部署。


《TensorFlow 2 模型部署方法实践》的第一节实验就结束了。想访问后续教程的朋友,可以点击《TensorFlow 2 模型部署方法实践》,之后的实验还有:

近期该课程正在特惠,当前还有试学机会可以体验哦。

补充阅读:

新人可先选择实验楼的入门课程学习:

《TensorFlow 2.0 新特性快速入门》

《实验楼 Notebook 在线环境使用指南》

《JavaScript 基础课程》

《Python Flask Web 框架》

快速入门 TensorFlow2 模型部署相关推荐

  1. 2021年最新最全Flink系列教程_Flink快速入门(概述,安装部署)(一)(JianYi收藏)

    文章目录 引言 相关教程直通车: day01_Flink概述.安装部署和入门案例 今日目标 Flink概述 什么是批处理和流处理 为什么需要流计算 Flink的发展史 Flink的官方介绍 Flink ...

  2. 换脸火了,我用 Python 快速入门生成模型

    作者 | 李秋键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引言: 近几年来,GAN 生成对抗式应用十分火热,不论是抖音上大火的"蚂蚁牙黑"还是B站上的"复原 ...

  3. Kubernetes(k8s)快速入门和环境部署

    目录 1. Kubernetes介绍 1.1 应用部署方式演变 1.2 kubernetes简介 1.3 kubernetes组件 1.4 kubernetes概念 2. kubernetes集群环境 ...

  4. RabbitMQ快速入门--消息模型介绍

    RabbitMQ消息模型 RabbitMQ官方提供了5个不同的Demo示例,对应了不同的消息模型:

  5. K8S快速入门之 Rancher部署K8S

    文章目录 环境准备 docker 安装及配置 Rancher 安装及测试 添加K8S集群 环境准备 三台CentoOS7虚拟机服务器 ,硬盘一定要足够大建议50G 192.168.47.10 4G r ...

  6. (十一) ELK快速入门

    本文为学习笔记,主要用于记录本人学习过程.部分内容为转载!!!!. ELK快速入门一-基本部署 ELK简介 什么是ELK?通俗来讲,ELK是由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

  7. 【NLP】NLP实战篇之tensorflow2.0快速入门

    修改上版代码格式问题.Tensorflow2.0跟Keras紧密结合,相比于1.0版本,2.0可以更快上手,并且能更方便找到需要的api.本文中以IMDB文本分类为例,简单介绍了从数据下载.预处理.建 ...

  8. 【物体检测快速入门系列 | 01 】基于Tensorflow2.x Object Detection API构建自定义物体检测器

    这是机器未来的第1篇文章 原文首发地址:https://blog.csdn.net/RobotFutures/article/details/124745966 CSDN话题挑战赛第1期 活动详情地址 ...

  9. 【自动驾驶模拟器AirSim快速入门 | 03】模型训练

    这是机器未来的第20篇文章 写在前面: 博客简介:专注AIoT领域,追逐未来时代的脉搏,记录路途中的技术成长! 专栏简介:掌握基本的自动驾驶概念.模型训练.推理仿真. 面向人群:零基础编程爱好者 专栏 ...

最新文章

  1. AJAX培训第二讲:使用AJAX框架(上)
  2. 对ETC上线Coinbase反应的众生相
  3. clion 配置,操作,技巧
  4. Android---Activity 生命周期(三)Stopping Activity Restarting Activity
  5. MVC下用C#实现Excel导出
  6. ASP.NET Core管道深度剖析(3):管道是如何处理HTTP请求的?
  7. Android Binder漏洞挖掘技术与案例分享
  8. vueJs的简单入门以及基础语法
  9. 最近参加的CTF的预赛预演练习题
  10. SosoApi使用手册
  11. social-share,社会化分享组件之jquery版
  12. 【Lintcode】541. Zigzag Iterator II
  13. 用天球星座测量地球表面经纬度的方法
  14. 记一次Mysql并发死锁,引出的问题及讨论
  15. SaltStack简介
  16. 使用 Android Studio 搭建安卓开发环境
  17. esp32入门手册学习
  18. 中科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王伟强,李振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9. App地推效果统计,自动业绩结算
  20. 散焦光栅 matlab代码,散焦光栅测量光束漂移的光路设计仿真

热门文章

  1. Project Eular 634
  2. 【AGC013D】Pilling Up dp
  3. node nightmare 网页自动化测试 sample
  4. 弱引用的用途:在底层C++对象被上层python脚本对象使用时(转)
  5. POJ 1182 食物链,并查集的拓展
  6. MSSQL 标量函数
  7. 根据方法名执行方法的例子
  8. 有什么好的Java自学教程视频,适合初学者
  9. CSS float的相关图文详解(二)
  10. Python 动态添加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