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观察(TanglangFin)

作者|图霖

今年4月,在香飘飘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香飘飘董事长、总经理蒋建琪曾表示,2021年,公司会继续大力推进“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

“双轮”指的是香飘飘当前的两大主要业务,一个是固体冲泡业务,一个是即饮业务。

在固体冲泡领域,香飘飘的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2020年,香飘飘以超过63%的市场份额,连续9年摘得杯装冲泡奶茶细分市场的桂冠。

但近年来新茶饮的迅猛发展,让香飘飘意识到了危机。于是,兰芳园、Meco果汁茶等即饮产品相继问世,香飘飘希望借此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10月29日晚间,香飘飘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从报告数据来看,被蒋建琪寄予厚望的“双轮战略”,似乎并未发挥出预期效果。

一、“双轮驱动”战略失衡,Q3营收净利双双下跌

单看第三季度的数据,香飘飘交出的是一份“营利双跌”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8.86亿元,同比下降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6.2%。

但是,《螳螂财经》将前三季度的数据汇总来看,香飘飘依然“增收不增利”。

前三季度,香飘飘实现营收19.74亿元,同比增长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39.55万元,同比下滑11.45%。

具体到业务层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香飘飘的冲泡类收入为14.12亿元,同比增长9.05%,即饮类收入为5.31亿元,同比减少7.56%。

这意味着,香飘飘的“双轮驱动”战略发展已经开始失衡。作为“基本盘”的冲泡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近八成营收,并且仍在持续增长。而被视为“增长盘”的即饮业务,占公司总营收不足三成,甚至出现了“不增反跌”的态势。

新战略失衡,势必影响公司接下去的发展势头,这对当下的香飘飘显然不是好消息。毕竟,自去年年初的业绩暴跌之后,市场对香飘飘已经出现了“看衰”态势。

2020年上半年,香飘飘仅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相较上一年同期的13.77亿元减少了近4亿元,同比下滑28%。同时,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出现了亏损,由2019年上半年的0.24亿元直降至-0.64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371.5%。

香飘飘方面曾将业绩由盈转亏归因于疫情,但《螳螂观察》梳理香飘飘近几年的财报数据发现,其业绩增速早已放缓。从下图不难看出,2019年开始,香飘飘的年营收和年净利增速就已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落”。

(来源:Wind数据)

业绩接连下滑,带来的残酷现实是,资本市场对这个昔日的“奶茶大王”正逐渐失去耐心。

在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甚至新亮相的柠季等品牌,都在相继获得资本市场追捧的时候,香飘飘在机构投资者眼里却越来越不“香”了。同花顺iFinD显示,2017年底还有78家机构持有香飘飘的股票,到2020年底仅有1家机构持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香飘飘的固体冲泡业务仍在持续上涨,但整个固体饮料市场却开始呈现颓势。不仅市场出现天花板,固体饮料企业注册数也在今年突破新低。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冲泡奶茶市场规模已出现负增长;2016年有所复苏,增速达到17.1%;2017、2018年,增速再度下滑至个位数2.4%、5%。显然,冲泡奶茶市场已现天花板。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固体饮料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共注册相关企业1579家,同比增长16%。但2021年上半年,固体饮料企业注册数仅379家,同比减少了57%。这是十年来首次呈现出减少趋势。

在资本市场热情下降、固体饮料市场颓势初现的情况下,香飘飘的“双轮驱动”战略还未能如期奏效。显然,“奶茶第一股”面临的市场形势,已经日益严峻了。

二、年轻化了,但没完全年轻化

基于奶茶的消费人群依然锁定在年轻圈层,最近几年,香飘飘也推出了不少年轻化策略:邀请王一博、王俊凯等粉丝数较高的年轻偶像担任品牌代言人;参考自嗨锅,推出奶茶自嗨锅;推出啤酒饮料、代餐奶昔等一系列新产品。

但从本季度及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这些年轻化策略,并未能起到推动香飘飘业绩增长的作用。

进一步来说,《螳螂观察》认为,香飘飘之所以转型乏力,最大问题可能还是没能搞懂年轻人。

换言之,与其说是年轻人不爱喝香飘飘了,不如说是香飘飘“主动抛弃”了年轻人。尤其在产品和渠道层面,香飘飘所谓的年轻化转型,还停留在十分表层的程度,并未深入到内里,刺激到年轻消费者的痛点。

在产品层面,香飘飘的冲泡奶茶既不符合“健康化”,也不满足“便捷化”,新推产品更是“画虎画皮难画骨”。

只要美味不要热量,早已成为时下年轻人对美食的消费共识。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主打“控热量”的营养代餐与健康冲饮,已经被以95后为主的消费群体吃出了一个迅速增长的“大”市场,头部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均在300%以上。

在此背景之下,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早已将奶茶原料替换为茶叶和水果,但香飘飘冲泡奶茶,却仍在坚持使用植脂末,也就是多数消费者抵触的“奶精”。

同时,香飘飘事先搭配好的“奶茶粉包+果冻包”的组合,也限制了年轻人的“DIY”的自由。毕竟,新茶饮在甜度、温度、小料等层面,都给了消费者多重选择,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定制需求。

今年1月,香飘飘还“仿照”火锅自嗨锅,推出了新品“奶茶自嗨锅”。小料加倍、茶粉加倍,但同时,热量也加倍,这其实已经注定了这款新品很难打动年轻消费者。在某个奶茶自嗨锅的测评里,博主更是直言,“跟街边的奶茶比,没有明显优势。”

不难发现,作为支撑香飘飘业绩的主力,固体冲泡奶茶尽管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却并不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未来发展其实是“堪忧”的。

在渠道层面,香飘飘的电商化进程缓慢,过去坚持不开实体店的强硬态度,也让其错失了场景消费的最佳时机。

电商化转型层面,香飘飘的数据看似是十分“美好”的。公司相关报告显示,2014-2020年,香飘飘电商渠道营收连续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超过128%。前三季度,电商渠道营收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收1.60亿元,同比增长31.54%。

但如前所述,香飘飘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9.74亿元,这就意味着电商渠道只贡献了1/19的营收,还是在连续6年保持高复合增长率的态势下。

针对香飘飘的电商化进程缓慢,业内人士总结了背后的原因。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享受到线上的红利,因为线上的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品牌以及品质,以及品牌的调性。香飘飘在几个方面都做的不是非常的好,所以它做电商肯定是不行。”这实际也和前述产品层面的问题基本吻合。

而在线下渠道层面,曾有网友建议香飘飘转型实体店,并且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可。毕竟,新茶饮会备受消费者青睐,离不开场景消费的推动。

无奈的是,多年以前,蒋建琪就已经拒绝了实体店的想法。如今入局实体店,对香飘飘或许是个新选择。但面对早已密集开店的喜茶、奈雪的茶等实力强劲的“对手”,香飘飘“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性或许并不大。

因而,实体店能否真的成为香飘飘的“救命稻草”,答案其实是未知的。

另外,在内部管理上,香飘飘也面临着“高管频繁出走”的尴尬问题。

去年年初开始,香飘飘高管相继离职。

2020年3月4日,香飘飘发布公告称,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冯永叶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同月21日公告显示,股东代表监事俞琦也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28日,该公司再度宣布称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勾振海辞职;4月7日,该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蔡建峰提出辞职。

管理人员频繁出走,一方面反映出他们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动摇企业内部发展的稳定性和团结性,进而影响企业整体发展效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飘飘转型升级进程。

当然,香飘飘的创新策略过于保守,其实有因可循。公开资料显示,香飘飘这几年的现金流一直十分稳定,企业甚至有余钱分给投资理财。

香飘飘显然还未意识到问题,主业务发展遇冷的情况下,新品涉足的领域反倒越来越多。

据36氪消息,近日,香飘飘公告称,与金达威、宁波宣映云浩共同投资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分别进行LEAN BODY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共同开拓中国健康营养补充剂及相关功能性食品及功能性饮料市场。

但来势汹汹的新茶饮品牌们,不会留给香飘飘太多时间。若继续坚持浮于表面的“年轻化”,那么香飘飘可能终究难改被新茶饮“颠覆”的宿命。

参考资料:

1.《喜茶们“围猎”香飘飘》——伯虎财经

2.《香飘飘陷新品销量之困 招股书披露的大供应商已注销》——中国经济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观察(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奶茶第一股”香飘飘,“香”不起来了?相关推荐

  1. 年销近4亿只粽子,五芳斋冲刺“粽子第一股”,粽子一哥的月饼香吗?

    走,去"粽子一哥"五芳斋买月饼! 还记得去年中秋五芳斋的"古早味"纪录片<走近科学,走近月饼>吗? 今年中秋节将至,五芳斋再次加入每年一度的月饼营销 ...

  2. 上市首日股价大跌,美国餐饮SaaS第一股Olo不够“香”吗?

    新冠大流行带走了一批企业,也给留下的企业带来了机会.SaaS行业吃到了疫情的红利,迎来上市爆发期.3月18日,SaaS厂商智慧芽Patsnap获得3亿美元E轮融资,由腾讯软银领投距离上市已经不远.在此 ...

  3. 杨国福或夺“麻辣烫第一股”,是否名副其实?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叶小安 近年来,连锁餐饮备受资本宠爱.海底捞.奈雪的茶上市赚足了投资者眼球.但另一面却是火锅.奶茶这类连锁餐饮细分赛道正在大"降温". 2月21日,海底 ...

  4. 卖虾滑的鲜美来IPO:水产品预制菜第一股,蹭热度or真有料?

    疫情反复,预制菜大热.在其细分领域,或将诞生"水产品预制菜第一股". 4月8日,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鲜美来")在上交所主板更新IPO招股书,继续推进其 ...

  5. 富士胶片3月底完成日立影像诊断业务收购;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登陆港交所 | 美通企业日报...

    今日看点:富士胶片将于2021年3月底完成日立影像诊断业务的收购.诺辉健康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格兰富成立全球Mobility团队.安世联合加速推进移动出行领域创新解决方案.英格索兰NASH助力超级 ...

  6. 中国音视频SaaS第一股,百家云(RTC)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估值达8.4亿美元

    中国音视频技术服务商百家云宣布与富维薄膜的合并上市交易正式完成.至此,百家云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中国音视频 SaaS 第一股. 百家云股票代码 RTC,即"Real Time Co ...

  7. 网红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它还需要复制多少个张大奕?

    中国网红电商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涵控股")于3月6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招股书文件显示,公司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 ...

  8. 一味研究:“燕麦奶第一股“市值暴跌,Oatly的盈利之路不好走

    进入中国燕麦奶市场的第四个年头,一路高速前进的瑞典燕麦奶公司Oatly遇上了难题. 据Oatly于5月初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报显示,其当季收入为1.662 亿美元(约人民币11.05亿元),同比增长 ...

  9. 薇美姿赴港上市:从小本生意做到“国货牙膏第一股”

    小本生意做成大品牌的案例很常见,但能够做到上市这一步的却不多,而舒克母公司薇美姿上市的信号一出,市场的目光也开始聚焦到口腔美护这一赛道. 港交所文件显示,2月8日,中国领先的口腔护理产品提供商薇美姿在 ...

最新文章

  1. 【转载】C#编码标准━━项目设置和项目结构
  2. crc生成多项式怎么算_利用system Verilog生成任意CRC多项式
  3. java 拼接字符串性能_java字符串拼接与性能分析详解
  4. 5.linux目录结构介绍
  5. 发送邮件_使用 Python 发送电子邮件
  6. Laravel 数据库实例教程 —— 使用DB门面操作数据库
  7. 进销存excel_干货分享,上班族必看。EXCEL轻松搞定制作进销存报表
  8. linux中运行alise,Linux学习笔记
  9. 100---Python绘制圆锥体
  10. 在非关联情况下的欧姆定律的使用
  11. 《老司机,带带我》之考驾照
  12. MyBatis-Plus--自动填充的用法
  13. Python 爬取外文网站并翻译中文和百度搜索验证
  14. 华为起诉Verizon侵权在美开庭,涉及光传输网络
  15. 如何为iOS应用训练核心ML模型
  16. pythonfind_Python find()方法:检测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某子串
  17. Selenium2相关知识最全总结
  18. 动态规划 背包算法 JS实现
  19. 批处理命令 删除文件,重命名文件
  20. 推荐一款优秀的通用管理后台

热门文章

  1. DeprecationWarning Mongoose mpromise (mongoose's default promise li
  2. WEB Struts2 中OGNL的用法
  3. 配置阿里巴巴的数据源
  4. jQuery插件开发
  5. 【jquery】ajax 请求成功后新开窗口被拦截解决方法
  6. Ubuntu 下的云笔记Nixnote (Evernote)
  7. hybrid开发调试记录
  8. 简书=鸡汤?爬取今日看点数据:1916篇简书热门文章可视化
  9. Go连接MySql数据库too many connections
  10. linux之循环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