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提供了许多用来整合和重塑数据的强大方法。

  • 整合 aggregate
  • 重塑 reshape

  在整合数据时,往往将多组观测值替换为根据这些观测计算的描述统计量。

  在重塑数据时,则会通过修改数据的结构(行与列)来决定数据的组织方式。

  样例数据:mtcars

  从Motor Trend杂志(1974)提取的,它描述了34种车型的设计和性能特点(气缸数、排量、马力、每加仑汽油行驶的英里数,等等,详细可使用help(mtcars)。

一、转置

  反转行和列,使用函数t()即可对一个矩阵或数据框进行转置。

cars <- mtcars[1:5,1:4]
> carsmpg cyl disp  hp
Mazda RX4         21.0   6  160 110
Mazda RX4 Wag     21.0   6  160 110
Datsun 710        22.8   4  108  93
Hornet 4 Drive    21.4   6  258 110
Hornet Sportabout 18.7   8  360 175t(cars)
> t(cars)Mazda RX4 Mazda RX4 Wag Datsun 710 Hornet 4 Drive Hornet Sportabout
mpg         21            21       22.8           21.4              18.7
cyl          6             6        4.0            6.0               8.0
disp       160           160      108.0          258.0             360.0
hp         110           110       93.0          110.0             175.0

二、整合数据

  在R中使用一个或者多个by变量和一个预先定义好的函数来折叠(collapse)数据。

调用格式:

  aggregate(x, by, FUN)

  • x:数据对象
  • by:变量名组成的列表
  • FUN:用来计算描述性统计量的标量函数

示例:根据气缸数和档位数整合mtcars数据,并返回各个数值型变量的均值。

options(digits = 3) # 修改小数点后的精确位数
attach(mtcars) # 加载进内存
aggdata <- aggregate(mtcars, by = list(cyl,gear), FUN = mean, na.rm = TRUE)
aggdata
detach(mtcars) # 从内存删除> aggdataGroup.1 Group.2  mpg cyl disp  hp drat   wt qsec  vs   am gear carb
1       4       3 21.5   4  120  97 3.70 2.46 20.0 1.0 0.00    3 1.00
2       6       3 19.8   6  242 108 2.92 3.34 19.8 1.0 0.00    3 1.00
3       8       3 15.1   8  358 194 3.12 4.10 17.1 0.0 0.00    3 3.08
4       4       4 26.9   4  103  76 4.11 2.38 19.6 1.0 0.75    4 1.50
5       6       4 19.8   6  164 116 3.91 3.09 17.7 0.5 0.50    4 4.00
6       4       5 28.2   4  108 102 4.10 1.83 16.8 0.5 1.00    5 2.00
7       6       5 19.7   6  145 175 3.62 2.77 15.5 0.0 1.00    5 6.00
8       8       5 15.4   8  326 300 3.88 3.37 14.6 0.0 1.00    5 6.00

  在使用aggregate()函数的时候,by中的变量必须在一个列表中(即使只有一个变量),指定的函数可为任意的内建或自编函数。

三、reshape包

  reshape包是一套重构和整合数据集的万能工具。

install.packages("reshape")
library(reshape)

  •   将数据“融合”(melt),使得每一行都是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变量组合。
  •   将数据“重铸”(cast),变成任意想要的形状。
mydata <- data.frame(ID = c(1,1,2,2),Time = c(1,2,1,2),X1 = c(5,3,6,2),X2 = c(6,5,1,4)
)

  测量(measurement)指最后两列的值。

1.融合

  每个测量变量独占一行,行中带有要唯一确定这个测量所需要的标识符变量。

md <- melt(mydata, id = c("ID","Time"))

> melt(mydata, id = c("ID","Time"))ID Time variable value
1  1    1       X1     5
2  1    2       X1     3
3  2    1       X1     6
4  2    2       X1     2
5  1    1       X2     6
6  1    2       X2     5
7  2    1       X2     1
8  2    2       X2     4

  必须指定要唯一确定每个测量所需要的变量。现在可以使用cast()函数重铸为任意形状。

2.重铸(reshape包cast,reshape不提供cast)

  cast()函数读取已融合的数据,并使用提供的公式和一个(可选的)用于整合数据的函数将其重塑。调用格式为:

newdata <- cast(x, formula, FUN)formula : row1 + row2 ~ col1 + col2

  •   row:定义要划掉的变量集合,确定各行的内容
  •   col:定义要划掉、确定各列内容的变量集合
> cast(md,ID ~ variable, mean)ID X1  X2
1  1  4 5.5
2  2  4 2.5> cast(md, Time ~ variable, mean)Time  X1  X2
1    1 5.5 3.5
2    2 2.5 4.5> cast(md, ID ~ Time, mean)ID   1 2
1  1 5.5 4
2  2 3.5 3> cast(md, ID + Time ~ variable) # 不执行整合
  ID Time X1 X2
1  1    1  5  6
2  1    2  3  5
3  2    1  6  1
4  2    2  2  4> cast(md, ID + variable ~ Time)ID variable 1 2
1  1       X1 5 3
2  1       X2 6 5
3  2       X1 6 2
4  2       X2 1 4

  缺少FUN时,数据仅被重塑,而不被整合。

四、reshape2包

  Hadley Wickham大神写了很多R语言包,包括ggplot2、plyr、reshape/reshape2等。

  reshape2中主要使用函数:melt、acast、dcast等。

  • melt : 拆分数据(会自动根据数据类型:data.frame、array、list选择函数进行实际操作)

1.数组(array)类型

  依次对各维度的名称进行组合将数据进行线性/向量化。如果数据有N维,得到的结果共有N+1列,前N列记录数组的位置信息,最后一列才是观测值。

datax <- array(1:8, dim = c(2,2,2))> melt(datax)X1 X2 X3 value
1  1  1  1     1
2  2  1  1     2
3  1  2  1     3
4  2  2  1     4
5  1  1  2     5
6  2  1  2     6
7  1  2  2     7
8  2  2  2     8> melt(datax, varnames = LETTERS[24:26], value.name = "Val")X Y Z value
1 1 1 1     1
2 2 1 1     2
3 1 2 1     3
4 2 2 1     4
5 1 1 2     5
6 2 1 2     6
7 1 2 2     7
8 2 2 2     8

2.列表(list)类型

  将列表中的数据拉成两列,一列记录列表元素的值,另一列记录列表元素的名称。如果列表中的元素是列表,则增加列变量存储元素名称。元素值排列在前,名称在后,越是顶级的列表元素名称越靠后。

datax <- list(agi="AT1G10000",go=c("GO:1000","GO:2000"),kegg=c("0100","0200","0300")
)> melt(datax)value   L1
1 AT1G10000  agi
2   GO:1000   go
3   GO:2000   go
4      0100 kegg
5      0200 kegg
6      0300 kegg> melt(list(at_0441=datax))value   L2      L1
1 AT1G10000  agi at_0441
2   GO:1000   go at_0441
3   GO:2000   go at_0441
4      0100 kegg at_0441
5      0200 kegg at_0441
6      0300 kegg at_0441

3.数据框(data.frame)类型

melt(data, id.vars, measure.vars,variable.name = "xxx",value.name = "yyy",na.rm = FALSE)

  •   id.vars:维度的列变量,在结果中占一列
  •   measure.vars:观测值的列变量,名称和值分别组成variable和value两列
  •   variable.name & value.name 列变量名称
> str(airquality)
'data.frame':    153 obs. of  6 variables:$ Ozone  : int  41 36 12 18 NA 28 23 19 8 NA ...$ Solar.R: int  190 118 149 313 NA NA 299 99 19 194 ...$ Wind   : num  7.4 8 12.6 11.5 14.3 14.9 8.6 13.8 20.1 8.6 ...$ Temp   : int  67 72 74 62 56 66 65 59 61 69 ...$ Month  : int  5 5 5 5 5 5 5 5 5 5 ...$ Day    : int  1 2 3 4 5 6 7 8 9 10 ...> head(airquality)Ozone Solar.R Wind Temp Month Day
1    41     190  7.4   67     5   1
2    36     118  8.0   72     5   2
3    12     149 12.6   74     5   3
4    18     313 11.5   62     5   4
5    NA      NA 14.3   56     5   5
6    28      NA 14.9   66     5   6

  按月份分析臭氧和太阳辐射、风速、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化:

> aq <- melt(airquality,
+            id = c("Ozone","Month","Day"),
+            measure = c(2:4),
+            variable.name = "V.type",
+            value.name = "value")> head(aq)  # id.vars/var.ids/id 都可以
  Ozone Month Day variable value
1    41     5   1  Solar.R   190
2    36     5   2  Solar.R   118
3    12     5   3  Solar.R   149
4    18     5   4  Solar.R   313
5    NA     5   5  Solar.R    NA
6    28     5   6  Solar.R    NA

  id和measure两个参数可以只指定其中一个,剩余的列被当成另外一个参数的值。如果两个都省略,数值型的列被看成观测值,其他的被当成id。如果想省略参数或者去掉部分数据,参数名最好用 id/measure,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不理想。

  最好使用id=1之类的来定义。

  melt以后的数据,称为molten数据,用ggplot2做统计图就很方便,可以快速做出我们需要的图形,例如:

library(ggplot2)
str(aq)
aq$Month <- factor(aq$Month)p <- ggplot(data = aq,aes(x = Ozone, y = value, color = Month)) + theme_bw()
p + geom_point(shape = 20, size = 4) + geom_smooth(aes(group = 1),fill = "gray80") +facet_wrap(~ V.type, scales="free_y")

  melt获得的数据(molten data)可以使用acast或dcast还原。

  • acast:获得数组
  • dcast:获得数据框

  公式左边每个变量都会作为结果的一列,而右边的变量被当成因子类型,每个水平都会在结果中产生一列。

> head(dcast(aq, Ozone+Month+Day ~ variable))Ozone Month Day Solar.R Wind Temp
1     1     5  21       8  9.7   59
2     4     5  23      25  9.7   61
3     6     5  18      78 18.4   57
4     7     5  11      NA  6.9   74
5     7     7  15      48 14.3   80
6     7     9  24      49 10.3   69

  dcast函数的作用不止是还原数据,还可以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汇总(aggregate)。

> dcast(aq, Month ~ variable,fun.aggregate=mean,na.rm=TRUE)Month Solar.R  Wind Temp
1     5     181 11.62 65.5
2     6     190 10.27 79.1
3     7     216  8.94 83.9
4     8     172  8.79 84.0
5     9     167 10.18 76.9 


END 2018-10-30 00:07:24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ider/p/9874176.html

R语言学习笔记:使用reshape2包实现整合与重构相关推荐

  1. R语言学习笔记(1~3)

    R语言学习笔记(1~3) 一.R语言介绍 x <- rnorm(5) 创建了一个名为x的向量对象,它包含5个来自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偏差. 1.1 注释 由符号#开头. #函数c()以向量的形式输 ...

  2. R语言学习笔记——入门篇:第一章-R语言介绍

    R语言 R语言学习笔记--入门篇:第一章-R语言介绍 文章目录 R语言 一.R语言简介 1.1.R语言的应用方向 1.2.R语言的特点 二.R软件的安装 2.1.Windows/Mac 2.2.Lin ...

  3. R语言学习笔记——高级篇:第十四章-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R语言 R语言学习笔记--高级篇:第十四章-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文章目录 R语言 前言 一.R中的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2.1.判断主成分的个数 2.2.提取主成分 2.3.主成分旋转 ...

  4. R语言学习笔记——入门篇:第三章-图形初阶

    R语言 R语言学习笔记--入门篇:第三章-图形初阶 文章目录 R语言 一.使用图形 1.1.基础绘图函数:plot( ) 1.2.图形控制函数:dev( ) 补充--直方图函数:hist( ) 补充- ...

  5. R语言学习笔记 06 岭回归、lasso回归

    R语言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R语言学习笔记 比较lm.ridge和glmnet函数 画岭迹图 图6-4 <统计学习导论 基于R语言的应用>P182 图6-6<统计学习导论 基于R语言的 ...

  6. R语言学习笔记(八)--读写文件与网络爬虫

    R语言学习笔记(八) 1 工作路径 2 保存R对象 3 Scan函数 3-1 从控制台读取数据 3-2 从txt文件读取数据 3-3 从url读取数据 4 按行读写文本文件 5 读取文本文件(txt. ...

  7. r语言c函数怎么用,R语言学习笔记——C#中如何使用R语言setwd()函数

    在R语言编译器中,设置当前工作文件夹可以用setwd()函数. > setwd("e://桌面//") > setwd("e:\桌面\") > ...

  8. R语言学习笔记 07 Probit、Logistic回归

    R语言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R语言学习笔记 probit回归 factor()和as.factor() relevel() 案例11.4复刻 glm函数 整理变量 回归:Logistic和Probit- ...

  9. R语言学习笔记(三)多元数据的数据特征、相关分析与图形表示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 独立性检验 χ2\chi^2χ2独立性检验 Fisher独立性检验 Cochran-Mantel-Haenszel χ2\chi^2χ2独立性检验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检 ...

最新文章

  1. 查看mongodb数据路径_【数据库】mongodb数据库安装
  2. mysql用户权限设置
  3. 汇报的时候注意的事项
  4. 主成分分析法(PCA)原理漫谈
  5. windows下在一台电脑上配置多个git账号
  6. Hadoop框架:单服务下伪分布式集群搭建
  7. 使用 Adobe AIR 管理 WordPress 评论
  8. 【Angular 4】响应式编程
  9. 中文验证码识别 java_opencv Tesseract 验证码识别 文字识别
  10. GNU make 汇总
  11. pentaho资源库迁移-MySQL
  12. 浅谈Clean Code
  13. powerdesigner16 license key
  14. SaaS到底是什么?如何做?
  15. MyBatis学习笔记之三
  16. 分享一下玩滑板的心得体会
  17. C语言中 unsigned char 与 signed char 不同输出格式一些认识
  18. linux18.04循环登陆,在Ubuntu 18.04 Bionic Beaver Linux上启用自动登录
  19. unity调试手机游戏(Android)【模拟器+真机】+设置运行时游戏横屏
  20. tomcat出现“localhost拒绝了我们的请求”问题

热门文章

  1. crawler_浅谈网络爬虫
  2. 关于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失灵的解决办法
  3. python判断素数的方法简书_深入浅出RSA在CTF中的攻击套路
  4. 安装php扩展fileinfo
  5. matlab9级标度法,satty 标度法
  6. 红米S2解BL锁教程申请BootLoader解锁教程
  7. 【requests库】爬取Pixiv日榜图片 并保存到本地
  8. cocos创建九宫格图片
  9. The bean ‘XXX‘ could not be injected because it is a JDK dynamic proxy
  10. 概率论0—概率初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