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中国最近这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的强,是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

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

但是孩子却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就感到非常有意思,因为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你们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

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并且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做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啥样他啥样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

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

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娃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有了义务教育还好点,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点骂人话,如果学的比较深,还可以知道什么叫薛定谔的猫咪。

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家长,但是家长无疑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各种玩意全部传授给下一代。

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也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的消息。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自己也不大明白,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接受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识字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只有曾国藩他们那种小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光的圈起来抓学习,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什么的。

等着这个娃如果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

比如后来曾国藩牛逼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

后来那个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后来混的风生水起,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还不错。

大家看出来了吧,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杀手锏。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重点是挖煤纺织嘛,技术含量不高。

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在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

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杀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这个别笑,是真的。

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那个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民国时期没有义务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的,这个没开玩笑,马督工之前就讲过,“中国人”这个概念完全彻底的普及,不到七十年。

义务教育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而且有可能是个神棍,这个也没瞎说。

韩国遍地神棍,发达国家里,比如说美国那边很多神棍,在家跟孩子说是上帝用了七天创造了世界。

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拖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什么的。

这两百年里美国信教比例大幅下降,跟普及义务教育强相关,现在美国信教比例应该是一半左右。

在中国也一样,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的掉渣的村里竟然能考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发现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

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玩意跨越物种,跨越文明,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

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牛逼就得突破这个圈。


 2 

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比较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

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这个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现代也都这样。

比如中国以前也不像现在,我读大学那会儿我们这些“土炮”去大城市读大学,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其实差的不太多,也都不咋时髦。

当时我们班的城里人住着那种大城市里很常见的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还觉得不如我们小县城小平房住的爽。

2008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就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潮,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上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

而且他发现一个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的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在稳定的制度下发展几百年了,社会变得非常稳定。

不像我国这样经历完革命也才七十年,正儿八经的稳定发展也才三四十年。

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富豪阶层,中产阶级神马的,中产阶级们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大家都觉得努力一下还有希望。

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快乐的玩耍。

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

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

这个不是在说我国,全世界都这样,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下图是德国的一个情况,5%的人拥有德国将近一半的房子:

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

莱比锡只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之前网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就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

后来我不是常驻了一段时间德国嘛,前几天还又去了一趟,我问我们几个公司的德国小伙伴,我说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

他说只有傻逼才不喜欢房,他们攒不住钱,而且买房后对生活影响太大,普遍买不起房,德国政府是很鼓励买房的,首付非常低,但是大家依旧不太能买得起。

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很快也会出现欧美的那种明显分层效果,牛逼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好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好小学升好初中,然后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路径就上去了。

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好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大增。

对应的,普通人就概率大减,受教育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能扭转不?也不是不能,但是不太好搞。

比如明清的时候朝廷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的多,原因很多。

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知识家族底子足,这些知识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

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这个事业里,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数量比其他省份加起来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所以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

跟现在多像啊,现在不也是各省那几所重点中学会拿走一大半名额嘛。

所以吧,不要怀疑,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你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你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那些互联网公司。

博主说这个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顺便卖什么东西,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3 

消费的枷锁

在《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对我打动特别深:

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些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也就是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

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嘛,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

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

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个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

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什么的东西吧,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的要死。

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的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爽,可是问题是道理都懂,怎么操办?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去哪找?如果慢慢攒钱的花,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

但问题就是赚的钱不够多嘛,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有人说可以借贷嘛,但是流水少的情况下,大杠杆几乎是找死。

更郁闷的是,穷人信用不太行,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

这里说的信用不是生活里说的那个信用,而是银行对你的信用评级,穷人没有抵押物,评级低,银行要不不借给你钱,要不利息高的要死。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钱90%以上是从银行贷出来的,对,没写错,市场上90%以上的钱都是贷款,你贷不到钱,很多游戏就不带你玩。

所以吧,这件事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是消费观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但是对于真穷人来说,几乎无解,明知道当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旧只能这样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事了。

当然了,有些人属于“道理都懂,客观条件导致没法操作”,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脑子里真缺根弦。

我有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当村官了,他说国家给贫困户是有拨款的,但是很多贫困户并没有好好的把这部分钱利用起来,不少人到手后随手就瞎花了。

他感慨有部分人穷是缺机会,有部分人真是活该穷,扶不起来。


 4 

习得性无助

下边这段话是从微博“硅谷王川”(这个号非常有料,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

我其实有类似感觉,但是一直没能用语言概括出来,直到他发了个帖子出来,我也不必总结了,直接抄过来: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 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忧郁症。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 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

大家看到了吧,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

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完全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啥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

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消极状态。

既不想改变,也不想去想改变的事。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

但强人总有种碰上问题就主动去解决,解决了还要优化,优化了还要固化的习惯。

这两种思维一开始可能效果不太明显,持续十年,非常可怕。

说到这里,得祭出我们这张图了:

很多事都是你得做很久很久完全没起色,最后一小段时间一飞冲天,比如学英语,公号涨粉,文化观念的传播,财富的积累,甚至这段时间疫情在各国的爆发曲线,都是这个。

一开始都很缓慢没进展,跟乌龟似的,突然间就雄鹰展翅一飞冲天。不过在那天出现之前,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

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啥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尝试自己自然就崩溃了,这玩意是个正反馈或者负反馈的通道。

牛逼人有自信,自信又有助于他穿越痛苦的周期,达成目标后变得更自信。不牛逼的人恰好相反。


 5 

那该怎么办呢?

按照我们上文说的反方向走不就行了嘛:

怎样突破父母的限制?

没啥办法,只能是多读书了,中国高考为啥这么惨烈,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这是最廉价的向上突破途径,这是第一个机会。

欧美呈现出来的趋势是大学学费越来越贵,英联邦等国干脆把大学当创收工具了。

怎样突破同质层分化?

年轻时尽量去大城市,然后埋头苦干,越是小地方,越板块固化、越难以突破!

怎样克服消费枷锁?

勤俭持家呗,就算一辈子没攒下钱,也给下一代留个好习惯。

一代不行就用几代人,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每一个豪门的崛起,都需要好几代人,上一代做下一代的基础。

如果你这辈子没法改变阶层,那也一定要让下一代有机会跨越!

怎样克服习得性无助?

去选择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这既是对大家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今后要一直做这事,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年轻。

而且社会学有个结论:社会中下层的人收入往往不太依赖运气,这类人的收入都是确定的,都是固定工资;

越往上,运气比例越大,比如某思聪,运气比例占据了99%以上。经商做买卖什么的,都高度依赖运气。

越有钱的人,往往收入中运气比例越高。

整体而言,如果你工作非常忙,一般来说先紧工作,如果有闲暇时间,也别闲着斗地主,可以发展一些“运气行业”。

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屌丝。

如果一直做消费者,花自己的时间和钱,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

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互联网时代为啥好呢,因为“生产者”门槛一降再降,传播边际成本也一降再降。

屌丝不需要打广告也可以推广自己产品的时代竟然来了,这玩意才是真大时代。

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

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啥资源和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卵用,但是很可能五年后就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

如果一件事做过了,没成,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块料,或者运气不好。

但是如果什么都没做,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这是病,得电,用高压!

作者:九边


其他原创文章可以戳:

人生就像微信,迭代才有机会

选一线一张床还是二线一套房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有超强逆商?


你可以长按这个二维码加我微信,空位不多。

记得备注“职业信息”,我会将你拉进一个高品质圈子,全是我的读者们,从CEO、 CTO到总监、架构师还有投资人等等,是一个优质人脉圈。


【您的在看,我的莫大鼓励】

穷人跨越阶层有多难?相关推荐

  1. 当代年轻人到底怎么跨越阶层?

    0 最近大道理讲的有点多,鸡汤灌多了容易腻味,还容易上火.别说你们烦我,我自己讲的也烦,感觉像一个叨逼叨的老头,天天灌一些被90后.00后唾弃的东西. 毕竟天天熬鸡汤不仅累还容易熏晕自己. 很多东西吧 ...

  2. 当代年轻人该如何跨越阶层?

    最近大道理讲的有点多,鸡汤灌多了容易腻味,还容易上火.别说你们烦我,我自己讲的也烦,感觉像一个叨逼叨的老头,天天灌一些被90后.00后唾弃的东西. 毕竟天天熬鸡汤不仅累还容易熏晕自己. 很多东西吧,的 ...

  3. 若想改变命运跨越阶层,只要做到这三点!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这个话题是昨天电话辅导一位妹子想到的,妹子工作 7 年了,现在某二线互联网公司产品专家,目前月薪 40 K/月,还有不少的公司股票. 我想她已经跨越相对自己的第一个阶层了,她还想 ...

  4. 寒门再难出贵子?学会这个方法,跨越阶层不是梦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 第一个Java程序 * 它将输出字符串 Hello 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

  5. 跨越阶层,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看千年前的眉山五苏是如何完成的

    转自:https://xw.qq.com/cmsid/20210206A0DC7V00 人类遗传,并不限于生物性能,文化的传承,也有家族的基因因袭.没有他的豪放"基因",苏轼未必能 ...

  6. 穷人怎么慢慢打破阶层?做到这2点,活出最真实的样子,别表演!

    穷人想要跨越阶层非常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原地打转,始终跳不出贫穷的牢笼,你到底有没有认真思考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牛人之所以牛,到底牛在什么地方?我们普通人到底哪里不如他们? ...

  7. 从复旦博士生到985高校副教授,贫穷使人深知摆脱自卑的艰难

    本文来源:<读者>杂志 作者:黄振乾 昨天往中国银行的固定账户存入400人民币.至此,还清了本科时候的国家助学贷款,加利息一共28000元.六年.但就是这么点小钱,折腾了我这么多年.我想写 ...

  8. 元宇宙都市传说02:《头号玩家》的隐喻

    撰文 / 白欧 编辑 / 沈洁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可能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科幻故事中,并未提及"元宇宙&qu ...

  9. CIO40知识星球:越高级越自律

    没有才能没有天赋,那你只有加倍的勤奋 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 周末在办公室,节假日在办公室 周一加班到0:00, 周二加班到22:00 周三加班到21:00,周四加班到22:00 周五加班到2 ...

最新文章

  1. Error(s) in loading state_dict
  2. 用逻辑回归模型解决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问题
  3. c语言对空指针memcpy,C语言memcpy 断错误
  4. Openlayers中加载Geoserver切割的EPSG:900913离线瓦片图层组
  5. media player怎么不能拖进度图mp4_榜样力量丨科研路上有难题,学长教你怎么解
  6. uilabel 自行撑开高度_IOS UILabel自適應里面的文字,自動調整寬度和高度的
  7. 拉面说:如何成为速食拉面独角兽
  8. 中国.COM域名注册量达404万个 排名全球第三
  9. 荣耀50系列完整规格曝光:Vlog至美之作
  10. 何小鹏“维权”事后谈造车:心很累 曾购上千瓶白酒缓解压力
  11. Python检查字符串是否包含另一个字符串
  12. JCheckBox 默认选择_了解GoldWave使用习惯的一些默认设置
  13. 字节高工强推 “Android学习视频教程631部,文末有链接哦”
  14. Flexsim——初学AGV必看的知识点(如何解决AGV在不同区域speed不同)
  15. 图解机器学习基本概念及分类
  16. surface人脸识别摄像头不支持的情况解决方案
  17. 广播与点播、单播与组播
  18. 计算机用三角函数时如何用弧度制,单元备课三角函数
  19. 纵观 ActiveX 平台的兴衰史,看开发控件的技术演变
  20. 矩阵论极简笔记(1):如何降维度打击

热门文章

  1. CRMEB 商城订单发货功能
  2. 2022智源大会议程公开 | 神经计算与生物智能论坛
  3. 二、H5全景图-朋友圈全景图-720°全景-VR ---- 项目简单分析
  4. SAP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转)
  5. 一体机怎么修复音频服务器,导航一体机收音机信号不好?最全的自己动手修复教程来了!...
  6. git add .卡住不动
  7. 树叶飘落、雪花飘落等同时多个图片飘落
  8. Sklearn实现非线性回归
  9. Cmd模式下的入侵技术大全
  10. 消费新品周报 | 奔富发布2019珍藏系列16款葡萄酒;欧乐-B推出AI电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