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计算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教学方法   发表日期:2011-6-28   点击:次   来源:不详

运用计算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运用计算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  程翊

“课堂教学是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习的因素可充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所取得的可喜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喝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在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形象生动的图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张华和李诚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启动思维、培养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放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CAI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这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字:教学方法责任编辑:mc

运用计算机优化教学的方法,运用计算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推荐

  1. 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摘要,教育硕士(数学)学位论文摘要——计算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在分析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思想.围绕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从数学教学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多个方面寻找计算机 ...

  2. 数学计算机教学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课题方案.doc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课题方案 潞城中心小学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填表日期 2007.1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研究方案) 执笔人:周惠芬 一.课 ...

  3. 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作者:曲成玉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沙包镇中心小学 电话;158****1005 关键词:信息技术求知欲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4. 利用计算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计算机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微探

    课程改革的今天,现代教学思想的贯彻和体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手段新颖.其中计算机网络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直接给教学信息的传递形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带来影响,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 ...

  5. 计算机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ppt,浅谈PPT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PPT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沙洋县后港镇田桥小学 郭帮豪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县"两新一课"正在全县各校不断地推进,计算机 ...

  6. 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帮助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洱源 ...

  7. 高二计算机课程难点,巧用信息技术手段 突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摘 要:高中是一个学生学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许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之后,数学成绩却往往出现大面积的滑坡,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所有高中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制约了高中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课 ...

  8. 计算机技术结题报告,[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堂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 ...

  9. 计算机硬件知识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一.课题背景 所谓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而我本文中要探究的是如何将& ...

最新文章

  1. 干货丨综述卷积神经网络:从基础技术到研究前景
  2. 安装zabbix4.0(公司内网)
  3. get metadata in QHD - still has cache logic
  4. Javascript基础(二)
  5. 1.几大开发模型区别与联系
  6. android bitmap着色,android开发 替换bitmap中的颜色值
  7. [转载] 推荐的C++书籍以及阅读顺序
  8. e7用什么主板_主板当中的纽扣电池有什么用?电池没电了会怎样?
  9. 16 岁高中生成功将 Linux 移植到 iPhone,并贴出详细指南
  10. Win7 32bit 扫雷外挂
  11. 第一次跳槽总结(产品经理,简历面试)
  12. php 解决Chrome Cookie 的 SameSite 属性导致无法写入cookie问题
  13. SpringBoot集成Elasticsearch 进阶,实现中文、拼音分词,繁简体转换高级搜索
  14. 编程求球的体积和表面积(c语言)
  15. 渗透测试-弱点扫描工具
  16. C++实现进程通信(管道pipe)
  17. Electron 实现百度快搜
  18. Ubuntu GNOME插件
  19. OpenCV 用 VideoWriter 创建视频(Python 版本)
  20. 【私有云架构】Openstack VS CloudStack:比较异同

热门文章

  1. BroadcastReceiver的跨进程注册、接收流程源码解析
  2. 初来乍到,多多关照~~
  3. 【娱乐大闯关】C语言实现猜数字小游戏
  4. Oracle账号密码
  5. 3D建模师做多了女人会不会找不到老婆?次世代美少女战士建模流程讲解
  6. 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7. 微信小程序流量主开通及如何收益
  8. 零花锁屏惠锁屏酷划锁屏深度对比
  9. 民间秘术——鸟笼飞遁
  10. 前端,一种GUI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