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天善智能,我们是专注于商业智能BI,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与挖掘领域的垂直社区,学习,问答、求职一站式搞定!

对商业智能BI、大数据分析挖掘、机器学习,python,R等数据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加微信:tsaiedu,并注明消息来源,邀请你进入数据爱好者交流群,数据爱好者们都在这儿。

天善学院2018年度SVIP 998特惠即将结束!https://www.hellobi.com/svip一众一线名企名师,一波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商业智能绝对好课!


作者:挖数 腾讯数据产品经理 & 段子手

个人微信公号:washu66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朋友圈都点起蜡烛,不管是否看过他的《时间简史》,是的,又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去世了,感觉人类的聪明程度一下锐减。

在你哀悼的时候,是否还记得,另外那些曾经璀璨在报纸或者电视上的名字,那一个个在物理史上举重若轻的大师,可能你也曾在物理教科书上读过他们的名字,但后面因为工作而渐渐淡忘。

那么不妨,花10分钟时间,一起回顾下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些璀璨巨星,或许,他们会被淡忘的慢一点。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

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用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

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

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

1903年

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

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

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特

英国

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

(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莱纳德

德国

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

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

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

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德国

1910年

范德华

荷兰

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

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

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荷兰

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超导体的发现)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英国

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

英国

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

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

瑞士

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

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美国

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曼内·西格巴恩

瑞典

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

1925年

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

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

1926年

让·佩兰

法国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康普顿效应)

查尔斯·威耳逊

英国

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

1928年

欧文·理查森

英国

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理查森定律)

1929年

路易·德布罗意公爵

法国

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1930年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印度

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拉曼效应)

1932年

维尔纳·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

1933年

埃尔温·薛定谔

奥地利

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

保罗·狄拉克

英国

(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1935年

詹姆斯·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年

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辐射

卡尔·戴维·安德森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年

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

美国

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

乔治·汤姆孙

英国

1938年

恩里科·费米

意大利

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

1939年

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

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

1943年

奥托·施特恩

美国

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

1944年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

美国

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

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

1946年

珀西·布里奇曼

美国

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

英国

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

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

英国

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年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

英国

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

1952年

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

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

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

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

马克斯·玻恩

英国

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

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

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

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

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年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

美国

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

美国

1957年

杨振宁

中国

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李政道

中国

1958年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辐射

伊利亚·弗兰克

苏联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苏联

1959年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欧文·张伯伦

美国

1960年

唐纳德·阿瑟·格拉泽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年

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美国

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

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

德国

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穆斯堡尔效应)

1962年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苏联

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

1963年

耶诺·帕尔·维格纳

美国

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J·汉斯·D·延森

德国

1964年

查尔斯·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苏联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

苏联

1965年

朝永振一郎

日本

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

美国

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法国

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

美国

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

美国

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

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年

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

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年

伽博·丹尼斯

英国

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

约翰·巴丁

美国

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

约翰·罗伯特·施里弗

美国

1973年

江崎玲于奈

日本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

伊瓦尔·贾埃弗

挪威

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

英国

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

1974年

马丁·赖尔

英国

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

安东尼·休伊什

英国

1975年

奥格·尼尔斯·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

本·罗伊·莫特森

丹麦

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

美国

1976年

伯顿·里克特

美国

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丁肇中

美国

1977年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美国

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内维尔·莫特

英国

约翰·凡扶累克

美国

1978年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

苏联

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

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

美国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

1979年

谢尔登·李·格拉肖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

阿卜杜勒·萨拉姆

巴基斯坦

史蒂文·温伯格

美国

1980年

詹姆斯·沃森·克罗宁

美国

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

瓦尔·洛格斯登·菲奇

美国

1981年

凯·西格巴恩

瑞典

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美国

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

阿瑟·肖洛

美国

1982年

肯尼斯·威尔逊

美国

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

1983年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美国

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

威廉·福勒

美国

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84年

卡洛·鲁比亚

意大利

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

西蒙·范德梅尔

荷兰

1985年

克劳斯·冯·克利青

德国

发现量子霍尔效应

1986年

恩斯特·鲁斯卡

德国

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格尔德·宾宁

德国

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

海因里希·罗雷尔

瑞士

1987年

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

德国

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

卡尔·米勒

瑞士

1988年

利昂·莱德曼

美国

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

梅尔文·施瓦茨

美国

施泰因贝格尔

美国

1989年

诺曼·拉姆齐

美国

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

汉斯·德默尔特

美国

发展离子陷阱技术

沃尔夫冈·保罗

德国

1990年

杰尔姆·弗里德曼

美国

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亨利·肯德尔

美国

理查·泰勒

加拿大

1991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

法国

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1992年

乔治·夏帕克

法国

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

1993年

拉塞尔·赫尔斯

美国

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

约瑟夫·泰勒

美国

1994年

伯特伦·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

克利福德·沙尔

美国

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

1995年

马丁·佩尔

美国

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弗雷德里克·莱因斯

美国

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

1996年

戴维·李

美国

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美国

罗伯特·理查森

美国

1997年

朱棣文

美国

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法国

威廉·菲利普斯

美国

1998年

罗伯特·劳夫林

美国

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

施特默  

德国

崔琦

美籍华人

1999年

杰拉德·特·胡夫特

荷兰

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荷兰

2000年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俄罗斯

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赫伯特·克勒默

德国

杰克·基尔比

美国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2001年

埃里克·康奈尔

美国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

卡尔·威曼

美国

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沃尔夫冈·克特勒

德国

2002年

雷蒙德·戴维斯

美国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小柴昌俊

日本

里卡尔多·贾科尼

美国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

2003年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俄罗斯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维塔利·金兹堡

俄罗斯

安东尼·莱格特

英国

2004年

戴维·格罗斯

美国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戴维·普利策

美国

弗朗克·韦尔切克

美国

2005年

罗伊·格劳伯

美国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

约翰·霍尔

美国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特奥多尔·亨施

德国

2006年

约翰·马瑟

美国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乔治·斯穆特

美国

2007年

艾尔伯·费尔

法国

发现巨磁阻效应

彼得·格林贝格

德国

2008年

小林诚

日本

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益川敏英

日本

南部阳一郎

美国

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2009年

高锟

英国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威拉德·博伊尔

美国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乔治·史密斯

美国

2010年

安德烈·海姆

荷兰

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英/俄

2011

布莱恩·施密特

澳大利亚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

美国

索尔·珀尔马特

美国

2012

塞尔日·阿罗什

法国

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

大卫·维因兰德

美国

2013

彼得·希格斯

英国

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

弗朗索瓦·恩格勒

比利时

2014

赤崎勇

日本

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天野浩

日本

中村修二

美国

2015

梶田隆章

日本

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阿瑟·B·麦克唐纳

加拿大

2016

戴维·索利斯  

英/美

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

英/美

邓肯·霍尔丹

英国

2017

基普·S·索恩

美国

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

巴里·巴里什  

美国

雷纳·韦斯   

 美国

一套SVIP课程,15选8,每套课程均价112!知识付费的时代,一次旅游的钱便能收获8大全方位、多体系的课程!

更有全场六折优惠课程,为你加油助力!

改变人类进程的,除了霍金,还有他的好基友们相关推荐

  1. 《拯救人类》: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书

           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能力越强,毁灭人类的威力也就越大,这种威力终将有可能灭绝人类.因此,没有什么问题比避免人类的被灭绝更重要的了.不仅如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压力极大.贫富差距极大.安全系 ...

  2. 人工智能过去60年沉浮史,未来60年将彻底改变人类

    人工智能过去60年沉浮史,未来60年将彻底改变人类(转) (本文系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4月刊封面文章,小长假钛媒体深度阅读重磅推荐) 1956年的夏天,一场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 ...

  3. 中软国际携手深开鸿发布(1+1) x N 战略,以数字化、智慧化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2022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于7月27-29日在北京亦创会展中心正式召开,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开鸿&quo ...

  4. 改变人类文明的最美公式:麦克斯韦方程组

    它告诉我们什么? 电和磁并不会随便乱跑.旋转的电场区域会产生垂直于旋转方向的磁场.旋转的磁场区域也会产生垂直于旋转方向的电场,但方向相反. 为什么重要? 这是物理力的第一次重大统一,表明电和磁是密切相 ...

  5. NLP公开课 | 竹间智能翁嘉颀:人机交互未来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现阶段利用NLP.NLU技术及机器学习的方式,对话机器人正慢慢脱离关键词的束缚.再下一步呢?是否机器人能主动跟人产生互动?没有情感情绪的机器人真的算是智能机器人吗?情感情绪又有哪些应用呢? 竹间智能C ...

  6. IBM研究院计画5年改变人类生活创新预测

    IBM研究院近日发布未来5年将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5项创新预测(IBM 5 in 5),包含透过数字分身(Digital Twin)农业将用更少的资源供给不断增长的人口.区块链能防范更多的食物浪费.用 ...

  7. 实验改变人类: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学实验- -

    实验改变人类: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学实验- - (英国<焦点>月刊文章) 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科学实验只是在学校实验室里面进行,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对科学家来说,它们却是最终现实的检验, ...

  8. 大模型时代的来临:AI如何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

    大模型时代的来临:AI如何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 第三次AI浪潮之下,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开始高度重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近,AI领域再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 ...

  9. 利用 AttachThreadInput 改变其它进程的输入法状态

    利用 AttachThreadInput 和 WM_INPUTLANGCHANGEREQUEST 消息改变其它进程的输入状态 众所周知,通过 ActivateKeyboardLayout 函数可以改变 ...

最新文章

  1. 字符串互换后字典序最小
  2. mysql怎么定位错误信息_Mysql主从复制异常,定位具体的SQL
  3. python打怪之路【第二篇】: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setuptools
  4. 如何使用 Node.js 访问 SAP HANA Cloud 数据库里的数据
  5. c与python内存传递_python - 从Python向C ++传递COM指针数组 - 堆栈内存溢出
  6. 直设计map.html页面,map4.html
  7. 如何高效地使用51单片机串口输入输出
  8. Centos7 linux 卸载自带安装的jdk 并yum自动安装jdk1.8
  9. mysql_fetch_row()获取显示数据
  10. 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的区别_java和python的区别
  11. 坐标系ICRS与ITRS相互转换,时间系统及转换
  12. 有电流平衡能力的6组白光LED驱动器MAX8790
  13. Unity编辑器拓展(GraphView制作对话系统编辑器)
  14. 使用python-docx实现对word文档里的字符串、图片批量替换
  15. 一文读懂iOS如何使用TestFlight进行测试
  16. Chapter4.2:根轨迹法
  17. 电赛 | 循迹小车(省电赛一等奖作品)
  18. Effective C++ 条款10_不止于此
  19. 普通人逆袭,最有效的方式是“凤尾策略”
  20. python中关于axis=0和axis=1应该如何理解?

热门文章

  1. 鸿蒙石boss 怎么杀,正文 086.不死鸟的邀请(第三更
  2. 【第十八篇】商城系统-订单中心设计解决方案
  3. Retrofit2.0初始化
  4. js获取元素自身的html代码
  5. Cocoa公历和中国农历直接的转换
  6. SpringCloud Gataway 跨域配置
  7. 计算机教室英语怎么读音,电脑教室,computer teaching room,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8. 织梦插件织梦CMS百度收录查询及批量推送未收录插件
  9. 空字符'\0'与字符串
  10. 2022-2028年中国离岸金融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