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gmentfault.com/blog/devlevelup/1190000002289672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访谈对象@许式伟,七牛云存储CEO,国内Go语言圈领军人物,ECUG社区发起人。许式伟的经历颇有传奇性,大学时就有“C狂”外号的他,凭一份手写简历成功应聘金山,两年后成长为首席架构师,领导WPS 2005长达3年的研发。2006年,公司从软件向互联网转型,许式伟建立金山实验室,以技术总监身份主导分布式存储开发。2009年加入盛大创新院,成功推出盛大网盘和盛大云之后,于2011年创立七牛云存储,专注企业级存储服务。

在某技术大会的间隙,我第一次见到许式伟。连日出差辗转,他看上去略微有些疲倦,并无CEO的架子,只是话极少。我觉得有些冷场,怕被他拒绝,硬着头皮稀里哗啦说了一堆。素知他低调,未曾想技术范儿到如此,于是生出不少好奇:在技术上追求极致的人,难免会陷入自我的世界而不自知,他在工作中到底会怎样思考及行事?内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又是如何建立?从技术大牛到创业公司CEO,产品、市场、管理的坎,分别都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哪些阶段,用什么方式跨过去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细细看过了他曾经的演讲和采访,不禁平添许多佩服。敏于思考、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盲目跟风,早在许式伟求学阶段,就已经发展出独立的心智模型,并在对理性世界的探索中臻于成熟。从他的行为决断中,能很容易找到内心自信的痕迹,例如在Go语法特性还未稳定时,就选其作为七牛服务端的主体语言。这些异于常人、甚至看上去冒险的决定,当你足够了解他之后,自会明白背后的深思熟虑。一个人的心智模型,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未来走向?断断续续,我写下3209字,包含了71个问题的提纲,决心把这好奇穷尽。

在另一场技术会议举办地的酒店大堂,我和刚结束完演讲的许式伟碰面,他中午才到北京,第二天一早要回上海。我们从下午4点40分,一直聊到晚上10点,其间他还借着吃饭时间安插了一场面试。井井有条的忙碌中,能看出些他平日的行事风格。创业3年,从精于底层技术,到把核心技术产品化、服务化,再到让15万企业用户为此买单,许式伟带领七牛,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

这同时也是一个典型技术人的理想实现之路。扛过国产软件研发的大旗,忍受过在Office和盗版夹击下的艰难求生,经历过公司转型和个人转型交织的洗礼,软件时代的技术人注定逃不开在逆境中成长的命运。曾奋斗在同一战壕的金山人大多进了游戏行业,许式伟却始终独爱基础研发。从产品掌舵人,到公司掌舵人,他已逆流而上行了十一年,在转向顺流的下一站,等待他的会是责任更重的行业掌舵人。

注:本文大部分观点及内容属首次发表,访者在其它场合阐述过的重要观点,在文中以标注形式给出。

技术人攻略:七牛是国内第一家选Go语言做服务端的公司,你也曾多次谈到选择Go的理由,创业公司做这种重大决策要冒很大风险,能不能谈谈做这些决策背后的思路?

蛮多人质疑七牛,为什么早在2011年,Go的语法还没完全稳定下来的情况下,选择Go作为存储服务端的主体语言。这种看上去激进和冒险的决定,实际上经过了严格的论证过程,并不是随意为之。我一直认为:选择和信息的对称程度有关系。当你越不了解一个东西,越会趋向选择保守性的方案,而当你对某个领域了解得足够透彻,你的决策过程会非常自然。

我做决策前,会先试图了解整个背景,看别人一般怎么做,有哪些新兴的idea,这些idea是不是靠谱,如果我来做,会倾向于往哪个方向走。当你深入研究了新技术的思考方式,以及它要解决的问题,就会知道它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大的相关性。这就要求你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在很多人眼里,严谨是古板的,会扼杀创新。但在我看来,严谨不是创新的对立面,而是创新的基础。奇思妙想再好,如果不经过严谨的推理过程,就无法变成行动力。用这样的方式分析,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大胆的选择,但其实并不是随意决定。如果你仅仅知道一些名词,不了解背后的具体原理,必然会倾向于选最保守的方案。

我曾多次公开分享过Go语言的亮点,包括它的并发编程模型、对软件工程的支持,以及对编程哲学的重塑。在我看来,Go对并发与分布式的支持算不上特别,所有新兴的语言也都有工程化的思想,所以编程哲学的重塑才是Go语言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其它语言仍难以摆脱OOP或函数式编程的烙印,只有Go完全放弃了这些,对编程范式重新思考,对热门的面向对象编程提供极度简约但却完备的支持。Go把其全新的编程理念,称为面向连接的语言。作为一名老程序员,我认为Go的编程哲学独具魅力,超越其它新兴语言。

前VMware云平台的首席技术官Derek Collison,曾在2012年断言Go语言将在两年内制霸云计算。我认为他的说法略有激进,但和实际的发展趋势吻合,Docker、CoreOS等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都基于Go。在我看来,Go是互联网时代的C语言,不仅会制霸云计算,10年内将会制霸整个IT领域。

技术人攻略:你这种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

从初中起,我就发现大人们有时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决定,于是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核心就是一句话: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可人云亦云。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不喜欢简单地去记老师教的结论,而是用推演的方式,研究书上的公式和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

进大学之后,接触到《理论物理》这门课,学到拉普拉斯方程,能解高中所有物理问题。这个方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牛顿经典力学几个公式看起来并没有推导关系,但其背后却原来有非常自然的内在关联。

另一门《现代数学》也让我受益很深,它对多维几何、群论、分形学、混沌理论等比较现代化的数学分支都有涉猎。其中分形几何实际上是一门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的交叉学科,让我很想往深去挖,于是把图书馆所有关于分形和混沌的书都看了一遍,还写了一个程序,把接触过的分形模型都用计算机模拟了一遍。

这两门课让我看到了许多事物从不相关到相关的内在联系,也推动了我去思考和探究背后的原因。长此以往,我发现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个世界没有学科之分,计算机、代数、物理,并没有非常明显的边界。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后来的工作有很大影响,举个例子,蛮多人会认为,存储不就是把东西存到磁盘里吗,跟数学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往高深去做,存储系统和数学有非常紧密的关联。通常的存储服务要保证数据不丢,必须存多份,存多份就会增加存储成本,经典的3副本存储,冗余度是3。想用更低的成本去存,就要用到域代数。

域代数遵循自然代数的加减乘除规律,但数据值控制在有限区域,不管怎么算,结果都在0到255这个域里面,所以叫域代数。存储文件可以认为是0到255的一个序列,举个例子,一个100K的文件拆成10份,每份是10K,存在10个地方,但文件仍然是一份。这时候用域代数里的加法(其实就是计算机中的异或操作),从这10份数据里取出一份校验数据,数据变成了11份,它的冗余度是1.1。这是一种基于校验码的存储方式,成本比较低,但效果和双副本差不多,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丢了,都能恢复回去。

利用域代数降低成本,在存储领域是发展的必然方向,七牛的存储2.0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由此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方向的技术要做到顶峰,都必须横向地去理解,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关联。想要对云存储理解得更透彻,你必须理解整个世界,而不光是云存储。所以学技术实际上是不能专精的,在专精的过程中遇到瓶颈,就要往广度方向去挖掘。

技术人攻略:除了用域代数降低存储成本,存储的未来还会有哪些趋势?

从降低存储成本的角度看,算数冗余已经在算法上做到了比较极致的状况,存储领域接下来的突破,应该发生在材料科学上。生活中各种东西都在电子化,现实世界会逐步映射到比特世界,如果以这种方式疯狂使用,必然会面临能源危机。如何能让存储系统在常温、不耗能的情况下运行,是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能大家会觉得七牛谈这件事有点奇怪,但我却认为未必。创业是一个不断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但不能停滞不前。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是不能把自己看成必须怎样做,要完全放空,不从各种可能性上去限制自己。至少走一步,大不了发现错了回头,其实也不晚。

如果七牛真要把存储做到极致,一定会往材料这个方向走,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存储做长久。当然现阶段,材料不是我们首要的关注点,我们的重点是针对客户的诉求点,解决数据应用层面的问题。

之前网盘一直在打存储配额战,但都停留在把用户的数据存下来,没把它们用起来,所以网盘的用户粘性很低,这也是我放弃做网盘产品的其中一个原因。直到现在我仍然看好个人云存储的市场潜力,但我相信最后的产品形态不会是网盘,应该是更加垂直化的、由场景驱动的、让数据流动起来的一种形态。

存储领域真正的战争发生在应用层面,在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所有公司都会面临数据管理的难题。数据一定要流动起来才会产生价值,如果仅仅解决存储,数据最终留在七牛的可能性不是特别高。七牛会对针对数据的使用场景,帮助客户做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例如目前存储最多的数据是图片,图片用户的典型使用场景,是需要不同尺寸的缩略图,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功能,用户就省心多了,不用去重复去建设这个过程。

技术人攻略:回顾一下你的过往经历,毕业后仅用2年时间,就成为WPS的首席架构师,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金山在管理上给员工较大的自由度,所以个人的成长空间也挺大。我2000年加入金山,实习期间参与了WPS Office 2001的开发。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软件的读盘和存盘模块。这个模块当时的重要性并不那么高,它看上去简单,但我发现其中有不少有意思的挑战。挑战之一,是要求你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以及每个功能的数据表达方式。这让我无意中触及到一个软件系统最核心的东西——数据。顺着这条线索,我研究了微软Office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存储方式,并把一些有趣的实现方法分享给同事们,他们会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据此修改原有软件的设计。

凑巧的是,一年之后,金山开始研发WPS 2002。新版本被称作“格式兼容之战”,为了实现对微软Office文件格式的兼容,I/O成了战略层面的技术,存盘功能从边缘模块,一下变成了整个WPS研发的核心模块。从2002年底,我领导WPS整体架构设计,开始了WPS 2005长达3年的研发。

随着对存储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在软件架构层面做出了创新,引入了一个数据层,抽象出所有数据的存储过程。数据层诞生之前,传统的“撤销/重做”功能,通过对命令的反操作实现。这种做法非常笨重,所有新开发的功能,都必须考虑反操作怎么做。而数据层带来的好处,是让所有的数据天然可回滚,可以轻松支持多版本存盘、Undo/Redo(撤销/重做),以及各种异步操作。

这个创新并不是对微软的简单模仿,其灵感来源于对增量存盘的思考。Office有个“快速存盘”概念,用户正在编辑的内容,如果已经存过了一次盘,修改过后再次存盘,只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补加数据。相当于对同一个文件,存了两个版本的数据。我想既然可以做快速存盘,那么就不必关心用户到底做了几个操作,要实现撤销和重做功能,只需要基于数据状态做前进和回退即可。

数据层的架构大大降低了研发的复杂度,在当时的金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上去,我像是很幸运,做的东西从边缘模块变成了核心模块。我相信之前很多人接触过存盘,但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其中的原理呢?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到极致,必须把它当成一个学科来研究,把它琢磨透。假设这个东西很好玩,思考如果要把它做到极致,最终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仅仅当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完成,能取得的成果会很有限。

技术人攻略:你曾说过,金山向互联网转型的这个阶段,也是你自己职业生涯中很痛苦的阶段,你是如何度过的?

2006年是我职业发展的一个分界点,之前专心致志做WPS,没有任何二心。但在这一年,我遇到了瓶颈,对自己如何往下走,感到十分迷茫。国内软件业因为盗版盛行,生存堪忧,WPS虽然有不少用户,但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从2002年起,我已经开始负责WPS的整体架构,但职位上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任何成就感。如果产品无法让最终用户买单,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价值并没有被认证。

中国软件产业被盗版打击得根本起不来,而互联网能天然抑制盗版,金山蛮早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探索办公软件的互联网化。游戏是第一个从软件变成互联网的服务,游戏能成功转身,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单个游戏天然有生命周期,下个游戏不提供单机游戏,用户自然也会接受。办公软件是工具,必须沿袭用户的习惯,互联网化相对难很多。如果仅仅把办公软件在Web上做一套,能够为用户提供什么新的价值呢?办公互联网化,最终必须颠覆原有形态,而不是做一个Web上的WPS,但在当时,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

2006年是我成为产品人的开始,一下子感觉到光有技术真的不行,必须理解业务及其运作方式,思考产品和商业的关系。为了拓宽眼界,我一方面广泛参加行业里的会议、沙龙,找不同朋友聊产品方向;另一方面,我做了一个技术社区ECUG,探讨Server端相关技术演进。这期间,我逐渐跳出办公,横向接触其它领域。

在苦苦思索办公软件的未来方向时,我开始研究搜索引擎,顺着这条线,发现分布式存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并且有可能发展出独立的商业模式。当时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萌芽期,雷军已经开始投资这个领域的初创公司。我认为手机一旦开始流行,键盘就不会再是人与人交互的主要形式,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会成为潮流,这将导致未来存储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虽然已经确定了新的方向,如果想以此创业,又感觉自己还是太技术化了一点,欠缺的东西很多,独立创业的难度蛮高。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刚成立的Google,但仍然是做桌面开发(Google Desktop),不符合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留在金山,成立金山实验室,可自由探索新产品,这显然更符合我的发展预期。

技术人攻略:后来你离开金山去盛大,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金山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是做一个偏孵化器的机构,可以脱离开WPS既定方向,借鉴Google 20%自由时间的管理方式,做一些全新的产品探索。于是先从内部拉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从零开始组建团队,顶峰时期差不多有10人。早期我们的步子不敢迈得太快,产品重点放在分布式存储研发,并承接了金山一些内部项目,好让自己的存储产品落地。

这样做了一年,发现20%的自由时间执行得不如预期,同时高层有一些不好的声音,认为这个部门短期难以见到利益。我觉得有些沮丧,感觉自己如果一直留在珠海,眼界仍然难以打开,就算受到领导的信任,以当时的状态,也做不出特别像样的东西,所以最终还是离开了金山。

离开金山后,我的第一个尝试是加入百度,发现从技术人的角度,我在这里能获得的东西,和金山并没有太大差别。短暂停留了3个月后,于2009年加入盛大创新院。盛大创新院也做新产品孵化,和金山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它是盛大高层的战略布局,投入的支持力度大很多,所以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技术领域的牛人加入。

盛大最初的理念很吸引人,但在早期,就已经有迹象能看出来它做不成。我提了不少意见,但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问题之一是样板还没树立起来,就急速扩张。急于创建搜索院、云院、语音院、多媒体院等一批机构,并想让我去做云院院长。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创业者,院长是一个创业扶持角色,我并不感兴趣,况且自己没在产品上成功过,怎么去扶持别人呢。

问题之二,整个创新院的扶持职能一直没有形成,某些做法甚至对创业有抑制作用。比如机器申请需要走较长的审批流程,不能很快到位;团队负责人对招聘没有决策权,必须达到一定能力等级,由创新院的招聘体系通过才能进人。对创业团队来说,招聘应该是找到最合适的人,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很强,总要有人做dirty一点的活;另外,公司内部采用“收税”式管理办法,除了投钱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外,还得做公司赋予的一些事。蛮多团队都被牵着鼻子做这个、做那个,最后成为项目组,干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

我非常坚决要做存储,最初是给内部孵化的公司提供存储服务,盛大文学就是我们的种子客户。紧接着对外推出了盛大网盘,这是个把存储落地的好机会,而且不用受制于其它团队的发展。接下来因为高层的决策,我们被合并到盛大云,和另一个做虚拟化技术的团队合起来,提供相对完整的云服务。我在盛大云成立后没多久就离开了,就决定自己做七牛。

技术人攻略:七牛创立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怎么看待云计算领域的竞争?

七牛2011年6月正式成立,一开始的产品方向是网盘,9月中旬产品发布,10月决定转向底层存储,期间就花了一个月思考。这个决定做得很艰难,但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考虑,必须做调整。原因之一,当时国内云计算环境还不够好,七牛如果做网盘,很难找到一个第三方存储供应商。同时做底层存储和网盘应用这两件事,精力上会有较大的分散。

原因之二,团队的基因偏极客,对终端用户并不那么了解,如果不清楚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很难做出打动他们的产品。程序员是我们很熟悉的群体,所以权衡之下选择了云存储这条路。

今天的创业者很难避开巨头,旧有的坑都占完了,要想占新的坑,就得颠覆既有市场。从某种意义上看,巨头并没有那么可怕,它的业务是既成模式,行动也已经很缓慢。但巨头是大象,创业者是蚂蚁,蚂蚁必须让自己的运营效率更高,才有可能和巨头一搏高下。新兴的云计算为什么会是未来,因为它能帮助创业者和巨头竞争,让创业者更敏捷、快速,而不是自己造轮子。

现在很多人提到云,会把七牛放到云之外,这对我们不是好事,但对于起步阶段的公司,也不算坏事。七牛做云存储,是通过一个很窄的点去切入市场,和其它竞争者形成明显的差异化。如果一上来就被强大对手盯上,肯定是有害的。最终我们一定会和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巨头发生正面竞争。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但它一定会发生。

今天我对竞争的考虑比以前要成熟,在金山的时候,眼里光盯着微软,这其实是不对的。任何一个新兴的东西,都在颠覆旧有的秩序。真正的思考应该关注:用户群体为什么需要我们?以及我们到底在颠覆什么?而当时我们眼里只有和微软的竞争,如果把眼光放到提升办公效率的角度,未必会去做Word,Excel和PPT这样的软件,也许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形态。

今天做云计算也是一样,我们不应该狭义地盯着亚马逊,否则就跟10年前盯着微软没区别。不必太关注眼前的竞争,而应该考虑你到底要做什么,再考虑你应该如何做。我虽然不知道未来的IT是怎样的,但是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颠覆者会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全新的领域。

云计算领域最大的竞争,是来自于老的思维方式和新兴思维方式的竞争。云计算要颠覆的是传统IT,在万亿的市场规模里,云计算才占到一小部分而已,颠覆的整个历程至少会花费10年。在任何行业的早期市场,正面竞争公司之间的竞争态势都不是关键,因为大家在共同培育市场,只要云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大家都能获得一杯羹。

技术人攻略:从技术到管理是一道坎,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管理产生兴趣?

七牛创立第三年,团队扩张到百人规模,我才真正开始思考管理。之前团队规模并不大,小team自然而然会形成好的协同方式,如果为了管理而管理,反而会降低效率。研发管理里面有个概念,叫做:不要过度优化。企业运营过程也类似,你得观察公司当前的门槛是什么,有针对性地去做优化。

创业团队发展必然经过研发、营销、管理这三大门槛,创始人在不同阶段,关注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开发阶段关注的重点,是研发效率问题;接下来的重点是营销,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产品;第三阶段则要关注如何在人数扩张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团队间的协同效应。

如何能构建出一个协同良好的团队,近期我在Qcon上海做了一次分享,主题是“追求自组织的团体”,其核心思想有两点:第一,用自组织团队取代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第二,用服务认知取代工种认知。

关于第一点,如果企业的经营方式是一门学科,那就得研究这门学科的前进方向,庞大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运作结构。传统团队按照职能分为设计团队、产品团队、研发团队,而我希望能按照要完成的目标,搭建出全职能的小团队。并且团队成员可自行选择、自发形成、相互欣赏,而不是由上级强行组建,以保证协作的通畅性。即使是万人规模的大公司,理论上也可以分为几十个全职能小团队进行管理。

第二点,工种认知并不重要,这是结合我自己的发展经历得出的思考,我为谁提供服务的认知,比我是哪个领域的程序员更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是“Go程序员”,未来出现一台能自动写Go程序的机器,你就下岗了。工种就是蛋白质机器,越老越不吃香,很多人认为自己到三十岁之后就不能做程序员了,原因就是基于工种认知。

相反,如果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做服务,那么在行业待得越久,对这个行业就越了解,我的价值就越大。技术人员其实是有行业之分的,金融、云计算、办公领域的程序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工种认知就是接受任务,服务认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代码有人用才有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得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服务?为了把服务做好,要做哪些功能?某个功能为什么会受到用户群的欢迎。这其实是一个产品意识,会让你开始思考原来不曾想过的东西。任何工种的人,都应该有产品意识,所有的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概念,落实到最终执行,就是弱化工种意识,把服务放到最核心的维度。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不太喜欢“全栈程序员”的概念,全栈背后还是工种认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个团队离不开相互配合。我更倾向于“补位意识”,如果短期招不到某方面的人,有可能的话,我自己去补上,而不是为了全栈而全栈。

技术人攻略:许多创业公司都面临招聘困难的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初创团队获得的认可毕竟不像巨头那么多,招聘难这个问题,还得从自身出发,去寻求突破。一方面,初创团队应该把招聘当成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机会,获取应聘者认可。想清楚你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哪里,想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让每一个进来的人靠谱,比让更多人进来更重要。

另一方面,我认为remote的工作方式,在未来会越来越流行。七牛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放在网上,理论上只要员工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入网络,都可以远程办公。远程协同、远程电话、远程会议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如果在分布式工作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很高效的协作能力,自然能跨地域获取人才。

七牛目前有一个纯remote的研发团队,6、7名团队成员分布在北京、杭州和上海。目前看来,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高。《Remote》那本书里也提到一个观点,一旦开始远程办公,你的管理重点会从监控员工的上下班时间,自然而然转为关注他们做了什么事,产出了什么。所以我倾向于未来有更多人remote。

我自己很喜欢到不同的城市生活,生在浙江,大学在南京,工作后在珠海、北京、上海生活。对我来说,到一个新城市并不痛苦,而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当然现在有家庭,搬家会更麻烦,但我仍然希望能到不同城市看看。未来这或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同城市工作,体验不同的生活,只要工作干得开心,做一个“流浪人”也未尝不可。

技术人攻略:做CEO之后,你怎么平衡自己的时间?

创业这件事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以至于我的业余爱好越来越少。我曾在北京待了6个月,在那6个月里,我很喜欢爬山。但是上海没有山,所以这个爱好已经被压抑了很久。

其实我想做的事挺多的,但是人一辈子得先干好一件事情。七牛今天刚走了第一步,离成功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在这件事没做完的情况下,我的时间一定会花在这上面。

我其实不太像CEO,你能想象的很多杂事,我都外包给了同事,这是蛮多人羡慕我的地方。但唯有一件事一定不能放,就是产品。我一直认为,这个时代的CEO必须是首席产品官,你得知道用户在想什么。脱离一线短期问题不大,但长期一定会出问题,因为所有决策的依据一定是来自用户的反馈,如果离开了这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想法可能会和现实出现较大差距。

对CEO来说,一是确保产品方向正确,二是确保整个公司的运作机制足够高效。想了解公司当前的最大瓶颈,只能从一线获得信息。接触一线倒不是必须亲自去编码,我会review代码,以了解公司的研发效率是什么水平,还有什么样的提升空间。更多的自主权会留给员工,但我希望能参与进去,获得一线的反馈。离员工越远,决定就越盲目。

技术人攻略:你从草根创业者成长起来,怎么看待社会上升通道的抑制?

社会上升通道受抑制,一方面原因在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偏命令式、填鸭式,告诉学生们一堆知识,而不是激发学生思考背后的为什么。这种扼杀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把大多数人教育成了平凡的人,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不够。教育造成的思维僵化,导致了上升空间的抑制,而不是真的有人遏制了你,不让你上升。

另一方面,政府资源整个偏向大公司,对创业的扶植力度不够。从美国社会发展来看,整个社会的创新力,是要靠无数小公司颠覆大公司的过程去实现,企业家精神是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美国政府努力去政府职能化,甚至连造火箭这样的事,都是民营企业在玩。中国距此还有非常远的距离,政府应该从提升整个社会的创造力的角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

蛮多人反感现行的教育体制,但虽然意识到问题,还是难免跟随这种步调,害怕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冒险精神不够。我喜欢反过来思考,看冒险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如果机会成本并不高,那为什么不试一下呢?现在那么多人创业,也正是因为创业的机会成本蛮低。在中国创业是Hard模式,但整个环境靠着创业者的不断努力,逐步争取了过来。时代必然经历这样的变化,过时的机制一定会被淘汰,自然而然,人也会变。大家不应该做一个愤青,而要看到困难里面孕育的机会,与其抱怨,不如花点精力去做你觉得能让这个社会变好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去赚钱,但你从事的职业,必须让自己感到开心。如果你选了一个比较高薪,但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工作,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独特的见解,长远的发展前景会非常有限。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的事情,自然而然会下功夫深入琢磨,乐趣才是你发挥创造力和达到一定高度的真正前提。


作者介绍:

技术人攻略访谈是关于技术人生活和成长的系列访问,由独立媒体人Gracia创立和维护。报道内容以“人”为核心,通过技术人的故事传递技术梦想;同时以小见大,见证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变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下,我们的眼光将投向有关:创造力、好奇心、冒险精神,这样一些长期被忽略的美好品质上。相信通过这样一群心怀梦想,并且正脚踏实地在改变世界的技术人,这些美好的东西将重新获得珍视。

联系方式 gracia@devlevelup.com

技术人攻略访谈三十八|许式伟:十一年逆流顺流,首席架构师到CEO相关推荐

  1. 技术人攻略访谈三十八-许式伟:十一年逆流顺流,首席架构师到CEO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访谈对象@许式伟,七牛云存储CEO,国内Go语言圈领军人物,ECUG社区发起人. ...

  2. 技术人攻略访谈三十九-HTML5社区田爱娜:女神哪有天生,坚守就是一切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田爱娜,HTML5梦工场创始人.在前端开发圈子里,娜姐被奉为" ...

  3. 技术人攻略访谈三十四-魔豆老黄:何妨吟啸且徐行

    文:Gracia,摄影:周振邦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黄冬@老黄,魔豆路由创始人&CEO.老黄1993年参 ...

  4. 技术人攻略访谈四十-刘睿民:数据库战国时代,我不跟你们玩政治!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访谈对象刘睿民(Dowson Liu),柏睿数据科技CEO.和Dowson的会面 ...

  5. 技术人攻略访谈四十|刘睿民:数据库战国时代,我不跟你们玩政治!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访谈对象刘睿民(Dowson Liu),柏睿数据科技CEO.和Dowson的会面 ...

  6. 技术人攻略访谈二十九:平行世界守护者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Sai对本文亦有贡献.)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吴峰光,任职于Intel开源技术中心.从第一次向内 ...

  7. 技术人攻略访谈三十七-程显峰:IT病得有多重?技术圈交际花谈研发管理怪现状

    文:Gracia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或全文转载均需经过作者授权,并保留完整的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介绍.)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程显峰@程显峰-Mars,蓝海讯通COO.素有"技术圈交际花兼 ...

  8. Android版疯狂填字第三关,iOS/安卓版《疯狂填字》答案攻略第三十八关

    <疯狂填字>,最创新的填字玩法,挑战你的脑细胞,现在就下载.疯狂填字是最早的在线中文填字游戏,现在你可以在苹果手机上玩填字也可以在安卓手机上面玩,既打发了时间,又增长了知识,你准备好挑战了 ...

  9. 计算机游戏攻略70,70亿人攻略大全 七十亿人全关卡双星代码通关攻略

    70亿人是一款逻辑编程游戏,玩家们需要使用代码来安排员工们工作喔,很多玩家可能想知道70亿人攻略大全.七十亿人全关卡双星通关攻略呢,跑跑车游戏网为大家带来了介绍. *70亿人攻略大全 [通关原则] · ...

最新文章

  1. dnsmasq搭建简易DNS服务器
  2. 401 Unauthorized
  3. 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十七)--探秘阿里之MLR算法浅析及实现
  4. 商业WiFi“风来了”
  5. 《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2.2 智能设备的触角:传感器
  6.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最详手算
  7. CDN是什么?为何要用CDN加速网站?
  8. 宇宙飞船大战html5游戏,GitHub - WildDogTeam/demo-js-starwars: 基于WildDog的太空大战游戏...
  9. Predicting microRNA–disease associations from lncRNA–microRNA interactions via Multiview Multitask
  10. linux系统下多终端管理工具,terminator
  11. oracle 的keep用法及partition
  12. biosequence analysis using profile hidden Markov models(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序列)
  13. Elang在Windows console下显示中文
  14. 给程序员简历的一些建议
  15. CDH 6.2.0启用kerberos认证
  16. 查找新式BADI的方法
  17. 数据库设计--实体关系图(ERD)
  18. Web Spider案例 网洛克 第二题 JJEncode加密 练习(六)
  19. IT公司全国排行榜 (2006-6-21更新)
  20. mysql可变65535_MySQL 报Row size too large 65535 原因与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三星的芯片代工业务增速最快,成为台积电的强劲对手
  2. PHP 显示公网 IP 地址
  3. 数据库一对多做链接去重_数据库的查询命令
  4. ju 单元测试_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5. javafx 教程_Java,JavaFX的流畅设计风格进度栏
  6. iPhone、iPad强制关机
  7. 第一章:基于 SpringBoot 快速搭建QQ机器人,并监听群事件
  8. 论文阅读——学习与知识图交互背后的意图以供推荐
  9. 马航飞机失踪最新消息
  10. 微信weui框架页面html,微信小程序设计weui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