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数码单反相机(DSLR)和普通数码小相机(DC)到底有什么区别?

你有购买单反的理由吗?

你受得了单反的体积和重量吗?

你玩得转单反吗?

你玩得起单反吗?

高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比低端相机好吗?

没有后期过的照片才是真实的照片,才是真水平吗?

像素越高画质就越好吗?

变焦倍数越大越好吗?

全幅和半幅区别?全幅是未来的方向吗?

新手买相机应该选什么品牌?尼康 or 佳能?

有无机身马达是否重要?

入门镜头的焦段如何选择?定焦 or 变焦?

如何选择焦段?要不要配齐焦段?

要不要恒定大光圈变焦?

我未来想上全幅,配非全幅机身加全幅镜头好不好?

结 语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消费的电子产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满足于小型数码相机的性能而将目光投向了更加“专业”和“时髦”的单反相机。那么,在购买单反相机之前,你是否好好考虑过,你真的需要一台单反相机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了解:

数码单反相机(DSLR)和普通数码小相机(DC)到底有什么区别?

数码单反相机,简称“单反”, 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SLR -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的缩写。这里的单镜头反光指的是取景方式。在相机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和流行过多种取景方式,所以习惯以取景方式命名相机的类型,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目前的单反与普通数码小相机(DC - Digital Camera)最大的区别还是来自于感光元件(CMOS/CCD)的尺寸不同。电子感光元件的功能相当于传统胶片相机的胶片,也就是说,他们使用的“胶片”大小不用。

总结一下,数码单反(DSLR)和数码小相机(DC)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 单反的画质更好。由于单反的感光元件面积(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片大小)是普通数码小相机的10倍以上,而全幅单反更是普通数码小相机的25倍之多,所以单反相机的画质和普通 小相机的画质是有明显的差距的,这种差距表现为画面更为纯净,噪点更少,细节更为完整细腻,色彩层次更丰富,宽容度更高以及高感光度下画质更好。

2. 单反景深控制范围更大。你 可能对于景深这个术语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你应该看到过不少人像的照片中人是清晰的,而背景是模糊的 – 通过这样方式突出主体,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样的照片,就是单反拍出来的,小相机由于焦距短的关系,拍出来的照片基本都是整个画面都清晰的,而只有单反,可 以更大幅度的调节景深,做到即可整体清晰,亦可只有焦点清晰而背景模糊突出主体。

浅景深照片,后面的人模糊了,主体更突出了

大景深照片,前后都很清晰

3. 单反的对焦更快、连拍更强。由于单反相机使用的是光学对焦模块,所以对焦的速度要远快于普通数码小相机。单反处理芯片更强劲,连拍速度比一般的普通数码小相机都要好不少,我们平时用小相机抓不下来的画面,用单反抓,就要轻松很多。

4. 单反可换镜头。我们买小相机,从来不会考虑再买一个镜头,而单反是一个系统,不同的领域有各种专门的镜头: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等等,虽然小相机也能有长焦小相机,也能有微距功能,但是比起单反相机上的长焦和微距的效果,那就像真枪实弹和玩具枪差别。

单反、单电、微单和普通消费数码相机的区别

电子式取景可换镜头相机(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EVIL)是一个新兴起的一类数码相机名词,介于数码相机(DC)和数码单反相机(DSLR)。单电相对于单反最大的变化就是去除了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所以它既可以拥有和单反差不多的画质、景深范围,又可以换镜头,但由于结构相对单反简单,单电的体积和重量一般要比数码单反相机小不少。

截至2011年6月,已有松下、奥林巴斯、三星、索尼与适马已推出多种标准的单电相机。这个市场急速成长却尚未成熟,使得相关术语,设计,市场还没有稳定下来。 在中国大陆,大多数传媒和个人将这类相机称单电相机,意为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另外,索尼公司在中国大陆将NEX-5称为微单相机。在台湾则称作单眼相机,将镜头比喻眼睛,这和日本的概念比较接近 —— 一眼カメラ。

单反相机的反光板的去除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胶片时代,由于存储影象的介质 —— 胶片在取景时必须严格保护不能漏光,而单反巧妙地利用反光镜既解决了取景的视差问题,又避免了胶片在取景过程中漏光。胶片时代,单反相机把相机技术推到了 顶峰。然而,进入数码时代,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 CCD不怕漏光。它既可以用来取景,也可以用于成像,它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反光镜取景不适合数码摄影,在完全可以实现全电子化的数码相机上,没有必要还保留一个机械部件 —— 反光镜。随着电子取景技术的日臻完善,有朝一日,电子取景的清晰度与明亮度迟早会好到足以取代反光镜,电子对焦的速度也会提高到让人满意的程度。

结论:单电是趋势,只是现在尚未成熟。

由于 单电/微单 和 单反 都是属于大面积感光元件/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本文讨论的“单反”范畴包括单反、单电、微单

你有购买单反的理由吗?

一般我们在买单反之前,都会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买了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摄影。但除非您在拥有单反之前就喜欢摄影,如果打算买了机器后再培养,十有八九不会成功。过不了多久,您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的单反已经落上薄薄的一层土了。

由于单反一直都是以专业的形象示人,不少朋友都认为我手上端着这么一台机器,我就是摄影师了。也许单反能给您的满足感仅限于此,望着取景器不知道拍什么,不 知道怎么按下快门,在查看自己的作品时,也没有发现好器材能带给您的照片以“质变”。问问自己,是我真的需要单反?还是我的虚荣心需要一台单反?

关注各大摄影论坛,器材讨论版块的人气比摄影作品交流区还要火爆,其中有不少玩家,似乎买单反并不是为了玩摄影。这些朋友在买回单反以后,整天端着相机对着砖墙、报纸按快门,美其名曰测试畸变和分辨率,没准几年下来拍的的照片就是一堆这样的玩意儿。随着烧器材烧得越来越深,机身镜头也是越换越好,但拿着顶级机身和镜头还是接着拍砖墙报纸,这有什么意义呢?到您再也烧不起的那一天,回头想想,单反给您留下了什么?

你受得了单反的体积和重量吗?

感光元件大小决定了画质也决定了相机的体积。目前最小的单反相机和普通DC比起来,仍是巨人。

单反基本没有“一镜走天下”式的镜头,虽然也有像18~200mm这样的超大变焦镜头,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光学性能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几乎所有的大变焦镜头都被发烧友冠以“狗头”的称号,它们并不能将大感光元件的高解像能力完全的发挥出来,单反的画质优势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因此,绝大多数单反玩家至少拥有2~3支镜头,广角、长焦、微距、大光圈定焦等适合不同拍摄题材的镜头。三脚架、外闪、滤镜等等配件也是必不可少,您外出时相机装备的重量10来斤绝不算多。

旅游走路,多带一公斤都是负担,更何况是10来斤的“贵重”器材,如果你不是对摄影痴迷,那么绝对会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它将影响你旅游的乐趣。你真的掂量过,可以承受单反的体积和重量吗?

你玩得转单反吗?

买了单反,您真会用么?现在单反使用者,大概有10%~20%的人将相机长时间置于自动档进行拍摄,连程序曝光都不经常用到,更别提全手动“M”档了。这样拍摄,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不少朋友抱怨说买了单反拍出来还没有以前的DC好,这并空穴来风。由于单反的景深比DC大,所以用单反拍摄需要对焦准确,不然容易出现明明想把中间的人拍清楚,而实际却把人拍模糊了,而边上的树枝却更清楚的情况。

所以,对于没有接触过摄影和单反的朋友来说,必须明白:想用好单反,用出单反的优势来,并不容易,您还必须下一定的功夫才行,如果你并没这份心思,那还是别用单反了,它只会增加你的烦恼。

你玩得起单反吗?

要让一个男人破产,就给他一台相机。 这句话来自胶片相机时代。数码时代摄影的门槛一低再低,目前入门单反相机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台高端普通小DC的价格,甚至还不到 --- 选择不选择单反,不再仅仅是一个价格问题。

但是,对于尚未入门的朋友来说,请注意:单反是一个系统,随着你的深入,各种镜头 ( 大光圈、长焦、广角、微距、鱼眼、定焦等等)、闪光灯、三脚架等配件都会慢慢的掏空你的腰包,所谓一入泥坑(尼康),无人永生,一入佳能,欲罢不能……

有人曾说:摄影最大的附件,是一辆顶级越野车。对玩摄影而言,器材外的开销才是真正的大开销。当你下了决心,买了顶级的机身,顶级的镜头,总不能让他们老躺在家里吧。拍风景,只有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有绝美的风景,旅游要花钱,包车更要花钱;拍人像,关键在模特,再强的摄影师也不可能把芙蓉姐姐拍成章子怡吧,请漂亮的模特,要花钱,租摄影棚,也要花钱。当然,对有钱的人来说,最奢侈的,还不是花钱,而是花时间!为拍个好风景,好人像,往往要带着一大堆摄影器材和模特跑到千里之外的风景区,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的。你真有足够的钱和闲吗?

买单反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在购买单反之前,您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我喜爱摄影(并非照相)吗?

第二,单反的重量和体积我受得了吗?

第三,我玩的起单反吗?

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更重要的绝对是镜头后面的那颗脑袋,小DC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数码单反并不像DC那样是单独一台相机,而是一个庞大、复杂且昂贵的系统,它并不适合每个人。不管是用DC拍还是单反拍,关键是您能享受到摄影带来的乐趣。

摄影初学者挑选相机的常见问题 FAQ

数码相机一次次降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摄影的行列,照相器材还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并非简单的参数比一下高低就可以知道好坏,很多朋友往往了解了好久还没弄清孰优孰劣,在购机前踌躇半天拿不定主意,我收集了被问的最多的一些问题,在这里集中解答一下,希望对新人有帮助。

高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比低端相机好吗?

我被问最多的问题之一:你用的什么相机镜头? 似乎大家默认着照片好坏与相机级别之间某种必然的关系,果真是这样吗? 摄 影已经有了两百年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世界的发展里程,也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摄影作品。就器材水平而言,几十年前甚至更早的器材是无法与今天相提 并论的,当年大师们使用的“顶级器材”,在指标上还不如今天许多入门级的器材,没有一个大师是因为器材成就的,作品好坏与否和器材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影 响一张照片的首要因素是被摄体,在西藏拍照,不管是单反还是小相机都是蓝天白云,拿城市里拍的天与之相比,本身就没有可比性,更和器材无关。其次是拍摄者 的水平,同样一起去西藏,有的人拍的好,有的人拍的差,但是拍的好的人未必就使用更好的相机,这更多关乎摄者的水平。要真的比较器材的差别,那只有在同样 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取同样的景色,用不同的器材,方能看出两者的差别。 拍照的瓶颈是人,而不是器材。

没有后期过的照片才是真实的照片,才是真水平吗?

我的博客里被问次多的问题之一:这照片有没有后期过? 对严肃的摄影者来说,每张照片都需要后期。 数码时代的后期技术相当于胶片时代的冲洗胶片。不同的冲洗方法可以让同一张胶片冲出来的照片看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胶片时代的摄影师都是自己冲洗胶片的, 以确保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进入数码时代,我们用photoshop等后期软件代替并扩展了胶片的冲洗过程。为什么我们可以允许冲洗技术而不容忍后期技术呢? 有人会说,后期的照片不真实,色彩哪有那么艳啊?那你可曾知道,所有的小相机都在相机内部设立了照片处理程序,一张照片拍好会立即调整色彩加艳丽,加锐度,最后再生成jpg照片,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后期,而且是你无法选择的后期,你会觉得用小相机直接拍出来的照片不真实吗?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后期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绝对的有、无之分。

像素越高画质就越好吗?

由于一直以来厂商和媒体的误导,很多人认为像素等同于画质。 顶级单反相机尼康D4s的像素为1623万像素,而入门级单反D3300的像素为2478万像素。 D4s现在售价4万人民币,D3300售价3千人民币,如果像素等同于画质,难道顶级单反D4s的画质还不如入门级单反D3300? 显而易见,如果他们的画质相同,那么尼康公司早就倒闭了。 像素就像电视机屏幕的大小,像素越高屏幕尺寸越大。当电视机很小的时候,比如14寸的电视机,我们发现大尺寸的电视机看起来很爽,当我们的电视机超过三十寸的时候,我们发现,电视机上的画面粒子已经开始变粗了,当我们的电视机尺寸增加到五十寸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传统思维里觉得电视机越大越清楚的思维真的要改改了,因为除非我们的客厅很大,坐的很远看电视机,不然的话,已经可以看到电视机上一片一片惨不忍睹的“马赛克”了。电视机大了以后为什么画质变粗? 因为信号的分辨率并没有随着电视机尺寸的增加而提高,相机也一样,感光元件CMOS/CCD的大小不变,只是增加像素的多少,不但对画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而且由于照片尺寸大,让你看起来觉得“粒子更粗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平时在电脑上看照片,如果图片质量过关,300万像素就足够了,打印 5-8寸的照片,500万像素也足够了,即使你想把照片打印成婚纱照那么大 --- 30寸,1200万像素也够了,如果你没有更大尺寸和细节的输出需求,那么更多的像素并不能给你带来画质的提升,相反,更多的像素要求你有更大容量的存储卡,更大容量的电脑硬盘,以及更快的电脑(不然打开和处理照片的速度会很慢)。 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对于像素,够用就好。

变焦倍数越大越好吗?

普通用户对“变焦倍数”的概念理解往往是“可以拍多远” -- 变焦倍数越大,可以拍的越远,普通消费者往往觉得拍的越远相机(镜头)就越专业、越高级。 在单反世界,由于镜头是可以更换的,所以要拍远的东西,只需要换长焦镜头即可,并不存在拍得越远越高级之说。不但如此,单反镜头里高倍变焦镜头,基本都是网友俗称的“狗头”。这是因为在光学领域,变焦倍数和镜头成像的关系是:变焦倍数越大,则成像越差。因此好的单反镜头(网上俗称“牛头”)都是变焦倍数小于等于3倍的,而10倍甚至更大变焦的镜头,被网友称为“狗头”。 对于变焦倍数,两个世界的衡量完全是不同的。 有了防抖镜头/机身,我就不怕抖动而糊掉了吗?

很多朋友认为我的照片拍虚了是因为抖掉了,所以糊了,是不是只要相机(镜头)有防抖功能,就不会因为手抖动而糊掉了? 要明白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一个基本概念:安全快门速度。 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知道了这个规律,就很容易明白,由于平时我们拍照手始终或多或少是有抖动的,“拍糊了”是因为光线太暗了让快门速度达不到安全快门速度导致的。防抖功能,就是让我们可以在低于安全快门速度的情况下,拍清晰照片。 那么,首先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光线足够的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防抖。什么是光线足够呢?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白天的室外基本都是光线足够达到100mm焦距以下的安全快门的,而天气不好的清晨和傍晚,夜景拍摄,室内,则是较常见的光线不足的场景。 目前尼康佳能索尼几家公司最新的防抖技术号称可以降低安全快门四档左右,例如,200mm焦距的镜头,安全快门为1/200秒,在打开防抖的情况下,200 / 24 = 13,在1/13秒的快门速度下仍旧有一定概率可以拍清楚,而我们知道按照正常的经验,这个速度远低于安全快门,普通手持几无可能拍出清晰照片。 通过以上知识,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防抖功能只能够在特定场景抵消部分的抖动,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防抖”。例如上面举的例子中,如果快门速度低于1/13秒,那连防抖也无能为力了,而我们平时室内、夜景的光线强度,曝光时间常常低于1/10秒,甚至几秒十几秒,很多朋友平时手持拍夜景糊了,或者室内拍人糊了,想借防抖功能就能拍清楚,我想说:还是很难。 总结一下: 防抖功能只是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手持拍摄清晰的成功率。光线强 – 例如白天 --则我们不需要防抖也可以拍清晰,光线太弱 – 例如夜景 -- 则有防抖仍无济于事。

全幅和半幅区别?全幅是未来的方向吗?

想购买单反的朋友肯定看到过全幅和半幅的讨论,那究竟全幅和半幅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目前的数码单反相机,从光学原理上来说和传统胶片单反还是一样的,只是将原来的感光部分的胶片换成了电子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 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电子感光元件(CMOS / CCD)的尺寸。 全幅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传统135胶片一样大,也就是24×36mm。 半幅的尺寸约为23.7×15.6mm,或称之为APS-C画幅。

从表面上来看,两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全幅和半幅具体区别在哪里?

1. 价格上,半幅有明显优势; 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轻便,也有明显的优势; 3. 镜头群上,两者各用不同镜头群,谈不上哪个更有优势,如果一定要说优势,我觉得还是半幅略有优势,因为半幅的机身半幅镜头全幅镜头都可以用,而全幅的机身只能用全幅的镜头; 4. 景深上,全幅相机的景深更浅。由于我们平时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浅景深,所以这点而言,也很难说孰优孰劣; 5. 在画质上,全幅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细看一下这个优势,首先是大幅打印时细节的优势,这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我们平时极少打印30寸 以上的照片细看,而打印普通照片或者在电脑上看,两者很难看出区别。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画质。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对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帮助,例如拍剧院表 演、婚礼舞台等,以及拍体育运动,如篮球、赛车等。如果我们不是专业的体育摄影人员,如果我们也不是靠婚礼摄影或者舞台摄影吃饭的,那么平时旅游、聚会、 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还是用低感光拍摄的。

人都有对“更快、更好、更高”的追求,这无可厚非。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是没有代价的,我们当然不会拒绝;如果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就需要恰当的权衡。不花钱的东西人人都会白拿,要花钱买的东西就需要好好地考虑一下,生活的常识同样适用于对现在的话题。

结论:除非你对高感画质有急切的需求并愿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半幅相机已经足够。

有人看了很多资料,可能会问,虽然全幅贵,但是全幅不是以后主流的方向吗? 我想说,今后的主流方向不会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机。

总体上看,相机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小型化的过程,现在广泛应用的135系统是更大的120系统被革命后的产物。随便看一眼大家手中“好一点”的器材,不难发现,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就胶片系统而言,也在进行着小型化的努力,APS就是其努力的结果。如果不是数码大潮的冲击,APS在今天或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数码系统的发展轨迹却似乎是相反的,从小体积起步,然后努力向大发展,在许多人眼中,“全幅”似乎是近一时期的终极目标。这似乎与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驰,却也不难理解:初期因为技术的局限,CCD实在是太小了,许多指标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随着电子感光元件和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幅的相机的画质已经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普通消费者的需求,继续发展全幅,就像对高像素的盲 目追求一样,仅仅是对市场误解的一种迎合。

2007年尼康推出全幅顶级相机D3,当大家看到D3拍的教堂内婚礼样片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感叹:原来ISO3200也是可以用的!D3将大家对相机高感画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认知。很多朋友也因此对全幅画质产生了崇拜甚至痴迷的态度。但是仅仅时隔三年,2010年,尼康推出的半幅相机D7000高感画质就已经接近D3,而低感画质更是超越了D3。飞速发展的技术不断的冲击着我们思维世界里的条条框框,大家在兴奋之余,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高的可用ISO?

我曾经做过实验,ISO3200的情况下,如果有2.8的光圈,那么基本人眼可以看得到的光线都可以手持拍下来了 -- 这是一个伟大的质变点,也就是说,如果相机的高感画质在ISO3200下可以用,那么我们如果平时不是特别苛求画质的话,都可以不用带着三脚架了!以此推断,如果ISO6400也可用,手持拍夜景会很轻松,如果ISO12800也可以用,那么即便上狗头依然可以手持拍夜景,而ISO12800以上,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将相机的可用ISO提高到3200~12800的范围里,大家还是愿意为其踊跃买单的,但是过了12800,系统的瓶颈已经消除,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需要的是一个更小,更轻便的相机。按目前相机系统的发展速度,要实现这样的画质性能也并非天方夜谭,相信并不需要太久时 间,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半幅相机,到时候,我们还会坚持追求指标更高的全幅,还是选择更便宜,轻便,灵巧的半幅相机呢?

2010是微单和单电相机让索尼大出风头的一年,越来越多的朋友初次购买开始选择更为小巧的微单和单电,虽然这类产品才刚刚上市不久,即便他们还很不成熟,还有那样这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已经像世人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代表了小型化相机未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我看来,由于数码感光元件的潜力比胶片要大,所以半幅的相机应该可以完全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了,今后的相机的发展方向,无反光板的半幅相机依然会是比较主流的产品,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对高ISO,对画质的需求,另一条可能更为主流的产品线应该是尼康新推出的2.7X左右画幅的可换镜头小相机,因为它满足了另外一个质变点:装上镜头可以放口袋里。这两年索尼推出的RX100系列,也用了类似大小的感光元件,而且集成镜头,机身完全满足放口袋里,画质已不输几年前的入门单反,非常适合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至于全幅,今后会像以前的中画幅,大画幅相机一样,只由少数对大画幅输出,或者是极高的ISO画质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使用的小众产品。

全幅系统应该在未来几年受到一定的追捧,某些有全幅情结的人可以得到相当程度上的满足,但他们很快将发现自己手中的大家伙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别人手中的 APS或2.0X系统照样能拍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片子(器材条件相近的时候,技术水平的差别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时候再主动地抛弃“全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话说得有些绝对,但过分追求器材的人往往不会有太高的水平,这种推论也算是合理的。人人都希望娶一个美女做老婆,但真正娶回家之后却发现并非完全是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还可能离了之后再娶一个不漂亮的。追求是一回事,追求到手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对绝大多数初学者而言,全幅和非全幅的比较还没有单反(包括微单)和小相机的比较来的更重要。前者更容易拍出背景模糊的浅景深效果,而后者更为轻便,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你需要单反相机吗?》背景模糊听上去很诱人,但是联系到你一直要带着个大家伙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不使用背景模糊的手段,同样可以拍出很不错的照片,而小相机可以放口袋里这点却是极为实用的,所以对大部分人而言,小相机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要知道,相机的体积和使用的频率是成反比的。什么样的相机买的最值得?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而是你最愿意使用,用的频率最高的。 对于小相机,我推荐索尼的RX100系列,根据预算可以选择3代或者1代。

新手买相机应该选什么品牌?尼康 or 佳能?

目前生产单反的厂商主要有 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对于新学习摄影的朋友我一般推荐Nikon或者Canon,一是因为尼康和佳能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大,大约各占40%左右的份额,相机有什么问题,很快就会被用户发现并改正,二是因为这两家公司拥有最全面的镜头系列,其他镜头厂商推出新镜头的话首先都会推出Nikon和Canon卡口,单反是个系统,镜头全、用户多,也意味着整体成本的下降。

不少朋友纠结于到底选尼康还是佳能呢?首先,对于新入门的朋友来说,不管选哪个品牌的入门机型,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 不少朋友可能会听说尼康和佳能的成像风格不同 --- “佳能更适合拍人像,尼康更适合拍风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广角” --- 是的,他们的成像风格的确有差异,但是目前差异在变小,数码时代,成像风格的差异完全由于后期的强大而模糊化了,一张照片,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后期成佳能风格或者尼康风格的。况且,尚未入门,何谈风格!

很多朋友希望买比入门机型好一点的机型,能够保证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这样的想法 是不可取的。数码相机领域是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其发展速度甚至比芯片还快, 当然跌价速度也是一样快。目前的任何一款入门单反放到5年以前都可以算是石破天惊之作了,我们买了超出自己需求的相机,只能是让其多余的性能和功能随着时间迅速贬值。所以说,买符合自己需要的相机,用好自己的相机,才能体现价值。

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选择方法是看看周围的朋友用哪门的比较多,如果大家都用佳能,又愿意相互换换镜头使用,那么选择佳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反之亦然。

如果周围玩摄影的朋友不多,让我来推荐的话,我推荐尼康,因为这两年尼康出的入门机型画质都要比佳能的好,并且入门镜头画质也好于佳能的。目前我认为性价比比较高,合适初学者的入门单反是尼康的D5600配上18-105VR镜头。

有无机身马达是否重要?

对于挑选尼康入门机型的朋友来说,很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尼康的入门机型D3X00系列和D5X00系列没有机身马达,这关系大吗? 很多网上的测评都说,没有机身马达,配镜头有限制,更有网友将其称之为“太监机”,这样的说法是不妥当的。 应该说,不具备机身马达,并不等于不能配没有马达的镜头,只是这些镜头装在上面只能手动对焦。

很多人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被一句“没有机身马达,会有相当多的镜头不能配”给镇住了,到底这个“相当多”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呢? 就 目前而言,带对焦马达的镜头群已经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不具备镜头马达的老镜头全都是胶片时代留下的镜头,新出的镜头全部都带有对 焦马达。胶片时代的老镜头,特别是广角镜头在数码单反上表现并不理想,而新的镜头都对数码特性进行了优化,所以就实用而言没必要盯着老镜头不放。 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配个1~3支镜头也就足够平时使用了,那些“不能配的镜头”,纵使再多,又有何干?

那么,哪些人需要真正考虑下有无机身马达的问题呢? 1. 如果你是一个器材爱好者,购买单反相机最大的乐趣在于把玩各种各样的镜头,特别是老镜头。那么,没有机身马达的机身真的不适合你,并且,你需要一个至少D7000档次的机身,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兼容“老镜头”。 2.如果你是一位胶片时代走过来的老摄友,手里拥有大量的尼康老镜头,舍不得出掉,那么,没有机身马达对你也影响非常大。由于胶片老头都是全幅镜头,为了保证 他们都可以发挥余热,你必须配一个全幅机身,那么至少是D610了,从理性来说,这并不见得合算,不过人是感情动物,舍不得那些镜头,往往都是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所以这样的选择,就留给每个人自己去权衡吧。

结论:对于手里没有老镜头的新人来说,有没有机身马达并不重要。

入门镜头的焦段如何选择?定焦 or 变焦?

单反镜头可分为两类,一是定焦镜头,二是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光圈大,成像好,变焦镜头光圈小,成像相对稍差。

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支镜头应该购买变焦镜头。原因很简单,变焦镜头取景方便。很多人会说定焦镜头光圈大,定焦镜头画质好,但是别忘了,定焦镜头取景不如变焦方便,当你用变焦镜头可以拍到,而用定焦拍不到的时候,你还有资格去讨论画质景深的区别吗?拍到才是王道!

也有的人说,第一支镜头最好选择定焦镜头,这样才会练出镜头感。变焦的因为太方便,摄影师不需要移动,所以并不适合练习。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赞同。首先,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记录下美好瞬间,是最重要的需求,由于定焦镜头取景不方便,你会错失很多镜头,例如,你会发现聚会的时候,无法把所有人拍进去,旅游的时候,你无法将整个风景收入一个画面中,或者是有些远处的风景拍不到……其次,如果你真的想体会和学习“镜头感”,难道变焦镜头不可以?你将变焦镜头固定在一个焦距上,始终用一个焦段拍,不就和定焦一样么?

定焦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更容易实现大光圈镜头,最大光圈2.8的变焦镜头一般都要一万多,而最大光圈1.8的标准镜头50/F1.8却才700左右。

如果你对摄影的确是有很浓厚的兴趣,而且预算又有余,那么可以在第一支标准变焦镜头的基础上,再购买一支定焦镜头,它是:50/ F1.8。 不管对哪个品牌来说,50 / F1.8都是一支经典镜头,极低廉的价格,却享有不逊牛头的出色画质,1.8的大光圈可以让你更好的体会光圈的影响和作用,是一支学习摄影的经典镜头。

如何选择焦段?要不要配齐焦段?

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主要拍拍旅游风景、环境人像和聚会等等,总结近几年几万张照片,其中大约90%左右是用24-128mm这个焦段拍的,有8%左右是用128-300mm焦段拍的,剩下的是用超广角拍的。总结了这个规律之后,我们知道,我们购买的第一支变焦镜头,应该尽量覆盖24-128这个焦段。正因为如此,各家的推荐的套机镜头都为18-55这个焦段,折合135全幅的焦距为28-83左右,这正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焦段。套机镜头只要几百块钱,搭机身购买则更便宜,可以说相当的合算,以后即使二手卖了也不可惜。

当然,我们看到18-55并没有完全覆盖24-128这个焦段,对于预算有余的朋友,可以购买尼康18-105,佳能17-85这样焦段覆盖更广一点的镜头。再贵的镜头,我认为,对初学者而言则没有太大的必要了。因为对于摄影器材,付出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获相对越少。打个比方,一个六千元的镜头其综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只比一个三千元的镜头好10%,而一万两千元的镜头比那个六千元的提高可能还不到5%。

现在很多的商家会提供两支入门的变焦镜头和入门套机搭售,例如18-55 和55-200,不少人比较犹豫,要不要配齐焦段呢?我的观点是:不用配齐,先把标准变焦镜头用起来,等有了经验再说。正如前面所言,我们使用的焦段高度集中在24-128这段里,所以平时55-200这段用的是很少的,更何况,你会带着两个镜头出去旅游吗?等到需要长焦的时候,你高兴换镜头吗?换了镜头还来得及拍到吗? 二八原则告诉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解决关键矛盾,所以,对于初学者,不建议一次求全配齐所有焦段。

要不要恒定大光圈变焦?

不少“资深”摄友坚信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才是高画质镜头,论坛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套头画质很狗的理论,例如:“套头就是垃圾”,“大光圈变焦才是’神器‘”……听上去好像两者是天壤之别吧,其实呢?也就20%左右的差异,而两者的价格差异往往在10倍以上。 生活就是选择,选择就是妥协。镜头的设计也是一样,要恒定大光圈,那么焦段就不可能很宽,镜头就很难很轻便,成本也很难做低。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是为专业摄影师设计的镜头,他们不在乎镜头的价格,他们愿意为10%的性能多付十倍的价格,因为他们每天用相机拍很多照片赚钱,平摊下来成本尚可;他们不在乎焦段,因为他们往往专注于拍一个特定的场景,例如拍室内人像,或者拍建筑;他们不在乎重量,因为他们往往是带着任务去拍摄,会带着笨重的大箱子跑来跑去。对他们来说,关键的是要满足拍摄的需要,而价格、方便、重量,都是可以妥协的。 而初次入门的朋友往往没有太固定的题材,出去旅游要拍,人像要拍,聚会要拍,街上看到有趣的也要拍,这样短的焦段就显得捉襟见肘,很不方便。不但如此,带着重镜头旅行也是很大的负担,不要小看多个三四百克,在长时间的旅途上,它绝对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所以,对于初次入门的朋友来说,入一支非恒定大光圈的普通标准变焦镜头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等到有使用经验了,再根据自己具体需求选择是否需要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也不迟。

我未来想上全幅,配非全幅机身加全幅镜头好不好?

以尼康为例,如果选择D5600,那么初次购买单反的朋友往往会把所有的标准变焦镜头拿出来比一下,他们是:

18-55、18-105、18-140、16-85、18-200、17-55、24-70、24-120、28-300

如果要我筛选一下的话,首先要筛选掉的,就是三支全幅镜头:24-70、24-120、28-300。为什么呢? 因为这三支全幅镜头用在非全幅机身上的等效焦距最广在36-42mm,基本没有广角,平时想拍稍微广一点的场景都拍不进去,非常不方便。此外,这三支镜头都相对又贵、又大、又重。

不少朋友会听朋友说,全幅单反是今后的方向,买全幅的镜头保值。 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镜头是买来用的,而不是用来保值的。一支镜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你用它为你创造了你需要的影像,这才是镜头最大的价值。目前大规模工厂生产的镜头都不是理想的收藏品,保值绝不是它的第一属性。 其次,未来的主流产品是小型化的相机而不是全幅相机。这个观点我已经在前面的问题“全幅和半幅区别?全幅是未来的方向吗?”中已经提到。 再次,即使假设你今后还是要上全幅,初次购买的非全幅机身还是应该配非全幅镜头。非全幅镜头一般都相对便宜,即使以后上全幅卖了,也蚀不了几个钱,没必要为了这几个钱而委屈自己用很不舒服的焦段。

很多朋友买了全幅镜头在半幅机身上用,每天心心念念就想着升级全幅系统,拍出照片不理想总怪器材,觉得如果是全幅就好了,心思全被升级器材勾去了,没法放拍片上,最后升级了顶级全幅,发现也就这么回事,才大彻大悟,从头开始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摄影。

结 语

也许你已经在网上各大论坛把各个主流机型看了各遍,却依然纠结,或许你已经将备选机型参数倒背如流,仍依然摇摆不定,甚至彻夜难眠,恨不得半夜起来再将网上漫漫器材路的帖子读个十遍八遍方觉过瘾。 果真如此,那真是单反害人那。 让我来开个治病良方:你是喜欢烧摄影器材,还是喜欢摄影本身?

若是喜欢烧摄影器材,简单,“买你买得起的最贵的器材”,这句话送给烧器材的朋友绝对是真理。既然是烧器材,那么要么不入,入就要是顶级的。不然买了普通器材拍出来不好,又会再次纠结是不是因为器材不够档次才拍出来不够好,反反复复纠结曲曲折折升级,最后的终点还是顶级器材。与其这样折腾,不如一步到位入了顶级器材,那就算拍的不满意也没办法责怪器材不利了。

如果你是真喜欢摄影本身,那也简单,什么也别看了,老老实实买个入门机身基础镜头拍起来,以后等到水平提高了有更多切实的需求了再说。目前的入门器材不但完全可以满足初学者的需要,而且同样可以出好片。与其在论坛里纠结那么久,不如将这些时间花在拍摄上,早点用起来,就早点有实在的体会,早点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人生最大的浪费不是钱,而是时间。

  • 器材的差异远远没有拍摄的人的差异大。
  • 器材并不是越贵的就越好。
  • 并不是越好的器材就更能拍好片。
  • 拍照的瓶颈是人,而不是器材。
  • 镜头是买来用的,而不是用来保值的。
  • 人生最大的浪费不是钱,而是时间
  • 对于摄影器材,付出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
  • 相机的主要价值体现来自于它的使用价值,而非价格。
  • 最适合新手的是入门单反套机。
  • 对于新入门的朋友来说,不管选哪个品牌的入门机型,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
  • 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支镜头应该购买变焦镜头。
  • 对于初学者,不建议一次求全配齐所有焦段。
  • 对于初次入门的朋友来说,不推荐购买大光圈变焦镜头。
  • 对严肃的摄影者来说,每张照片都需要后期。
  • 后期只有程度的不同,没有绝对的有、无之分。
  • 高像素不等于高画质,对于像素,够用就好。
  • 镜头的变焦倍数越大,则成像越差。
  • 防抖功能只能够在特定场景抵消部分的抖动,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防抖”
  • 对于手里没有老镜头的新人来说,有没有机身马达并不重要。
  • 今后的主流方向不会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机。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相关推荐

  1. 如何选择工业中CCD相机与CMOS相机

    按感光芯片的结构分,可以分为 CCD 和 CMOS 两种.具体的又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列举几种比较常见的: 全帧 CCD 帧转移 CCD 逐行扫描行间转移 CCD 隔行扫描行间转移 CCD 3T CMO ...

  2. 如何选择一款好相机?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踏入摄影领域的朋友们首先就要选择一款好相机,这里说的好相机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另外除了买相机,还要了解日常的保养. 下面,本文就来说说有关相机的常识. 1.相 ...

  3. 怎么选择产品摄影的最佳相机?

    作为专业摄影师或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家,设备将是您进行产品摄影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物品.通过价格选择优质的设备是大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也可以凭借摄影过程中有效的基本知识,为产品摄影选择最佳的相机.我们在这 ...

  4.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七),摄影

    围城网的摇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系列专辑的第七讲--摄影.说起摄影,目前的中国,至少已经拥有数千万台单反相机.数亿台拍照手机,摄影可以当之无愧地被认为是一项 ...

  5.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二十一),旅游

    围城网的摇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兴趣爱好"系列专辑的第二十一讲--旅游.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游.2018年花钱排行榜上选择最多的是旅 ...

  6. java培训机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java培训机构如今在市面上是越来越多了,主要还是大多数人想要进入到互联网行业,都会先选择学习java技术,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java培训机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吧. java培训机构如何选 ...

  7. 零基础如何选择适合的Java培训课程

    很多人都想要学习java技术,但是害怕自己是零基础学不好,所以想要找专业的java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但是零基础如何选择适合的Java培训课程成了他们比较头疼的事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下详细的介绍. ​ ...

  8. 选择适合过一辈子的人

    选择适合过一辈子的人 转载自 ☆Juliet☆ 转载于2009年06月20日 00:32 阅读(10) 评论(0) 分类: 转帖 举报举报 理学家认为,判断男女两个人是否适合"牵手" ...

  9. 如何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WEB报表工具

    WEB报表工具,从采用的技术可分为:ActiveX报表系统..NET报表系统及纯JAVA报表系统.目前各类报表都有很多选择,用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WEB报表工具? 本文从用户角度分析如何选择WEB ...

  10. 浅析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类型呢?

    在近些年的创业大潮引领下,很多创业公司都会选择在互联网市场中打响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以引起用户的注意.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没有什么资源渠道的创业者来说,想要迅速打响自己的品牌,最好先做 ...

最新文章

  1. asp.net ajax聊天室,ASP.NET MVC4异步聊天室的示例代码
  2. python turtle库画图案-python之绘制图形库turtle(转)
  3. 实证会计理论与因果推断13 线性模型概述
  4. distinct 排序_自己造一个排序算法
  5. [2021-09-02 contest]CF1251C,可达性统计(bitset优化dp),Boomerang Tournament(状压dp),小蓝的好友(mrx)(treap平衡树)
  6. python 报错继续执行_Python报错不要慌,这三个关键词帮你解决问题!
  7. 【数据结构与算法】判断两个无环单链表是否相交的算法
  8. 窗口,视图,视图控制器和UIKit基础-IOS开发
  9. 游戏“外挂”?—— AI生成游戏最强攻略
  10. android 输出字节数组,Android蓝牙通信字节数组的数据类型转换 求教!
  11. Excel-基本操作
  12. Chrome 浏览器将登陆 Fuchsia OS
  13. nas服务器改成网站,nas配置web服务器
  14. [USACO12FEB]附近的牛Nearby Cows
  15. 03. 绝对不要以多态(polymorphically)方式处理数组
  16. zen brush 2 android,zen brush2
  17. 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左PDF
  18. OpenCV 学习笔记-day9 OpenCV自带颜色表操作(colormap(色度图)ColormapTypes 枚举数据类型与applyColorMap()伪彩色函数)
  19. ESP8266固件烧录软件flash_download_tools的安装过程
  20. 昆腾通过集成新的LTO-8磁带扩大在存储效率领域的领导地位

热门文章

  1. GDT、LDT、IDTR、TR
  2. 五子棋java源代码博客园_来来来,五子棋源代码
  3. java map删除key_Java HashMap remove()方法
  4. mxm智能教育机器人无法智能对话_智能教育机器人与玩具的区别在哪里?
  5. C#无法将顶级控件添加到控件 新的子窗体无法添加到主窗体
  6. C# 读写txt文件 写txt(IO) TXT追加
  7. C++调用其他语言(C#、java、python)
  8. 计算机网络苏州大学题库,苏州大学计算机网络样卷B[计科大类].doc
  9. 只保留日期_第五人格五个特定活动道具十分少见 最后一个一年只出现一次
  10. netbeans使用git_如何在我的NetBeans IDE中设置github存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