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自己也一直在做时间统计,《奇特的一生》主要就是在讲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想通过读这本书,明白时间统计法的意义,改进自己的时间统计法。

2、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是否达到了他的目的?

作者认为在他所了解的人中,柳比歇夫是最擅长时间管理,而人们却普遍不会时间管理,浪费了大量时间,作者想通过写这本书,让给大家提供柳比歇夫这样一个效仿的对象,让人们能更合理的利用时间这一宝贵物质。

作者达到了他的目的;书中讲述了怎样做时间统计与计划:每天记录自己做了什么事,做这些事花了多少时间,只合计第一类时间(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等,与例行工作:做笔记、写信、着参考书等),每月、每年、每5年做小结,做完小结后做计划;做时间统计与计划的益处:(1)目标明确;(2)更好地利用每1分钟;(3)给自己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3、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怎么论述的?

这本书主要谈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以及他的一些品质。

3.1 柳比歇夫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柳比歇夫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同时他博大精深,也是一个杂家。

最后几十年,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柳比歇夫深信,由于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无比美好的事业,因此才有他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工作能力。

3.2 作时间统计的起源:

柳比歇夫二十多岁,刚开始从事学术工作的时候,明确的知道,他要达到什么目标,提出了自己的工作纲领,从而预决了他整个活动的性质,事实上是至死不渝。他织织不倦的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的生活中起了重大作用。

给自己定一个一生的目标,并不放弃,是很危险的,很可能会有料想不到的因素使得目标永远达不到;有很多的幻想家在无声无臭中死亡,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及的目的;但也有很多人凭着对目标的坚持,而获得了成功。

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坚持也是很危险,可能坚持了一辈子,也没成功,我们总是听到一些通过坚持而获得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人在坚持中无声无臭死亡。无论成功与否,坚持的品质都应该被称赞。

柳比歇夫开始跟其它人一样,渴望着建功立业,与生物学无关的一概不管,渴望成为超人,一步步,他才开始恢复天性,冒出人的弱点,鼓起勇气去追求人性。他的长处在于他懂得这些道理要比其他人早得多。

3.3他的时间统计日记:

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只是他1937年以前的日记,战时丢失了。

时间统计:每一天都是短短的明细账,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了,花了多少,有多少是基本工作消耗时间,工作中的任何间歇,他都要创除,计算的是纯时间;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着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第二类共作包括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工作时间,第二类工作也详细记录,因为必须知道一切有效的时间;心境和私生活不能妨碍工作,心境及其它的喜怒哀乐自有它们的时间,统统放在“家务”栏里。没有记叙、没有思考、没有细节,无论是他送儿子上前线,还是战争取得胜利,他的第一本用的方法还是挺原始的,思考和感情挺丰富,他的方法是逐步形成的。每个月的月底都要做小结,到年终,又要根据每个月的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年度总结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每过5年,也要进行总结。

计划:他仿佛什么都提前几十年计划好、设想好。柳比歇夫把他的时间划分为一个个5年计划。每月、每年、每5年,他都会做终结,总结完毕就开始做计划。制定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与预定的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百分之十。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或其它外界原因;但不管怎样,必须有计划。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3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工作的3个小时。对柳比歇夫来说,预先安排好的不是命运、心情、行动,而是他的工作。

时间统计法的益处:(1)时间统计法使得他尊敬时间,从来不把半个小时看成是很短的时间。(2)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至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方面。(3)提供了客观的指标,来说明他的工作情况。

做时间统计所花的时间:每日的记录只用几分钟,每月小结是依据每日的记录,每月小结要耗费一个半到三个小时,再加上制定下个月计划的用一小时,合计是三个小时。年度总结耗费的时间要多一些,十七八个小时,即要花几天的时间。

只有当一个人向自己提出崇高的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生效;柳比歇夫利用时间的方法是与他的道德态度密不可分的。

3.4 对时间的利用: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他只是想法设法的利用好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下脚料:乘电车,有位子坐,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没有位子坐,只能看小册子;坐火车;开会,演算习题;排队;散步,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捉昆虫;出门旅行,看小部头的著作,学习外语,长期出差,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一定的地点。人不能是每天工作14~15小时,所以要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七八个小时;每个人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花在吃饭、睡觉等标准活动上,能用于非标准活动上的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等非标准活动约有12~13个小时。

柳比歇夫的这种时间统计法可以节约原有的时间,但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关键甚至不在量上,而在于获得了不同的质。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的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时间统计法的最大益处就在于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早上,头脑清醒,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专研一个半到俩个小时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3.5时间统计是否会使生活变得死气沉沉?

时间统计法, 不会恶杀灵感,它是为了让人们最大可能的利用每一分钟。柳比歇夫的一生是丰富多彩而和谐的一生。他的生活并不能算是禁欲主义的,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他从事体育锻炼、游泳、散步;他对生活的情趣,享受得要比一般人多得多。

我感觉:现在人们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给自己定些边边框框是非常有益处的。

3.6 杂与矛盾:

他逐渐发现生物学同其它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专研的分类法,使他批判的对待达尔文主义;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了,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不时地,他无缘无故的毫无计划起来,做与他的主要任务看似没直接关系的事,他自己也经常抱怨自己无法抗拒周围环境的诱惑。

科学家的俩种任务:一种是科学,另一种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某门科学某一分支的状况所负的责任;柳比歇夫的一生都在这俩种职责中纠结,这无休止的争执培育了他的道德。他渴望对激动他的事物做出回答,这已成为他出自天性的要求,有时他认为道德问题比学术问题更为重要,因而他不能放在一旁不管。

一个真正的医生能为一个病人竭尽全力,柳比歇夫也是这样,当有人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献出一些,应当还有比科学、比时间更为珍贵的东西。他经常会回复向他提问的人的信

当柳比歇夫违背自己的利益行动时,时间统计法就不起作用了。人们总想用逻辑对一些行为做出解释,但行为有时就是矛盾的,eg:难以用逻辑解释一些违背自己利益的行动。

让人奇怪的,倒不是他在那样的条件下能挤出时间来研究一些生物学外的书籍,而主要是他光看书还不够,他的渴望求知的天性必定要求他去这样那样做,eg:他看完了康德的作品后,写了一篇论文,批判性的接受他合意的东西。

他和他的一班人的文化修养:他们能够争论但丁的短长,读他的原著,背诵他的原文;他们能够凭记忆援引塞纳卡、柏拉图的话。这些人的文化修养都比得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和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当时,科学家善于使本学科与整个文化之间保持和谐一致。虽然现实的生活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同样遭受过不幸,吃过苦头。

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牛顿研究万有引力的时候,需要东西来填补宇宙,他就用上帝来填补宇宙,对神学的研究促进了牛顿的科学上的研究;开普勒对占星术的痴迷促进了他创立潮汐说。

我以前不明白,很多的大科学家都精通多门学科,现在懂了:一方面,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性要求兼及旁骛。

 

3.7整理归纳的习惯:

他的文件都编了号,然后装订起来,日记也一样;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所有的摘要和评论都规规矩矩地装订成册。他用各种各样的体系把日常生活安排的紧紧有条:他有保管资料的体系、通信的体系、保存照片的体系等等。

门捷列耶夫:收藏的杂志上的文章、书籍、小册子的名称都登记得整整 齐齐;他的藏书共计1万多册,他把需要的文章另行分类,装订成册;那个年代,科技书籍已不容易寻觅了,他读写了成千上万张卡片目录卡片;他也收藏书信,把全部的信件按某种体系装订起来,他又按另一种体系记事、做日志和记载日用账目。他见到一个东西,就想把它分门别类。他做这项工程,应该是出自于工作的需要(在需要的请况下,人什么都能学会;没鞋穿,就能用树皮编成鞋)。像他一样,很多科学家都喜欢做这种事务性工作,把这类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休息、是享受,即使这一工作没什么重大意义。

每个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要把混乱的东西归纳成体系,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总结其规律性。

当我们工作中需要一些工具来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要向外求、从外面去寻找,我们自身就有创造工具的能力。我有不少读过的文献,但乱堆在一起,没有注意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想要去寻找某篇文献,也要花很长时间,今后要注意对它们进行分类与编号;自己可以试着去制作卡片或其它的一些工具。

科学就是分类和发现规律,这些科学家们将这种思想贯彻到了他们的日常事务中;我们也可以将我们学术和工作中的一些思想贯彻到生活中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同时借助学术和工作中的思想来提升生活质量、把思想用活。

3.8柳比歇夫的失落:

柳比歇夫不是完人。有时候,他是如此的烦闷苦恼,以致只能机械的记日记,机械的做昆虫标本,机械的填写标签。他知道他将证明是对的,但力量不够了。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

从1925年开始到1970年,在可靠地鉴别地骚性别方面,他总共才完成了六个小类的任务。四十五年,从事跳甲属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他一度想把研究地骚的工作同一般性问题结合起来,可是他没有时间了。

3.9他的其它品质:

他怀着一个信念,深信他的工作会对以后有用得着的。

他最不能忍的是:无可争辩的真理、不可动摇的信念、绝对的结论。他能对看起来似乎是最可靠的原理表示怀疑。“真正的科学家和真理的探索者,从来没有绝对的信念。“

他的身体并不怎么好,他批驳了认为他有过人的工作能力的说法,但由于遵循一定的生活制度,他长寿,一生基本健康,他在各种最为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能从事自己的专业的工作。

除了时间统计法,他还有几条守则:(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3)一累马上去停止工作去休息;(4)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3)条和(5)条说得很好;(3)条我现在正在执行,但有时会难以控制自己,连续学习工作很长时间,这样弄了以后,身体很难受,会影响自己接下来的学习工作;(5)条,我接下来试着执行一下。(1)条,我现在理解不了。对(2)条中提到的紧急任务,真正的紧急任务是很少的,紧急任务都是由于自己的拖延带来的,很多情况下,紧急任务自己可以在最后时间内完成,但有时紧急任务会难以完成,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eg:计算机视觉的大作业,更为重要的是,紧急任务的质量很差,因此对于任务,要按进度来进行,不要希望将其变为紧急任务后,在最后阶段内完成。

他要求一个人不是把道德看成是墨守成规,而是一种克制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在他崇敬的每一个科学家——哥白尼、法布尔等——身上,他总是把道德因素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是笼统、抽象的道德,而总是某些具体的道德品质,某些实在的和积极的心灵特征,激起柳比歇夫无限的钦佩。

他也有正常的功名心,但不爱好虚荣。

3.10其它:

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俩千年之前的塞纳卡时代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的一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的一部分虚拋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都没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理智同道德并不矛盾,恰恰相反,真正的道德历来反对任何被卑鄙和下贱的行为。聪明人懂得,归根到底,道德要比不道德有利。他的一生是按照理智的法则安排的楷模,他学会了保持稳定的工作精力,他生前最后二十年,做的工作一点不比他青年时代少。

一年年过去,人们换了师傅、换了心爱的画家和作家。但是,谁要是有福气遇见一个纯洁的、精神世界很美的人,你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的这样一个人,---谁要是遇见这样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可换了。

他认为踏实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是这样一种人,他不膜拜任何一个权威,他不信仰任何一个原则,不管这个原则多么的受到人们的尊敬。”但他的虚无主义是创造性的虚无主义,在他,重要的不是推翻什么,而是代替;不是驳倒什么,而是信服……

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能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公民的责任感。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如果这不事短时期,而是一年、二年、三年),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

人们通常都忙着各种各样的事,而忘记了思考;我觉得不仅是科学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给自己留些思考的时间,番茄工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次较短的工作后,都有一次边休息边思考的时间;除了番茄工作法外,每天早上、晚上都应该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不要整天瞎忙。

他懂得了,勤勤恳恳的工作、热情的工作,这还不算善于工作,而且明白了,一个好的方法可能比热情更重要。

不要一个劲地瞎努力,要注意方法与方向,自己经常会做一些费力而没任何意义的事,做完后自己还沾沾自喜。

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受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

4、自己收获了什么?

(1)时间统计法起作用的前提为崇高的目标和良好的道德态度:暂时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机器学习为主,大数据平台使用为辅,并精通JAVA、Phyton这两门语言。自己常常会出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情形。

(2)    以后每天做时间统计时分成纯的学习工作时间和其它时间,即对时间分类,每天只合计纯的学习工作时间

(3)    周、月、年、5年做总结与计划,作总结与计划是根据以往的情况,并实时调整,明确目标。

(4)    注重提升时间质量,不要一味寄托于时间的量上,比如:不想学这门了,就去学别的,或想其它的学习方法;学会用时间下脚料,比如:把要阅读的书放到手机上,有时间了就拿出来读,不一定非得抽时间来读;路上听一些东西。

(5)    养成对文件进行整理归纳的习惯:对读过的文献、收藏的网页做批注进行分类放置。并慢慢做到将这种分类与联系的思想延伸到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读书笔记:《奇特的一生》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2021年大数据Spark(五十三):Structured Streaming Deduplication
  2. NLP未来,路在何方?12位巨佬联名指路!
  3. LeetCode:64. 最小路径和
  4. 文献记录(part9)--A biclustering-based method for market segmentation using customer pain points
  5. python电脑截图文字识别软件_Python实现文字识别,来看看大牛怎么实现截图/
  6. 【uoj#209】[UER #6]票数统计 组合数+乱搞
  7. 【视频特辑】提效神器,如何用Quick BI高效配置员工的用数权限
  8.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的惨痛教训
  9. iPhone 13需求强劲推动 分析师预计iPhone四季度将销售超过8000万部
  10. C语言常用8种排序方法耗时测试
  11. 东航期货穿透接口相关资料
  12. 矩池云上CUDA、nvcc、cuDNN相关操作汇总
  13. 【SQL】ROWNUM和ROWID
  14. Linux内核驱动之主次编号
  15. Window系统: 解决 win xp系统 最新版QQ/TIM安装包 报错误 安装包可能被非法改动导致安装失败 云云.2021-02-15
  16. LeetCode 799 香槟塔[模拟+动态规划] HERODING的LeetCode之路
  17. 原代码审计笔记-安全缺陷
  18. 什么是Library
  19.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第五章定时器的介绍和习题分析
  20. R语言学习手记 (1)

热门文章

  1. 魔王语言解释C(可输出)
  2. 赵丽5500 第一节课
  3. 工业RFID低频读卡器|AGV车载地标识读器L8820配套标签与配件选型注意事项
  4. 带你全景俯瞰云原生与 kubernetes
  5. 服务器网站权限设置,在服务器上设置网站权限
  6. php360随机壁纸图片接口,PHP超简单的随机图片头像API接口网站搭建教程
  7. 顺序搜索小技巧-监视哨的作用
  8. 一部值得收藏的PDA进化史
  9. 激活windiws10家庭版
  10. 2)速卖通商品信息采集(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