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会是企业存储衰落的开始吗?

题记:2017年是过去十年里存储行业最平淡的一年,没有大事没有新的产品,没有突破性的发布。展望未来,企业存储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开发的需求了,突然感觉到一阵空虚,2018年会是企业存储衰落的开始吗?如果真的是,企业存储行业从业人员该何去何从?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new_storage"

市场波澜不惊,存储圈愈加封闭

对比存储芯片领域的热火朝天,存储系统领域真实死水一潭。
企业存储的圈子太小了,也太封闭了。对于2010年和2016年的Gartner存储魔力象限,领导者唯一的变化就是就是增加了华为和Nimble,随后Nimble就被HPE收购,导致7年来唯一的变化就是多了一个华为。
  
稳定意味着这个市场已经成熟到一定程度,缺乏变化也缺乏增长。
过去十年唯一看到的变化有两次。
1,2010前后 全闪存存储的兴起,简直如雨后春笋,大量的starup纷纷投入全闪存领域,企图调整老牌王者,不过最终这群先驱活下来的并不多。不是死掉了就是被大的IT厂商收购。在这次浪潮中,EMC、HPE、IBM、netapp分别收购了自己的全闪存。但是EMC、Netapp已经当前已经基本放弃了收购的平台。专心经营自己的平台。唯一还活着可以对几大领导者产生威胁的时Pure,不过Pure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弱,因为大家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2,就是 华为存储的出现。华为的特殊商业模式决定了,华为可以不计结果的在某个领域投入数十亿美金,从而造就了今天的华为存储。但是华为今天仍然算不上成功,在这个市场每况愈下的时候,还迟迟没有杀入全球前五。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究其原因,存储技术本身很简单,像作者一个从业不到10年的人就可以大谈存储技术与实现,但是存储系统本身并非技术密集,而是一个人力密集重投入的市场。由于工业实现以及服务于各行各业,差异化的运行环境,催生海量的DFX(可用性、可维护、可服务性)需求,用华为企业存储首席SE的说法是整个存储系统中超过80%的代码都是在做异常场景的处理。同时硬件系统开发的物料成本也让人惊讶。
所以企业存储系统的投资门槛非常高。导致结果就是,虽然技术缺乏差异化,但是投资巨大让人望而却步。
 
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几十万,几百万就可以做的很大。而存储远没有那么简单。以Pure Storage为例,在上市的前几年,他的研发费用每年超过1亿美金,在上市的前一年,他的营收接近2亿美金,而亏损也接近2亿美金,这说明他当年投入超过3亿美金。并且还看不到盈利在什么时候。这种情况下,他能够上市也真是牛逼,并且最终的上市市值为31亿美金,一上市就跌破了发行价格,一直到今年年底才刚刚突破发行价。
这样一个重型投入的市场,资本必然是不太看好,事实上,各种新的数据存储模式正在一再颠覆企业存储。作为全球数据量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根本不用企业存储存储他们的数据,并且利用自己的技术还在积极的蚕食企业存储的市场。这也是当前存储的隐忧之一。
全球外置存储市场在逐年的进行萎缩中,过去的2016年市场萎缩了5%,2017年的数据没有出来但是也不会有太好的变化,可能随着全闪存的大卖会有一些起色,但是无法掩盖的时整个市场在逐渐缩小。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大家是不是感到了一股凉气。

中国厂商崛起,引标模式崩塌

中端存储需要多少控制器合适,标书要求16控
高端存储?那就至少来个48控才合理
你要全闪存,简单,我改个官网和规格彩页就有了
你要统一存储,简单,我用上3个月就有了
你标书要求双控内存256GB,我双控64到1TB随便配置
你要支持1000块硬盘,我的存储支持10000块
…….
在引标的路上我已经被折磨的焦头烂额,相信大家也有类似经历。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存储毕竟还是存储企业最核心的业务,客户总有所担心吧。其实不然, 大多数国产存储系统至少在可用性上还是满足了朴素的诉求。
上文我们提到,存储的技术并不复杂,主要在重金投入以及可靠性等领域的开发。而国产厂商也在有自己的方式去想办法利用中国市场这个保护伞。
有些厂商采用贴牌,有些厂商直接买海外厂商的存储软件,自己搭建硬件平台,还有的厂商直接直接OEM。不管怎么样,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取了一个满足企业级可靠性以及可用性诉求的存储平台。
当然,其中也有部分国产企业坚持自己研发,这个投入和开发追赶节奏都有压力。不过这样的厂商在国内最多也就是2家而已,为数不多。
所以这两年海外厂商在逐步缩减自己的生存行业,逐渐的放弃了很多低价值的行业,龟缩到金融等高价值的行业。不过这种时间也没有多长了,很快也会被中国厂商所颠覆。
很多人有技术情操和追求,认为这是一种落后战胜先进,其实不然,存储企业并没有太大技术差异才是国际存储企业衰落的真正原因。
新年的第一天上班,又一股凉气袭来。

存储的价值回归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过去了30年,这里面有太多的神奇我们不需要去深究,因为你我都不是经济学专家。
未来数据会爆发式的增长这是毋庸置疑,而IT预算是否会逐年增加却不好说。以鲜活的欧洲企业为例,他们的营收在每年缓慢衰减,而数据量却逐年递增,急需新的可以节省IT投资的产品和方案出现。
 
企业存储的普适性和海量应用导致了 存储的高投入门槛,而未来的存储将会更加的多元化,和解决方案的粘性越来越高,减少为海量市场普世场景而做的投入,来获取典型场景的效率提升。未来存储解决方案多元化将成为新的流派。
 
当前的企业存储同质化太严重,千篇一律,没有太大的差异。又能如何体现亮点。这也是独立存储设备采购越来越难忽悠的原因之一。
 
未来的一到三年,存储的价值回归将会成为新的主题。降成本满足普世诉求,典型差异化方案以及存储细分市场化将会成为新的常态。而企业存储忽悠的亮点还在捉摸不定,我也在等待。
 
有人会问,存储的价值回归是什么意思?大家想想企业存储的诞生本意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提升数据访问效率。从第一代存储替代IBM的大机硬盘开始,存储的宿命就已经注定。失去这个价值将会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是否价值回归了,市场冷静了,就那么好运作?我看不然。

技术能力变现论

比如说一个EMC的销售人员理所应当的认为宏杉的存储不如他。还比如群里一个Pure的哥们就是瞧不上tigle的存储。
但是 emc的存储比宏杉存储强在哪里?是否可以量化?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存储厂商的引导材料可以举出几十条例子,但是很遗憾,都太细碎太小,没有什么一招毙命的HTB。这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很小。
优秀的存储厂商和一般的存储厂商差异一般主要体现在:
1, 同样的配置、同样的业务负载性能响应更好一些。特殊场景可能差异化会更明显,但是通用场景大差不差。
2, 典型的故障场景可能出错概率小一些
3, 数据的流动和管理更加简单些
4, 适配业务环境更多,兼容更多的系统
但是很遗憾,这些都其实是80分和60分的区别,其实每家厂商的售前都在吐槽自己家的存储系统有很多问题。天下皆是如此。
 
存储的微小差异化如何变现?

比如说性能,我是1ms时延,你只能稳定到1~2ms。在中国区看来这就是一个废柴,除了在售前吹吹牛逼外,反正客户也用不到。反而不如多点内存,多个端口来的实际。

存储服务于中间件,客户的需求不等于客户IT系统需求。比如说SAP HANA业务系统,存储的时延对于SAP值影响有,但是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客户的诉求是,出了事SAP得认,得给我维护。那么我们就需要去参考SAP对于存储的诉求。
SAP的诉求很简单。我有一个HWCCT,里面有可靠性、性能等方面的诉求,你跑过了就是合理满足的硬件平台。其中存储就有带宽的诉求、时延的诉求(<1ms)。
 
这个时候你再去给客户讲1ms时延的价值,客户每个人都认。这样我们就将差异化技术变现了.
所以,抛开那些粗狂的引标项吧,让我们注视整个中间件和APP市场,找到最符合你存储亮点的那个领域开展一场深入的挖掘之路吧。
 
同理我们可以适用到:重删压缩技术之于VDI,双活技术之于医疗HIS,NAS一体化备份之于电子影像。
技术的差异是不大的,但是特定行业总有一些来自于中间件厂商或者认为制造的规格门槛。类似于Wintel联盟,我们要不断的强化这个存储和中间件的联盟,这个是作为存储领导者厂商需要做的事。
 
在我们新的需求实现的时候,我们需要多做价值拷问,如果这个功能实现了我该怎么买出去,能不能变现?

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存储市场在变革,确定性的市场已经逐步走向不确定性,对于销售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发出了大的挑战。
以前我们就卖存储硬件就行了,现在客户要我给出5年TCO,还要逐年缩减10%。
 
以前我写标书主要是内存规格、硬盘规格、CPU核数,或者加一些宣传的性能值比如SPC-1之类。现在客户需要IOPS/TB的SLA保障,并且根据业务进行分级。
 
以前我写标书要10块1.8TB SAS盘,后来变成50TB可用容量,现在标书已经变成了有效容量,让人应接不暇。
 
未来几年的企业存储市场将逐渐的从确定性的粗放引标逐渐过渡到精细化并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商业模式将变得尤为重要,中标亏钱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账务以及假设还有风险概率将会是未来考验企业存储人的一个新学科。
存储这种同样硬盘比服务器贵两倍以上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只有变革一条路。
大企业的IT变革最终诉求是存储容量逐年增加,存储预算持平不变甚至还要有缩减。如何匹配客户的诉求,同时还能让自己赚到钱是大部分存储厂商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
而中小企业存储市场的命运并不掌握在存储厂商手中,跟公有云的PK才刚刚开始。如何使用合适的风险对冲机制将存储的技术变现到最后一丝,来获取商业市场的大规模放量则是分销渠道市场需要深挖的。
 
不管是通过商业保险、总代对冲、还是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未来存储肯定进入了挤牙膏的阶段,挤出来一点能力差异化,匹配商业模式就要将他压榨到一丝不剩全部转化成市场的现金收入。

维度战争

我还在写重删压缩技术分析的时候,有人已经在多维度的打击了。比如说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
当有一天,买XX存储 免费试用大数据能力,买XX 芯片免费使用人工智能平台分析,买XX分布式存储免费使用物联网平台。存储的重删压缩、远程复制、技术规格、AA架构还有什么价值?
现在的市场很明确,部分大公司会做好PAAS、SAAS层,然后利用PAAS、SAAS层的能力去变现IAAS层的销售。SAAS和PAAS就不是用来卖钱的,而是用来降维打击的。让我们为那些有志于创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的国内创业者先默哀一下。
 
当你想卖存储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卖整个数据中心规划了。数据中心必然是一盘大棋,不要妄图说做个简单集成就能OK。看看思科,为了做服务器和HPE交恶,收购Whiptail存储,但是直到今天还有传言他要收购netapp或者是Pure,足见一盘大棋的重要性。国产厂商浪潮、华三、华为都是全盘一起做。足见一盘大棋的重要性。
 
行业深挖也是维度差异,看看人员比例,IBM有3万多名顾问,而国内公司又有几个?从金融、医疗、电信、政府、平安城市等多个行业维度,我至今没有看到IT或者存储厂商拿出什么好的方案,反倒是垂直厂商在蚕食本应属于传统IT厂商的蛋糕。让人心寒啊。
 
就算是一盘大棋其实还没有完备。云上云下一体化才是未来的杀人利器,虽然EMC搞了Cloud Tier、Netapp搞了混合云方案,但是这些都是小儿科的无奈之举,试想如果AWS收购了HPE,双剑合璧会有多大的威力?
 

企业存储永不过时,2018从业人员跃迁之路

企业存储,最大的差异化在于企业级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后面蕴含的是数十亿美金的研发投入,数十亿美金的人力投入。不管存储架构怎么变或者存储形态怎么变,客户需求永远在哪里。
 
不管你去不去,山总在哪里,不管你怎么实现,企业级的风险总在哪里。
存储从业人员的最大金矿就是企业级三个字。
1, 不断增长的用例库,在诉说着企业级的场景复杂性以及风险概率
2, 可用性和应用解耦是企业市场不同用户形态的基本诉求
3, -bility是企业市场绕不开的话题
少点指标多点技术,不要再去讲RAID,不要再去讲双活,而要讲RAID如何避免RAID hole,掉电时候如何保数据、硬盘坏块如何修复,不同厂商硬盘如何管理。不要去讲双活,而要去讲故障场景如何设计和切换。来点干的少点虚的。
多点客户价值少点规格,不以解决客户问题为目的的存储功能就是耍流氓。任何功能的设计都是要去解决客户的问题,并且是一类问题。加强抽象和总结。比如说链路压缩功能是为了解决网络差,比如说Tier功能是为了提升性能。那么我们要看看我们实现的链路压缩是否解决了网络差,我们的Tier功能是否真的提升了性能。
不要为了卖存储而推存储,客户的问题和需求千变万化,数据中心也是复杂异常,到底存储能不能解决客户的问题。需要打个问号。我们要在狭窄数据中心的范围内加强横向的发展。
前五年云计算很火、前两年大数据很火、前些年物联网很火、今年人工智能很火,但是退潮后你会发现,全是一轮一轮的炒作。像我们这一堆中年油腻肥胖男学习曲线太陡峭了,千万不要轻易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在自己的领域深度学习彻底掌握然后微创新才是正途。
有机会的话深挖一个垂直行业,然后打造一个垂直行业+传统IT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途,至少垂直行业的壁垒在保护着你。

存储企业定位于行为艺术

这个标题有点装逼,其实说白了我们跳出个人看公司。存储公司分为好几种:
1, 接盘侠类
未来存储市场持续走跌,很多大公司已经跳出去了,不想再玩硬件。当利润率跌倒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市场的震荡,谁会最后占领这个市场呢。
我的看法就是接盘侠华为。毕竟华为存储盘子大(SAN、NAS、全闪存、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存储),啥都有接得住。同时中国经济体处于整个链条的低端,中国人的勤奋将会成为接盘侠的潜质。
 
2, 拼图类:EMC注定成为了DELL王国里面的一个拼图,在做整个数据中心架构中作为重要一环默默做出贡献,但是EMC未来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3, 逆生长类:HDS停止存储硬件投资,转身大数据,让我很诧异,他这个也转身太晚了吧,而IBM则是每年都在出新概念,存储也持续走低,但是让人感觉他肯定不会死。对于HDS能否实现逆生长我持保留态度,毕竟再不济占领日本这个市场也够他或者了。IBM则不知是活出了第几命,我的看法是他永远不会落后,但是估计也很难领先了。
 
4, 圈钱类:EMC的Symmetrix架构师摩西亚奈就是一个典型,在Symmetrix上赚足了钱,EMC一旦不给钱了,就转身创业,做出XIV卖给IBM,然后出去再创业,做出一个新的存储Infindat,不知道这次那个冤大头准备买。
当然我也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这种模式在硅谷非常常见,也是大多数技术人的梦想。国内则是抄袭成风。
在上一轮存储风口的时全闪存阵列,XTremIO、Pure、Nimble、violion 、TMS等厂商都在等待,不过最终有人哭有人笑,国内就很少有这种情况了。这也是中国创新的悲哀,没有人为创新买单。
存储创业千万不要在中国。
 

5, 跨界类
最后一种最少,但是最可怕。出租车被滴滴干死,存储被跨界干死。现在雏形已现,其实就是互联网公司。京东云、美团云、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只要是互联网公司都有云计算部门。AWS的成功成了他们学习的典范。
公有云的跨界在实实在在的影响这企业存储市场。但是是否真的公有云就包治百病,其实没有那么乐观。
 
公有云不一定比自建便宜,而且规模越大公有云越贵。究其原因说白了还是公有云做不了企业级,别看他们宣称的11个9还是20个9,终究还是学费没有交够。如果真的做到了企业级,那么他们的成本必然就上来了。

企业存储会不会衰亡

对于分析机构的鬼话我们一定要谨慎认真的对待。比如说存储领域,IDC的存储专业分析师有几个,他们一年能见几个客户,Gartner也是一样,所以不要迷信他们的判断,最多做一个参考。
即使是分析报告的数字也是一个参考而已,毕竟所有的数字其实都是厂商自己报给gartner、IDC的,水分有多大我就不去纠结。
 
同样在存储是否会消亡上,我的回答很直接。永远不会,而且会长期存在,不过会缩小,而且这个缩小过程会很漫长,我们现在大家用的OS估计还是WIN7居多,IT的惯性如此强大。
磁带这个市场被说死掉已经几十年了,但是这个行业活的非常滋润,远比我们卖存储要轻松地多。备份归档这个市场之大,厂商之少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利润和收入也很让人称道。
 
在所有人众口一词的认为企业存储消亡,我觉得那只是为了炒作下一个概念而已,大家不用太过当真。毕竟IT圈子不炒炒概念大家怎么活呢。
但是存储萎缩之后对人员的诉求将会急速的提升和多元化,加强学习才是关键。


后记: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其实更像是我自己对于2017的总结以及对于2018自己的一个学习计划。同时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有了小朋友自己的中年危机感更加强烈。更像是给自己信心坚定在存储行业持续做下去。有句话说得好,成功者的都是被剩下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 “new_storage"公众号


2018年 存储趋势预测相关推荐

  1. 九存支持 2018全球存储半导体大会暨全球闪存技术峰会

    [编者按] 九存做为DoIT合作伙伴,支持7月20日.21日在武汉举办的全球存储半导体大会.详见网址:http://www.storagesemicon.com/ 下面全文转发微信公众号DOIT,在2 ...

  2. “智数据,创未来”——2018中国存储与数据峰会在京盛大举行

    转自:数字经济智库 数据存储产业正在从存储进入数据价值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这是12月11日, 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2018中国存储与数据峰会(DATA & STORAGE SUMMIT 2018 ...

  3. 2018年存储设备趋势:NAS 朝企业级产品发展,SSD 界面复杂化

    本文永久链接:https://bbs.cloudtrust.com.cn/thread-379-1-1.html 在存储设备的市场上,个人级NAS 产品在硬件方面的更迭速度,相较于前几年没有那么频繁, ...

  4. 2018 年技术趋势预测

    题图:by rachstewartnz from Instagram 上周从极客时间上看到了一组 Stack Overflow 的分析数据,分别揭示了增长势头最为明显的技术.急转直下的技术和稳步增长的 ...

  5. 2018 年度阿里云存储十大新闻盘点篇

    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企业对数据价值挖掘的渴求,让存储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工业制造.在线教育.智能驾驶.基因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安防监控等行业正加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 ...

  6. 2018 年度阿里云存储十大新闻盘点

    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企业对数据价值挖掘的渴求,让存储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工业制造.在线教育.智能驾驶.基因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安防监控等行业正加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 ...

  7. 2018 年度阿里云存储十大新闻盘点篇 1

    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企业对数据价值挖掘的渴求,让存储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工业制造.在线教育.智能驾驶.基因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安防监控等行业正加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 ...

  8. 普华永道:2018 AI预测报告 将回答关于数据的重大问题

    来源:网络大数据 近日 ,普华永道发布关于2018年人工智能趋势预测的报告,同时介绍人工智能对商业.政府和社会的等方面的影响. 人工智能非常复杂,且发展迅速.AI 在一些领域做了很多,在另一些领域做得 ...

  9. 2018程序员拜年的奇思妙想,涨姿势了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 各位大神程序员们,大家拜年都用到了什么技术呢? 这里分享一个社区博主happycc写的python自动拜年小攻略. windows环境 1.pip安装 2.python安装 3. ...

最新文章

  1. Git npm相关命令
  2. AI一分钟 | 搜狗王小川:今年重点战略是输入法升级和发展机器翻译;北京无人驾驶试验场下半年正式运营
  3. android XML解析详解(封装好的工具类)
  4. Virtualization基础
  5. php安装sg11扩展,Centos下安装SG11加密扩展插件
  6. 全球最大的NFC 交易平台OpenSea严重漏洞可使黑客窃取钱包密币
  7. 在 Centos6/RHEL6 上恢复 ext4 文件系统下误删除的文件
  8. 深入理解 Laravel 管道
  9. FreeMarker(一)初识
  10.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SQL操作操时呢?
  11. Linux系统下载镜像
  12. TCPMP之旅(一) TCPMP整体软体框架
  13.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无人智慧药柜系统设计(附源码、数据库)
  14. 美图秀秀一寸照片的制作
  15. win10声音控制面板扬声器默认设备显示未插入扬声器
  16. 【华人学者风采】李飞飞 美国斯坦福大学
  17. 算法图解(递归调用栈)
  18. mysql reopen table_【MySql】关于临时表cann't reopen
  19. 「python自学建议贴」Python学习路线+视频教程完整版
  20. 最新最全的免费股票数据接口--沪深A股深度分析财务分析数据API接口(十一)

热门文章

  1. CortexM处理器的一些特性记录
  2. 不想使用notepad++,快使用notepad--来替换
  3. mysql 初次进入_怎么初次进入mysql?
  4. 盘点这些年3D打印机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的影响
  5. 从量变到质变——AMD打“翻身仗”的秘诀
  6. 深入探讨三角函数的命名规范
  7. 2019-9-6-逗比面试官成长路线-如何让被面试者觉得糟心
  8. 《土耳其瞭望塔》7 年后《中国瞭望塔》来了
  9. Halcon中的基于区域的形态学处理(腐蚀膨胀开闭预算顶底帽运算)
  10. 视频目标跟踪综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