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时间读了一本书:《道德经的智慧》。在干工作忙碌的闲暇之余,有空看看“鸡汤”书,喝喝鸡汤,也是非常不错的。本文取原文中的文段节选。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法自然的智慧

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出来的,如果可以,那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那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道”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理之道、物之道和人事之道。

1.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向天地取法,学习它的朴实厚德,地向天空取法,学习它的高明宽广,天向道取法,学习它的本院创生,道则向自然取法,遵从自然地规律而行事。

  ”到法自然”,而这“自然”要怎理解?这里的自然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老子认为,万物是按照它自身规律、发展的规律运行的。

1.3. 曲则全,枉则直,注则盈,敝则新,少则的,多则惑

遇到强大的外力压迫时,始终保持硬质容易损毁,而选择弯曲才能保全自己,委屈自己后才能再次伸展;低洼的地方反而能够积攒慢慢的水,东西过于陈旧则会被人翻新或更新;想要完成的目标少一点,反而容易完成和收获更多;而追求太多的人最终往往被自己选定的多个目标所迷惑,不清楚自己正正想要的,不清楚真正能够得到的,最终一无所获。

1.4. 万物背阴而向阳,充气以为和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冲融产生和气

1.5.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心中不该有的杂念和欲望,摒弃看似聪明的智慧、大度的仁义和浮于表面的文化,这样就能避免心生忧患。

1.6.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和地能够长久地存在的原因,在于它们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反而能够获得更长久的生存。

1.7.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圣人要除去哪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和法度。

2. 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的智慧

2.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亦指拥有最高品德和修养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利于万物而不予万物相争,身处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生活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境界已经很接近于“道”了。

2.2. 企者不立,跨着不行

想要踮起脚尖站的更高的人,反而会站不稳;不想稳步前进,而想着跳跃式前进的人,反而无法走得又快又远。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浮躁之心不可有。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更要如水般陈静,不疾不徐,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人渴望成功。所有人都梦想一觉醒来成为世界首富,都认为自己注定会成为人上之人,理应享受香车豪宅。如果说在物质贫乏的时代,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首要原因是外在条件不允许,桎梏使得人们㞏做梦,那么心在,阻碍人们成长和成功的正是如上种种不切实际的梦想以及由此积累的浮躁心态。

2.3. 上善若水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就如同水一样。

2.4.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

  老子认为,做事情不能仰头望天,而应脚踏实地。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蔑视生活中的小时,既是常人认为很卑微很细小的事情,他们也都满怀热情地去做好。这就如同水一般,所过之处,填满每一个细微的缝隙,丝毫不会因为其细微而忽略情诗,人生亦是如此。

2.5. 高下相倾

高与低相互依靠而存在。

3.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修心养性的智慧

3.1.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将自己的锐气完美手链,却又能解开虫虫纷杂;将自己的光芒调和隐藏,又能与俗尘混同,这就是“玄同”。

  认为了生存,必须生活在社会之中。可是,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总有着太多的纷繁俗世,让人常常回想,如果能隐居山林该多好。

3.2.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都光辉炫目,唯独我好像迷迷糊糊;众人都获得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我就想是在这个世界的无边海洋之中四处漂泊,没有找到可以停靠安歇的地方。世人仿佛都很灵巧,有自己的本领,同时又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我玉梅笨拙仿佛一无是处。

  胸襟如海,容纳百川,境界高原,仿佛清风徐吹,回荡于山谷中的天籁之音。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3.3. 报怨以德

用德兴去回报怨恨。

  人们常说:“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拥有包纳世间一切事物的容量。唯宽可以容忍,唯厚可以载物。宽容,则是一种心性的修养,不仅是保持身心监控的良方,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3.4.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都为自己预谋打算留下余财,只有我看似毫无智慧经常穷苦潦倒。

  不同的人对于贫穷的看法不同,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穷,有些人是不得不局于贫困,苦熬贫困,所以觉得贫困是可怕的,这是找艳遇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有一些人是甘居贫困,是借贫困的环境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不仅注重自己的物质享受,还看中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3.5.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当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和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因为这样做才符合天地自然地大道,才能让自己更加长久。

  花开果生,果结花谢,自然之道。

4.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智慧

4.1.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世间万物共同蓬勃生长,我从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中观察其循环往复的声明和运动规律。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在永远不息的动态循环旋转,在动态生生不息,并无真正的静止。一切人事的作为、思想、言语,都同此理。是非、善恶、祸福、主观与可观,都没有绝对的标准。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相生相克的,没有了结之时。

  既然生命无常,且生生不息,那么,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成为千古圣贤时常讨论的一个话题。

4.2. 无为而无不为

领悟“道”的道理不要妄为,就能做到无所不为。

4.3.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由此可见,如果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进行改造,这样的材料本省提供了作用,而改造材料时出现了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元素,这些元素也在为人们提供者作用。

4.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种宝物,长久以来一直持有着、守护着、用心保存着。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俭蔷,第三种是不于天下人的前面。

4.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有种东西浑然而成,它在天地形成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具体的形象,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从不停息,它甚至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母体。

  自古以来,坚持的头号大敌就是诱惑,就是耐不住寂寞。有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因为耐不住寂寞和诱惑,我们丧失了志向,偏离了方向,始终登不上成功之船。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却是无限精彩的。只有耐住寂寞,才是更能收获成功的人。

4.6.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任意妄为的人会招致失败,执着强求的人会使希望落空。因此,圣人无所作为,也就不会招致失败;不曾执着,也就不会希望落空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成功学也是一门放弃的哲学。老子告诉我们,对有些事情是没有必要执着的,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在人生中,必要的放弃不是失败,而是智慧;必要的放弃不是削减,而是升华。放弃才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思维方式。

4.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略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五色让人眼瞎,烦乱的五音让人耳聋,混杂的无味让人口伤,从马驰骋围猎让人内存发狂,金银财宝让人德行败坏。所以,圣人只求温饱,不妨从自己,放弃物欲,只求生存。

  以声色犬马困住你,让你无暇顾及其他,只知道,此间乐,不思蜀,自己却慢慢沦为别人的傀儡。

4.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为佛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正是这样,圣人在处事方面采用“无为而治”的做法,实施无言的教化方针,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首倡。给万物生命而不因为这一点将其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也不因为这一点而自恃能力甚高,帮助万物成就自己也不会居功自傲。

5.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智慧

5.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利,盗贼无杈。此三者,以力文,不足

统治者不能自作聪明,而应丢弃那些智巧,这样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而统治者抛弃那些虚伪的仁义,人民就能够重新变得孝敬和慈爱。抛弃巧诈和趋利的思想,盗贼也就不会出现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个方面,以它们作为治世的法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并非人民的内心和根本的思想,所以它们不足以拿来治理天下。

  过于聪明的人,常是别人猜忌的对象,因为任何有所图谋的人,都担心从事情刚开始筹划时便被识破。一旦发现有人独具慧眼,那么为了保全自己的一切,必回遣返白鸡、不择手段地加以掩盖,散布留言,捏造罪名。人须抛弃自己引以为傲的聪明技巧,才能保护好自己,才能从容地生活。

5.2. 自己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不讨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常常炫耀自己高明的人,反而让别人无法看到他的高明所在;总是自以为是的人,他的有点反而无法真正地得到彰显;自吹自擂鞠躬自傲的人,反而没有人会承认他的功绩;自我膨胀的人,也难以成为领袖人物。

  道家主张逍遥任性,但是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个性与众不同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彰显不同,而是一种智慧的人格气质与行为方式,所以一个人学习道家的做人之道,就须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世,我们必须学会收敛自己,不要不看时机与环境地彰显自己的个性。因为人的优势往往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学会收敛锋芒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

5.3. 绝圣弃慧,民利百倍

统治者不能自作聪明,而应丢弃那些智巧,这样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

5.4.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精巧的东西反而显得有点笨拙,最善于辩论的人似乎有些不善言辞。

  到家认为做认真正的大智慧便是“无知”。大智若愚的人,从来不会张扬自己拥有多少智识,而是心中空空,外表看上去痴傻呆憨,内里却是绝顶的聪明。

  刘备深明用人不疑的道理,对手下人推心置腹,对其尽心竭力,看似毫无主见,实则成竹在胸。刘备深明韬光养晦之道,大智若愚,一是骗尽天下英雄。

5.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细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而来;多层高的楼台,也是从平地的泥土一点点积累而来;行使千里之远的地方,也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切成功都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积淀最终实现的。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着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哪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因为越简单、越容易的事情,人们也越容易不去做它。

5.6.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循归其本源。

  我们的态度就是别人的态度,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人生就反过来以什么样的汇报给我们。所以说生命其实很简单,我们老老实实地做好本分,其实就已经足够。

5.7.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如果将铁骑打磨得非常锐利,这种锋利通常难以保存很长时间。

  聪明一表财富,真正聪明的人会正确使用,他们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会贸然使用。一昧地急与表现自己,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无益于成功,还往往招来祸患。

  很多朋友都认为,刚工作时一定要尽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因此在工作中就处处争强好胜,挑战强者,把自己的能耐表现出来。

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自知的智慧

6.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老子说“自知者明”,中国有句经典经验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

  所谓“自知之明”,就是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能够认识自己。

  一个人应当正确地判断自己,自觉地为自己的能力、学识、容貌、背景打分,从而得到一个清晰地判断,那些事情自己应该做,那些事情自己做不了,这样才会选择幸福的生活、快乐的职业,才有平和的心态。

6.2.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渌渌如玉,珞珞如石。

所以,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一下作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人、不毂”。这难道是不是以低贱作为根本?不是吗?所以至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赞誉的。所以,得“道”的人不愿做光彩的美玉,而愿意成为坚硬普通的石头。

  老子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处下”,也就是要自己处在“下方”“下位”“下层”,高要以下为根据,贵以贱为根本。这是一种智慧的定位。老子教导人们一切遵循道而行动,而道就是处下的,所以交往中也要选择“处下”。

  很多人喜欢搞搞在上的感觉,尤其一些管理者,他们处在管理的位置上,给人的感觉经常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6.3.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善于行使“道”得人)他们总是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涉水过河,怕踏破冰层掉进寒水之中;他们总是警觉戒备,仿佛一个国王害怕邻国的军队随时来进攻自己的国家;他们总是恭敬郑重,仿佛要去远方赴一场重要的宴会,作为上宾的客人一样。

  从容应对万事,是大智慧,举手投足之间,早已考虑周祥,运筹违章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外,平时待人接物,洞若观火,毫不含糊,这种修养和态度,便是“豫立不老”的形象。

6.4.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不欲,使民心不乱

不去推崇德行优秀的人才,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要把稀有的珍宝看得异常珍贵,这样可以使民众不会因为想要占有而沦为强盗;不要将能够诱发贪欲的事物展示出来给民众看,这样民众的心思不会被扰乱。

  事实上,原本人心纯真无私、政治光明,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渐渐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都是心有城府、勾心斗角,便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之心道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上风气不正,人们有失淳朴善良而流于谲诈虚伪,心底不再像古人那么淳朴,让许多老人不由感叹“今不如昔”。

  古代贤人都推崇三代以上的圣帝明王,以之来阐场上古传统文化君道的精神。

6.5.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炫耀的人,反而更加容易被人看到;不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显得名声显赫;不自吹自擂的人,反而更加功勋卓越;不自高自大自满的人,反而最终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并且更加长久。

  人生难得四种病,也就是老子前后所说的四“自”————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从正面来讲,人需要随时反省,使自己能够看见自己才对,而“不自见,故明”是说,人不可固执于自己主观的成见,如果过于执着,便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而说“不自间见,故明”。

6.6.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常人如果不重视那些善人,不将其动作自己的老师,也不珍惜那些不善的人,不将其作为自己的借鉴,即使本人非常聪慧,也会便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所在。

  我们常常会夸赞说某人聪明,也会鄙弃某人愚笨,一直以来都有聪明人和愚笨人之分,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天生的智慧,还是情商,亦或是其他?在老子看来,聪明人和愚钝人的唯一区别是善不善于向他人学习。

6.7.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有时候谦下能够汇聚众多,有时候谦下能够获得融入。

  老子的这句话本事用来总结大国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小国的,他认为大国要有谦虚的态度来对待小的国家,这样才能汇聚更多的小国,而是自己壮大。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要有谦虚的态度,虚心求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强大。

  一个人如果去求知,就一定要虚心,切记骄傲,否则很容易得了点皮毛自以为是起来,那只能是白费时间,浪费生命。这就是到家所说的虚怀若谷的道理。

7.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利人利己的智慧

7.1.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了解强盛的道理,却能安然处于柔弱的位置,昨天下的溪谷容纳万物;做天下的溪谷,自身就能具备常理与正德,归回婴儿般纯洁的状态。懂得清明的德行,却能安然处于幽暗的地方,昨天下的榜样,如此就能长久保持美德而没有过失,回归宇宙最原始之处的状态。深知荣耀的道理,却能安然处于卑屈的地位,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将常理与德行修葺完全,返璞归真。

  我们从婴儿长大成人后,历经了许多事情,遭受了众多打击,也感受了无数乐趣,在社会这个大染膏中摸爬滚打几十年,成就而各种各种的心态和思想,表现得多知多懂,经验丰富了,物质富足了。可以审多人揣着钱却患得患失,常常感慨“长大了一点都不好,烦恼多了”,其实,这主要是他们离婴儿哪种至柔至顺的样子太远了,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拥有的是一颗机心。
  很多人都自认为聪明,可以骗了天下人,其实,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一个人的那点小小的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了其他人呢?

  所以说,做认要学习道家,保持一颗初心就是保留一个真实的自我,保留一种真实的态度。视初心为生命中的至宝,怀着一颗初心生活,应该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7.2. 夫轻诺必寡信

轻易承诺必然很少能够守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热情、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可是老子的大智慧,在于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所说这句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上花言巧语之人的当,另一方面让我们不要轻易许诺,不做言而无信之徒。

7.3.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对于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对不不善良的人,我同样会善待他,如果用来彼此也就都得到了真正的善良之心。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与爱人交往,宽容是争吵后的主动修好,是对于爱人性格缺陷的循循善诱,而不是猜测、嫉妒、中伤甚至大动干戈。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想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最后还需要提示一点,宽容,并非说让你对错误不闻不问,而是说,你要学会宽容的方法,这样既不会让犯了错误的人觉得尴尬、羞愧,同时又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7.4.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正是因为不求自己的私信,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心。

  现代社会争名夺利之事常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利益冲突是常态。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呢?老子告诉你要“不争”“无私”之类的话。可能对于这些话急功近利的你肯定听不下去,稍安勿躁。

7.5.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与大道和唯一的人,大道也同样愿意帮助其成功。

  无论你做什么事,都不要做表明功夫,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因为,真正为道德做学问的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节操不移,才能出世入世,志在礼他。

7.6.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道德涵养浑厚得人,就好比出生的婴孩。

7.7.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于当统帅的人,不会轻易使用自己的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随便逞强恼怒。

7.8. 故不得而亲,可不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因此,既不能因为了解他而投其所好与之亲近,也不能因为了解对方而故意和他书院;不能因为了解而利用对方,也不能因为了解而伤害对方

  老子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朋友之间要注重感情的真挚和心灵的纯净,而不可注重表面上的亲近和喧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君子之交谈入水”。

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常乐的智慧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的智慧

10. 死者天地之理,物质自然:出生入死的智慧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TOMCAT服务器概述
  2. TCP首部和TCP的特性—Vecloud微云
  3.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最长公共子串
  4. byte[]和InputStream的相互转换
  5. 零基础也能学会的小游戏编程!入门级别实践
  6. hdu 4006 The kth great number (优先队列)
  7. 每日Ubuntu小技巧——在Ubuntu中使用音乐软件“声破天”Spotify
  8. 简单自学机器学习理论——引言 (Part I )
  9. 基于SSM+Bootstrap+MYSQL演唱会网上订票系统
  10. 新南威尔士 计算机硕士,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课程介绍
  11. 微课堂v2 2.1.8以后分销设置就保存不了解决办法 微擎
  12. 优化css性能有哪些方法?
  13. DocArray 0.21.0版本发布!新增OpenSearch后端存储,支持Redis后端存储的多语言文本搜索!...
  14. CSDN博文精选:Android系列开发博客资源汇总
  15. java中点阵字库的解析
  16. 在千峰“逆战”学习的第18天
  17. 如何将html转为report,HTMLReport
  18. jquery里面的循环遍历
  19. Excel数据分析 day2
  20. ajax设置cookie属性,jQuery AJAX响应设置Cookie标头

热门文章

  1. 【毕业设计】深度学习 python opencv 实现人脸年龄性别识别
  2. 负载均衡篇(二)实现Web负载均衡的几种方式
  3. python3,烤地瓜案例
  4. ultravnc download windows 7,ultravnc download windows 7软件的4大优势
  5. Fiddler中inspector的用法2-2
  6. python从图片提取文字_Python实现从图片提取文字
  7. 深入学习 esp8266 wifimanager源码解析(打造专属自己的web配网)(最全的wifimanager介绍))
  8. Android SDCard中写入文件
  9. Android system_server无法访问sdcard目录问题记录(Android 4.4 mtk平台)
  10. Spring Boot 之---什么是热部署?---怎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