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使用vue也好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对其双向绑定原理也有了解个大概,但也没好好探究下其原理实现,所以这次特意花了几晚时间查阅资料和阅读相关源码,自己也实现一个简单版vue的双向绑定版本,先上个成果图来吸引各位:

代码:                                                                    效果图:

 

是不是看起来跟vue的使用方式差不多?接下来就来从原理到实现,从简到难一步一步来实现这个SelfVue。由于本文只是为了学习和分享,所以只是简单实现下原理,并没有考虑太多情况和设计,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提出来。

本文主要介绍两大内容:

1. vue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

2. 实现简单版vue的过程,主要实现{{}}、v-model和事件指令的功能。

相关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canfoo/self-vue

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

vue数据双向绑定是通过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来实现的,那么vue是如果进行数据劫持的,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通过控制台输出一个定义在vue初始化数据上的对象是个什么东西。

代码:

var vm = new Vue({data: {obj: {a: 1}},created: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obj);}
});
 

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属性a有两个相对应的get和set方法,为什么会多出这两个方法呢?因为vue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实现数据劫持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可以来控制一个对象属性的一些特有操作,比如读写权、是否可以枚举,这里我们主要先来研究下它对应的两个描述属性get和set,如果还不熟悉其用法,请点击这里用法。

在平常,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打印出一个对象的属性数据:

var Book = {name: 'vue权威指南'
};
console.log(Book.name);  // vue权威指南

如果想要在执行console.log(book.name)的同时,直接给书名加个书名号,那要怎么处理呢?或者说要通过什么监听对象 Book 的属性值。这时候Object.defineProperty( )就派上用场了,代码如下:

var Book = {}
var name = '';
Object.defineProperty(Book, 'name', {set: function (value) {name = value;console.log('你取了一个书名叫做' + value);},get: function () {return '《' + name + '》'}
})Book.name = 'vue权威指南';  // 你取了一个书名叫做vue权威指南
console.log(Book.name);  // 《vue权威指南》
 

我们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 )设置了对象Book的name属性,对其get和set进行重写操作,顾名思义,get就是在读取name属性这个值触发的函数,set就是在设置name属性这个值触发的函数,所以当执行 Book.name = 'vue权威指南' 这个语句时,控制台会打印出 "你取了一个书名叫做vue权威指南",紧接着,当读取这个属性时,就会输出 "《vue权威指南》",因为我们在get函数里面对该值做了加工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执行下下面的语句,控制台会输出什么?

console.log(Book);

结果:

乍一看,是不是跟我们在上面打印vue数据长得有点类似,说明vue确实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数据劫持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其原理来实现一个简单版的mvvm双向绑定代码。

思路分析

实现mvvm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数据变化更新视图,视图变化更新数据:

关键点在于data如何更新view,因为view更新data其实可以通过事件监听即可,比如input标签监听 'input' 事件就可以实现了。所以我们着重来分析下,当数据改变,如何更新视图的。

数据更新视图的重点是如何知道数据变了,只要知道数据变了,那么接下去的事都好处理。如何知道数据变了,其实上文我们已经给出答案了,就是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 )对属性设置一个set函数,当数据改变了就会来触发这个函数,所以我们只要将一些需要更新的方法放在这里面就可以实现data更新view了。

思路有了,接下去就是实现过程了。

实现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劫持监听,所以我们需要设置一个监听器Observer,用来监听所有属性。如果属性发上变化了,就需要告诉订阅者Watcher看是否需要更新。因为订阅者是有很多个,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消息订阅器Dep来专门收集这些订阅者,然后在监听器Observer和订阅者Watcher之间进行统一管理的。接着,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指令解析器Compile,对每个节点元素进行扫描和解析,将相关指令对应初始化成一个订阅者Watcher,并替换模板数据或者绑定相应的函数,此时当订阅者Watcher接收到相应属性的变化,就会执行对应的更新函数,从而更新视图。因此接下去我们执行以下3个步骤,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

1.实现一个监听器Observer,用来劫持并监听所有属性,如果有变动的,就通知订阅者。

2.实现一个订阅者Watcher,可以收到属性的变化通知并执行相应的函数,从而更新视图。

3.实现一个解析器Compile,可以扫描和解析每个节点的相关指令,并根据初始化模板数据以及初始化相应的订阅器。

流程图如下:

1.实现一个Observer

Observer是一个数据监听器,其实现核心方法就是前文所说的Object.defineProperty( )。如果要对所有属性都进行监听的话,那么可以通过递归方法遍历所有属性值,并对其进行Object.defineProperty( )处理。如下代码,实现了一个Observer。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递归遍历所有子属性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val = newVal;console.log('属性' + key + '已经被监听了,现在值为:“' + newVal.toString() + '”');}});
}function observe(data) {if (!data || typeof data !== 'object') {return;}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defineReactive(data, key, data[key]);});
};var library = {book1: {name: ''},book2: ''
};
observe(library);
library.book1.name = 'vue权威指南'; // 属性name已经被监听了,现在值为:“vue权威指南”
library.book2 = '没有此书籍';  // 属性book2已经被监听了,现在值为:“没有此书籍”
 

思路分析中,需要创建一个可以容纳订阅者的消息订阅器Dep,订阅器Dep主要负责收集订阅者,然后再属性变化的时候执行对应订阅者的更新函数。所以显然订阅器需要有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就是list,将上面的Observer稍微改造下,植入消息订阅器: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递归遍历所有子属性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if (是否需要添加订阅者) {dep.addSub(watcher); // 在这里添加一个订阅者}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if (val === newVal) {return;}val = newVal;console.log('属性' + key + '已经被监听了,现在值为:“' + newVal.toString() + '”');dep.notify(); // 如果数据变化,通知所有订阅者}});
}function Dep () {this.subs = [];
}
Dep.prototype = {addSub: function(sub) {this.subs.push(sub);},notify: function() {this.subs.forEach(function(sub) {sub.update();});}
};
 

从代码上看,我们将订阅器Dep添加一个订阅者设计在getter里面,这是为了让Watcher初始化进行触发,因此需要判断是否要添加订阅者,至于具体设计方案,下文会详细说明的。在setter函数里面,如果数据变化,就会去通知所有订阅者,订阅者们就会去执行对应的更新的函数。到此为止,一个比较完整Observer已经实现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设计Watcher。

2.实现Watcher

订阅者Watcher在初始化的时候需要将自己添加进订阅器Dep中,那该如何添加呢?我们已经知道监听器Observer是在get函数执行了添加订阅者Wather的操作的,所以我们只要在订阅者Watcher初始化的时候出发对应的get函数去执行添加订阅者操作即可,那要如何触发get的函数,再简单不过了,只要获取对应的属性值就可以触发了,核心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使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 )进行数据监听。这里还有一个细节点需要处理,我们只要在订阅者Watcher初始化的时候才需要添加订阅者,所以需要做一个判断操作,因此可以在订阅器上做一下手脚:在Dep.target上缓存下订阅者,添加成功后再将其去掉就可以了。订阅者Watcher的实现如下:

function Watcher(vm, exp, cb) {this.cb = cb;this.vm = vm;this.exp = exp;this.value = this.get();  // 将自己添加到订阅器的操作
}Watcher.prototype = {update: function() {this.run();},run: function()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var oldVal = this.value;if (value !== oldVal) {this.value = value;this.cb.call(this.vm, value, oldVal);}},get: function() {Dep.target = this;  // 缓存自己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强制执行监听器里的get函数Dep.target = null;  // 释放自己return value;}
};
 

这时候,我们需要对监听器Observer也做个稍微调整,主要是对应Watcher类原型上的get函数。需要调整地方在于defineReactive函数: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递归遍历所有子属性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if (Dep.target) {.  // 判断是否需要添加订阅者dep.addSub(Dep.target); // 在这里添加一个订阅者}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if (val === newVal) {return;}val = newVal;console.log('属性' + key + '已经被监听了,现在值为:“' + newVal.toString() + '”');dep.notify(); // 如果数据变化,通知所有订阅者}});
}
Dep.target = null;
 

到此为止,简单版的Watcher设计完毕,这时候我们只要将Observer和Watcher关联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双向绑定数据了。因为这里没有还没有设计解析器Compile,所以对于模板数据我们都进行写死处理,假设模板上又一个节点,且id号为'name',并且双向绑定的绑定的变量也为'name',且是通过两个大双括号包起来(这里只是为了掩饰,暂时没什么用处),模板如下:

<body><h1 id="name">{{name}}</h1>
</body>

这时候我们需要将Observer和Watcher关联起来:

function SelfVue (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observe(data);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 初始化模板数据的值new Watcher(this, exp, function (value) {el.innerHTML = value;});return this;
}

然后在页面上new以下SelfVue类,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了:

<body><h1 id="name">{{name}}</h1>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ele = document.querySelector('#name');var selfVue = new SelfVue({name: 'hello world'}, ele, 'name');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name值改变了');selfVue.data.name = 'canfoo';}, 2000);</script>
 

这时候打开页面,可以看到页面刚开始显示了是'hello world',过了2s后就变成'canfoo'了。到这里,总算大功告成一半了,但是还有一个细节问题,我们在赋值的时候是这样的形式 '  selfVue.data.name = 'canfoo'  ' 而我们理想的形式是'  selfVue.name = 'canfoo'  '为了实现这样的形式,我们需要在new SelfVue的时候做一个代理处理,让访问selfVue的属性代理为访问selfVue.data的属性,实现原理还是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对属性值再包一层:

function SelfVue (data, el, exp) {var self = this;this.data = data;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  // 绑定代理属性});observe(data);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 初始化模板数据的值new Watcher(this, exp, function (value) {el.innerHTML = value;});return this;
}SelfVue.prototype = {proxyKeys: function (key) {var self = this;Object.defineProperty(this, key, {enumerable: fals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proxyGetter() {return self.data[key];},set: function proxySetter(newVal) {self.data[key] = newVal;}});}
}

这下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  selfVue.name = 'canfoo'  '的形式来进行改变模板数据了。如果想要迫切看到现象的童鞋赶快来获取代码!

3.实现Compile

虽然上面已经实现了一个双向数据绑定的例子,但是整个过程都没有去解析dom节点,而是直接固定某个节点进行替换数据的,所以接下来需要实现一个解析器Compile来做解析和绑定工作。解析器Compile实现步骤:

1.解析模板指令,并替换模板数据,初始化视图

2.将模板指令对应的节点绑定对应的更新函数,初始化相应的订阅器

为了解析模板,首先需要获取到dom元素,然后对含有dom元素上含有指令的节点进行处理,因此这个环节需要对dom操作比较频繁,所有可以先建一个fragment片段,将需要解析的dom节点存入fragment片段里再进行处理:

function nodeToFragment (el) {var fragment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var child = el.firstChild;while (child) {// 将Dom元素移入fragment中fragment.appendChild(child);child = el.firstChild}return fragment;
}

接下来需要遍历各个节点,对含有相关指定的节点进行特殊处理,这里咱们先处理最简单的情况,只对带有 '{{变量}}' 这种形式的指令进行处理,先简道难嘛,后面再考虑更多指令情况:

function compileElement (el) {var childNodes = el.childNodes;var self = this;[].slice.call(childNodes).forEach(function(node) {var reg = /\{\{(.*)\}\}/;var text = node.textContent;if (self.isTextNode(node) && reg.test(text)) {  // 判断是否是符合这种形式{{}}的指令self.compileText(node, reg.exec(text)[1]);}if (node.childNodes && node.childNodes.length) {self.compileElement(node);  // 继续递归遍历子节点}});
},
function compileText (node, exp) {var self = this;var initText = this.vm[exp];this.updateText(node, initText);  // 将初始化的数据初始化到视图中new Watcher(this.vm, exp, function (value) {  // 生成订阅器并绑定更新函数self.updateText(node, value);});
},
function (node, value) {node.textContent = typeof value == 'undefined' ? '' : value;
}
 

获取到最外层节点后,调用compileElement函数,对所有子节点进行判断,如果节点是文本节点且匹配{{}}这种形式指令的节点就开始进行编译处理,编译处理首先需要初始化视图数据,对应上面所说的步骤1,接下去需要生成一个并绑定更新函数的订阅器,对应上面所说的步骤2。这样就完成指令的解析、初始化、编译三个过程,一个解析器Compile也就可以正常的工作了。为了将解析器Compile与监听器Observer和订阅者Watcher关联起来,我们需要再修改一下类SelfVue函数:

function SelfVue (options) {var self = this;this.vm = this;this.data = options;Object.keys(thi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observe(this.data);new Compile(options, this.vm);return this;
}
 

更改后,我们就不要像之前通过传入固定的元素值进行双向绑定了,可以随便命名各种变量进行双向绑定了:

<body><div id="app"><h2>{{title}}</h2><h1>{{name}}</h1></div>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compile.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selfVue = new SelfVue({el: '#app',data: {title: 'hello world',name: ''}});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selfVue.title = '你好';}, 2000);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selfVue.name = 'canfoo';}, 2500);</script>

如上代码,在页面上可观察到,刚开始titile和name分别被初始化为 'hello world' 和空,2s后title被替换成 '你好' 3s后name被替换成 'canfoo' 了。废话不多说,再给你们来一个这个版本的代码(v2),获取代码!

到这里,一个数据双向绑定功能已经基本完成了,接下去就是需要完善更多指令的解析编译,在哪里进行更多指令的处理呢?答案很明显,只要在上文说的compileElement函数加上对其他指令节点进行判断,然后遍历其所有属性,看是否有匹配的指令的属性,如果有的话,就对其进行解析编译。这里我们再添加一个v-model指令和事件指令的解析编译,对于这些节点我们使用函数compile进行解析处理:

function compile (node) {var nodeAttrs = node.attributes;var self = this;Array.prototype.forEach.call(nodeAttrs, function(attr) {var attrName = attr.name;if (self.isDirective(attrName)) {var exp = attr.value;var dir = attrName.substring(2);if (self.isEventDirective(dir)) {  // 事件指令self.compileEvent(node, self.vm, exp, dir);} else {  // v-model 指令self.compileModel(node, self.vm, exp, dir);}node.removeAttribute(attrName);}});
}

上面的compile函数是挂载Compile原型上的,它首先遍历所有节点属性,然后再判断属性是否是指令属性,如果是的话再区分是哪种指令,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列出来,想要马上看阅读代码的同学可以马上点击这里获取。

最后我们在稍微改造下类SelfVue,使它更像vue的用法:

function SelfVue (options) {var self = this;this.data = options.data;this.methods = options.methods;Object.keys(thi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observe(this.data);new Compile(options.el, this);options.mounted.call(this); // 所有事情处理好后执行mounted函数
}

这时候我们可以来真正测试了,在页面上设置如下东西:

<body><div id="app"><h2>{{title}}</h2><input v-model="name"><h1>{{name}}</h1><button v-on:click="clickMe">click me!</button></div>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compile.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new SelfVue({el: '#app',data: {title: 'hello world',name: 'canfoo'},methods: {clickMe: function () {this.title = 'hello world';}},mounted: function () {window.setTimeout(() => {this.title = '你好';}, 1000);}});</script>

是不是看起来跟vue的使用方法一样,哈,真正的大功告成!想要代码,直接点击这里获取!现象还没描述?直接上图!!!请观赏

其实这个效果图,就是本文开头贴出来的效果图了,前文说着要带着大家实现,所以就在这里把图再贴一次了,这叫首尾呼应嘛。

最后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如果有问题请留言一起探讨。

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及实现相关推荐

  1. 记录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及实现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思路分析 实现过程 1.实现一个Observer 2.实现Watcher 此文章是学习以为大神____chen的 <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及实现> vue数据双向绑定是 ...

  2.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目录 一.一句话描述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二.细说 vue 的双向绑定原理 1.vue 2.x 的双向绑定 2.vue 3.x 的双向绑定 3.一个完整的案例 一.一句话描述 vue 的双向绑定原 ...

  3. this指向-作用域、作用域链-预解析 变量提升-Vue组件传值 父子 子父 非父子-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

    目录 this指向 作用域.作用域链 预解析 变量提升 Vue组件传值 父子 子父 非父子 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 1.this指向 函数的this指向 看调用.不看声明 (1)普通函数调用 ①函数名 ...

  4. 西安电话面试:谈谈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看看你的回答能打几分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来自西安的电话面试(第二轮,技术面),是大厂还是小作坊我在这里按下不表,先来说说这次电面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几道面试题,这次先来谈谈Vue的数据双向绑定原理. 情景再现: 当我手机铃声响 ...

  5.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九篇vue实现双向绑定原理(建议收藏)

    目录 1.原理 2.实现 在目前的前端面试中,vue的双向数据绑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容易考到的点,即使不能当场写出来,至少也要能说出原理.本篇文章中我将会仿照vue写一个双向数据绑定的实例,名字就叫m ...

  6. 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vue2向vue3的过渡)

    众所周知,Vue的两大重要概念: 数据驱动 组件系统 接下来我们浅析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 一.vue2 1.认识defineProperty vue2中的双向绑定是基于defineProperty的ge ...

  7. vue数据双向绑定原理

    vue 双向绑定原理 官网–https://cn.vuejs.org/v2/guide/reactivity.html 1.vue双向数据绑定是 通过 数据劫持 并结合 发布-订阅模式 的方法来实现的 ...

  8. vue的双向绑定原理:Object.defineProperty()

    vue实现数据双向绑定主要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 ...

  9. 前端技巧|vue双向绑定原理,助你面试成功

    在面试一些大厂的时候,面试官可能会问到你vue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是什么?有些小伙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样你在面试官的眼里就大打折扣了.今天小千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vue的双向绑定原理,千万不要错过啦. ...

最新文章

  1. PropertiesFactoryBean 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区别
  2. JDK8中好用的日期处理-LocalDate类-LocalTime-LocalDateTIme,mysql解决时区相差13小时的问题,日期格式器DateTimeFormatter
  3. Stack Overflow 2016 最新架构探秘
  4. 8 旋转数组的最小数字
  5. 网易新闻 时事新闻抓取链接
  6. 重构技术架构首先解决组织架构
  7. Spring Boot基础学习笔记14:实现文件上传功能
  8. Android studio : 模拟器 真机 运行失败(mac电脑)
  9. Centos 8 安装和配置 VNC 服务,让 MAC 可以远程桌面管理Centos(linux)
  10. 360怎么不能一次打完所有补丁?
  11. 计算机中职课程表,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12.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全套课件).ppt
  13. CMOS的宽/长比、传输门与三态门、锁存器与触发器、简单版图、竞争与冒险
  14. Cesium离线地图极简教程
  15. 用户注册登录页面的设计与实现
  16. 软件测试拿了几个20K offer,分享一波面经
  17. 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不一致_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肯定是一致的吗?...
  18. 使用signature在移动端做电子签名canvas画板随触摸滚屏的bug
  19. Sprite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20. java怎么销毁session_「销毁session」java中session和cookie的创建与销毁

热门文章

  1. linux用光盘作yum源实验步骤,Linux使用系统光盘作为YUM源
  2. Tensorflow 指令加速
  3. 不同matlab版本所支持的gcc g+版本
  4. 听技术播客:一边学Python编程一边学英语
  5. 第94:受限玻尔兹曼机
  6. Python 常见的内置模块
  7. SPI接口比IIC速度快的理解
  8. 性能测试总结(三)--工具选型篇
  9. BZOJ3795 : 魏总刷DP
  10. LinCode落单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