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网络层实验

将执行命令的结果填入下表:

2.6.1中步骤2中的执行结果

2.6.1中步骤4中的执行结果

2.6.2中步骤11中的执行结果

2.分析2.6.1步骤3中截获的报文,统计“Protocol”字段填空:有2个ARP报文,有8个ICMP报文。在所有报文中,ARP报文中ARP协议树的“Opcode”字段有两个取值1,2,两个取值分别表达什么信息?

答:Opcode 字段的取值1,2分别对应的信息为:request(1), reply(2)

3.根据2.6.1步骤6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中的字段信息填入下表:

字段项

ARP请求数据报文

ARP应答数据报文

链路层Destination项

ff:ff:ff:ff:ff:ff(broadcast)

00:0c:29:70:fc:f5

链路层Source项

00:0c:29:70:fc:f5

00:0c:29:85:69:df

网络层Sender MAC Address

00:0c:29:70:fc:f5

00:0c:29:85:69:df

网络层Sender IP Address

192.168.1.22

192.168.1.21

网络层Target MAC Address

00:00:00:00:00:00

00:0c:29:70:fc:f5

网络层Target IP Address

192.168.1.21

192.168.1.22

4.(1)比较ping1-学号中截获的报文信息,少了什么报文?简述ARP Cache的作用。

答:少了arp报文,ARP Cache的作用是存储ARP协议,而ARP协议适用于匹配MAC地址和设备的硬件地址的。在通信前,主机会通过arp将IP地址解析出对应的mac地址,存放在arp表中,以便进行通信。

(2)按照图-4重新进行组网,并确保连线正确。修改计算机的IP地址,并将PC A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1.10,PC B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2.10。考虑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会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的话,会无法访问不同网段的主机,但是仍能访问同一网段内的主机。

5.根据2.6.2步骤12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中的字段信息与上表进行对比。与ARP协议在相同网段内解析的过程相比较,有何异同点?

答:区别在于网关的作用,不在同一网段内就不能直接投递,需通过默认网关间接发送。

相同网段

不同网段

请求报文网络层 Target IP Address

PCB的IP

PCA的默认网关

应答报文链路层 Source

PCB的MAC地址

PCA的默认网关S1 E1/0/1的MAC地址

应答报文网络层 Sender MAC Address

PCB的MAC地址

PCA的默认网关S1 E1/0/1的MAC地址

应答报文网络层 Sender IP Address

PCB的IP

PCA的默认网关的IP

6. 根据3.6.1步骤2——在PC A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然后PC A ping PC B,分析截获的ICMP报文: 共有8个ICMP报文,分别属于哪些种类?对应的种类和代码字段分别是什么?请分析报文中的哪些字段保证了回送请求报文和回送应答报文的一一对应?

答:

种类

代码字段

request

Type: 8 (Echo (ping) request)

reply

Type: 0 (Echo (ping) reply)

网络层的Source和Destination字段保证了回送请求报文和回送应答报文的一一对应。

7. 根据3.6.1步骤3——在PC A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地址掩码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地址掩码请求报文

地址掩码应答报文

ICMP字段名

字段值

ICMP字段名

字段值

Type

17

Type

18

Code

0

Code

0

Checksum

0xe3ff

Checksum

0xe3fe

Identifier(BE)

2560 (0x0a00)

Identifier(BE)

2560 (0x0a00)

Identifier(LE)

10 (0x000a)

Identifier(LE)

10 (0x000a)

Sequence number (BE)

256 (0x0100)

Sequence(BE)

256 (0x0100)

Sequence number (LE)

1 (0x0001)

Sequence(LE)

1 (0x0001)

Address mask

0.0.0.0 (0x00000000)

Address mask

255.255.255.0 (0xffffff00)

8.根据3.6.1步骤4——在PC A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时间戳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时间戳请求报文

时间戳应答报文

ICMP字段名

字段值

ICMP字段名

字段值

Type

13

Type

14

Code

0

Code

0

Checksum

0xe7ff

Checksum

0x1c96

Identifier(BE)

2560 (0x0a00)

Identifier(BE)

2560 (0x0a00)

Identifier(LE)

10 (0x000a)

Identifier(LE)

10 (0x000a)

Sequence number (BE)

256 (0x0100)

Sequence(BE)

256 (0x0100)

Sequence number (LE)

1 (0x0001)

Sequence(LE)

1 (0x0001)

Originate timestamp

0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Originate timestamp

0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Receive timestamp

0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Receive timestamp

13 hours, 54 minutes, 42.281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Transmit timestamp

0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Transmit timestamp

13 hours, 54 minutes, 42.281 seconds after midnight UTC

通过上述实验,仔细体会ICMP询问报文的作用。

9. 根据3.6.2中步骤5回答:

(1) 请比较这两种情况有何不同?

答:首先,由于ping的IP地址都与PCA不同网段,因此PCA会将报文发送给默认网关S1的E1/0/1。

对于第一种情况:ping 10.1.3.20,10.1.3.20在S1的E1/0/23端口的子网内,因此S1会将报文发送到E1/0/23端口。

对于第一种情况:ping 10.1.4.10,10.1.4.10不在S1的路由表中,因此S1认为10.1.4.10是不可达的,因此会回复Destination unreachable。

(2) 截获了哪种ICMP差错报文?其类型和代码字段值是什么?此报文的ICMP协议部分又分为了几部分?其作用是什么?

答:截取了终点不可达差错报文,类型为Destination unreachable,代码字段为3。此报文的ICMP协议部分又包括:Code,值为0代表网络不可达;封装的源Echo请求ICMP报文的IP层和ICMP层,表示该差错报文来自来源于一个从10.1.2.10到10.1.4.10的Echo请求。

10.根据3.6.2中步骤6回答:

(1) 结合报文内容,简述tracert的工作过程。

答:首先,PCA运行tracert向目的地址PCB发送具有不同IP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的ICMP Echo请求报文,在PCA到PCB的路径上的每个路由都要在转发该ICMP报文时将其TTL值-1。

当TTL = 0时,路由器向源主机PCA发送ICMP超时差错报文。

而PCA通过向PCB发送TTL为1,2,......,n的Echo报文就可以获得PCA到PCB的所有路径信息

(2) 截获了哪种ICMP差错报文?其类型和代码字段值是什么?

答:截获到的是超时报文,类型为11:Time-to-live exceeded,代码字段为0(Time to live exceeded in transit);封装的源Echo请求ICMP报文的IP层和ICMP层,表示该差错报文来自来源于一个从10.1.2.10到10.1.4.10的Echo请求。

11.根据4.6中步骤1,,写出tracert命令用到了IP协议报文的哪几个字段?

答:tracert命令用到的IP协议报文的字段有:IP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

12.根据4.6中步骤2回答:观察PC A和PC B能否ping通,结合截获报文分析原因。

答:无法ping通,PCA上截获了ARP的广播请求报文,询问10.1.3.10的物理地址(Who has 10.1.3.10),而PCB上没有截获到任何相关报文。

这是因为改变地址掩码后,PCB的IP地址& PCA的子网掩码= PCA的IP地址& PCA的子网掩码(&指代按位取与)。因此PCA和PCB经过PCA子网掩码mask之后的网络地址是一样的,从而PCA到PCB的报文会直接交付到本网络,因此,PCA会直接发送ARP请求PCB的物理地址,这种行为显然是不会有应答的,因此PCA不能ping通PCB。

13. 根据4.6中步骤3填写下表:

Destination/Mask

Protocol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10.1.2.0/24

Direct

0

0

10.1.2.1

Vlan2

10.1.2.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0.1.3.0/24

Direct

0

0

10.1.3.1

Vlan3

10.1.3.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

14. (1)按照实验2的5.5节(PPP协议实验)图18配置路由器,两个路由器相互ping,看能否ping通。根据R1上的debug显示信息,画出IPCP协议在协商过程中的状态转移图(事件驱动、状态转移)。

答:

shutdown

undo shutdown

(2)将路由器R2的接口S0/0的IP地址改为10.0.0.1/24,两台路由器能否ping通?并解释为什么?注意体会IPCP协议的特点。(查看IPCP协议协商过程的debug信息)

答:可以ping通。因此为IPCP协议负责建立、使能和终止IP模块,并给用户分配一些上网必须的参数。地址修改后,IPCP重新协商再次达到打开状态,使得链路联通。

15. 根据5.6中步骤5:(选做)

(1)在截获报文中,有3个ARP报文,10个ICMP:Echo报文,5个ICMP:Echo Reply报文,15个IP报文。

(2)据ping命令执行过程的分析,将本属于同一个数据报文信息的报文截取出来,例如下列的报文,从信息栏中可以看出,报文1、2、3、4属于同一数据段。

将第一个ICMP Request的报文分片信息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

分片序号1

分片序号2

分片序号3

分片序号4

“Identification”字段值

0x00025(37)

0x00025(37)

0x00025(37)

0x00025(37)

“Flag”字段值

0x01

0x01

0x01

0x00

“Frame offset”字段值

0

80

160

240

传输的数据量

80 bytes

80 bytes

80 bytes

68bytes

分析表格内容,根据IP首部字段设置,体会分片过程。

(3) ping的数据部分为300字节,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MTU设为100字节。回送请求报文为何被分片为4片而不是3片?数据部分长度为多少时报文正好被分为3片?

答:因为MTU为100字节,而每个分片报文都有20字节IP头部信息,因此MTU为100字节时,数据字段只有100 - 20 = 80字节,而300÷80 = 3 ...... 60,因此需要分为4片。

当数据部分长度为80 * 3 = 240字节时,报文正好被分为3片。

16 综合型实验(VLAN间路由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跨交换机VLAN间路由实验(PCC ping PCD)所截获报文,对整个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报文转发过程进行分析。

约定如下:数据帧中的MAC地址对:(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

数据报中的IP地址对:(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

计算机网络实验类型有哪些,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三 网络层实验相关推荐

  1. 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4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4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7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4.9 积分 .. .. ..实验四 OSPF协议分析1. 查看 ...

  2. 计算机网络icmp实验,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三 网络层实验

    实验三  网络层实验 将执行命令的结果填入下表:

  3. 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4-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doc

    实验4-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PAGE 2 PAGE 4 实验四 OSPF协议分析 查看R2的OSPF的邻接信息,写出其命令和显示的结果: 答:display ip routi ...

  4. 计算机网络 鲁士文,《在职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统考复习指南》鲁士文 编_孔网...

    本书作为在职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统考的复习指南,全书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大纲中规定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重点概念.算法和技术的详细论述和归纳总结,并辅以精心挑选的样例习题与解答,以及实例试卷的示范解答, ...

  5.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钱德沛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二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二 数据链路层实验 实验内容来自<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2版)>(钱德沛.张力军)相关部分 (另外实验一就是熟悉网络实验环境)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802.3和ETHERNETII规定了 ...

  6. 北航 计算机网络,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四 OSPF实验

    **OSPF实验我拿到的题目版本不完全,只有前九道题,因此没做完,后来到期末也没有机会补上后面的题,只能将就看看了 实验四 OSPF协议分析 1. 查看R2的OSPF的邻接信息,写出其命令和显示的结果 ...

  7. 北航计算机网络 传输层实验,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七 传输层实验

    ** 这个实验我没有约到没有问题的机子(连续三台机子都是坏的...)因此仅供参考 1.根据2.6中步骤3回答:TCP的连接和建立采用的是:三次握手方式,PCA是主动打开方(C),PCB是被动打开方(S ...

  8. 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7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九 IPv6实验 1. 3.5节步骤2中,请思考下面问题: 主机加入到组播组中的过程是什么? 答:1. 主机通过地址自动配置,获得多播组地址: 2. 主机发送MLD多播侦听报文给本地链路的路由器: ...

  9. 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4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pdf

    ;. 实验四 OSPF 协议分析 1. 查看 R2 的 OSPF 的邻接信息,写出其命令和显示的结果: 答: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Destination/Mask Pro ...

最新文章

  1. 数据库系统DBS的特点
  2. 代码中应用设计模式,看这一篇就够了
  3. struts2--国际化
  4. pip源更换为清华源_kali2020更换国内的源
  5. java中float和double型数据在赋值时有哪些注意事项?,java语言中float和double类型的数据在编程时的注意事项...
  6. linux文字全选_linux编写脚本全选注释素材
  7. 日常python常见问题
  8. ESP32开发 -- 试玩ESP32
  9. 岗位内推 | 微软亚洲研究院智能多媒体组招聘计算机视觉算法实习生
  10. 查看git安装目录_一、Linux和Windows下安装Git
  11. TFS Training for Kunlun bank (http://www.klb.cn/) 微软研发流程(ALM)管理培训会议(昆仑银行) 2016.09.21...
  12. linux 远程链接数据库报错host ***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
  13. RuntimeException
  14. gfdgdfgdfg
  15. Golang 对接Google翻译
  16. 所谓的Crack大揭秘
  17. html字体文件过大导致加载缓慢如何解决?
  18. react项目Menu菜单栏、iconfont图标引用
  19. 一个关于图片处理的代码
  20. 锚定一个点,然后在这个点上深耕

热门文章

  1. java 会话跟踪技术_JavaEE基础(04):会话跟踪技术,Session和Cookie详解
  2. python股票接口_使用SINA接口获取实时股票信息
  3. 如何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英语,计算机辅助下语言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4. 差分放大电路差模共模公式_选择正确的放大器
  5. 精选案例 | “虫虫音乐”如何做到搜索CTR提高150%
  6. 前端代码是怎样智能生成的?
  7. 阿里技术 2019 年度热文 Top10 出炉,你错过哪些?
  8. 如何制作流畅有力的游戏动画+Skullgirls案例分析
  9. 从数值、玩法、社交模块入手谈MMORPG手游设计
  10. Cocos2d-x 寻路算法解析(二): 离目的地的距离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