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本文整理自知乎问答,仅用于学术分享,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作删文处理。

观点一

作者|睡不醒的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45349/answer/973353833

研一的时候,帮师姐做实验,她拷给我一个文件夹,里面少说有两百多篇文献,而且大多是英文的,简直要疯了。但是硬啃了一段时间后,课题相关的文献一天能过五六篇,我就按照这几个阶段把读文献的过程梳理一下,把方法分享给大家。

【第一阶段】

① 先看相关的中文学位论文(博士或硕士论文,本科就算了)~是学位论文不是期刊哦~这一步的目的是——【扫盲】

  • 因为学位论文,尤其是文献综述部分(都懂得,写论文最头疼的就是这块儿,七八千字码到吐),归纳了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解释了其中涉及的专有名词及意义,这很重要。

  • 之所以我们看不懂英文文献,很大一部分是对专有名词的陌生,即使用了有道词典翻译过来,也不知道讲的是啥。

  •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是好像看懂了英文,感觉心里明白,但用中国话翻译过来就驴唇不对马嘴,这就需要看看别人的论文是怎么翻译表述的。

  • 中文期刊因为受版面限制,重点放在创新方法和结果,介绍部分太简略,起不到扫盲的作用。

  • 借鉴的论文不用太多,都大同小异,三五篇即可。不过每篇都有四五六十页,必须要咬咬牙啃下来,之后的阅读效率你会发现有质的飞跃。

② sorry,我们还在第一阶段,因为还有一步更痛苦的,就是通读英文文献。这一步的目的是——【扫英文盲】

  • 同样,三五篇即可,最好是文献综述,从头读到尾,遇到看不懂的就谷歌有道百度,然后和之前看的中文论文对照,从中找到准确的表达(说白了,就是说人话,别直翻)。

  • 然后别闲着,用笔在文献上标注出来,尤其是关键段落的翻译,这一步既方便日后回看的时候快速抓到要点,也能够很大地提高写论文的效率。

③ 通读还有一个目的——【找套路】

  • 中英文也读了快十篇,发现作者们反反复复也就围绕几个内容唠,无非表达上略有不同(查重,你懂的)。

  • 归纳出这些点,找到套路,可能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但这是值得的,读懂弄通,在进入下一阶段的时候,就会发现读的速度快的嗖嗖的。

【第二阶段】

速读的时候就要【带着目标定位】,其实这一阶段主要还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 拿来文献,先看题目和摘要,一两百个词,因为有了之前的知识积累,读起来so easy。然后扫一下正文的各个标题,直接跳到结论部分,同样一两百词。这就够了,文章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和得到的结果都很清楚。接下来就要快速判断这篇文章:

  1. 和我的【论文框架】(目录)是否有关,有关的留下来,无关的放在一边,完成【第一次筛选】——定位文章

  2. 文章中哪部分能帮我解决现在的困扰、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或者让我的文章更严谨更完整,即进行【第二次筛选】——定位章节

  3. 通过速读+定位(主题阅读),我们能够大大提高浏览效率

【第三阶段】

确定了重点阅读的内容,下面就是要精读了,没有什么好方法,我当时就用了最笨的办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把文献打印出来,一字一字读,用红笔划出重点句子,然后随手把翻译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 这个阶段我是不建议用电脑,因为读的过程中要思考和批注,用电脑感觉倒不方便还容易分散注意力,而且眼睛一直盯着显示器真的要瞎啦。

  • 读的文献多了以后,就会其中十分典型的几篇:要么是很详细的综述,能够全面且地介绍我研究的领域;要么是适合的框架,对文章的结构设计有很好的借鉴;要么就是好的方向,指明创新点;总之细数这么多文献,紧紧吃透这几篇就能够了,万变不离其宗。

【第四阶段】

花了大量笔墨在讲第一阶段,是真心觉得,花些时间做好知识储备很重要,而后面的阶段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只要对自己的研究有用就行。之所以分速读、主题阅读、精读,是帮助我们刻意练习,培养一种自然地筛选、吸收知识的方法罢了。

观点二

作者|Miumiu愛小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45349/answer/939181182

我刚上研究生的时候巨想问这个问题,因为是组里第一批学生,老板刚从美国回来,他也是很忙所以也没太大精力来管我们。

但是你得学啊,不然怎么开展实验怎么写论文怎么毕业?(虽然那时候连属于我们组的bench都没有,研一下学期才慢慢开始做实验)

然后我就吭哧吭哧的开始看英文文献,刚开始巨痛苦,对于很多名词都是一知半解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文献读肯定会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对数据啥的更是不懂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经验,就来分享一下吧~~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属于研究生入学不久的阶段,那咱们看文献肯定是为了:日常学习+挖掘自己的课题方向+做实验时时刻关注自己的方向有没有被发掉以及如何调整方向..

那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对导师之前的领域十分了解,才能开始下一步操作(包括跟老板讨论课题、设计课题之类的)

那么如何了解导师之前的领域嘞?

对我来说,就是看高分综述了!这里的综述包括老师自己发表过的(了解我方)+高分的这个领域的(了解大环境),看完你对该领域的进展也就有心里有数了。

如果你在国内而且用不了google scholar 或者web of science时,怎么从筛选高分的杂志呢?毕竟如果从pubmed上一个个点进去查太费事了。

这时候我强烈推荐

1. Scholarscope这个插件:

google chrome就可以安装~可以直接显示期刊影响因子

2. GreenMedical :https://www.geenmedical.com/

与pubmed不同,greenmedical不用手动设置filter,直接就有影响因子区间给你筛选~

我刚开始看英文文献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名词能大致理解这个意思,但是说不出来,或者不能准确的说出来,这时候怎么办?

我摸索了一下,一个是看相关中文教科书,一般教科书上的东西已经是有一定岁月的,但是名词啥的没问题,概念也可以看懂(虽然随着时间发展,有的概念会更新有的概念会被发现是错的)

还有一个就是多看.....(我觉得我的这个方法有点笨,但是我是这样笨笨的看过来的)看多了有一天我就突然有一种wow的感觉,拨云见日!刚开始,我会准备一个小本本,把不懂的名词+中文全部写上去,后来就越写越少,再后来我关注的这个领域大部分专业名词我都能认识了...

言归正传,当你找到契合你需要了解的领域的文献时,你就可以开始看了~

比如肿瘤免疫中某个研究靶点的最新研究,选了麻省总院和哈佛医学院团队的ref:

Emmm,从这个review的abstract也看不出啥,不像research会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还是要进去看详细。

然后就会发现,你可以先从大框架了解这篇review的构造,包括如今immunotherapy和大方向(肿瘤免疫中消除Treg)的基本介绍,为什么TNFR2可以成为新靶点,它的表达啦研究进展啦等等,看完你就对这个novel target整体进展有把握了。

不管是review还是research paper的结尾部分,都是总结前文并说出不足以及可以挖掘课题方向的,可以好好瞅瞅。

诶这个效果很好可是临床没试过(接下来可以考虑临床,但是药品要能给病人用才行,这又是另外一件漫长的事了),诶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看看有啥:

截取了部分,就有至少3个方向可以挖掘。不过怎么说呢,一般author知道问题的不足并且写出来的时候,其实他们大多也在做该方向而且(可能)已经有部分data了,所以这也是一个拼时间的过程~

不过只看一篇还是不够的,刚开始多知道一点总是好的,也可以去搜搜看TNF的前世今生啦、Treg的前世今生啦等等,做个知识储备+背景了解吧~~这里都是举个栗子,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和领域来看哈。

知识背景储备有了,该做实验了,别人都是咋做的??我要从哪儿开始??

啊,是时候,看research paper了!

嗯,在确定课题准备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心里有数,知道自己要用什么实验来证明什么问题,什么实验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个问题,所有实验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前后能说通的story,这对后面写文章至关重要~~~不然写着写着发现“oh no 少个实验没它不行赶紧补”这个时间就蹭蹭的~~溜了溜了

Research paper的摘要还是挺好看的,如果你没有时间细看,把摘要盘一遍也是有收货的。

摘要就是目的、方法/设计、结果和结论。一段式的话,可以从几个关键词看出目的、结果和结论,像这个细盘的就是结果~每一步都写的很详细:

分段式的话,段落更清晰,但是设计部分也只是列举了一下所用到的细胞还有实验方法,详细的要去文章里找。

嗯,research paper正文基本是 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conclusion/discussion这几个部分,有时候conclusion和discussion会合并。

这里的introduction就窄而深,大多是这个课题研究的靶点/疾病大背景简单介绍下,however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做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introduction的最后一段会详细写一下,in this article,我们证明了什么,结果是什么,因此怎样怎样。所以如果你对背景已经很熟悉了,可以直接看这段。

怎么证明的呢?不知道做哪些实验的话,一定要看看他们的method和results,结合起来看哪些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这些实验方法

得出了这些结论

像比较大众的MTT、western blot、 flow、 qPCR等都是有protocol的,所以method可能不会写的很详细,这个protocol你可以管师兄姐要(如果有最好了)、或者问老板、自己买来试剂盒研究或者网上看。不过我觉得刚开始阶段还是有人带入门最幸福(跑题了)~~

最后discussion会总结分析一下本文的results,

讨论一下文章的不足,

也是你可以挖掘新课题的点~

这里的discussion一般不会再重复introduction里讲过的内容,如果results跟其他组发的paper不一样或者概念不一样的话也会在这里讨论原因

(写文章的时候discussion简直好难啊 好难啊 啊...)

最后discussion的最后一段会再总结一下,呼应本文中心思想。。

差不多就这样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加油~~~~~祝你看paper 发paper一切顺利!

观点三

作者|九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45349/answer/895737693

最近刚好给组会里的小朋友讲怎样阅读英语论文,在此顺手贴上。

一篇科学性的英文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Title(题目),Abstract(摘要),Introduction(引言),Method(方法),Result(结果),Discussion(讨论)。

科学论文结构示例

高效率阅读论文的核心是要带着问题读,当问题在阅读后已经得到回答,阅读才是有效的。注意,这里说得到回答不是指问题本身有了确定答案(盖棺定论),而是指明确问题本身在这篇文章有没有被解决(明确该文贡献)。

看论文分浏览和精读

浏览的目的是获得文章的主旨,不拘泥于细节。这样的话,主要通过看题目,摘要,然后看图表部分,以及文章最后一段。大概五分钟就能了解论文主旨了。如果重要的或者感兴趣则进一步精读,不重要且不感兴趣就跳过。人生苦短啊。

精读则需要深挖细节,从细节中欣赏天使或寻找魔鬼。欣赏天使指的是学习文章的优点和带来的启发;寻找魔鬼是指批判文章的不合理之处。精读之后需要尝试用自己语言阐释: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得出什么结论。

具体来说,阅读时需要带着以下几点问题(精读的问题清单):

a) 明确研究的问题是什么?(What)——Introduction

b)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Why)——Introduction

c) 清楚理解关键词、关键变量,涉及到的重要概念。——Introduction、Background

d) 方法(Method)部分主要解决的是How的问题,在读的时候要理清楚:

i. 研究假设是什么?——Introduction 部分有提,方法是针对假设进行验证的。

ii. 研究方法,应用什么技术?(主要关注严谨程度)

iii. 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控制变量是什么?怎么控制?(核心关注)

iv. 你觉的他们的方法合理吗?有什么漏洞?你有什么更好的改进方案?(批判性思考)

e) 结果,结果表达清晰吗?该有的数据有呈现吗?缺什么?(批判性思考)

f) 讨论,作者认为本文的优缺点如何?你有什么评论?你认为如何?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案吗?(批判性思考)

一些小的技巧:

1、Introduction 最后一两段一般会明确说明文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研究假设是什么,简单介绍本文用什么方法做。而Discussion最后一两段则是回应前面这部分,总结说明文章贡献等。所以在浏览时,可以通过这几段很快提取主旨。只是它说的靠不靠谱则要去寻找细节支持了。

2、有同学反应说自己在看文献时总是记不住文献的单词和内容,导致自己很沮丧以致难以进行下去。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不是有同样的困扰。如果有,我想你们大概是误会了阅读文献的目的了。阅读不是要求你记住单词或内容,而是要理解文章的逻辑。至于汇报时,把关键词写在ppt上,把能帮助你理解逻辑的线索写在PPT上,就能串起故事了。阅读核心是学习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思考其结果带来的启发,而不是背文献。通俗点说,就是阅读文献和做科研写文章,是开卷不限时考试,而不是闭卷考试。

3、万事开头难,There is no better practice to become an effective reader than reading.

观点四

作者|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45349/answer/1001261228

PS:一直不会看外文文献,学学人家。
本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大学四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但是现在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

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3、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

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

7、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越来越多

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过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

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

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

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

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新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板会觉得你很厉害。
反正我觉得多读了,读起来就快了,而且也会慢慢喜欢上看外文文献,收获自然也就多了。
可能写得有点乱,凑合看吧,我们一起奋斗!!!

最后!!!!!

文献,科研的基础。学习从“读”开始,由“读”深入,做实验和写论文都少不了参考相关文献。“读文献”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最基础也是最需要必备的能力,你是怎么做的?听听大牛的干货分享,练一招学术逆袭的必杀技…

科研牛人一: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

观点五

作者|星火英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245349/answer/902082827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 - 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

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

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 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6.提高阅读的效率

1.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3.阅读顺序: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 introduction, 然后看discussion, 最后看result和method (结合图表)。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你们刚开始是怎么看英文文献的?相关推荐

  1. 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想问一下各位,最初应该怎么看进去?

    相见恨晚!有了这个翻译神器,再也不愁看英文文献了! 就算每天都和英文文献打交道,是不是还是发现文献中总是有那么一些看不懂的英文单词冒出来,如果是PDF中的生词和句子,复制到翻译软件中去翻译总是有些麻烦 ...

  2. 研究生们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是怎么看的

    这里写目录标题 1. 研究生们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是怎么看的 1. 研究生们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是怎么看的 文献积累初期, 即使个人英语很好, 也建议先读一些中文论文或经典著作打好基础. 博士毕业论文是最好的 ...

  3. qq浏览器网页翻译_有了这些PDF翻译软件,再也不愁看英文文献了

    就算每天都和英文文献打交道,是不是还是发现文献中总是有那么一些看不懂的英文单词冒出来,如果是PDF中的生词和句子,复制到翻译软件中去翻译总是有些麻烦,划词取词也不是那么贴合心意.那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几款 ...

  4. 解决看英文文献复制段落翻译时的换行问题

    1,遇到的问题: 新手看英文论文,需要借助软件翻译,当从英语pdf论文中复制一段文字到翻译软件或者word中时,翻译软件或者word不会自动把pdf内的换行符去掉,导致每句话不完整,最后翻译不准确. ...

  5. 研究生新同学,牛人看英文文献的经验,值得你收藏

    研究生生活开始了,需要阅读英文文献了. 不读英文文献,还能叫研究生么. 可是,你知道吗,你的面前有几座大山需要翻越: 1)文献是用英文写的,不是用中文写的: 2)专业文献的内容不好懂,即使是用中文写的 ...

  6. 美赛资源查找指南(内含看英文文献翻译利器)

    食用前提:参与美赛的同学大都也都使用科学上网吧.如果不使用科学上网,推荐大家使用各类镜像. 论文 1.谷歌学术 [需要科学上网]打开谷歌浏览器后直接搜索谷歌学术即可. 谷歌学术是一个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 ...

  7. python英文段落修改_Python小程序解决看英文文献时段落换行问题,方便翻译~

    转载https://blog.csdn.net/symaeh/article/details/81046607 使用方法:首先复制(ctrl+c)内容,然后运行Remove_line_breaks.p ...

  8. 知云文献翻译打不开_推荐一个很好用的阅读英文文献工具(研究僧看过来啦!!!)...

    刚刚研一的小伙伴是不是看到整篇的英文文献十分苦恼... 科研小白表示完全看不懂英文论文啊,就算看完了再回忆回忆脑袋怎么是一片空白..金鱼的记忆. 我这六级的水平(更可能是四级的水平)怎么才能看懂这动不 ...

  9. 看不懂英文文献,怎么写论文?

    在开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先要明确英文文献的重要性,这样我觉得大家才有死磕英文文献的动力. 以我为例,我硕士毕业论文的方向是美国政治思想,国内的对于美国政治思想的研究文章实际上是非常多,再加上 ...

  10. 手把手教你用WOS数据库解决英文文献

    一.确定关键检索词. 1.在看文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我们的研究方向,再进行主题分析."主题"即为文献或检索课题所论述的.研究的具体对象或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心内容.而主题的确定 ...

最新文章

  1. 判断有向图g中顶点i到顶点j是否有路径_[源码和文档分享]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短路径问题求解...
  2. 多激光雷达外参⾃动化标定算法及代码实例
  3. Waymo高管指责媒体夸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
  4. 软件工程个人最终总结
  5. windows10自动填充密码开机自动登陆
  6. 计算机教学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实践研究.doc
  7. vb连接mysql数据库必须要装mysql odbc驱动程序_vb连接mysql数据库必须要装mysql odbc驱动程序...
  8. C++ 对象模型(二)
  9. jquery 弹出层
  10. 使用octave符号运算求解不定积分、微分方程等(兼容matlab)
  11. banner图/轮播图----html
  12. 原生WebView长截图 和 Tencent x5webview截长图
  13. 计算机学报在线阅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doc...
  14. 计算机专业职称入深户,深圳市人才引进入深户新政策
  15. 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珍惜现在,感恩生活(多重背包)
  16. 基于单片机的自行车码表设计
  17. arduino led灯通讯
  18. Portapack应用开发教程(十二) SSTV接收机 A
  19. tsf定时任务迁移到xxl-job
  20. java游戏开发入门(十) -粒子特效

热门文章

  1. 基于ICD-10诊断编码的慢性病并发症聚类算法
  2. 判断回文字符串-C语言
  3. 华为盒子显示未连接服务器,华为盒子 连接服务器地址
  4. PHP+Redis实现高并发
  5. OpenCV学习:找出人脸,同时比较两张图片中的人脸相似度
  6. 小米贷款利息计算器源码
  7. java获取微信用户信息(UnionID)
  8. 计算DSP程序运行时间
  9. 电力软件系统测试报告,电力巡检系统测试报告-软件工程
  10. IT行业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