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称作UART。它将要传输的资料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加以转换。作为把并行输入信号转成串行输出信号的芯片,UART通常被集成于其他通讯接口的连结上
  

2.3.1 串口信号定义和接线方法-5针串口-9针串口-全功能串口

1.串口、并口接口定义

  并行口与串行口的区别是交换信息的方式不同,并行口能同时通过8条数据线传输信息,一次传输一个字节;而串行口只能用1条线传输一位数据,每次传输一个字节的一位。并行口由于同时传输更多的信息,速度明显高于串行口,但串行口可以用于比并行口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2.25针并行口插口的针脚功能:

              表2 3 25针并行口插口的针脚功能

3.串行口的典型代表是RS-232C及其兼容插口,有9针和25针两类。

  25针串行口具有20mA电流环接口功能,用9、11、18、25针来实现。其针脚功能如下:
                表2 4 25针串行口插口的针脚功能

4.9针串行口的针脚功能

                  表2 5 9针串行口插口的针脚功能

5.串口通信基本原理及接线方法

  目前较为常用的串口有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通信距离较近时(<12m),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RS232端口(RS422,RS485较远),若距离较远,需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最为简单且常用的是三线制接法,即地、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三脚相连,本文只涉及到最为基本的接法,且直接用RS232相连。表2 6中为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
                表2 6 DB9和DB25的常用信号脚说明

  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串口传输数据只要有接收数据针脚和发送针脚就能实现: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两个串口相连或一个串口和多个串口相连: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 对9针串口和25针串口,均是2与3直接相连;两个不同串口(不论是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串口或分别是不同计算机的串口)。
  上面分析是对微机标准串行口而言的,还有许多非标准设备,如接收GPS数据或电子罗盘数据,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接收数据针脚(或线)与发送数据针脚(或线)相连,彼此交叉,信号地对应相接,就能百战百胜。

                      图2 32 常用串口电缆
  串口调试中要注意的几点:
  串口调试时,准备一个好用的调试工具,如串口调试助手、串口精灵等,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强烈建议不要带电插拨串口,插拨时至少有一端是断电的,否则串口易损坏。

6.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定义

  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只能由一方A传到另一方B,则称为单工。如果在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称为半双工传输。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
  电话线就是二线全双工信道。 由于采用了回波抵消技术,双向的传输信号不致混淆不清。双工信道有时也将收、发信道分开,采用分离的线路或频带传输相反方向的信号,如回线传输。

7.奇偶校验

  串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可能引起信息的出错,例如,传输字符‘E’,其各位为:

  由于干扰,可能使位变为1,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出现了“误码”。我们把如何发现传输中的错误,叫“检错”。发现错误后,如何消除错误,叫“纠错”。最简单的检错方法是“奇偶校验”,即在传送字符的各位之外,再传送1位奇/偶校验位。可采用奇校验或偶校验。
  奇校验:所有传送的数位(含字符的各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如:

  偶校验:所有传送的数位(含字符的各数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如:


  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部分误码(1位误码能检出,2位及2位以上误码不能检出),同时,它不能纠错。在发现错误后,只能要求重发。但由于其实现简单,仍得到了广泛使用。
有些检错方法,具有自动纠错能力。如循环冗余码(CRC)检错等。

8.串口通讯流控制

  在串行通讯处理中,常常看到RTS/CTS和XON/XOFF这两个选项(尤其在上位机中),这就是两个流控制的选项,目前流控制主要应用于调制解调器的数据通讯中,但对普通RS232编程,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好处的。那么,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有何作用,在编制串行通讯程序怎样应用呢?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流控制在串行通讯中的作用
  这里讲到的“流”,当然指的是数据流。数据在两个串口之间传输时,常常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或者两台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不同,如台式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接收端数据缓冲区已满,则此时继续发送来的数据就会丢失。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通过MODEM进行数据传输,这个问题就尤为突出。流控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接收端数据处理不过来时,就发出“不再接收”的信号,发送端就停止发送,直到收到“可以继续发送”的信号再发送数据。因此流控制可以控制数据传输的进程,防止数据的丢失。 PC机中常用的两种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软件流控制XON/XOFF(继续/停止),下面分别说明。
  硬件流控制
  硬件流控制常用的有RTS/CTS流控制和DTR/DSR(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置就绪)流控制。硬件流控制必须将相应的电缆线连上,用RTS/CTS(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流控制时,应将通讯两端的RTS、CTS线对应相连,数据终端设备(如计算机)使用RTS来起始调制解调器或其它数据通讯设备的数据流,而数据通讯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则用CTS来起动和暂停来自计算机的数据流。这种硬件握手方式的过程为:我们在编程时根据接收端缓冲区大小设置一个高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75%)和一个低位标志(可为缓冲区大小的25%),当缓冲区内数据量达到高位时,我们在接收端将CTS线置低电平(送逻辑0),当发送端的程序检测到CTS为低后,就停止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缓冲区的数据量低于低位而将CTS置高电平。RTS则用来标明接收设备有没有准备好接收数据。常用的流控制还有还有DTR/DSR(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置就绪)。我们在此不再详述。由于流控制的多样性,我个人认为,当软件里用了流控制时,应做详细的说明,如何接线,如何应用。
  软件流控制
  由于电缆线的限制,我们在普通的控制通讯中一般不用硬件流控制,而用软件流控制。一般通过XON/XOFF来实现软件流控制。常用方法是: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数据量超过设定的高位时,就向数据发送端发出XOFF字符(十进制的19或Control-S,设备编程说明书应该有详细阐述),发送端收到XOFF字符后就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当接收端的输入缓冲区内数据量低于设定的低位时,就向数据发送端发出XON字符(十进制的17或Control-Q),发送端收到XON字符后就立即开始发送数据。一般可以从设备配套源程序中找到发送的是什么字符。应该注意,若传输的是二进制数据,标志字符也有可能在数据流中出现而引起误操作,这是软件流控制的缺陷,而硬件流控制不会有。

9.额外说明:

  UART含义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很多非RS232的串口也要接入PC机,如果为每一种新出现的串口都增加一个新的I/O口显然不现实,因为PC后面板位置有限,因此,将RS232串口和非RS232串口都通过RS232口接入是最佳方案。UART的U(通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早期ROM BIOS和DOS里的通信软件都是为RS232设计的,在没有检测到DCD有效前不会发送数据,因此,就连发送一个字符这样朴素的应用也要给出DCD、DTR、DSR等控制信号。因此,串口接头上要将一些控制线短接,或者干脆绕过系统软件自己写通信程序。
  到此,UART的涵义就总结为:通用的 异步 (串行) I/O口。就在UART冠以通用二字,准备一统江湖的时候,制造商们不满于它的速度、体积和灵活性(软件可配置),推出了USB和1394串口。目前,笔记本上的UART串口有被取消的趋势,因而有网友发出了“没有串口,吾谁与归”的慨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USB取代UART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自从贺氏(Hayes)公司推出了聪明猫(SmartModem),他们制定的MODEM接口就成了业界标准,自此以后,所有公司制造的兼容猫都符合贺氏标准(连AT指令也兼容)。
细观贺氏制定的MODEM串口,与RS232标准大不相同。DTR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一直保持有效,DSR在MODEM上电后/可以拨号前有效(取决于软件对DSR的理解),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只要DTR/DSR无效,通信过程立即终止。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算是流控,但肯定不是RS232所指的那种主流控。如果拘泥于RS232,你是不会理解DTR和DSR的用途的。
  贺氏不但改了DTR和DSR,竟然连RTS和CTS的涵义也重新定义了。因此,RTS和CTS已经不具有最开始的意义了。从字面理解RTS和CTS,是用于半双工通信的,当DTE想从收模式改为发模式时,就有效RTS请求发送,DCE收到RTS请求后不能立即完成转换,需要一段时间,然后有效CTS通知DTE:DCE已经转到发模式,DTE可以开始发送了。在全双工时,RTS和CTS都缺省置为有效即可。然而,在贺氏的MODEM串口定义中,RTS和CTS用于硬件流控,和什么全双工/半双工一点关系也没有。 注意,硬件流控是靠软件实现的,之所以强调“硬件”二字,仅仅是因为硬件流控提供了用于流量情况指示的硬件连线,并不是说,你只要把线连上,硬件就能自己流控。如果软件不支持,光连上RTS和CTS是没有用的。
  RTS和CTS硬件流控的软件算法如下:(RTS有效表示PC机可以收,CTS有效表示MODEM可以收,这两个信号互相独立,分别指示一个方向的流量情况) 。
  PC端处理:
  发: 当发现(不一定及时发现) CTS (-3v to -15v)无效时,停止发送,
       当发现(不一定及时发现) CTS (3v to 15v)有效时,恢复发送;
  收: 当接收buffers中的bytes当接收buffers中的bytes>N 时,给 RTS 无效信号(-3v to -15v);
  MODEM端处理:同上,但RTS与CTS交换。
  在RS232中本来CTS 与RTS 有明确的意义,但自从贺氏(HAYES ) 推出了聪明猫(SmartModem)后就有点混淆了。在RS232中RTS 与CTS 是用来半双工模式下的方向切换;HAYES Modem中的RTS ,CTS 是用来进 行硬件流控的。通常UART的RTC、CTS 的含义指后者,即用来做硬流控的。
  如果UART只有RX、TX两个信号,要流控的话只能是软流控;如果有RX,TX,CTS ,RTS 四个信号,则多半是支持硬流控的UART;如果有 RX,TX,CTS ,RTS ,DTR,DSR 六个信号的话,RS232标准的可能性比较大。
  硬流控的RTS 、CTS :RTS (Require To Send,发送请求)为输出信号,用于指示本设备准备好可接收;CTS(Clear To Send,发送清除)为输入信号,有效时停止发送。假定A、B两设备通信,A设备的RTS 连接B设备的CTS ;A设备的CTS 连接B设备 的RTS 。 前一路信号控制B设备的发送,后一路信号控制A设备的发送。对B设备的发送(A设备接收)来说,如果A设备接收缓冲快满的时发出RTS 信号(意思 通知B设备停止发送),B设备通过CTS 检测到该信号,停止发送;一段时间后A设备接收缓冲有了空余,发出RTS 信号,指示B设备开始发送数据。A设备发(B设备接收) 类似。上述功能也能在数据流中插入Xoff(特殊字符)和Xon(另一个特殊字符)信号来实现。A设备一旦接收到B设备发送过来的Xoff,立刻停止发 送;反之,如接收到B设备发送过来的Xon,则恢复发送数据给B设备。同理,B设备也类似,从而实现收发双方的速度匹配。
  半双工的方向切换:RS232中使用DTR(Date Terminal Ready,数据终端准备)与DSR(Data Set Ready ,数据设备准备好)进行主流控,类似上述的RTS 与CTS 。对半双工的通信的DTE(Date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与DCE(Data circuit Equipment )来说,默认的方向是DTE接收,DCE发送。如果DTE要发送数据,必须发出RTS 信号,请求发送数据。DCE收到后如果 空闲则发出CTS 回 应RTS 信 号,表示响应请求,这样通信方向就变为DTE->TCE,同时RTS 与CTS 信号必须一直保持。从这里可以看出,CTS ,TRS虽 然也有点流控的意思(如CTS 没有发出,DTE也不能发送数据),但主要是用来进行方向切换的。

2.3 基于FPGA的UART协议实现(一)串口信号定义和接线方法-5针串口-9针串口-全功能串口相关推荐

  1. 基于FPGA的UART接口协议设计

    一.PC终端概述 PC终端,Personal Computer 智能终端,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电脑GUI界面控制我们的外部硬件电路. 因此设计到了PC与外部硬件电路的通信接口.对于台式电脑.个人笔记本, ...

  2. 基于FPGA实现uart串口模块(Verilog)--------接收模块及思路总结

    基于FPGA实现uart串口模块(Verilog)--------接收模块及思路总结 uart通信协议简单理解为串转并和并转串的两个模块.同时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且输入输出端为串行. 此次实现uar ...

  3. 基于 FPGA 的 UART 控制器设计(VHDL)(下)

    今天给大侠带来基于FPGA的 UART 控制器设计(VHDL)(下),由于篇幅较长,分三篇.今天带来第三篇,下篇,使用 FPGA 实现 UART.话不多说,上货. 之前有关于 Veriliog HDL ...

  4. 基于FPGA实现uart串口模块(Verilog)--------发送模块及整合

    基于FPGA实现uart串口模块(Verilog)--------发送模块及整合 当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后,需要重新发送形成回环验证模块正确性.思路和结束模块有一点点的小差异.接收模块最终输出的是一个并 ...

  5. 基于FPGA的VGA协议实现

    基于FPGA的VGA协议实现 一.VGA简述 1.VCG接口 2.原理 3.显示器扫描 4.VGA时序分析 5.VGA时钟计算 6.不同分辨率的VGA参数 二.显示彩条 1.色彩原理 2.彩条输出 三 ...

  6. 基于FPGA的UART异步串行通信发送模块设计与实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PGA科技室",更多内容请关注 下一篇文请点击下列链接(接收模块设计) [基于FPGA的UART异步串行通信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 本文发送模块: 在电子系统中 ...

  7. 基于FPGA的DVP协议实现

    基于FPGA的DVP协议实现 DVP协议的介绍 DVP协议代码 DVP协议的测试代码 总结 DVP协议的介绍 DVP协议是摄像头中最常用到的协议,除了DVP协议摄像头中还有娶她常用的协议如:MIPI. ...

  8. netty 游戏服务器框图_基于Netty和WebSocket协议实现Web端自动打印订单服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etty和websocket协议实现web端自动打印订单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 ...

  9. 基于FPGA实现UART接口设计(异步串行通信)

    时间就是金钱,技术就是饭碗,每天学习,每天积累,做好现在,不担心未来,加油! 1 简介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 ...

最新文章

  1. bootstrap操作mysql数据库_前后端连接(BootStrap_MySQL_MyEclipse)
  2. Asp.net2.0工具包AjaxControlToolkit下载和安装
  3. 记录一下自己的VScode插件
  4. Android 应用性能优化(5)---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App会卡顿?
  5. 催收 重新分案_贷后风险管理(催收)模型框架搭建
  6. Updater Application Block for .net 2.0 发布了
  7. Mysql 中 show full processlist
  8. ai人工智能的数据服务_可解释的AI-它对数据科学家有何影响?
  9. html和body高度不一致,即使html和body都是容器流体的高度不是100%
  10. 计算机主板型号尺寸,10大华硕主板型号简介,组装电脑的朋友可别错过
  11. 游戏开发流程及QA职责
  12. WIN10如果将电脑网络分享给iphone
  13. R语言数学表达式、特殊符号等
  14. 用于分类的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算法
  15. safari浏览器的兼容
  16. 何华达回忆录:何华达经历的辛酸过去!
  17. mongodb服务配置
  18. 老司机手把手教php,老司机手把手教你玩驱魔!纯小白无脑驱魔攻略
  19. 14.4 手机号码归属地查询
  20. 华为面试题c/c++

热门文章

  1. linux可用直播软件,linux 下的直播软件 nslive
  2. Gmesh学习·tutorial游览(一)
  3. 10年期国债利率笔记
  4. 59.1 Facebook网络模拟测试工具ATC使用
  5. bo蓝牙耳机怎么连接_蓝牙耳机怎么用,HIK X1蓝牙耳机怎么样?
  6. 电脑耳机没有声音,前面板耳机孔没声音
  7. 恋爱小女孩给男朋友写的信
  8. 如何在电脑上转换视频格式? - 10款视频转换工具分享
  9. 如何用Python做一个三阶拼图?
  10. RGB颜色表(按需求分类),例如:柔和的、明亮的、温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