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科技行业的领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必然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腾讯亦然。

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靠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

仅靠抄袭可以做到吗?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5年前,看看腾讯的创新之路吧。

1.QQ是如何打败ICQ的?

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

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

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2.QQ群是如何打败聊天室的?

在QQ崛起的年代,上网=聊天室+新浪新闻+电子邮件。名头最响的有新浪、网易、碧海银沙等聊天室,最高峰的时候,网易聊天室的一个房间就有几万人同时在线。火爆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聊天室,多少人在网上做着偶遇“轻舞飞扬”的梦。

俱往矣。

聊天室的没落,在于这种用户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太不稳定,而QQ创新推出的QQ群,可以查看聊天记录,可以自行定义好友名,将QQ从早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真实的用户关系。

这个时候,美国的AOL网络集团市值达到1630亿美元,站在巅峰时刻,旗下的AIM即时通讯软件集成了ICQ的功能,也推出了聊天室的功能,并且拥有2000万的用户。

但是,AIM软件和AOL聊天室的功能是分开的,这使得AOL聊天室只能成为陌生人的聊天工具,并且,使用这两个软件的服务,还是要收费的:登陆AOL聊天室,每月要支付19.95美元的月费。如今看来,这真是愚蠢的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软件为王的时候,又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成功的社交网络,不是FACEBOOK,而是腾讯的QQ群。

2002年8月份发布的QQ新版本,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这些功能,让QQ迅速转型成为真实的社交网络平台,而QQ号也成为了人们的网络身份证。

2003年以后,QQ推出QQ秀形象、群相册、QQ空间等功能,不断深化满足了用户的潜在社交需求,使得其人气一直保持旺盛。

3.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

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

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

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

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

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

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

4.QQ游戏是如何打败联众的?

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

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

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

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

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

再看操作人性化。

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

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

5.腾讯网游是如何打败盛大的?

2001年,盛大引入韩国网游传奇,火爆全国,正式建立了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

2002年,网易自主研发的大话西游二获得成功,2003年梦幻西游再次大受欢迎,从此成为自主研发网游领域的老大。

2003这一年,腾讯也开始进军游戏市场,但是直到2007年为止,腾讯的大型游戏一直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何在呢?不但腾讯没有作为,作为网游模式创立者的盛大,在此后几年引入了大量韩国大作,几乎全部折戟沉沙。

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我认为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盛大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的,但是产品上并没有任何改进,大量采取拿来主义,随着国内本土研发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任何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必将被市场淘汰。盛大如此,九城如此,早期在大型网游市场上的腾讯也是如此,即使他拥有火爆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

2006年,韩国网游市场上枪战射击游戏开始兴起,“突袭O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据网络评测认为,此款游戏“真实的枪械数据、人体物理学向CS看齐、地图设计十分精美和优秀,并且《突袭OL》的每一张地图都具备了很强的可玩性。”这款游戏也很快被引入国内市场,只可惜并未能风光多久。

在射击游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还是CS这款老牌游戏,他优秀的操作体验,绝佳的平衡性,不是哪个随便进入的游戏能撼动的。

2007年,腾讯以极低的价钱从韩国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那里买来了CF穿越火线这款游戏。

其开发者Smile Gate公司只是一家33个人的小公司,至今只制作出了CF一款游戏,研发实力实在有限,推出后在韩国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在2012年停止了运营,退出市场。

其实这一年的腾讯,已经通过QQ秀和棋牌游戏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但买回了CF,还买了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一大堆的网游。

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

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

请注意,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

此后,腾讯自主开发或者引入的韩国网游大量获得成功,正是通过这种研发微创新的复制,2010年,腾讯打败盛大,登顶网游市场第一的宝座。

从此,中国网游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那些只会引入国外大作,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纷纷衰落,QQ炫舞取代了劲舞团,QQ飞车打败了跑跑卡丁车,巨人的进击啊。

另一方面,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自主研发网游企业,网易,畅游,巨人,越活越滋润。2009年腾讯推出QQ西游,被网易打得满地找牙。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腾讯网游的成功,是产品创新的成功,而那些相对平庸的作品,即使同样具有QQ这个平台的导流,照样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无情嘲笑。

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

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

QQ邮箱在早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将张小龙这个技术天才网罗帐下,才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功。

腾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一旦找到了创新的魔法盒,那他就将脱胎换骨,黄袍加身。

6.微信的创新和未来

2010年,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腾讯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转身。

大象的转身是如此的轻盈而迅速。

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微信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1.0版本仅有聊天功能,1.1版本增加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1.2版本打通腾讯微博,1.3版本加入多人会话,2.0版本加入语音对讲功能。直到这个时候,腾讯才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追赶,开始创新之路。

2.5版本率先引入查看附近的人,正是这个功能的推出,实现了对主要对手米聊的技术创新和用户大爆炸式增长。

3.0版本率先加入漂流瓶和摇一摇功能,3.5版本增加英文界面,全面进军海外市场。这个时候的国际市场上,日本的LINE同时崛起,并且更早一步的开始了对东南亚的占领。而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仍在梦中,WHAT'SAPP仍在延续着当年ICQ的软件思维,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4.0版本率先推出相册和朋友圈功能,4.2版本增加视频聊天插件,4.3版本增加语音搜索功能,4.5版本增加多人实时聊天,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微信的社交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并且一步步向移动智能助手的角色发展。必须说明的是,在视频聊天和智能语音搜索上,微信的比LINE更早了一步,产品体验开始领先。(LINE的成功更多是明星营销策略和商业化生态系统的搭建上,产品创新体验上并无优势。)

5.0版本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微信支付体系打通,一个移动商业帝国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

从全球来看,LINE的商业化无疑更早获得成功,国际化的脚步也更快,但是腾讯最擅长的从来就是后来居上:只要方向正确,专注创新,奇迹总会发生。

2013年4月,海外用户突破4000万,8月突破1亿,月均以超过1500万的速度滚雪球,按此速度,年底将突破2亿,明年将达到4亿,全球用户达到10亿量级。

如果一切顺利,腾讯将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创新领导者。接下来,让我们见证奇迹吧。

7.腾讯的创新之道

在我看来,腾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腾讯是世界上最早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之一,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区别于ICQ和AOL,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获得大规模商业成功的即时通讯企业。

二,腾讯是世界上最早获得成功的真实社交网络平台,通过QQ和QQ群在2002年的创新式无缝连接,让他从陌生人社交转向了真实社交关系,摧毁了传统的聊天室商业模式,并在QQ秀上赚到第一桶金,这种转变在时间上比facebook领先两年。

三,最早执行快速迭代微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正是这种微创新能力让他击败了MSN、联众、盛大等众多的互联网巨头,获得强大的盈利能力。平台导流只是让他放大了这种商业成功,否则无法解释腾讯旗下众多失败的副产品,譬如SOSO搜索等。

四,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即使在全球来看,腾讯的转身也要早于美国的facebook,仅仅慢于谷歌。

截止2013年一季度,腾讯拥有2万5000名员工,其中超过一半是研发人员,累计申请专利7000项,全球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谷歌和雅虎。

这就是腾讯的创新底蕴。

备注:

在最近的阿里和腾讯两大派系中,个人还是倾向于阿里一系。在我看来,腾讯系大多都是抄袭出身(从网游的观点),但不得不说,腾讯抄袭但并不盲从,它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色。

现在移动互联网各种形形色色的产品,仔细看难免不会发现中间有及其类似的东西。市场是一个“泥潭”,一滩“浑水”,只有懂得如何创新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特色。

回看腾讯这些年(文末有感)相关推荐

  1. 从“阅、猫、新、影”四剑合璧,看腾讯的新文创战略

    作者 | 产业科技君 来源 | 产业科技 6月8日,猫眼官宣,委任程武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任命从6月9日开始生效.这意味着,作为曾经的腾讯影业CEO,程武目前不仅仅是阅文的掌门人,还将参与猫眼的日常事务 ...

  2. 研究一下物理引擎,做了个游戏,文末有感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inProgram 原作者:花叔 Cocos 已获得转载授权 前阵子过春节,在家看小孩没法出去玩,于是就码起来了,心血来潮想做个基于物理引擎的小游戏,于是愉快地打开了 Coco ...

  3. 看淘宝营销api 文档有感

    total: use appkey & secrect variance naming rule 提供沙箱环境 使用api gateway 使用rest(但返回结果包裹了 isp.thread ...

  4. 2022 互联网中秋月饼大赏,腾讯送火腿,字节寓意圆满,你最钟爱哪款呢?(文末有抽奖)...

    整理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配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是一年花好处,人月中秋两团圆!今年的中秋,你是在家乡还是在他乡度过呢?无论在何处,只要心在一起,多远都不是距离. 每 ...

  5. 做数据分析不得不看的书有哪些?(文末抽奖送书)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文末抽奖送书哟) 数据分析类的书有很多,可以按数据分析的流程分类,每个流程应该看哪些书籍. 也可以按照通识类和工具类进行分类,通识类可以理解为入门读物类,工具类就是针对不同的工 ...

  6. 100 个网络基础知识普及,看完成半个网络高手!(文末附PDF版本)

    点击上方"涛哥聊Python",选择"星标"公众号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CU技术社区 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5 分钟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着按需查找对应知识点 ...

  7. 四种代码洁癖类型,程序员看了直呼内行(文末经典书送)

    很多程序员在写代码的时候 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习惯 比较典型的就是"代码洁癖" 我收集了一些代码洁癖症状 分了四个类型 来看看有没有你对应的吧 一.极简断舍离型 二.距离产生美型 三. ...

  8. 【文末福利】算法大赛评委共话技术趋势,这场直播值得一看!

    2020腾讯广告算法大赛初赛如火如荼,赛事热度亦不断升级,截止目前已吸引近两万名技术人才关注.为了更好的以产研结合的形式助推行业人才培养,让专业高校学生及技术从业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AI技术发展趋势,腾 ...

  9. 为什么PRD写的Low?你看图文、支付、数据、登录、按钮……藏了多少猫腻!(文末送44页淘宝PRD)...

    ‍ ‍ 全文3.1千字 文末送44页淘宝PRD实例 产品界面设计往往都是所见即所有,比葫芦画瓢即可. 但是产品经理很快就把原型画出完了,却在UI设计或开发的时候就常常被拉去澄清细节. "甩手 ...

最新文章

  1. 竖直菜单 html,jQuery实现的网页竖向菜单效果代码
  2. 南京大学发布WebCaricature漫画人脸识别数据集
  3. 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BIO、NIO、AIO
  4. eclipse创建多模块maven工程小结
  5. 【工业控制】PolyWorks培训教程-设备转站
  6. python新手练习项目_适合Python 新手的5大练手项目,你练了么?
  7. 将物体固定在坐标某个点_坐标变换(2)—不同坐标系下的变换
  8. thinkcell插件_PPT大神私藏的5款插件,用好它们,小白也能快速做出精美的PPT
  9. linux学习查看系统资源和磁盘分区
  10. 中流科技联手RedHat建立开放SOA解决方案中心
  11. Android 音乐播放器SD卡本地播放器实现
  12. 语音识别-基础(一):简介【语音转文本】
  13. 论文阅读:UER: An Open-Source Toolkit for Pre-training Models
  14. 畅想小组KTV点歌系统简介
  15. 还在为图片转Excel而烦恼?6种转换方法让你3秒实现转换
  16. springboot在Gradle7以上版本不识别compile解决方案
  17. 实验2:天气查询小程序
  18. 国内外语音识别行业最全盘点及技术分析和预测
  19. HTTP、TCP、Socket、长连接、短连接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区别
  20. 解决SQL Server2000安装挂起

热门文章

  1. 【Matlab 六自由度机器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构建机器人工作空间(附MATLAB建模仿真完整代码)
  2. 如何测试基于Unity3D引擎的游戏
  3. 骨骼的动作识别数据集_[骨架动作识别]数据集
  4. 越客汽车美容管理软件 汽车行业专用软件
  5. 创新密码532,YonSuite打造“SaaS+PaaS+生态”新模式
  6. 讯飞输入法键盘计算机,讯飞输入法电脑版使用教程
  7. 2021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最新解析及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模拟考试题
  8. 用Pandas揭秘美国选民的总统喜好
  9. 五年级计算机教案及反思,五年级信息技术轻松调节图片教学设计与反思
  10. ATmega2560调试记录:驱动安装、程序无法下载、波特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