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淘宝UED - 筱谷

Nginx + Node.js + Java 的软件栈部署实践

关于前后端分享的思考,我们已经有五篇文章阐述思路与设计。本文介绍淘宝网收藏夹将 Node.js 引入传统技术栈的具体实践。

淘宝网线上应用的传统软件栈结构为 Nginx + Velocity + Java,即:

在这个体系中,Nginx 将请求转发给 Java 应用,后者处理完事务,再将数据用 Velocity 模板渲染成最终的页面。

引入 Node.js 之后,我们势必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 技术栈的拓扑结构该如何设计,部署方式该如何选择,才算是科学合理?
  2. 项目完成后,该如何切分流量,对运维来说才算是方便快捷?
  3. 遇到线上的问题,如何最快地解除险情,避免更大的损失?
  4. 如何确保应用的健康情况,在负载均衡调度的层面加以管理?

系统拓扑

按照我们在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二)- 基于前后端分离的模版探索一文中的思路,Velocity 需要被 Node.js 取代,从而让这个结构变成: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目标。然而,在传统栈中首次引入 Node.js 这一层毕竟是个新尝试。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决定只在收藏夹的宝贝收藏页面(shoucang.taobao.com/item_collect.htm)启用新的技术,其它页面沿用传统方案。即,由 Nginx 判断请求的页面类型,决定这个请求究竟是要转发给 Node.js 还是 Java。于是,最后的结构成了:

部署方案

上面的结构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了,但其实新问题还等在前面。在传统结构中,Nginx 与 Java 是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Nginx 监听 80 端口,与监听高位 7001 端口的 Java 通信。现在引入了 Node.js ,需要新跑一个监听端口的进程,到底是将 Node.js 与 Nginx + Java 部署在同一台机器,还是将 Node.js 部署在单独的集群呢?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方式各自特点:

淘宝网收藏夹是一个拥有千万级日均 PV 的应用,对稳定性的要求性极高(事实上任何产品的线上不稳定都是不能接受的)。如果采用同集群部署方案,只需要一次文件分发,两次应用重启即可完成发布,万一需要回滚,也只需要操作一次基线包。性能上来说,同集群部署也有一些理论优势(虽然内网的交换机带宽与延时都是非常乐观的)。至于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理论上可能做到服务器更加充分的利用,但相比稳定性上的要求,这一点并不那么急迫需要去解决。所以在收藏夹的改造中,我们选择了同集群部署方案。

灰度方式

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稳定,这次改造并没有直接将 Velocity 代码完全去掉。应用集群中有将近 100 台服务器,我们以服务器为粒度,逐渐引入流量。也就是说,虽然所有的服务器上都跑着 Java + Node.js 的进程,但 Nginx 上有没有相应的转发规则,决定了获取这台服务器上请求宝贝收藏的请求是否会经过 Node.js 来处理。其中 Nginx 的配置为:

XHTML
1
2
3

location = "/item_collect.htm" {
    proxy_pass http://127.0.0.1:6001; # Node.js 进程监听的端口
}

只有添加了这条 Nginx 规则的服务器,才会让 Node.js 来处理相应请求。通过 Nginx 配置,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进行灰度流量的增加与减少,成本很低。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将 Nginx 配置进行回滚,瞬间回到传统技术栈结构,解除险情。

第一次发布时,我们只有两台服务器上启用了这条规则,也就是说大致有不到 2% 的线上流量是走 Node.js 处理的,其余的流量的请求仍然由 Velocity 渲染。以后视情况逐步增加流量,最后在第三周,全部服务器都启用了。至此,生产环境 100% 流量的商品收藏页面都是经 Node.js 渲染出来的(可以查看源代码搜索 Node.js 关键字)。

灰度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全量切流量之前,遇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大部分与具体业务有关,值得借鉴的是一个技术细节相关的陷阱。

健康检查

在传统的架构中,负载均衡调度系统每隔一秒钟会对每台服务器 80 端口的特定 URL 发起一次 get 请求,根据返回的 HTTP Status Code 是否为 200 来判断该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请求 1s 后超时或者 HTTP Status Code 不为 200,则不将任何流量引入该服务器,避免线上问题。

这个请求的路径是 Nginx -> Java -> Nginx,这意味着,只要返回了 200,那这台服务器的 Nginx 与 Java 都处于健康状态。引入 Node.js 后,这个路径变成了 Nginx -> Node.js -> Java -> Node.js -> Nginx。相应的代码为:

X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var http = require('http');
    app.get('/status.taobao', function(req, res) {
        http.get({
            host: '127.1',
            port: 7001,
            path: '/status.taobao'
        }, function(res) {
            res.send(res.statusCode);
        }).on('error', function(err) {
            logger.error(err);
            res.send(404);
        });
    });

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 Node.js 在转发这类请求的时候,每六七次就有一次会耗时几秒甚至十几秒才能得到 Java 端的返回。这样会导致负载均衡调度系统认为该服务器发生异常,随即切断流量,但实际上这台服务器是能够正常工作的。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排查一番发现,默认情况下, Node.js 会使用 HTTP Agent 这个类来创建 HTTP 连接,这个类实现了 socket 连接池,每个主机+端口对的连接数默认上限是 5。同时 HTTP Agent 类发起的请求中默认带上了 Connection: Keep-Alive,导致已返回的连接没有及时释放,后面发起的请求只能排队。

最后的解决办法有三种:

  • 禁用 HTTP Agent,即在在调用 get 方法时额外添加参数 agent: false,最后的代码为:
X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var http = require('http');
    app.get('/status.taobao', function(req, res) {
        http.get({
            host: '127.1',
            port: 7001,
            agent: false,
            path: '/status.taobao'
        }, function(res) {
            res.send(res.statusCode);
        }).on('error', function(err) {
            logger.error(err);
            res.send(404);
        });
    });

设置 http 对象的全局 socket 数量上限:

XHTML
1
http.globalAgent.maxSockets = 1000;

在请求返回的时候及时主动断开连接:

XHTML
1
2
3
4

http.get(options, function(res) {
    }).on("socket", function (socket) {
    socket.emit("agentRemove"); // 监听 socket 事件,在回调中派发 agentRemove 事件
});

实践上我们选择第一种方法。这么调整之后,健康检查就没有再发现其它问题了。

Node.js 与传统业务场景结合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仍然有大量值得深入挖掘的优化点。比比如,让 Java 应用彻底中心化后,是否可以考分集群部署,以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或者,发布与回滚的方式是否能更加灵活可控。等等细节,都值得再进一步研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uluoxingkong/p/9008372.html

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六)相关推荐

  1. 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三)

    Midway-ModelProxy - 轻量级的接口配置建模框架 前言 使用Node做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带来了一些性能及开发流程上的优势(见<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 一>), 但同时也面 ...

  2. 【转载】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五)

    基于前后端分离的多终端适配 前言 近年来各站点基于 Web 的多终端适配进行得如火如荼,行业间也发展出依赖各种技术的解决方案.有如基于浏览器原生 CSS3 Media Query 的响应式设计.基于云 ...

  3. Java Web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

    第一节 Java Web开发方式的变化 Web开发虽然是我们常说的B/S模式,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C/S模式,只不过C和S的选择余地相对要窄了不少,而且更标准化.不论是采用什么浏览器和后端框架,W ...

  4. 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

    前言 为了解决传统Web开发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前/后端的物理鸿沟,尝试的方案都大同小异.痛定思痛,今天我们重新思考了"前后端"的定义,引入前端同学都熟悉 ...

  5. 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二)

    原文出处: 淘宝UED - Herman 基于前后端分离的模版探索 前言 在做前后端分离时,第一个关注到的问题就是 渲染,也就是 View 这个层面的工作.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是由 ...

  6. 【转载】前后端分离的思考与实践(二)

    基于前后端分离的模版探索 前言 在做前后端分离时,第一个关注到的问题就是 渲染,也就是 View 这个层面的工作.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是由不同的前后端两个团队开发,但是模版却又在这 ...

  7. 前后端分离实践(试探篇)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按照以往的开发模式,前端人员制作好静态页面交给与后端人员进行动态嵌套开发.迭代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静态页面套成动态后,一些操作.业务. ...

  8. 移动端开发者眼中的前端开发流程变迁与前后端分离

    写在最开始 这是一篇面向移动端开发者的科普性文章,从前端开发的最初流程开始,结合示范代码,讨论开发流程的演变过程,希望能覆盖一部分前端开发技术栈,从而对前端开发的相关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本文会提供一 ...

  9. 前后端对接的思考及总结

    说在前面的话 随着前端NodeJs技术的火爆,现在的前端已经非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前端了,各种前端框架(Vue.React.Angular......)井喷式发展,配合NodeJs服务端渲染引擎,目前前端 ...

最新文章

  1. 数据分析利器Jupyter Notebook!
  2. Android小项目之--前台界面与用户交互的对接 进度条与拖动条(附源码)
  3. 第十六课.Pytorch-geometric入门(一)
  4. mysql备份操作_mysql-数据备份操作
  5. 14-爬虫之scrapy框架的基本使用01
  6. python3高级 之 生成器
  7. pb 数据窗口插入数据_46MB 变4.5PB 数据炸弹:新方法突破性压缩资料
  8. 如何设置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如何正确设置电脑的IP地址和DNS等参数[图文]
  9. 【综述笔记】Graph Neural Networks in Recommender Systems
  10. 第五章 代码重用与函数编写(1)
  11. java逆向框架_JOOQ框架学习(1):逆向编译生成代码
  12. open source Lrc歌词解析器发布
  13. python加法运算符可以用来连接字符串并生成新字符串_中国大学MOOCPython语言入门网课答案...
  14. 停车小程序,智能停车场小程序,智能停车源码
  15. SAP SD跨公司销售案例教程后台配置
  16. 其实读一读,真的安静了
  17. 技术分享| 小程序实现音视频通话
  18. C语言:fflush()的用法以及缓冲区的概念
  19. tensorflow2.0莺尾花iris数据集分类|超详细
  20. notify和notifyAll区别

热门文章

  1. 高度为5的3阶b树含有的关键字个数_B-树和B+树的应用:数据搜索和数据库索引...
  2. php验证码显示碎图片,我的验证码只显示破碎的小图片
  3. linux 安装mysql 云盘_linux下 安装mysql教程
  4. 在Java中将字符串转换为char数组,将char数组转换为String
  5. android 开发套件_Android套件
  6. while 循环java_Java做while循环
  7. 字符串相加和valueof_Java字符串valueOf()示例
  8. 一键安装thrift-0.9.0的脚本
  9. iOS 开发,该如何解决弹窗的设计问题?
  10. 炒股、投资免于恐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