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面试问答使用,对计算机网络中绝大多数常见概念进行了简要梳理。

一、基础

(重)1、结合Internet,说说有连接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连接,就是两个对等实体进行数据通信。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面向连接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必须终止这个连接。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的,是可靠交付。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

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这些资源将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量最大努力支付"

(重)2everything over IP指在TCP/IP体系结构下,各种网络应用均是建立在IP基础之上。

IP over everything 指在TCP/IP体系结构下,IP通过网络接口层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物理网络之上。

3、网络协议的三个核心要素及概念,各起什么作用?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3个核心要素就是:协议,服务,接口(语法语义同步)

语法:定义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语义:定义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响应动作以及作出何种响应内容

同步:定义了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需调用下面一层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a、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看不见下层的协议,下层协议对上层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b、总结起来,协议是“水平的”,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其中,在上下层间交换的命令,称为OSI服务原语。

4、解释一下网络体系结构,它得实现和理论有什么区别?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采用的是分层结构。

(1)相同点:OSI和TCP/IP都采用层次结构,按功能分层。

(2)不同点:①结构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RM标准,该标准采用了七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而TCP/IP却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它采用了四层结构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②功能上,OSI存在严格调用关系,不可以越级——跨过下一层直接调用更低一级的服务;但是TCP/IP可以,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提高协议执行效率。

5、名词理解

协议栈指网络体系,从网络协议角度出发,每个层次都可以有几个主要协议表征。执行时,是不断往下级调用的方式,这一过程,在逻辑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栈结构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实体是一个逻辑接口

客户、服务器: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6、分组交换网可分划成哪两个子网?这两个子网的作用分别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网可划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终端、I/O设备、软件与数据资源等。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思考:

SAP在各层的意义:

SAP又名服务访问点,面向更高一层与下层连接的接口。

物理层——网卡接口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网卡地址)

网络层——IP地址

传输层——端口号

应用层——用户界面

了解:

主要的网络攻击类型有哪些?

恶意软件、拒绝服务攻击、嗅探分组、伪装、修改或删除报文。

数据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通信方式: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通信模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和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

ps: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二、数据链路层

(重)1、分组交换要点

优点: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2)灵活,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转发的路由,有利于拥塞控制。

3)迅速,采用无连接,减少报文传输时间。

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缺点:对分组的处理(差错检验、排序)等会有额外时间开销,对于数据报信息还有额外空间开销。

(重)2、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优缺点

电路交换建立一条双方独占的物理道路

优点:1)通信时延小,2)实时性强,3)有序传输,4)适用范围广,5)控制简单,6)避免冲突;

缺点:1)连接建立时间长,2)独占设备利用率低,3)灵活性差,4)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进行通信、且无差错检验)。

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单位,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

优点:1)无需建立连接,2)动态分配线路;3)对信道分时占用,线路利用率较高。

缺点:1)不适合传输实时与交互式业务。2)只适用于数字信号。3)报文长度没有限制会影响发送与存储。

存储转发优势

1)有差错检验;2)在存储转发时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3)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发送给多个目标;4)允许建立数据传输优先级;

3、链路层功能

(1)链路管理(2)帧定界(3)流量控制(4)差错控制(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6)透明传输(7)寻址。

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子层。.

4、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2)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

5、数据链路层传输数据时的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framing)——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6、数据链路协议为什么把CRC放到尾部不放头部?

CRC是差错检查,存有校验码,放在尾部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发送和CRC编写,放头部会先检查校验码,再发送,时间花费多余

7、什么是数据报?

数据报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header)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报是完备的、独立的数据实体,该实体携带要从源计算机传递到目的计算机的信息,该信息不依赖以前在源计算机和目的计算机以及传输网络间交换。

数据报工作方式的特点:

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2)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3)每一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源地址

4)数据报方式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记忆方式联想UDP

8、网络中数据的分片与重组发生什么时候?

(1)IP数据报分片的原因

在TCP/IP分层中,数据链路层用 MTU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来限制所能传输的数据包大小,MTU是指一次传送的数据最大长度,不包括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帧头,如以太网的MTU为1500字节,实际上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为1512字节,其中以太网数据帧的帧头为12字节。

(2)分片的思想

当发送的IP数据报的大小超过了MTU时,IP层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片,否则数据将无法发送成功。IP分片发生在IP层 ,不仅源端主机会进行分片,中间的路由器也有可能分片,因为不同的网络的MTU是不一样的,如果传输路径上的某个网络的MTU比源端网络的MTU要小,路由器就可能对IP数据报再次进行分片。而分片数据的重组只会发生在目的端的IP层。

9PPP协议

主要特点:(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2)PPP是面向字节的。(3)拨号接入因特网。

PPP为什么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1)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开销太大,差错不大时,无需采用。

2)已有硬件作CRC检验,具有差错检测功能。

(重)附:点对点和端到端工作在哪层?工作机制?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通过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点对点传输层的端对端保证的。点对点是基于MAC地址或者IP地址,是指一个设备发数据给另外一个设备,这些设备是指直连设备包括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端对端是网络连接应用程序之间的远程通信。端对端不需要知道底层是如何传输的,是一条逻辑链路

思考:

10、波特与比特区别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单位,码元是调制速率、波形速率和符号速率。比特是信息量单位。

11、带宽定义

(1)模拟信号汇总,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是允许通过的最高频率减去最低频率。

(2)计算机网络中,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三、网络层

1、什么是IP数据报

TCP/IP协议定义了一个在因特网上传输的包,称为IP数据报(IP Datagram)。这是一个与硬件无关的虚拟包, 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20字节,是所有IP数据报必须具有的。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首部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IP协议地址。

(重-新增)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
IP地址基于逻辑,比较灵活,不受硬件限制,也容易记忆。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
能够标识具体。这两种地址各有好处,使用时也因条件而采取不同的地址。

(重)2IPV4IPV6的区别

(1)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增大了2^96倍;

(2)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IPV6中选项部分的出现方式也有所变化,使路由器可以简单路过选项而不做任何处理,加快了报文处理速度。

(3)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字段只有7个,加快报文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4)提高安全性。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

(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新增)如何实现ipv4和ipv6的互联?

(1).双栈技术
双栈方式的工作机制可以简单描述为:数据链路层解析出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数据段,拆开并检查包头。如果
IPv4/IPv6包头中的第一个字段,即IP包的版本号是4,该包就由IPv4的协议栈来处理;如果版本号是6,则由IPv6
的协议栈处理。

(2)隧道技术

实现IPv6的较完整运行。隧道技术是在IPv6网络与IPv4网络间的隧道入口处,由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到IPv4分组中。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拆封IPv4分组并剥离出IPv6数据包。

3、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作用

子网掩码:32位,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与主机号(用于标识和区分子网和主机),将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减少IP浪费。

默认网关: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默认网关,是默认值,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

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的地址

广播地址应用于网络内的所有主机

1)受限广播

它不被路由发送,但会被送到相同物理网络段上的所有主机

IP地址的网络字段和主机字段全为1就是地址255.255.255.255

2)直接广播

网络广播会被路由,并会发送到专门网络上的每台主机

IP地址的网络字段定义这个网络,主机字段通常全为1,如 192.168.10.255。

172.31.128.255/18,18为网络号位数,则主机号有14位,由于主机不全为1故不是广播地址,是单播地址

(重)4、虚电路与数据报比较:

(1)传输方式:虚电路面向连接,数据报无连接;

(2)全网地址:虚电路仅在源主机发出呼叫分组时填上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而数据报由于每个分组会独立发送,都需填上源和目的主机的全网地址。

(3)路由选择:虚电路仅当呼叫请求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和传输,而数据报会每经过一个路由都有选择,过长报文还需分组,网络开销较大。

(4)分组顺序:虚电路有序,数据报是随机到达,在目的还需要重新排序。

(5)可靠性与适应性:前者可靠性高,但是当传输结点某处故障时,数据报可以绕行,适应性强。

(6)平衡网络流量:中继结点对数据报可以平衡流量,避免拥塞。虚电路在初始时已定,不可以更改。

5、因特网中的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其具体的协议有多种,如 RIP 和 OSPF 协议: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发送UDP通告)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2)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IP传输。

外部网关协议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 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1)BGP 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2)边界网关协议 BGP 只能是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思考:

(重)6、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正确么?

不对,ARP本身就是网络层一部分,在数据链路层不存在IP地址的问题,ARP是帮助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服务。

ARP是什么: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实现目的IP地址向MAC地址的转化,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ARP机制:

(1)主机A首先查看自己的ARP表,确定其中是否包含有主机B对应的ARP表项。如果找到了对应的MAC地址,则主机A直接利用ARP表中的MAC地址,对IP数据包进行帧封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主机B。

(2)如果主机A在ARP表中找不到对应的MAC地址,则将缓存该数据报文,然后以广播方式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IP地址和发送端MAC地址为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目标IP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和全0的MAC地址。由于ARP请求报文以广播方式发送,该网段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该请求,但只有被请求的主机(即主机B)会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3)主机B比较自己的IP地址和ARP请求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当两者相同时进行如下处理:将ARP请求报文中的发送端(即主机A)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入自己的ARP表中。之后以单播方式发送ARP响应报文给主机A,其中包含了自己的MAC地址。
(4)主机A收到ARP响应报文后,将主机B的MAC地址加入到自己的ARP表中以用于后续报文的转发,同时将IP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发送出去。
当主机A和主机B不在同一网段时,主机A就会先向网关(路由器)发出ARP请求,ARP请求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为网关的IP地址。当主机A从收到的响应报文中获得网关的MAC地址后,将报文封装并发给网关。如果网关没有主机B的ARP表项,网关会广播ARP请求,目标IP地址为主机B的IP地址,当网关从收到的响应报文中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后,就可以将报文发给主机B;如果网关已经有主机B的ARP表项,网关直接把报文发给主机B。

7、中继器与集线器区别?交换机与网桥的区别?

中继器:物理层,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互连。

集线器工作在第一层(即物理层),不进行数据处理,仅仅用于信号的放大和连接多个终端,也不对另一端是否收到数据负责。

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有多个冲突域和广播域,有多个端口以用于连接各个主机,使用物理地址(MAC地址),转发数据较快。

网桥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一般情况下,被连接的网络系统都具有相同的逻辑链路控制规程(LLC),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可以不同。

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与集线器的区别?

多端口网桥。全双工方式。交换机工作数据链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且只对比特流进行复制转发,不能支持多端口的并发连接。

网桥工作原理?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网桥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受网端上传送的各种。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端口转发出发。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

网桥与转发器:

(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2)网桥是有选择的转发帧,会执行CSMA/CD算法来差错检查,而转发器不会检查传输媒体

(3)转发器与网桥有扩展局域网的作用。

8、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能识别IP地址,如果目标地址是本地网络的就不理会,如果是其他网络的,就将数据包转发出本地网络。阻止广播,安全性高,转发数据较慢。

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9、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优点: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常用于私人网络与公共网络的交流。

(重)10、网络延时 (delaylatency):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网络时延主要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组成

区别于四种分组延迟:结点处理延迟、排队延迟、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

11、协议作用: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信息协议,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为了提高 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 IP 层的协议。

ICMP 报文作为 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 IP 数据报发送出去。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共有 5 种

1)终点不可达

2)源点抑制(Source quench)

3)时间超过

4)参数问题

5)改变路由(重定向)(Redirect)

四、传输层

(重)1NAT路由工作在传输层,因为可以看到端口。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协议作用范围不再是通信子网,还有主机协议栈中。网络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新增)解释:为什么可以看到端口?

当clientA和clientB同时访问web server时要区分这两个两个主机,为了在NAT收到web server时能区分返回A还是B,需要加上端口跟踪就可以了!

(重)2TCP的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功能和区别?12年)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拥塞控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

慢开始slow-start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做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的状态变量,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拥塞窗口最初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数值,而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把拥塞窗口增加。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transmission round,拥塞窗口cwnd就加倍。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慢开始门限ssthresh,当拥塞窗口大于ssthresh时用此算法,每一个轮次把cwnd加上1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

快重传 fast retransmit 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

快恢复 fast recovery 收到了三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减半。这是为了预防网络发生拥塞。接下来执行快恢复算法,每个传输轮次加法增大。

什么是流量控制?为什么流量控制?怎样进行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端到端的问题。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流量控制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收方来不及接收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方进行控制,以免数据丢失。

流量控制机制:

所谓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适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得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接收方给出的接收窗口的数值。

TCP窗口单位是字节,不是报文段。

(重)3、比较TCPUDP

TCP与UDP的区别

1)模式:基于连接与无连接、可交付与不可交付

2)系统消耗: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TCP具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UDP无确认机制

3)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4)传递方式:TCP字节流模式与UDP数据报模式

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

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使用TCP如:SMTPFTPHTTP等。

UDP主要用于即时强的场合如:视频聊天,语音电话等。

思考:

4、为什么:“只要任意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是个全局问题,要总的输入与输出同时改变并保持平衡才行。

5、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关键在于TCP释放需要两边都有释放信息,对于A->B时,只释放单边A->B,但B->A仍然可以通信,因而不影响。

(重)6、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三次握手的效果:1)同时做好传输准备;2)协商好初始序列号;

如果两次握手,因为存在一种情况。client发送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节点长时间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断开后的某个时间才到服务器

这个失效报文段到了sever,sever以为client想建立连接,就发送确认报文段并同意建立连接。此时若只有两次握手,那新的连接就建立了。但由于client其实并没建立连接,所以对确认报文段无反应,更发不了数据。可是sever以为新的连接已建立,就傻傻地一直等着发数据,导致sever很多资源被浪费掉。

ps:三次握手机制容易造成SYN洪泛攻击。

(重)7、为什么Atime-wait状态必须等待2msl时间呢?

MSL——最长报文寿命

服务器发送的最后一个ACK若丢失,客户机无法进入CLOSED状态。(一个单边是一个MSL),服务器重传FIN+ACK,客户机收到这次重传最多需等2MSL,此时C-S(client-server)重传成功客户机才可以关闭通道。

倘若没有2MSL等待,一些失效的请求连接出现在本地连接,处于等待的客户机(服务机)可能会再接受迟到的报文段。

五、应用层

1、网络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套接字及套接字API 概念?进程寻址需要哪些信息?

不同端系统上的进程通过跨越计算机网络交换报文实现通信。

进程通过套接字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报文,套接字是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接口,套接字API对传输层的操作仅限于:选择运输层协议和也许能设定几个运输层参数。

2FTP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说FTP 发送“带宽之外的”控制消息?)

FTP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输文件,一个是控制连接,另一个是数据连接。控制连接用于在两个主机之间传输控制信息,数据连接用于实际传输一个文件。因为FTP协议使用一个分离的控制连接,所以称FTP的控制信息是带外传送的。

3、授权域名服务器: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万维网的基本协议.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提供远程访问其它主机功能,它允许用户登录internet主机,并在这台主机上执行命令.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网络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提供了监控网络设备的方法,以及配置管理,统计信息收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系统,该系统用于在internet中将域名及其公共广播的网络节点转换成IP地址.

(重)4、什么是DNS? 查询方式?

运行在UDP上。域名服务器,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的过程叫域名解析

1)递归查询:

一般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属递归查询,即当客户机向DNS服务器发出请求后,若DNS服务器本身不能解析,则会向另外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得到结果后转交给客户机;

2)迭代查询——单线信息交互:

一般DNS服务器之间属迭代查询,如:若DNS2不能响应DNS1的请求,则它会将DNS3的IP给DNS2,以便其再向DNS3发出请求。

(重-新增)(5)什么是DHCP?DHCP的机制是怎样运行的?

动态主机设置协议(英语: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
(1)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
(2)给用户用于内部网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自动分配(Automatic Allocation)
自动分配是当DHCP客户端第一次成功地从DHCP服务器端分配到一个IP地址之后,就永远使用这个地址。
动态分配(Dynamic Allocation)
动态分配是当DHCP客户端第一次从DHCP服务器分配到IP地址后,并不永久地使用该地址,每次使用完
后,DHCP客户端就得释放这个IP地址,以给其他客户端使用。
手动分配
手动分配是由DHCP服务器管理员专门为客户端指定IP地址。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效复习】计算机网络重要概念总结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ppt,1-1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ppt

    1-1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 本章重点:网络概述网络功能.分类及作用,网络的接入 方式,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通信原理及传输介质.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本节重点 一.计算机网 ...

  2. 计算机学硕专业课可以自学吗,考研专业课怎么考?高效复习法三条就够!

    原标题:考研专业课怎么考?高效复习法三条就够!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你一天精力旺盛,状态在线.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更加有效,今天从考研专业课怎么考出发,总结三条高效复习法,帮助大家有效进行考研备考! 202 ...

  3.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组成 功能 分类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组成 功能 分类 本章思维导图如下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 ...

  4.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转载)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4535108 本博客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用,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谢 ...

  5.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知识脑图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路由等)与线路(光纤等)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6. 计算机网络,概念,发展历史,分类,协议

    理解计算机网络 是指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可以从二个方面来理解计算机网络 第一 计算机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是自治的,自治是指任何一台计算机离开网络都能够独立运行,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没 ...

  7.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计算机二级MS试题...

    计算机二级MS试题 2015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 ...

  8. 【山外笔记-计算机网络·第7版】第10章:计算机网络重要概念

    本文下载地址: [学习笔记]第10章_计算机网络重要概念.pdf 教材:<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者:谢希仁 时间:2020.04.17 第0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可简称为 ...

  9.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目录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互联网 Java的跨平台原理 ​编辑 C\C++的跨平台原理 解释性语言的跨平台原理(python,js等) 客户端 vs 服务器 什么是协议? 网络互连模型 请求过程 计 ...

  10. 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组成和用途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组成和用途 Zxf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组成/用途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 ...

最新文章

  1. 大神开发arXiv全新H5版,一步告别公式排版错误,手机也能轻松看文献
  2. Activity 启动模式以及常见的启动Flag
  3. php 调用php webservice
  4. linux 系统管理(二) 磁盘分区
  5. 材料科学中的数据挖掘:晶体图神经网络解读与代码解析
  6. 浅析二层工业交换机的特点
  7. java forward 修改请求参数_聊聊springboot session timeout参数设置
  8. 陈睿:架构设计之数据库拆分六大原则
  9. 步入github世界
  10. java证书不通过,java-证书不会偶尔发送
  11. 协议圣经 ARP RARP 六
  12. Node.js 线程你理解的可能是错的 1
  13. 2014.12.03 页面控件
  14.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15. 樱花FRP(SAKURA FRP)远程桌面+rdpwrap绕过限制
  16. java pdf 富文本_Java生成pdf,兼富文本
  17. 《西部世界》后续,研究人类学能让AI拥有灵魂?
  18. 瑞吉外卖-2022微信小程序点餐项目
  19. python,提取年份和销售额
  20. php 微信公众号开发-自动回复之标梵分享

热门文章

  1. Day215.课程详细页面功能完善、Echarts统计分析模块[生成统计数据+生成图表]前后端整合 -谷粒学院
  2. 初出茅庐的SwapX为何可以对垒Uniswap?
  3. CES 2017 DAY1:自动驾驶延续昨日热潮,其他产品更强调实用
  4. 博通Brocade漏洞影响多家大厂的存储解决方案
  5. 中国全民人寿保险市场趋势报告、技术动态创新及市场预测
  6. 西瓜视频下载软件有吗
  7. poi导出excel中响应头文件名乱码
  8. 默默学Sharding-Sphere(二)
  9. nodejs图片处理(上传图片,复制图片,移动图片)
  10. 园区SDN网络自动化能力优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