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了一些选煤案例,有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在厂型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设计差距太大,一些指标差距范围在10~40%不等,这是很可怕的。比如说新星选煤厂,在总煤泥含量达到40%,不脱泥全粒级入选的情况下,从原煤存储到产品落地,全系统电耗小于4.5kwh/t,介耗小于0.6kg/t,重介分选下限达到0.075mm,浮选灰分甚至低于重介灰分,出现反背灰,精、中、矸磁尾分别回收,中煤磁尾灰分约50%,矸石磁尾灰分70%,等等。这样的指标在业内实属罕见,同时令人不解与怀疑。但与该工艺的改造者交流后,再从生产厂长描述的一些生产情况,以及设备流程图,经过至少五六遍的分析,以及数质量的核算,相关环节实验指标的间接验证,总算有更深的理解了。这篇文章将揭开新星选煤厂神秘的面纱!我把新星选煤厂的这种技术称之为:“以高效旋流器为核心的超低成本选煤技术”高效指的是分离精度,比如超低的重介分选下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精、中、矸磁尾的灰分得知。注意,这三个磁尾是分别回收,并没有出现精煤磁尾脱泥后依然灰分较高的情况,同时,中矸磁尾也分别回收,它们的灰分分别是50%与70%。这个精煤回收率想想,都会嘴角露出微笑!!!如何设计工艺才能达到这样的指标?

先来看看这个技术的核心---高效旋流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型号1000/780,带煤量320-350t/h。分选密度1.53-1.6kg/L,合介泵流量大约1100m³/h,扬程46m,合介泵功率250kw。此环节吨煤电耗0.72-0.78kwh/t相同型号的普通旋流器1000/710,带煤量160-220t/h。合介泵流量800-1000m³/h,入料压力0.15-0.18Mpa,推测合介泵功率270kw.此环节带煤量按190吨计算(因为很多设计者把握不准这个带煤量究竟能达到多少。)那么,此环节的吨煤电耗就是1.4kw/t。仅此环节,高效旋流器的能耗就要比普通旋流器低近40-50%。这主要是由于带煤量提高,而导致的吨煤电耗降低。再以1200的高效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为例,一些带煤量达到550-600t/h,介质循环量在1800-2000m³/h,压力0.24-0.28Mpa。合介泵功率约600kw,吨煤电耗约1kwh/t。而普通旋流器要达到550-600t/h的带煤量,就要选用1500/1100的旋流器,介质循环量达到2400m³/h,压力高达0.32-0.4Mpa。合介泵功率约800kw,吨煤电耗约1.33kwh/t洗同样数量的煤,用的介质量少,也就是用最少的介质循环量选煤。这可以总结为一条原则:原则1:用更少的悬浮液选煤。再来与两段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做一比较。无压三产品用一个密度完成三个产品的分选,合介密度约在1.4-1.6kg/L之间,而两段两产品旋流器需要两次泵打,存在煤和悬浮液的上下往复运输,同时二段有压旋流器的合计密度要达到1.8kg/L左右,先不说悬浮液的配置难度,仅混料泵的功率就要上去,因为泵的功率与其运输的介质密度成正比。不要小看运输1.4kg/L与1.8kg/L密度悬浮液的合介泵功率差别,后者比前者高了约29%两段两产品产生的次生煤泥量更不用说,从而引起后续庞大的煤泥水系统。这就是核心装备上的差距。我们再来看由核心装备引起的重介系统的能耗差距。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带煤量相同的情况下,高效旋流器相对与普通旋流器,其介质循环量与入料压力均相对较小。不要忘了,洗同样数量的煤,用的介质越少,越容易脱介,介耗就越低,煤泥水系统就小。换句话说,就是与高效旋流器配套的脱介筛压力较小,喷水量控制在1.2m³/t就能脱干净介质。需要的磁选机也就少,换言之,在磁选机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介耗就低。与此同时,磁尾的脱水就很容易,精煤磁尾采用振动弧形筛+沉降过滤式离心机,中矸磁尾采用振动弧形筛+高频筛,就能完成脱水作业。注意,新星选煤厂矸石振动弧形筛的功率仅1.1kw,矸石高频筛的功率仅4kw,中煤磁尾弧形筛也仅是1.1kw,高频筛也仅是4kw。中煤磁尾泵15kw,矸石磁尾泵15kw,中矸磁尾脱水环节的总功率仅40kw。装机功率低的难以置信!!!相比而言,普通旋流器的介质循环量大,脱介筛的压力就大,如果再加上脱介筛振幅小于12mm,或者入料端布料不均,稀介段喷水量就要达到1.5-2m³/h稀介量大,需要的磁选机台数就多,同时引起磁尾脱水的困难,一些设计为了压缩厂房高度,稀介先在一楼的稀介桶收集,然后再用泵打到磁选机,磁尾又自流到磁尾桶,然后用泵再打入水力分级旋流器,旋流器底流再采用高频筛脱水的方式。如此大流量、高扬程、多次上下往复输送煤泥水,能耗能不高吗?系统装机功率能不高吗?设备投资能不高吗?产生的次生煤泥能不多吗?后续浮选环节的煤泥量能少吗?

我们不难看出,以高效旋流器为核心的重介系统,其需要的脱介的循环水用量明显减少,由此后续磁尾脱水就很容易。这可以总结为以下原则:

原则2:用更少的水选煤。这还没有结束,我们继续来看。与高效旋流器配套的煤泥重介系统,作为主旋流器的补充,其分选下限达到0.075mm,利用筛缝宽度为0.2mm的弧形筛脱泥截粗后脱水,或者在其上面铺滤布进行截粗。这就使得高成本的浮选环节的入料量被大幅压缩。对浮选入料进行粒度分析,发现大于0.075mm粒级的含量仅占8%,这大大减少了浮选入料量和粗颗粒。我把这点总结为以下原则:原则3:更多的重选,更少的浮选。在全粒级入选的情况下,入选一吨煤大概需要2.5-3立方米的水。这些水主要用在脱介筛喷水、浮选入料浓度调节,合介桶补加(特别是煤泥含量大时),以及少量的轴封用水等。这个指标大概确定循环水泵的流量。然而,循环水流经的路线则是重中之重,这是降低电耗的又一个关键点。在相当一部分工艺中,循环水的流经路径为:循环水池(泵)----脱介筛(高压力)----稀介桶(泵)----磁尾桶(泵)----分级旋流器(入料泵)-----浮选----浓缩机。这种大流量的水转运,使得每个节点上泵的功率都很高。虽然系统中的总水量是一定的,然而,环节中的这种转载加大了能耗以及设备投资。如果泵的选型不准,长期在低效率区域工作,电能浪费是可怕的。还有一些为维持桶的液位,补加循环水,隐形中加大了系统中水的循环量。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新星选煤厂的表现如何呢?新星选煤厂循环水泵流量930m³/h,扬程35m,而中煤磁尾泵的流量仅93m³/h,矸石磁尾泵的流量也为93m³/h,精煤磁尾泵的流量为310m³/h,而这些泵的都是打到了弧形筛上,需要的杨程仅仅是克服重力。另外,以上流量加起来共计500m³/h左右,另外的400m³/h又以低压的方式调节浮选入料浓度。整个煤泥水系统的泵都在尽可能低的扬程下工作。相反,大部分工艺中,循环水全部以高压的形式打到脱介筛,随后又上下往复多次运输,还要打进有压的水力分级旋流器,全部的水在整个系统中流了一遍。这对脱水设备的负荷、工艺指标的影响,电耗的高低都非常不利。能耗的高低的差别就这样体现出来。在这一点上,我总结为以下原则:原则4:更多的低压用水,更少的高压用水以及合理的循环水流经路线。

要做到上述方面,就必须对工艺中的数质量要心中有数,比如末煤离心机的离心液流量多大,浓度多高,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的滤液流量多大,浓度多高,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这些都是决定泵的流量扬程如何确定,每股料流可去哪,可不去哪,磁选机的入料浓度大致在什么范围?磁尾流量大约是多少?弧形筛的脱水能力如何?要尽可能的准确拿捏这些数质量,挖掘选煤工艺的底层技术,这是达到高效选煤的核心。

再来说说浮选环节,浮选环节灵活性很高,一次浮选精矿的灵活去向(可去浮精池,也可与粗煤泥一起脱水)。避免二次浮选工艺中的重复分选。这里主要看卧脱离心液的浓度、灰分,以判断其是否需要二次浮选的必要。同时在管路上设计了灵活性,卧脱可开可不开。卧脱功率达到200kw,处理量40-70t/h,卧脱产品水分控制在13%左右,压滤浮精水分23%,综合精煤水分小于11%。此离心机虽然功率高、维护量大、对基础的要求高,但其回收下限达到0.045mm,可有效压缩压滤机入料量,减少一半压滤机配置台数,降低综合投资。

另外,这种两段脱水工艺,对煤泥量波动的适应性很强。当煤泥量小的时候,压滤机可以等待工作,而不浪费电能。如果煤泥量大,卧脱又可消化相当一部分细煤泥。我把粗煤泥及浮精的脱水原则总结为:

原则5:更多的离心脱水,更少的压滤脱水。总结:我从《以高效旋流器为核心的超低成本选煤技术》种提炼出5项原则:原则1:用更少的悬浮液选煤。原则2:用更少的水选煤。原则3:更多的重选,更少的浮选。原则4:更多的低压用水,更少的高压用水以及合理的循环水流经路线。原则5:更多的离心脱水,更少的压滤脱水。最后的话以高效旋流器为核心的超低成本选煤技术,先大致介绍到这里。有关新星厂的更多解读请参考文末连接。如果将智能化再引入到这种技术之中,那么我国的选煤技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煤球进化   专注选煤

相关文章:要达到新星选煤厂的指标,需要翻过6道壁垒。山西吕梁新星选煤厂学习案例不脱泥介耗高于脱泥,这一观点还成立吗?重介悬浮液对分选的重要作用前一篇文章:有一种安全,是“自下而上”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以高效旋流器为核心的超低成本选煤技术相关推荐

  1.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沉砂池计算

    3.4 旋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3.4.1 设计参数 1 .设计参数的确定满足一下规范 GB50014-2006 6.4.4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 30s ...

  2.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旋流沉砂池设计计算.doc

    旋流沉砂池设计计算 钟式旋流沉砂池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套设备由叶轮.转动轴.电动机.减速器和吸砂系统等部分组成:另外在排沙管与砂泵之间安装一个闸阀,砂泵出口处用管道链接至砂水分离器上部进水口. ...

  3.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旋流沉砂池设计方法

    旋流沉砂池设计接口条件和主要参数 设计旋流沉砂池前要确认的接口条件和信息包括: 地质.气候等基本设计条件: 可用地尺寸及在总图的位置坐标: 地坪标高,上下游水位或范围,冻土层高度,管道覆土小深度要求: ...

  4.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旋流沉砂池设计计算

    页脚内容 1 钟式旋流沉砂池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套设备由叶轮.转动轴.电动机.减速器和吸砂系统等部分组成:另外在排沙管 与砂泵之间安装一个闸阀,砂泵出口处用管道链接至砂水分离器上部进水口. 其工 ...

  5. 旋流式沉砂池计算_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细格栅间及旋流沉砂池属于预处理工段:主要是拦截进水中的较大漂浮物,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细格栅间紧靠粗格栅间设置,宜布置在下风方向.细格栅间一般分上下两层,格栅间的 ...

  6. 非常复杂,上双11数据大屏背后的秘密:大规模流式增量计算及应用

    回顾大数据技术领域大事件,最早可追溯到06年Hadoop的正式启动,而环顾四下,围绕着数据库及数据处理引擎,业内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技术.这是个技术人的好时代,仅数据库领域热门DB就有300+,围绕 ...

  7. Centos7下SRS流式服务器搭建、推流、拉流

    Centos7下SRS流式服务器搭建.推流.拉流 1. 设计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过程 1. 设计目的 本报告从SRS服务器的部署入手,分析视频摄像头RTSP流媒体协议向RTMP流媒体协议的 ...

  8. python流式下载处理_流式下载 - 对象存储 OSS - 阿里云

    如果要下载的文件太大,或者一次性下载耗时太长,您可以通过流式下载,一次处理部分内容,直到完成文件的下载. 以下代码用于流式下载文件: # -*- coding: utf-8 -*- import os ...

  9. 潜流式湿地计算_人工湿地计算书

    人工湿地计算书 1 .尾水提升泵房集水池基本参数 集水池设计规模为 30000m 3 /d ,约折合 1250m 3 /h ,按水力停留时间 HRT 为 0.25 h 计, 集水井有效容积应为 312 ...

最新文章

  1. ubuntu /boot 空间清理
  2. Calendar Game POJ - 1082(关于日历的博弈问题)
  3. 漫画:什么是布隆算法
  4. .NEt中的继承、聚合和组合
  5. Android—SDCard数据存取Environment简介
  6. 【2】Docker数据卷
  7. 【论文笔记】一种有效攻击BERT等模型的方法
  8. SharePoint【ECMAScript对象模型系列】-- 07. 获取和修改List的Lookup字段
  9. 利用curl去hack他人博客
  10. 基于SSM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11. SHELL判断文件是否包含某个字串
  12. Hamcrest Tutorial
  13. 程序员毕业实习报告,5000字
  14. springboot+宿舍管理小程序 毕业设计-附源码171008
  15. 随机在数组中抽取两个数据
  16. 基于simulink的六足机器人模型仿真
  17. 虎牙直播怎么换html5,虎牙直播怎么换徽章-虎牙直播更换粉丝徽章的方法 - 河东软件园...
  18. JS打印99乘法表格
  19. sk_buff 详解(一)
  20. 图像的压缩算法--尺寸压缩、格式压缩和品质压缩

热门文章

  1. Google新作:注意力机制是否真的能够提供模型的可解释性?
  2. 切分也重要:基于多粒度语言单元切分的BERT模型
  3. 经典论文复现 |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4. html 静态资源缓存时间,.htaccess设置静态资源缓存(即浏览器缓存)
  5. 实验2 递归和分治法(二分查找)
  6. Shiro+springboot+mybatis+EhCache(md5+salt+散列)认证与授权-03
  7. MySQL根据用户的接单量统计用户的排名
  8. TensorFlow——[基本图像分类]fashion-mnist及mnist_reader.py运行错误[TypeError: Invalid dimensions for image data]
  9. mysql 架构优化_Mysql 架构及优化之-查询性能优化
  10. springboot(2.2.4)全局异常处理(RestControllerAdvice,ExceptionHand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