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德国的一个交易会上,一家名为Trek 2000的新加坡小公司展示了一种封装在塑料外壳中、可连接到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固态存储芯片。这个小装置大约有一包口香糖那么大,可存储8兆字节(MB)的数据,不需要外部电源,连接时可直接从计算机获取电源。它被称为ThumbDrive。 这款设备现在有很多名字,比如U盘、闪存盘、记忆棒和拇指存储器等,它改变了计算机文件的存储和传输方式。今天,全世界都对它耳熟能详。

U盘一炮而红,几小时内就获得了几百笔样品订单。当年晚些时候,Trek 2000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2000年4月到7月这4个月内生产销售了超过10万个自有品牌的ThumbDrive。

在U盘问世之前,计算机用户使用软盘存储和传输文件。软盘由IBM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最初的8英寸以及后来的5.25英寸和3.5英寸软盘取代了盒式磁带,成为最实用的便携式存储介质。软盘存储容量较小,即使是双面双密度软盘也只能存储1.44 MB的数据。

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件和软件大小的增加,计算机公司开始寻找替代方案。20世纪8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配置CD-ROM驱动器,但这些驱动器最初只能从预先录制的数据盘中读取数据,不能存储用户生成的数据。1994年推出的艾美加Zip Drive被称为“超级软盘”(superfloppy)驱动器,可以存储高达750MB的数据,并且是可写入的,但它从未得到广泛普及,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来自更便宜、更高容量的硬盘驱动器的竞争。

计算机用户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低、容量大、可靠的便携存储设备。U盘具备所有这些品质,甚至更多。它小到可以放在衣服前面的口袋里或者挂在钥匙链上,而且很耐用,放在抽屉或手提包里与其他物品摩擦也不会损坏。凭借这些优势,它终结了软盘时代。

但是Trek 2000并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U盘的发明者也就是Trek 2000的首席执行官亨尼•泰恩(Henn Tan)也没有像罗伯特•诺伊斯、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或史蒂夫•乔布斯等硬件先锋人物那样出名。即使在泰恩的家乡新加坡,也很少有人知道他或Trek 2000。

为什么会这样?IBM、TEAC、东芝以及威宝等许多主流公司都为自己的U盘设备获得了Trek的技术授权;还有许多公司未经许可或确认,就抄袭了泰恩的发明。

U盘的故事揭示了在硅时代有关创新的许多东西。很少能把数字技术的发明归功于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相反,它们往往源于个人和公司在合作或竞争中所结成的紧密网络,并逐渐取得进展。创新的渐进性质意味着控制新想法的传播、制造和进一步发展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此,U盘的起源出现重叠和相互竞争也就不足为奇了。

1999年4月,以色列M-Systems公司提交了一份名为“基于通用串行总线的PC闪存架构”的专利申请。2000年11月,该专利授予了阿米•尔班(Amir Ban)、多夫•莫兰(Dov Moran)和奥龙•奥格丹(Oron Ogdan)。2000年,IBM开始在美国销售M-Systems的8MB存储设备,名字不太好记,叫DiskOnKey。根据IBM员工西蒙•施穆利(Shimon Shmueli)在2000年撰写的一份内部机密报告,IBM对该设备某一方面的发明有自己的权利主张。另外,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发明者也声称是自己首先发明了U盘。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各项要素都已经成熟。1995年,闪存变得便宜和耐用,可供消费者使用。万维网上的数据流(包括软件和音乐)在爆炸式增长,增加了对便携式数据存储的需求。

回想起来,当既有技术推动又有消费者拉动时,一项发明似乎不可避免。上述所有发明者肯定可以独立设计出这款基本相同的设备。但在许多发明故事中,没有一个像新加坡泰恩的故事那样清晰描绘出U盘的起源,或者对U盘的传播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泰恩在六个兄弟中排行老三,出生并成长在新加坡芽笼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他的父母为了生计努力工作,经常留下泰恩和他的兄弟们在街上独自游荡。

根据《海峡时报》2001年的一篇文章,泰恩是家里第一个上高中的,很快他加入了一群叛逆的孩子群体,逃学在路边饮料摊闲逛,穿着“蓬乱刺绣的牛仔服,喝着咖啡、抽着烟,甩着长发,谈论摇滚乐和人权”。高三那年,他因逃学被鞭笞,这将他打醒了。之后,泰恩开始专心学习,并完成了O-level考试。1973年,他去服兵役,成为宪兵教练。两年后退役,在一家德国跨国公司找到了一份机械师的工作。

这种职业在当时并不罕见。20世纪60年代末,新加坡启动工业化速成计划,鼓励跨国公司,尤其是电子和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厂。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仙童半导体、通用电气、惠普和德州仪器等公司都在新加坡建立制造工厂。日本松下和日本电气公司(NEC)也分别于1973年和1977年加入其中。

泰恩省吃俭用,攒钱去学开车。一拿到驾照,NEC的半导体部门就聘请他担任销售主管。3年后的1980年,他跳槽到三洋担任区域销售经理。在接下来的15年里,他晋升为销售总监,积累了丰富的电子行业经验,以及一系列的供应商和客户人脉。

1995年,泰恩从三洋辞职,以不到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Trek 2000,一家位于他的老家芽笼附近的家族式小型电子元件贸易公司。他计划开发产品,授权或销售给一家或多家在新加坡的大型跨国公司。

与此同时,全球计算机设备的销量迅速攀升。虽然个人计算机和各种便携式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但苹果和IBM分别在1991年和1992年才发布了旗舰笔记本电脑。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对显示器、调制解调器、打印机、键盘、鼠标、图形适配器、硬盘、CD-ROM驱动器和软盘驱动器等外围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1995年至2000年的互联网繁荣进一步增加了对个人计算机设备的需求。

许多电子产品以及芯片都是在亚洲代工生产的,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等。苹果、戴尔等公司将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外包,由原始设备制造商生产制造。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子制造中心,包括硬盘驱动器和半导体晶圆。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具有设计和生产专业特长、具有市场规模并不断发展的电子生态系统。

但这一切并没有为泰恩铺就一条轻松的道路。他在三洋的许多老熟人不会和Trek 2000这样的无名公司做生意。有才华的工程师也不愿意为一家似乎没有长期就业保障的公司工作。但泰恩依然坚持不懈,两年后的1998年,他取得了重大突破:东芝电子新加坡公司指定Trek 2000为官方设计公司,根据协议,Trek 2000设计和制造的产品以东芝品牌销售。

特别的是,东芝想要一款MP3播放器,这是一种小巧便携的固态设备,可以通过USB插头从电脑复制音乐文件,然后播放音乐。虽然2001年苹果公司的iPod使这类设备风靡全球,但在此之前,许多不同质量的MP3播放器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市。

作为率先提出闪存理念的公司,东芝制造用于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存储芯片。东芝还生产便携式收音机和手提录音机。因此,它想要加入MP3播放器的竞争并不奇怪。

但是,根据《海峡时报》2005年的一篇文章,泰恩推断“公司如果只制造播放器,赚不了多少钱”。泰恩认为,除音乐播放功能外,这款设备还要具备更多用途,不仅可以处理MP3文件,还可以处理文本、电子表格、图像等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文件。许多公司已经在销售音乐播放器,而一款便宜、通过USB驱动的多用途存储设备可能会有更大的市场,泰恩猜想他可能是第一个开发它的人。

泰恩确实给了东芝它想要的音乐播放器。但他也让工程师们开始研发一种没有播放器的音乐播放器,那就是U盘。

开发出一款可用的产品并非易事。驱动器不仅要组合恰当的硬件,还要专门设计固件,实现固态存储器与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交互。

然而,带有闪存和USB接口的U盘算不上一个完全新颖的发明。闪存不是泰恩发明的,而是东芝工程师藤尾增冈在1980年发明的。泰恩也没有发明USB接口,USB接口早在1996年就出现了。U盘的新颖之处在于其将USB与闪存、控制器和恰当的固件结合在一起,全部封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制成了一种可销售的消费产品。

此时的内外部环境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何在此时此地发明出了U盘:泰恩在NEC和三洋的工作经历,Trek 2000与东芝的合同,以及Trek工程师在新加坡其他公司实习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都是重要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同样也使发明难以控制。一旦U盘的想法被曝光,许多电子公司将立即着手制造自己的版本。早在2000年,也就是Trek 2000在德国技术博览会推出这款设备之前的一个月,泰恩就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但一项正在申请的专利作用有限。

除了M-Systems和IBM声称自己发明了U盘之外,最大的较量来自朗科科技公司,该公司也声称发明了U盘。朗科的成晓华和邓国顺曾在Trek 2000工作过,见过一些与闪存相关的开发板。1999年,他们回到中国深圳成立了朗科。

朗科和Trek 2000后来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Trek 2000将支付朗科的部分研发费用,而Trek 2000将获得在中国境外制造和分销相关产品的权利。此后,朗科寻求并获得了一项关于U盘的中国专利。

随后,世界各地的电子产品盗版者盯上了U盘。泰恩与他们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有时能取得胜利。如果Trek 2000是一家拥有更多资源和专利经验更丰富的大公司,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事实是,Trek 2000的专利基础相对薄弱。

泰恩从2002年开始在新加坡起诉一些公司(包括Electec、FE Global Electronics、M-Systems和Ritronics Components等)专利侵权。经过几年的法庭诉讼、花费了数十万美元的法律费用后,Trek 2000赢得了这场官司,说服法官承认它设计的ThumbDrive是第一款无需接线便可直接插入计算机的设备。然而,英国的一家上诉法庭并未采信这一说法,2008年Trek 2000在那里失去了它的专利权。泰恩还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其他公司提出过索赔,包括怡敏信、IronKey、Patriot和Verbatim,但并未取得收效。即使是新加坡法庭的裁决也仅是道德上的胜利。到了2009年,在没有Trek 2000许可的情况下,已经有无数家公司生产了数百万个U盘。

泰恩在2005年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隆是了不起的。在商界,尤其是在亚洲,只要有利润,人们就会去做。”泰恩推断说,如果有人抄袭你,“这意味着你的想法一定很好,所以你应该尽快充分利用它。”

最终,泰恩和Trek 2000将注意力转向了新产品,每一款都较前一版都略有改进。2010年,Trek 2000开发出另一款开创性的设备:FluDrive,又叫FluCard。这款改进版的U盘可以在设备间或向云端无线传输数据。虽然泰恩依然试图用专利来保护他的发明,但也欣然接受一条新的道路:通过不断创新来取得成功。

FluCard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虽然没有被广泛作为独立设备,但它的Wi-Fi连接能力使其适用于相机和玩具等消费电子设备。2014年,Trek 2000与理光和美泰中国签署协议,许可其使用FluCard的设计。

Trek 2000还试图进入新市场,如物联网、云技术,以及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但取得的成功有限。

Trek 2000从授权ThumbDrive和FluCard获得的收入不足以保持盈利。但2006年,泰恩和他的首席财务官不仅不承认公司糟糕的经营状况,反而开始伪造Trek账目,欺骗审计人员和股东。2015年,在安永财务审计师披露这些不法行为后,泰恩辞去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在2022年8月承认伪造账目。截至撰稿时,泰恩还在新加坡的监狱里。他的儿子韦恩•泰恩(Wayne Tan)继续担任Trek 2000副主席。

与此同时,U盘依然存在。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传输文件都是通过互联网(或者作为电子邮件附件,或者通过Google Drive和Dropbox等服务)进行的,但U盘(现在的容量以太字节计)仍然是人们口袋里携带数据的便捷设备。

它们被用来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快速传输文件、在会议上分发新闻资料、锁定和解锁计算机、携带在共享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备份旅行文件,甚至有时用来存储音乐。它们也被用于不法目的,窃取文件或将恶意软件插入目标计算机。它们在安全传送加密数据方面特别有用,这些数据太敏感,不能通过互联网发送。

根据Vantage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2021年,所有U盘制造商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7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超过100亿美元。

我们通常将发明者视为英雄,他们勇敢地探索无人抵达的地方。但是泰恩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泰恩的确应该在消费电子产品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在没有见过的情况下,首次构思了这款设备,并制成可用、可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的设备,无论是有意授权传播,还是抄袭无意传播。但是,发明U盘的全部功劳实际上更多地归功于环境,比如当时流行的观念以及客户和供应商网络,而不是个人。

此外,泰恩的故事结局表明,说他是英雄,不如说他是个反英雄。我们往往钦佩发明家的坚韧和毅力。在泰恩的故事中,这些品质却导致了他的毁灭。他决心为U盘赢得道德和财务上的荣誉,为了使公司和自己获得成功,泰恩费尽心机,甚至违反法律。U盘让人感慨,发明背后的故事是多么的复杂。

作者:Hallam Stevens

扫描加入免费的「智慧城市之智慧交通」知识星球可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资料。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

谁是U盘的真正发明者?相关推荐

  1. 一个好的技术Leader,首先要分清谁是“野狗”,谁是“明星”!聊一聊,九宫格人才盘点法...

    点击"技术领导力"关注∆  每天早上8:30推送 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先来看一个故事. 关明生是前阿里 ...

  2. 为什么电脑磁盘从C盘开始,之前的A盘和B盘呢?

    电脑已经是日常生活稀松可见的东西啦.随着摩尔定律,它的造价也就降低啦好多! 电脑是需要存储的,但是现在·的电脑只有C盘之后的盘符. 就算你进行电脑分区,也不能命名为A或者B. 为啥呢? 计算机 名 c ...

  3. 一本冷门书:以色列闪盘之父的创业故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二爷鉴书,作者邱岳老师,特此感谢! 你多久没用过优盘了? 我回忆了很久,想不起来某个代表告别的标志性时刻.我从没有认真地把自己的优盘收藏起来,就像埋葬一个时代,而只是某一天随手把它扔到 ...

  4. [转贴]超强悍!一位操盘手的惊人语录

    超级强悍!!一位操盘手的惊人语录 某外资基金操盘手 专操N市 晚上工作 白天睡觉 睡觉之余打游戏 打游戏之余找俺聊天 常有惊人之语 于是随手记录与此君的问答 供各位参考 1.投资组合 2006年10月 ...

  5. 安防企业转型不断 谁是跨界之王?

    近两年在安防行业内智慧城市概念大火,一些安防企业纷纷乘着这股"东风"进行转型升级.这对于安防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商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企业分流的一个契机.伴随智慧城市的日益成熟, ...

  6. 供销大集长期持有_谁是下一个供销大集?(附股)

    昨天我们在文章分析了芯片这波行情的几个细节,觉得以芯片股的热点状态还是很健康的,以芯片为首的自主可控还有得玩. 今天,这个方向又有了新的变化,结合这些变化,再说说我们的跟踪思路. 昨天芯片股出现了高低 ...

  7. “入乡随俗,服务为主” 发明者量化兼容麦语言啦!

    5年时光 我们裹挟前行.发明者量化从筚路蓝缕到步履蹒跚,从以"区块链资产交易"为阵地,再到以"内外盘商品期货"为依托.再到今天全面兼容"麦语言&quo ...

  8. 用U盘作为启动盘做系统步骤

    步骤一:BIOS设置U盘启动 制作好Win10 U盘系统安装盘之后,我们需要在电脑的BIOS设置中把第一启动设备设置为U盘,设置后就可以从我们制作的Win10 U盘系统安装盘启动,从而显示系统安装界面 ...

  9. 谁发明了区块链?谁是中本聪?

    区块链技术首次在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撰写的题为"比特币----对等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中介绍.在这篇文章中,中本聪描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所有区块链创新都可 ...

最新文章

  1. python打印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和文件名(递归实现)
  2. CListCTrl控件排序(一)
  3. matlab通过“ideal_lp设计理想高通滤波器_常见低通、高通、带通三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4. MATLAB应用实战系列( 七十五) -图像处理应用 MATLAB实现基于分水岭算法的图像分割 (附matlab代码)
  5. Docker 方式安装 RabbitMQ (ribbitmq linux 部署)
  6. http库cookiejar模块
  7. unity相机围绕模型转_围绕我们的业务模型和风险进行安全测试
  8. c语言 linux常用函数,C语言常用函数
  9. PN结空间电荷区形成原理
  10. springboot testcontext @sql_SpringBoot图文教程11—从此不写mapper文件「集成MybatisPlus」...
  11. 从文本中读取 并截取需要的字符串
  12. 龙之谷手游微信连接授权服务器失败,龙之谷手游ios微信授权失败怎么办_龙之谷手游ios微信授权失败解决办法-66街机网...
  13. 【笑爆肚子的超级冷笑话】
  14. 机器学习之One-Hot Encoding详解
  15. (P45)面向对象版表达式计算器:Storage类实现
  16. 葫芦娃手游服务器未响应,葫芦娃混服S453无动于衷开服时间表_葫芦娃新区开服预告_第一手游网手游开服表...
  17. 12 如何用网格策略网住收益?——实操篇
  18. 【SQL基础-3】SQL常用函数
  19. MNN C++输入图片多通道
  20. 用HTML制作用户注册网页

热门文章

  1. 算法高级(46)-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
  2. Java 聚合支付 实战 XorPay
  3. oracle 10安装失败,安装oracle 10失败
  4. KaTeX数学公式输入
  5. 液晶屏 -- 驱动板 -- 屏线 -- 高压条 -- LVDS接口知识
  6. File、FileItem、MultipartFile三种文件类型转换
  7. 我爱上了幕布这个软件
  8. bem什么意思_BEM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9. 基于RxJava2.0+Retrofit2.0的文件下载实现(带进度,非覆写ResponseBody和拦截器)
  10. Blender新手练习—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