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2020年被认为是L3自动驾驶元年,目前已经有很多车企宣布实现了L3自动驾驶,比如广汽新能源、小鹏、长安等,但每家车企的L3在使用场景和功能上又各不相同。你认为L3到底该如何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L3自动驾驶?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陈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answer/1236959475

前言

目前国内外,无论是车企的工程师,还是普通消费者,甚至立法者对L3级自动驾驶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和明确定义,这是因为可被定义为L3的场景众多(比如自主泊车、60km/h以下的TJA等),很难有场景化的明确定义和标准。

今年3月初,工信部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标志着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格来源:《<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此次分级与国际上通用的SAE分级标准类似,对L3级别自动驾驶场景的描述依然比较模糊,大概的意思是拥有L3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后,驾驶过程由汽车负责(可以脱手/脚,L2级别要求驾驶员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如果系统提示驾驶员接管,驾驶员必须在短时间内接管。

虽然拥有了国标,但国标依旧未对L3的场景做明确的描述。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定义L3级自动驾驶呢?

如何科学地定义L3级自动驾驶

因为法规在场景定义这块并没有明确定义,各大车企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把L3的场景给定义了。

我将已经宣称实现了L3级别自动驾驶的车型进行了调研,对它们能够实现的L3场景和传感器的配置(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所使用的地图)进行了汇总,就是为了搞清楚车企是如何定义L3的,如下所示。

奥迪A8所宣称的L3场景是:在高速或有隔离带的多车道道路,堵车场景下(60km/h以下)开启的拥堵辅助(TJP,Traffic Jam Pilot)功能。从L3的定义上来说,奥迪A8确实在拥堵场景做到了L3。

广汽新能源埃安LX的L3场景是:高精地图全路段的全速域自动驾驶,即在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实现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自动驾驶。比较符合大众对L3的认知。

长安UNI-T场景的L3场景与奥迪A8类似,40km/h以下的TJP功能,当速度超过40km/h则切换为L2级别的辅助驾驶。

小鹏P7宣称的L3场景是:全自动高速导航领航(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全自动代客泊车+城市拥堵路段的自动驾驶辅助(TJP)。小鹏汽车是做泊车起家的,将自主泊车做到L3应该问题不大,至于NGP和TJP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的速度参数(比如支持多高车速的巡航和TJP),比较模糊,不太好做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迪A8和长安UNI-T的场景都局限在拥堵辅助上;小鹏P7列出的L3场景很全,但自主泊车并不是主流认知的L3场景,而P7对主流的巡航和TJP的描述又比较模糊,没法量化定义L3。

相比之下,广汽新能源埃安LX是目前少有的一款对L3进行了明确场景和状态定义的车型。在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实现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自动驾驶,既提到了道路场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也提到了汽车状态(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这与我之前所在的百度L3团队对L3的理解基本一致。

这样定义的L3级别自动驾驶,也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对远距离高速自动驾驶和上下班拥堵辅助的需求。

如何科学地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

埃安LX对L3的定义是,高精地图覆盖下的全路段全速域自动驾驶。

如果单纯从摄像头、雷达这类车载传感器配置的角度看,市面上已经有部分L2车型做到了埃安LX的相同配置,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相同传感器配置的车型被分成了L2和L3两个级别呢?

答案是高精度地图。作为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的关键钥匙,高精地图是L3的门槛性核心技术。

L3和L2最大的区别在于脱手、脱脚后的“安全性”和以安全为前提的舒适性。这两点,如果没有高精地图加持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

脱手、脱脚后的安全性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时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安全。很多L2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提升舒适性,牺牲了安全性造成的。

从很多L3车型的传感器配置可以简单看出360°的环境感知能力是L3级别自动驾驶的标配。但现阶段,车载传感器的感知能力还无法像人类一样智能。当极端路况出现时,传感器可能无法识别,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为什么加入高精地图后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呢?

这是因为高精地图提供商在制作高精地图前,会开上装满各种高精度传感器的汽车,将这些路段提前跑一遍,采集数据,再将采集到的数据制作成点云地图,随后对地图进行各种标注和人工校验,最终生产出专用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地图。这就意味着,汽车一旦进入高精地图内,就能对周围的道路场景了如指掌,哪里有“坑”,一清二楚。

另外,车载传感器(如摄像头)在面对光线不足、浓雾、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失效。如果是L2级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会立刻提示驾驶员接管,并退出。而拥有高精地图的L3级系统,会借助高精地图,弥补传感器的数据缺失,对感知缺失的部分进行推算和补充,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拥有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即可实现“高精地图+摄像头+雷达”的三重感知能力。

以安全为前提的舒适性

关于高精地图如何提升驾乘舒适性,举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

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载传感器的感知范围有限,最远直线距离也只能达到200米左右,无法对弯道后的路口进行提前检测。高精地图能将弯道后1km内的道路的属性(限速、坡度、弯道曲率等)提前发送给路径规划和决策模块,让汽车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安全、舒适地通过弯道。

图片来源:《高精度地图 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 谷小丰

其实早在2018年,广汽就与百度高精地图确定了合作并签署了合同,利用短短2年时间就完成了L3技术的量产落地。

图片出处:2018年的百度开发者大会演示

据我了解,目前百度已经完成了全国30万公里的高精地图制作,主要覆盖的是全国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是国内高精地图覆盖最广的图商之一。这样就意味着,随着软件的迭代更新,埃安LX将能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L3级自动驾驶。

高精地图的加入,不仅让L2级辅助驾驶系统跨过了“安全鸿沟”,摇身一变成为L3级自动驾驶系统,也让驾驶员能在高速驾驶或拥堵时放心大胆地脱手、脱脚,轻松驾驶。

结语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L3自动驾驶?

车企的角度,广汽新能源已经帮我们定义得比较清楚了:L3就是高精地图全路段的全速域自动驾驶。即在当前高精地图能够覆盖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全路段范围内,能够实现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自动驾驶。

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只有能让驾驶者在高速驾驶和低速拥堵驾驶全速域范围内,都能安全放心地使用L3自动驾驶功能,解放双手双脚,才称得上真正的L3。不过L3仍然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在特殊情况下还是有驾驶者接管车辆的必要。所以,在现阶段我不支持推广脱眼自动驾驶,驾驶员有必要观察路况避免危险的发生。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呢?

作者:楊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answer/1245096436

利益相关,作为长安L3自动驾驶活动的策划者,谈谈个人对于L3自动驾驶的理解,请大家轻喷。

标准如何定义L3

有答主认为目前业内对于L3没有明确的定义,这点我个人是反对的。在今年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中,将自动驾驶明确划分为0-5级,且各级都有明确的定义,如下图所示。该分级方法与SAE J3016(TM)《标准道路机动车驾驶自动化系统分类与定义》的方法大同小异。

在标准中,L3有条件自动驾驶定义为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但不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接管。与L4相比,L3不能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接管,与L2相比,L3可以执行全部的动态驾驶任务。

那么,什么叫动态驾驶任务呢?标准中的解释是需要完成“车辆驾驶所需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横向控制、纵向控制、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相应、驾驶决策、车辆照明及信号装置控制。

因此,个人对自动驾驶分级的通俗理解是:L1是通过纵向控制把脚解放出来,L2是通过横向控制把手解放出来,L3是通过执行全部的感知、决策、执行等动态驾驶任务,把眼睛解放出来,L4是通过执行接管动态驾驶任务,把大脑解放出来;L5是解除运行条件的限制,把人完全解放出来。

综上,个人认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并非没有明确定义L3,而是在功能上对L3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只要满足标准中的功能,都应该称之为L3级自动驾驶。这也是为何长安敢于宣称自己是L3的原因。

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流程及判定方法

动态驾驶任务的解释

普通消费者如何判定L3

专业的术语对于普通消费者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个人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简单判断是否为L3级自动驾驶的方法是看整个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如果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解放双眼,那么就是L3级自动驾驶。

回答一些针对长安L3的疑问:

1.长安定义的L3使用场景:

L3场景: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拥堵场景下(最高可支持车速40km/h),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脱眼,直至系统提醒接管,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则执行风险减缓策略,减速停车。

L2场景: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车速高于40km/h时,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需要用户监控前方。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系统将执行风险减缓策略,缓慢减速至停车。

不清楚广汽是否支持全速域脱手、脱脚、脱眼,若仅是支持全速域脱手、脱脚,那个人认为和长安的L2场景是一个性质。

2.有答主提到长安以车速来判断能否脱眼,个人觉得是理解有误。长安并没有说简单的通过车速判断是否脱眼,有一系列的条件限制,比如要求结构化道路、要求拥堵路况等等。这和奥迪A8演示的TJP是一个性质,既然大家能够共识奥迪A8的TJP是L3,那么长安的TJP为何不能是L3?

3.同样有答主提到长安L3冗余的问题,由于技术保密,长安暂未公布自己的冗余方案,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长安并不止某答主所说只有感知冗余,相信没有谁敢拿消费者的安全来开玩笑。

另外,个人觉得冗余与否不影响判断是否为L3,但是影响L3的量产问题,这应该是政府准入规范层面的一些要求。

作者:NII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answer/1240771220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作为一个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这个问题我要好好答一下。

前面@陈光同学回答已经很全面了,我再补充一些。

对于自动驾驶等级定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9日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实这个分级早在2017年就开始制定了,在这个时间发布,可以说对以后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地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份标准主要是从任务定义和技术要求两个方面定义自动驾驶等级,先从任务定义方面看一下。

0 级驾驶自动化(应急辅助)
驾驶自动化系统不能持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控制,但具备持续执行动
态驾驶任务中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0级的定义就是具备感知功能,不会响应,比如车上的各种“滴滴”预警,都属于0级别。

1 级驾驶自动化(部分驾驶辅助)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控制,
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先不说1级,先看一下2级怎么定义的

2 级驾驶自动化(组合驾驶辅助)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
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是不是发现1,2级完全一样,其实这里我也是懵逼的,官方给的定义的区别是是否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共同操作?这个很难理解,当然L1和L2的定义没那么重要,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一下L3和L4。

3 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
4 级驾驶自动化(高度自动驾驶)
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L2和L3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在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全部”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设计条件为高速路,那在高速路上的所有情况你都要有正确的执行。

动态驾驶任务dynamic driving task (DDT)
除策略性功能外,完成车辆驾驶所需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车辆横向运动控制;
——车辆纵向运动控制;
——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
——驾驶决策;
——车辆照明及信号装置控制。

L3和L4最大的不同是,是否具备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的能力,看下这是什么意思。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dynamic driving task fallback
当发生驾驶自动化系统失效、车辆其他系统失效或即将不满足设计运行条件时,由用户执行动
态驾驶任务或由用户/驾驶自动化系统使车辆达到最小风险状态的行为

什么意思?就是说你L3级别在高速路上跑,如果意外发生,L4级别必须可以紧急接管并作出最小风险处理。看到这是不是懵逼了?是不是感觉也不够完善?比如L3只要在设计场景下就可以,那是不是我弄个最简单的设计条件也可以叫L3?不要担心,这个标准还没有正式施行,到明年施行的时候我们都有可能变更的。

说完了“国标”的定义,下面看一下现在各大厂商推出的“L3”产品。

目前市面上说自己是L3的主要就长安UNI-T、广汽Aion LX、小鹏P7,另外奥迪A8在2017年宣布完成L3级别量产,但以为很多原因,我们在国内看不到搭配此功能的车型,还有一个就是Tesla,提到自动驾驶不得不说一下Tesla,放最后说吧。

长安UNI-T

看一下车辆的传感器配置

前置主摄像头(×1)
360环视摄像头(×4)
驾驶员监控摄像头(×1)
前置毫米波雷达(×1)
侧置毫米波雷达(×4)
超声波雷达(×12)

UNI-T宣称的L3功能,我们在他的官网上并不能看到相关功能,按照L3的说明,也不太清楚他的设计场景是什么,难道是IACC?没有说明我就不具体评论了。

广汽Aion LX

相比之下,Aion Lx就写的比较清楚,就是TJA(Traffic Jam Assistant)+ HWA(Highway Assist),场景定义为城市拥堵情况和高速路。

小鹏P7

小鹏随着P7的发布,也发布了新一代的Xpilot3.0,主要定义为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停车场泊车,主要是停车场景+高速路。感兴趣的也可以关注我,我马上会发一个P7的赛道测试视频。

除了上面这3个,我觉得应该格外关注下特斯拉,全摄像头解决方案,早就实现了高速路+停车场景,现在宣称已经获取了无车道线行驶能力,因为特斯拉是不加高精地图的解决方案,这是非常强的。

国内的厂商要继续加油了。

作者:薛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answer/1245445033

这几年,随着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普及,以及大家对自动驾驶的关注,能够正确理解主动安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说五六年前自动驾驶分级还有些不清晰的话,如今,其分级在世界上已有普遍而通用的认知。

这就是经2016年改版后的SAE J3016,刚刚报批公示的国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也可算是J3016的衍生版。感兴趣可以仔细研读,个人认为比J3016更清晰更易懂。

本人也参与了这份国标的制定,从事L3量产研发工作有近8年的时间。做过的项目就不提了,反正是第一个和第二个量产L3就对了。说说自己的看法。

到底什么是L3:

以下是国标的定义

3.5.4 3 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
3 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仅允许在设计运行条件内激活;
b) 激活后在设计运行条件内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
c) 识别是否即将不满足设计运行条件,并在即将不满足设计运行条件时,及时向动态驾驶任
务接管用户发出接管请求;
d) 识别驾驶自动化系统失效,并在发生驾驶自动化系统失效时,及时向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
户发出接管请求;
e) 识别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户的接管能力,并在用户的接管能力即将不满足要求时,发出接
管请求;
f) 在发出接管请求后,继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一定的时间供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户接管;
g) 在发出接管请求后,如果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户未响应,适时执行风险减缓策略;
h) 当用户请求驾驶自动化系统退出时,立即解除系统控制权。

简单说,同时拥有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在设定的工作场景下,功能激活后不需驾驶员监控,不需驾驶员负责。功能退出时发出接管请求,驾驶员接管车辆控制。

对,就这么两句话!能够做到上面的那句话,就是L3!没有别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针对公众普遍存在的误区做解读:

1.定义是否明确

  • 部分网友认为:

目前国内外,无论是车企的工程师,还是普通消费者,甚至立法者对L3级自动驾驶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和明确定义,这是因为可被定义为L3的场景众多(比如自主泊车、60km/h以下的TJA等),很难有场景化的明确定义和标准。
虽然拥有了国标,但国标依旧未对L3的场景做明确的描述。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定义L3级自动驾驶呢?

定义非常明确,无论是J3016还是国标!既然都发布了,就不存在定义不明的情况。

L3确实场景众多,但L3分级中,场景并不是判断分级的标准,同样的场景下可以有L2,L3甚至L4。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驾驶自动化分级,并没有和场景连到一起,因为没必要。

2.根据功能(工作速度,运行场景,是否使用某种传感器或高清地图)能否判断驾驶自动化级别

在高精地图覆盖的中国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实现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自动驾驶,既提到了道路场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也提到了汽车状态(0~120km/h全速域、脱手、脱脚)。

根据这些内容能判断它是L3吗?

不能!脱手脱脚可以是L2及以上的任何一级。但只要不提监控,不提责任。无论速度范围多少,无论用什么传感器,都不法判断是否是L3。

换句话说,判断一个功能是否L3,就看监控,看责任!

3.高清地图是否可以解决传感器无法识别,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

从很多L3车型的传感器配置可以简单看出360°的环境感知能力是L3级别自动驾驶的标配。但现阶段,车载传感器的感知能力还无法像人类一样智能。当极端路况出现时,传感器可能无法识别,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为什么加入高精地图后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呢?

当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如果说依靠高清地图解决传感器短板那就扯了!

车辆探测周围的物体,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比如车道线、交通标志等。动态是各种车辆、行人、障碍物等。

高清地图里最主要的是车道线等静态信息,没有动态信息(车辆、行人、障碍物)

摄像头在探测车道线方面真的算很稳定的,而探测车辆行人障碍物这些动态信息比起车道线要差的远!

结论,高清地图可解决部分车道线不清、偏离、错误等信息。对车辆、行人、障碍物的探测几乎没有帮助(如果你从事过相关研发,你知道这里其实有一个高清地图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些动态目标的,但这里不便提了)。想想,前方卡车掉下个物品,等着高清地图更新到地图里,不是开玩笑呢么,高清地图根本不是干这个用的。而这些障碍物才是最难被探测,安全风险最大的。

4,有了高清地图,L3自动驾驶是不是可以在更恶劣的场景下工作

另外,车载传感器(如摄像头)在面对光线不足、浓雾、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失效。如果是L2级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会立刻提示驾驶员接管,并退出。而拥有高精地图的L3级系统,会借助高精地图,弥补传感器的数据缺失,对感知缺失的部分进行推算和补充,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拥有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即可实现“高精地图+摄像头+雷达”的三重感知能力。

负责任的说,不能!

高清地图目的是提高安全性,而非在恶劣天气下提高L3的可用性。对于L3来讲,恶劣天气一定是要接管的。假设摄像头看不到车道线,按着高清地图能不能接着开,当然能,但在车道线都看不清的恶劣条件下,还保持自动驾驶激活,就真是图财害命了!

L3量产一点也不容易,功能做到80%就可以上路做个演示。但是,真正的量产是要解决最后0.001%的安全问题!

就问你,你的车你的功能,敢让普通人上去开吗?你敢对他们说,功能激活后不用看路,出了事故我负责吗?

如果你体验的L3仍然是别人在开,如果功能激活后驾驶员还要看路,出了事故不敢说车负责,那就是假L3,不管能跑的多快,能不能变道,场景多花哨,也不管是2.5、2.9还是2.99,都不是L3。

真正的L3,不用你看路,不要你负责,只需要你等着接管。

作者:迪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5047744/answer/1238090239

对于L3这个分级,无论SAE的定义还是《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其实都没有非常的具体,目前整车厂们的宣传/理解都是倾向简单型的L3:方向盘脱手。各家目前的方案和场景在@陈光的答案里已经介绍得很完整了,这里想随便说点别的对L3的看法。

  • 立法完成之前,没有真正的L3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关于自动驾驶的法律完善之前,即使宣称具有L3功能的车辆,也不能在中国的道路上行自动驾驶之实。车主在任何时间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这也给了厂商一些空间去进一步推进和研发自己的辅助驾驶功能,但是距离完美还远远不够。因此目前还请所有关注自动驾驶而且有兴趣尝试的人们牢记这一点,切勿真正脱手驾驶。

  • L3级别应该做到脱眼,但应该随时响应接管信号

我认为L3如果只是需要于脱手,那无非就是L2辅助驾驶的一个非常小的进化,更关键的点在于,既然允许脱手了却不允许驾驶员进行任何与驾驶无关的操作,是非常反人类的,也是必然出现问题的。手只是不放在方向盘上,却必须保持看路和观察系统状态/操作的情况,其实是非常累的,这一点做过自动驾驶测试工作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手虚握着方向盘并且随时绷着神经准备阻止系统异常操作,一个小时下来就腰酸背痛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驾驶员有很大可能会看手机回消息等等的操作,造成事故隐患。

当然驾驶员也不能在L3介入的时候睡着了,或者甚至跑到了别的座位上,都是应该禁止的。最好的状态是可以看手机/回消息/刷抖音/看电影,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响应系统发出的心跳信号,保持适合接管的状态。系统要求接管时应该提前一定时间发出通知,接管的研究其实学术界已经慢慢开始在做了,除了接管的反应时间,接管的质量也同样重要,如何让驾驶员快速建立情景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对接管质量非常关键,不然驾驶员上来接管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具体研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文章。

  • L3系统和驾驶员责任的切割应该明确

当接管的研究足够多之后,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驾驶员/系统责任交接的点,即系统发出一定强度(声音/振动/视觉)信号后,多少秒内系统仍然负责,过了这个时间后应该由驾驶员负责。

  • 系统的行为和驾驶员的行为都必须被强制记录

L3系统应该使用一个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装置,确保系统感知结果/行为,驾驶员操作都安全的保留。同时我认为L3系统中驾驶舱摄像头是必须强制装备的,用于记录驾驶员的状态和确保系统发现驾驶员的危险行为。

  • L3系统应该由第三方“质检”

这隐含了L3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标准的建立,事实上由于长尾效应,自动驾驶系统不可能100%安全,这一点必须被认识而且接受,像鬼探头开门杀之类的情况很难避免事故发生。建立一个测试机构并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能力(感知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的测试是必须的,换句话说就是明确系统能力的下限,通过这个机构认证的系统才能获得在公开道路上自动驾驶资格。

另外,自动驾驶系统并不是一个不需要维护的系统,不管是硬件上传感器的标定可能因为硬件的位移而变化,还是软件上高精地图的及时更新,计算机性能的降低,都会影响系统的能力,因此建立自动驾驶系统“年检”的制度也是必要的。无法通过“年检”的车辆会被取消自动驾驶资格。

  • 使用L3的驾驶员应该接受培训

除了自动驾驶系统应该获得“质检”,驾驶员同样的应该通过一个测试以证明具备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能力。事实上,接管对于人的反应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具有听力障碍或者是其他对系统提示信号接受能力变弱的疾病,不适合使用L3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以上是我认为的真正的L3自动驾驶。应该说任何一个主机厂离这些要求都有些距离,但是我们都在为之努力,做为一个为数不多的体验过我司P7的NGP的人来说,紧张又兴奋,是我在车里的感受。虽然真正L3还未实现,但是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做这件事情,这些数据的积累都会是推动自动驾驶不断往前的动力,我觉得朝L3迈进的速度并没有变慢。

☆ END ☆

什么才是真正的L3自动驾驶?相关推荐

  1. 嬴彻首款L3自动驾驶样车发布:自研全栈系统,满足高速全场景工况

    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3个月,推出L3自动驾驶卡车样车. 这是嬴彻科技刚刚披露的新速度. 2019年CES亚洲展上,嬴彻首次对外发布自主开发样车嬴彻1号. 而完 ...

  2. 奇瑞采用英伟达GPU,将实现L3自动驾驶

    Root 编译整理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汽车制造商奇瑞,将会使用德国采埃孚ProAI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英伟达专为无人车设计的DRIVE Xavier,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 德 ...

  3. 中国首款前装L3自动驾驶卡车发布:一汽解放制造,京东车队运营

    贾浩楠 发自 苏州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中国自动驾驶量产商用,主机厂还得看"共和国长子"一汽. 在一汽红旗与百度Apollo实现L4乘用车前装量产后,商用车领 ...

  4. 奇点汽车打算明年推L3自动驾驶,不用激光雷达

     作者 | DavidZh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公众号ID:rgznai100) 今年 4 月北京车展期间,新造车公司之一的奇点汽车(Singulato)除了宣布奇点 iS6 将在今年年底开 ...

  5. 小鹏汽车L3自动驾驶方案---基于NVIDIA Xavier

    小鹏汽车今日与芯片巨头NVIDIA(英伟达)及NVIDIA中国相助同伴德赛西威在英伟达全球GTC大会首日签订三方战略相助协议,配合研发适配中国交通情况和驾驶场景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 按照介绍,基于X ...

  6. 对话嬴彻科技CEO马喆人:L3才是自动驾驶货运的本质拐点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QbitAI 嬴彻科技(现在)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产业生态催化,技术人才集结,原型车3个月推出. 这就是一波组合拳后嬴彻展示的形象. 这家创立于2018年4 ...

  7. 自动驾驶L3量产追梦:如何跨过车规级和低成本门槛?

    雷锋网新智驾按:从人类设想到落地前行,智能驾驶领域在2018年声响不断.在频繁的融资.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等信息背后,无数车企在公司战略中加入"网联化"."自动化" ...

  8. 实现L3级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产业转折点

    实现L3级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产业转折点 如今,L3自动驾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钻研L3自动驾驶. 什么是L3级自动驾驶 我们所说的L3级别自动驾驶,通常默认指 ...

  9. 百度Apollo发布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安全报告,L3级别产品2020年量产上市

    来源:雷锋网 去年 10 月,全球自动驾驶研发先行者 Waymo 发布了长达 43 页的安全报告,里面详细说明了如何装备和训练自动驾驶车辆,从而避免驾驶过程中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今年 1 月,美国车 ...

最新文章

  1. linux启动sql 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启动过程详解及启动不起来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2. MySQL索引 专题
  3. 介绍 Java 的内存泄漏
  4. java ceilingentry_java.util.TreeMap.ceilingKey()
  5. shell下数字和字符串比较操作命令
  6. 第四节:HTML5给表单带来的新标签、新属性、新类型
  7. HTTP Status 500 - 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File [/head.jsp] not found
  8. 华为员工“削尖脑袋”想进荣耀!网友也可以放心了,荣耀产品售后不受影响...
  9. vc picture控件的分类总结(转载)
  10. yii2 清除asset资源缓存
  11. C# Interface 的一点笔记。explicit Interface Implementation
  12. 单片机 数字电压表(ADC0809)
  13. c语言写流水灯程序,用汇编和C语言 写流水灯程序
  14. vbox虚拟机无法使用计算机名称,Vbox虚拟机 所选虚拟电脑不能正常访问
  15. 网络安全年终盘点:2018年数据泄露事件回顾
  16. 从都市丽人2022年财报,看专业内衣如何进阶突围
  17. 科学的失控与范式的超越——《侏罗纪公园》读后感
  18. 【开发历程】STM32F4之SHT31-DIS温湿度传感器完整学习历程(附模块化程序代码,带详细注释)
  19. SQL语句一二三之SQL基本语句
  20. ogg文件怎么转换为mp3格式?

热门文章

  1. 【CTF】实验吧 The Flash-14
  2. 【Python】百度翻译的爬虫实现(后篇)
  3. 11 款可替代 top 命令的工具!
  4. 英特尔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验中心落成
  5. 基于 Python 环境搭建 - YOLO 实现吸烟行为监测
  6. 实战|手把手教你用Python爬取存储数据,还能自动在Excel中可视化
  7. 无限想象空间,用Python玩转3D人体姿态估计
  8. 出任 Twitter 独立董事,AI 女神李飞飞的传奇人生
  9. 超越最新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研究人员提轻量CNN新架构OSNet
  10. 如何用TF Object Detection API训练交通信号灯检测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