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浙企上云

阿里云这次似乎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4月19日,阿里云与浙江省经信委联合举办吹风会,阿里云宣布将全力支持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万企业上云”。

就在吹风会两天前,浙江省经信委刚刚印发一个文件《浙江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年)》,并给出了行动的详细步骤和时间表。在随文件一起下发的通知里,浙江省省长车俊对“企业上云”工作做出批示:“看准了,又决定了,必须大力推进,实现目标。”这种修辞,说明“十万企业上云”非同小可,是浙江全省的大事。而阿里云似乎打开了一轮成长的机遇。

你可能会说,浙江是阿里的诞生地,是马云的老家,这行动计划是不是为阿里定制的?这肯定夸张了。

  1. 早在2015年下半年,该省已规划“十万企业上云”,并用了同名。自那以后,浙江省多次会议都提及这一战略计划。对于浙江来说,这一项目被树立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年(2016)战略之一。在《2017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它被描述为转型升级、供应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构成部分。
  2. 同期,阿里集团与阿里云非但没有与所在地浙江达成如此深入的合作,反而率先牵手与内陆省份贵州省。2014年,后者的“云上贵州”率先落户阿里云平台。之后,其他多个省份与阿里之间也建立了合作,虽没有贵州那般高度,但同样带有自上而下的示范价值。

当然,我们不相信阿里看不到浙江省的更大机会。只是,这种时间错落里,应该有双方各自独立的诉求。先说浙江。我们观察到,过去一年半,浙江这一行动计划虽然持续强调,但并没有细则与落地节奏。而此次公布的部分,则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时间窗口。

比如它将十万家企业任务明确分解给各地市。其中杭州27000家,舟山1500家,都要求年底前完成。具体周期与节奏是:2-4月是宣传阶段;4-6月是启动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各地按2:1的比例确定“试点企业”和“标杆企业”的名单。前者要求5月15日上报,后者要求6月30日上报;而从6月起,将进入规模覆盖阶段,年底统一考核;7月起,每月10日前,各县要将进度报到市;每月15日前,各市要将进度报到省。

你嗅到什么味道了么?它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个将云计算或云化进程制定到如此细致、落地周期如此严密的省份!单单这种紧迫性,就让人感受到,它与其他绝大部份省份之间的巨大差异。你会说当地经济发达,开放意识强。但若没有一种源于产业土壤与未来区域竞争的危机意识,我是觉得,就算重视互联网,也不太可能有如此细致的规划。它一定有危机感了。

浙江制造业发达,过去多年,“小狗经济”的民营经济模式,机制特别灵活,外向经济也很活泼。但同样,浙江以制造业、贸易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不说别的,一个小例子你就能体会到:过去几年,中国几乎每个县城都会有一两个所谓“两元店”,其中小商品绝大部分来自浙江,许多同质化严重,缺乏附加价值。它既体现了浙江制造业的活跃度,也传递了它的结构升级之艰困。当然浙江牛逼的高精密制造业也有很多,我们说的是大部分中小民企。

某种程度上,浙江比广东、江苏甚至长三角相当部分的制造业更能代表中国大陆本土的制造业力量。后三者营收最大的企业群,仍是外资制造企业为主。我们说,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能体现中国原生制造业的未来,应该不那么夸张吧。所以,我们说,“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不可能是给阿里云单独开小灶,就在这里。事实上,两年前,阿里云只是刚成军。

不过,“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与阿里云发生碰撞,倒不偶然。事实上,多年来,阿里集团一直持续深入地参与着浙江许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中小企业群就不说了,阿里与它们血脉交织。而去年下半年推出的“城市大脑”,如果没有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的支持,这种涉及政府管控的行业大数据领域、城市治理空间,是不可能开放给阿里作为试验场的。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结合双方诉求,这个周期,“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嫁接阿里,确实更有一种紧迫性与现实性。这是一个经济大省融入波澜壮阔的互联网进程的关键大事,也是一个互联网巨头融入当代中国国民经济的光辉通道。

浙江省当然有许多选择。事实上,“十万企业上云”之前多次会议上,华为、百度、网易、腾讯、海康威视等行业巨头都有代表参加。但是,若着眼ICT基础设施的布局,着眼效率,当然更有亲近感与信任体系,我们觉得,非阿里阿里莫属。BAT其他巨头、华为们就算有机会,面对一个这样的行动计划,它们可能只能局部参与,不太可能有阿里云的整体机会。

跟阿里集团与阿里云相比,这类企业,也包括海外巨头,更多体现在局部的服务上。比如华为确实非常强悍,这半年在许多省份也跟阿里云等展开了博弈,它在电信市场以及若干关键行业市场有不少斩获,但若就一个偌大区域经济体、复杂的产业聚落、广阔的企业群来说,它不可能有阿里云触达底层的服务能力。事实上,阿里云早已是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群云服务供应商。

这种动向,将给阿里与阿里云带来巨大的商机。

你体会一下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昨日这句表态:“政府在中国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政府号召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有巨大的价值,这是其他纯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做不到的事。”是的,我们也认为,这种与一个偌大区域经济体的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只会发生在中国这类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也许会有小范围的整体规划,但像浙江区域经济重大战略与云计算企业融合发展的案例,非常罕见。

你再体会一下刘松这句话:“我们的政府,两位省长,非常精明、坚决地推动了这个事情,背后是有一定的艰巨性。这个事情的意义,我们想说,会逐步在未来时间里……体制创新,在政府的机制创新方面,可圈可点,肯定会被历史记住的。“似曾相识的话,也曾出自阿里前CTO王坚之口。2014年,“云上贵州”落户阿里里平台时,他曾说,发生在一个内陆省份,这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体现,历史会记住的。

这种自上而下的商机,隐含的交易成本,远低于亚马逊、微软等同行。后者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的产业渗透机会,更多是以单体企业合作案为主。这就决定了,亚马逊们的开拓成本会很高,在中国更不用说了。

“十万企业上云”无疑会是阿里云一种独特的营销途径。一旦浙江案例成熟,它就具有更大的复制价值。因为,这是一个迷茫期,许多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感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当然也是危机周期。你再体会刘松这句话:“今天中国有巨大的工业机会,但是有很多要素没有被唤醒。谁来唤醒?”琢磨一下“唤醒”一词。昨天,他多次提到这个词。我们的感受是,他有深深的紧迫感。我从他的演讲体会到,中国线下生态丰富、土壤深厚,互联网生态许多方面胜过美国,许多先进信息化案例也很成功,但整体的云化进程依然艰巨。

当然,他也是在为阿里云代言。因为,很快,昨天,阿里云再度披露了许多成功的云化案例,再度证明它才是当代中国制造业新一轮信息化的整体玩家。

其中橡胶轮胎厂商利用阿里云ET工业大脑实时判读橡胶块的“出身”的案例,上次深圳云栖大会上披露过,不多说。只提一句,橡胶质检和匹配算法开发出来,该厂产品合格率提高了3%—5%。

另一家年产值200亿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将阿里云的算法引入光伏切片工序后。光伏切片很复杂,仅切片机就有上千个影响质量的参数,有一个参数控制不好,良品率就会下降。当时这家厂商遇到了麻烦,一波工人轮岗之后,良品率直线下降,损失巨大。厂商无计可施,把这个任务给了山景博士的团队,限两周交出方案。

“在这两个周当中,我们自己都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事实上做到了。”回顾当时场面,阿里云资深大数据专家山景充满感慨。参数有数千个,但山景他们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所有的分析都指向同一个环节:切片机的导轮。他们马上将这个环节放大,翻来覆去地分析,结果锁定了几个因素:来件、安装、更换等等。

经过针对性改进,良品率慢慢上去了,该厂每个月增加了几百万的利润。最后,山景团队将该厂数千个质控参数精简为63个,后来再次精简为3个。“就盯着三个数就行,像老中医看病,看几个大的穴道,找到病灶,然后做重点的监控。”

这就是上云的意义所在:用数据解决人脑无力解决的问题。

山景另一段表述,更是打动了我们。他坦承,“聪明如阿里云的BAT的优秀工程师们”,“都觉得这事好象跟互联网没关系,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我们做互联网的,都喜欢讲点击率、转化率、广告等等。但是互联网+更性感的地方,是当它的技术沉到车间里去的时候,和机器的对话发生的时候”。

山景反复强调,上云不是目的,不要为了上云而上云,上云的目的是再下来。“打个比喻:把我们传统的生产线嫁接成虚拟的神经网络,在线实时感知每个环节的数据,然后通过云上的人工智能,分析、解读这些数据,再发出指令,回写,从云端下架,再落车间。这是一个数据的闭环:起至生产线,上到云上,再回到生产线,这样一个全链度的过程。”他说。

他描绘了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去年刚启动研发时,在一家企业落地的情景: “我们第一次拿到的一份数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天书,不懂啊,数字的每一个字段都不懂,隔行如隔山,确实是这样的。”他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企业,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产业在工业4.0的时候,究竟应该怎么干?如果能在全球行业老大的身上,找到一点点的成功,1%的成功,那就是就回答了一个业界的问题,所以我们开干。我们找到了数据,典型的工业信息系统当中的数据。一一对应上之后,发现别有洞天。我们在键盘背后难以想象到的一些知识,一些行业的经验,就暴露出来了,后面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

“我们固化下来的工业大脑,不会因为工人的跳槽而丧失,也不会因为工人的退休而绝迹于江湖、失传,所以是一个可传承、可进化,而且是永不退休、下班的大脑。”山景总结说。

结合上述具体案例来看,阿里云的竞争力,根本不在单一环节,也不在于纯粹的技术,而在于它借助技术、方案、人力,真正深入现场,深入微观的世界,触达了一个产业与企业的深层。这在过去的企业信息化案例中,是绝不可能实现的。案例有些啰嗦,但我们要说,阿里云已经探到了产业的微密之处。就从这点来说,至少在中国,亚马逊们甭想与阿里云们缠斗。后者的参与感,只会体现在哪些补充性、辅助性机会。

我们不是否定亚马逊们的竞争力。而是说,云化与ICT的升级,也是融入各个行业底层的旅程,它涉及到许多本土化的要求,比如深入车间现场、深入到流程改造、组织管理变革,涉及到智力资本的匹配,涉及到文化的改造以及落地的服务,所谓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带有血肉之神,亚马逊们,它们怎么可能能深入到中国本地企业的深层?

它们更多依靠技术、工具平台,依靠太过标准的西方管理思想,想在版图突破阿里与阿里云的整体生态防线,这怎么可能?这也是刘松对德国“工业4.0”不以为然的原因吧。在他看来,后者有点像“信息物理系统,偏重于自动化,把自动化设备跟信息设备去结合”,但这些东西不是云计算的本质,“真正的制造业,在云上发生的粘性,和IT时代有根本不同”。他讲出了云计算服务的精髓与动人之处。几年来,太多行业人士从技术、架构、产品角度持续谈论云计算,渲染多多,但恰恰没有对即将云化的企业以及后者的微观运营表达敬畏。

当然,阿里一家不可能吃掉整个云计算市场。它也没有这个能量。就算它自身所能参与的部分,也需要诸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整体上,阿里云也是以生态方式、开放的平台参与竞争。截至目前,阿里云已定义出“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等多重完整的解决方案,每个领域都有完整的服务链条,覆盖了培训、咨询、诊断、上云方案、流程改造、应用、新技术赋能、部署、升级改造等方面。也正是如此,我们也给阿里云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新做一个定位:它绝不仅仅是一家技术公司,方案公司,而是一家融合咨询服务能力的新型ICT开放平台。而“云计算”不过是它在进一步从阿里集团独立前夜的初期服务形态。

前段时间,传闻说甲骨文可能收购埃森哲。虽然甲骨文做了澄清,但这个动向本身符合一定的产业逻辑。无论是ICT升级,还是全面云化的过程,它们都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升级过程,会重构各种商业要素,形成不同的流程、结构、组织管理模式。这其中一定伴随着相当深远的组织与管理变革,从而推动阿里云这类云计算企业融入行业咨询与组织管理服务。

本质上,阿里云们未来会与现有的各种管理软件企业发生深刻的融合。

两年前,当用友与阿里建立战略合作时,我曾预判这两类企业之间,未来会发生融合,不排除资本层面的深度关联。截至目前,虽然没有重大案例,但阿里早已通过小规模的资本动作,涉足管理软件领域。我们相信,未来的阿里云一定会重塑管理软件市场,而不仅仅是云计算服务。我们同样相信,阿里云与浙江省政府战略规划的碰撞,会重塑当代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驱动供应侧改革落地,并有复制到更为辽阔版图的价值。

这对阿里云以及阿里集团也是化解危机的行动。人口红利弱化,移动互联网虽然改造了大众生活方式,迎合了消费升级,但并不能真正驱动B端产业变革,互联网并没有大规模变革中国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没有B端的活力,移动互联网也失去了血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再次作出预判,未来一个周期,在阿里云支撑,阿里集团B2B版图应该会有新一轮崛起。伴随着它的进程,阿里云自身也会进一步壮大、独立,真正发挥阿里集团履带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当然, 我们更是相信,阿里云与浙江省政府战略规划的碰撞,也会驱动浙江乃至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沉淀下新的竞争力。4年前,中国制造业已经超越美国的规模,但我们仍然缺乏许多核心竞争力,我们还不是制造业强国。随着阿里云等中国本土云计算企业群的壮大,中国“两化”融合会走向新的阶段。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在2010年提出“云优先”(Cloud First)战略,川普前段拉美国科技业大佬聚会,互联网、云计算企业比传统的IT企业光鲜甚多。是的,这场国家的博弈,绝对不是杭州与西雅图之间,它是整个经济体内部融合后的综合国力京衡。中国的改革会大幅受益于互联网业的参与,后者能驱动一个经济体实现所谓“换道超车”。


来源:共享经济研究院 作者:王如晨 姜帅
原文链接

十万浙企上云 阿里云崛起的最大征候?相关推荐

  1. base64格式的图片上传阿里云

    base64格式的图片上传阿里云 上传图片的时候,除了普通的图片上传,还有一张图片信息是以base64格式发送到后台的. 后台接受base64格式的图片,上传至阿里云代码:(主要是将base64转化成 ...

  2. 微信 开发 图片 上传 阿里云 oss 服务器

    在做微信开发时,我需要将图片上传至阿里云OSS,思路是服务端下载微信图片再转存至OSS. wx.chooseImage({count: 1, // 默认9sizeType: ['original', ...

  3. 文件分片上传阿里云OSS

    本文参考其他博客并结合自身编写 博客原作者:程序猿谢哥哥 博客原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825651/article/details/108792264 注 ...

  4. 宝塔上设置阿里云code的git管理

    1首先在码云/阿里云上创建项目,然后复制 ssh 2将代码复制下来 git clone git@codeup.aliyun.com:5f3b7e2a5fd102f22f6bb0ea/test123.g ...

  5. Arduino-ESP8266检测温湿度上传阿里云

    Arduino-ESP8266检测温湿度上传阿里云 硬件准备 Arduino IDE环境 阿里云端 实物接线 IDE库文件配置 ArduinoJson AliyunIoTSDK PubSubClien ...

  6. spring boot上传阿里云对象存储OSS快速上手(一、控制台简介)

    代码实现请看下一篇: spring boot上传阿里云对象存储OSS快速上手(二.代码实现,复制粘贴可用) 简介: 1.阿里云对象存储OSS其实就是一个文件存储的服务 2.在我们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类似 ...

  7. 微信小程序上传阿里云OSS,返回204,400,403,405,解决方案

    目录 微信小程序上传阿里云 ==OSSAccessKeyId,policy,signature==如何获取呢? 配置Bucket跨域访问 配置外网域名到小程序的域名白名单 上传报错(返回400,403 ...

  8. 自定义镜像上传阿里云(图文教程 附带思维导图)

    自定义镜像上传阿里云 alpine Linux简介 思维导图 使用Dockerfile基于alpine制作JDK8镜像 使用Dockerfile基于alpine制作最小JRE基础镜像 将Docker镜 ...

  9. unraid上实现阿里云盘与nas同步

    unraid上实现阿里云盘与nas同步 准备工具 安装zx5253大佬的webdav-aliyundriverdocker镜像(2022.4.21更新:目前该大佬已经删除了仓库,可以下载其他具有相同功 ...

最新文章

  1. monkey学习总结笔记
  2. 五子棋c语言代码ppt答辩,C语言案例:控制台版本的五子棋游戏【代码】
  3. python官网下载安装教程-Python和Anoconda和Pycharm安装教程
  4. [USACO16JAN]子共七Subsequences Summing to Sevens
  5. 解题:HEOI 2016 求和
  6. MATLAB应用实战系列(五十二)-Excel数据的读取
  7. java编译后的扩展名,Java的源代码扩展名和编译完后是扩展名正确的是
  8. win10中微软账户中文名称修改后本地用户文件夹仍为中文名
  9. Windows下 Python3.7.0 运行环境的搭建 一套操作后就可以使用Python写代码啦~
  10. 【转】常用的风控算法模型评价指标
  11. c语言推箱子源代码及注释,求大神 解析推箱子源代码 要详细
  12. 数据结构 2-3-3 循环链表
  13. 占用51cto。记录自己
  14. Quartz-第四篇 常规quartz的使用
  15. java调用有道翻译接口
  16. JavaScript中 切割截取字符串的几种方法
  17. 新能源车企骗补终结:实力说话淘汰赛开启
  18. 香蕉树上第六根芭蕉——PCA算法python实现和思考-站在巨人肩膀上
  19. 分析MP4的名人博客
  20. MongoDB secondary节点

热门文章

  1. mac for docker访问宿主机服务
  2. git放弃修改放弃增加文件
  3. Linux监控命令之==free
  4. HighCharts基本使用
  5. linux学习两周总结
  6. 小米 Play 发布:CPU+GPU 双 Turbo,每个月送 10 GB 流量
  7. 商务礼仪 细节决定成败
  8. writeValueAsString封装成工具类
  9. centos安装cowboy过程
  10. java虚拟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