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机检测:

1、 打开主机电源:出现BIOS画面则表示主机没有大问题,如没有,则须打开机箱检查。

⑴ 如果显示器亮,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扇不转:一般为开关电源故障或主板短路

⑵ 如果主机指示灯全亮,电源风扇正常,无显示;如果有BIOS错误声音提示,根据声音判断故障位置。

⑶ 如没有BIOS声音提示,一般为主板或CPU故障。

⑷ 对CMOS放电,恢复BIOS默认设置

⑸ 去除所有接口卡和数据线(最小化测试)

⑹ BIOS故障(BIOS中内存参数或主频设置错误)BIOS程序被病毒破坏BIOS升级失

⑺ 如果BIOS自检声音正常,一般为显示器未连接或损坏。

2、 内存检测和实际容量不一致。

⑴ 接触不良

⑵ 若有两条以上,不兼容

⑶ 主板芯片组不支持

⑷ 内存条物理损坏

3、 内存自检中途死机

⑴ 芯片组特性中内存参数设置错误

⑵ 内存条物理损坏

4、 检测不到光驱或硬盘

⑴ 数据线损坏或连接错误

⑵ 硬盘跳线没有设置好

⑶ 硬盘本身问题或IDE接口故障

5、 忘记CMOS密码

⑴ 通过跳线短路或电池短路给CMOS放电

⑵ 利用DOS调试工具

(二)、POST自检过程错误提示:

1) 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BIOS ROM校验和失败,系统挂起)----BIOS ROM的程序资料已被更改,通常由BIOS升级错误造成

(2) CMOS Battery state low(CMOS电池电力不足)----主板电池提供CMOS存储器, 用来存储BIOS参数。电池电压不足,需要更换。CMOS跳线短路

(3) CMOS checksum Failure (CMOS校验失败)----CMOS数值保存之后,便产生一个校验和值,供错误检测用。如果先前的值与当前读数据产生的实际值不同 ,就出现这个错误信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 应运行BIOS设置程序。电池掉电或病毒

(4) CMOS System Options Not Set (CMOS系统选择项没有设置)----存储在CMOS中的数值遭破坏, 或者不存在了。运行BIOS设置程序来纠正这个错误。

(5) Keyboard Error(键盘错误)----BIOS遇到由键盘引起的定时问题, 应保证系统中安装了键盘。也可以在标准CMOS设置项中选跳过键盘POST程序。

(6) Memory Test Fail(内存测试失败)----内存条安装不牢或损坏。

(7) Floppy Disk(s) Fail(软盘失败)----软驱数据线、电源线连接不好或软驱损坏。

(8) FDD controller Failure(软盘控制器失败)----BIOS 不 能与软磁盘驱动器的控制器传输数据。关闭系统电源后, 检查所有有关的连接器。接口损坏加多功能卡。

(9) HDD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败)----BIOS不能与硬盘驱动器的控制器传输数据。关闭系统电源后,检查所有有关的连接器。

(10) Crive Error(C:驱动器错误)----BIOS没有接收到硬盘C:来的回答信号。检查数据线和CMOS设置项中选择的硬盘类型。

(11) Crive Failure (C:驱动器失败)----BIOS不能得到硬盘驱动器C:的回答信号。这可能要更换硬盘。

(12) Cache Memory Bad ,Do Not Enable Cache (Cache 存贮器损坏)――BIOS发现系统板的Cache 存贮器损坏。与系统生产厂家联系或关闭CMOS中设置。

(三)、DOS错误提示:

(1)Insert disk with COMMAND.COM in dive A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计算机找不到DOS外壳,在驱动器A中插入系统盘。或者从硬盘上启动,取走A驱动器中的 DOS软盘。文件损坏或SHELL设置错
(2)Invalid media or Track 0 bad disk。(无效介质或0磁道损坏)
0磁道的主引导扇区被破坏了,磁盘不能再在上面存储任何重要信息。低格
(3)Access denied(访问被否定)
对一张有写保护的软盘进行写操作或试图删除硬盘上受保护的文件。
(4)Drive not ready
Abort, Retry ,Ignore, Fail?(放弃,重试,忽略,失败)
计算机在驱动器中找不到磁盘。检查软盘及驱动器,CMOS中设置的软盘类型,确信软盘在正确的驱动器中以后按R重试。
(5)Insufficient memory(内存不足)
计算机没有足够的内存来运行这个特殊的程序,或者可能是由于存储器的设置不对造成的。请扩充内存或重新设置系统后再启动。
(6)Bad command or file name
在提示符下输入乱字符DOS不能识别,输入命令时拼写有误,或者是DOS在路径下找不到所输入的程序名。如是在启动时看到这些,那么就是计算机不能理解AUTO执行.BAT中的某一个命令行。
(7)Not found any active partition in HDD
在硬盘上没有发现活动分区,分区时忘记设置活动分区,重新运行FDISK并把基本分区激活。
(8)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引导操作系统错误)
DOS引导扇区有物理损坏,重新分区或低格
(9)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丢失)
C盘DOS引导记录中标志位丢失,或硬盘执行完FDISK后没有格式化,或CMOS中硬盘参数设置错误,软盘启动后执行SYS C:可恢复系统文件和标志位
(10)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非系统盘或盘错误)
引导程序找不到IO.SYS和MSDOS.SYS,属性错误或数据区的系统文件不同。用软盘引导,键入SYS C:传DOS的系统文件,不行重分区。
(11)Disk boot failure,Insert System Disk And Press ENTER (磁盘引导失败,插入系统盘并敲回车)
读系统盘错误,一般为硬盘接口损坏或主引导记录中标志位丢失损坏。软盘引导,Fdisk/mbr恢复
(12)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无效的盘规格)
盘符输入错误,或磁盘未格式化。若无法从硬盘引导,从软盘启动后进入C盘时出此提示则表示分区表丢失了
(13)No partition bootable(没有可引导分区)
硬盘安装完后没有分区就会出现上述错误信息。只要用WIN98启动盘重新开机,然后执行FDISK来分区。

(四)、WIN98系统故障

1、 WIN98无法进入安全模式:保护模式驱动程序错误
(1) 在98启动菜单中选择日志模式Logged,生成开机日志文件
(2) 死机后重启,在启动菜单中选择字符模式Command Prompt Only
(3) 编辑BOOTLOG.TXT,查找加载失败FAIL的文件
(4) 进入WIN98安装备份的目录,使用EXTRACT命令恢复加载失败的文件
(5) D:\PWIN98\>EXTRACT /A BASE5.CAB 1234.567 /L C:\WINDOWS\SYSTEM
2、 WIN98可以进入安全模式,可以运行“系统信息”工具中的“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检测
(1) 选中“选择性启动”,取消所有选项
(2) 重启后如果仍然不能进入WIN98,表示32位保护模式驱动故障,即注册表登录错误。重启后进入字符模式,利用SCANREG程序恢复。
(3) 如果可以进入WIN98,就在“选择性启动”中逐项加载“启动组”、WIN.INI、SYSTEM.INI、AUTO执行.BAT
(4) 如果实模式驱动程序出错,重启后选择单步模式即可找到故障程序。
(5) 如果16位保护模式驱动程序出错,则WIN.INI、 SYSTEM.INI加载时故障。
(6) 如果各类驱动分别加载时正常,同时加载时死机,则实模式驱动与保护模式驱动冲突。
3、 WIN98不断重复开机
(1) 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
(2) 选择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系统设备-PCI BUS-IRQ指导
(3) 取消“实用IRQ指导”功能
4、 WIN98启动时出现错误信息
CANNOT FIND A DEVICE FILE THAT MAY BE RUN WINDOWS OR A WINDOWS APPLICATION
THE WINDOWS REGISTRY OR SYSTEM.INI FILE REFER TO THIS DEVICE FILE,BUT THE DEVICE FILE NOLONGER EXISTS

****.VXD(或DLL/DRV/386)
PRESS A KEY TO CONTINUE
注册表或SYSTEM.INI找不到某个设备驱动程序
(1) 记下文件名,如果文件扩展名为VxD、DLL、DRV,则此文件可能为win98的驱动文件
(2) 启动WIN98后使用系统信息的工具中的系统文件检查器,从安装盘提取该文件
(3) 如果提取时提示找不到文件,则此文件是应用程序的驱动文件
(4) 运行REGEDIT,查找与提示文件相关的主键或键值,并全部删除
(5) 如果文件扩展名是386,则一般是应用程序文件,且在SYSTEM.INI中加载,运行SYSEDIT或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去掉和此文件相关的语句
5、 动后马上出现"安全关机":Windows外壳文件EXPLORER.EXE丢失
五)、WIN98应用程序故障
1、 运行软件时出现蓝屏,提示:A FATAL EXCEPTION 0D HAS OCCURRED AT ****:********.THE CURRENT AOOLICATION WILL BE TERMINATED.(一个致命错误发生,当前应用程序将被终止),有多种可能
(1) 软件安装时出错,导致软件安装不完全。
(2) 软件设计时存在BUG,安装补丁程序或升级软件
(3) 软件冲突,卸载某个软件
(4) 删除软件时误删除了共享的文件。
(5) WIN98系统不稳定:运行磁盘清理、磁盘扫描、碎片整理
(6) 内存条或硬盘等存在物理损坏
2、 启动应用程序时软件不能正常启动:按CTRL+ALT+DEL关闭程序
3、 页面错误:虚拟内存置换页面时出错,一般和硬盘、注册表有关
4、 程序执行时提示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GENERAL PROTECTION FAULT常规保护性错误):应用程序BUG或文件出错,重新运行该程序。
5、 执行程序时提示“该程序不是有效的WIN32应用程序”:一般为病毒破坏或程序本身错误。
6、 Windows 98 无法正常关机(死机或蓝屏):win98 关机时先停止接受所有写盘操作的请求, 然后把未写入磁盘的磁盘缓冲区写盘,接着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最后将所有保护模式的驱动程序转换到实模式。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原因有:
(1) 在实模式下,显卡没有分配到IRQ
(2) 一个驻留内存的TSR(常驻内存程序)不能正确地退出
(3) 有冲突的驱动程序
(4) 退出Windows 时设置了关机声音,而这个声音正好是个损坏的声音文件
(5) 有问题的硬件或硬件设置有误
(6) 与BIOS设置有冲突
(7) 主板的APM 或ACPI 电源管理与系统的电源管理程序有冲突
(8) 快速关机功能打开了
如果无法确定具体的原因,可以按下列解决方案逐个尝试
(1) 检查电脑硬件的配置,包括BIOS 的设置。在BIOS设置中,请将 “Assign IRQ for your Video Adapter”这条设置为“Enable”,它可以让BIOS 为你的显卡预留IRQ。有的BIOS 还有个USB开关,它问你是否使用USB,通常它是关闭 的,但有时将USB 设置为“Enable”也能解决问题,即使你没有任何USB 设备。
(2) 检查有哪些程序正在运行和启动时要运行的,包括在DOS下就装入的程序。运行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或在开始菜单“运行”“MSConfig”,MSConfig 提供系统启动程序的列表,还有 Config.sys 文件的内容。把那些不必要的程序禁止运行。
(3) 想关机却变成了重新启动。大多是“快速重新启动”开关在作怪。在开始菜单选择“运行”,输入“MSConfig”,点击“高级”按钮,里面有个“禁止快速关机”,打上勾。也可以通过注册表修改,打开注册表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把右边的FastReboot 由1 改成0。
(4) 在关机时BIOS 和Windows 之间可能存在不协调问题,修改Windows,让它不使用 PnP BIOS。重新启动时按住Ctrl 不放,选择菜单第5 项目启动到DOS,进入 Windows\system,然后将Bios.vxd 文件改名为Bios.old,再重新启动,试试这回关机是否成功。
(5) 上面的方法都无效的话,请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属性,切换到“设备管理器”, 看有没有×××的叹号,下面是问题出现较多的设备,检查它们的资源有无冲突的地方:显示适配器、磁盘驱动器、软盘控制器、键盘、鼠标、网络适配器、PCMCIA 接口、SCSI 控制器、端口(COM & LPT)、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
(6) 试试禁止NVRAM/ESCD:
(7) 此项目关系到BIOS 与Windows 在开机与关机时如何工作。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 切换到“设备管理器”的“系统设备”,选择“即插即用BIOS”,转到“设置”一栏, 会看到“禁止NVRAM/ESCD 更新”,请打上勾。
(8) 更改IRQ的分配:打开控制面板的“系统”,切换到“设备管理器”的“系统设备”,选择“PCI bus” 并切换到“设备”栏,看到两个选择:“使用硬件”和“使用BIOS”,尝试更换它 们,并重新启动电脑。注意,这里的修改都需要重新启动才能验证是否成功。
(9) 如果不行,继续在“PCI bus”那里,切换到“IRQ指导”栏,如果“使用IRQ指导”上 打着勾,表示由Win98 自己来管理PCI设备,要是关闭它,则由电脑BIOS 程序来管理 IRQ。IRQ 指导是个总开关,它由四个小开关组成,从上往下试验:关闭“使用 ACPI BIOS获取IRQ表格”,问题依旧再关闭“使用MS性能表获取IRQ表格”,要是某个 PCI 设备工作不太正常则打开“从保护模式PCIBIOS 2.1调用中获取IRQ表格”。
(10)更新电脑的BIOS 和主板的驱动程序,如果产品有问题,生产厂商肯定会更新它们的驱动程序,特别是Win98面世之前的产品,也可能是产品不能搭配某些配件,只有新的驱动才能解决。

*注:要养成提前备份的好习惯
1、备份注册表
2、备份系统分区(ghost)

二、硬件故障:

1、光驱:
(1) WIN98启动后找不到光驱:用WIN98软盘启动盘启动,若光驱仍不能使用,为硬件故障,检查数据线、接口和光驱;如果光驱在DOS下工作正常,一般是IDE接口驱动损坏
(2) 光驱不读盘:光盘盘片划伤或灰尘太多,激光头功率不足,光驱主轴不稳固导致盘片抖动,光头污染
(3) 光盘不转:激光头过脏;主轴马达故障;盘片格式不兼容
2、 打印机:
(1)不打印:驱动程序损坏,后台打印设置错误或端口损坏
(2)打印乱码:打印电缆损坏或病毒破坏
3、硬盘:
(1) 接口损坏:使用多功能卡
(2) 认道不准、坏道:低格
(3) 数据线
(4) 盘体损坏:更换硬盘
4、显示:
(1) 缺色:数据线断针
(2) 滚屏:显示器垂直同步电路故障
(3) 亮度低: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
(4) 局部花屏:显存有物理损坏
5、声卡:
(1)无法正常安装
早期的声卡在安装过程中比较麻烦,需要改动各种跳线和进行比较复杂的软件设置。后来随着“PnP”即插即用技术的广泛运用,声卡的安装被简便化,但依然有不少中小厂商设计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或是Win98系统无法正确识别声卡,或是无法正确设置中断号,出现设备冲突。如今流行的PCI声卡则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鉴于眼下还有许多用户在使用ISA声卡,我们有必要对这类无法安装的故障进行探讨。
当系统属性中“惊叹号”频频的时候,就是遇到设备冲突问题了,这在ISA声卡中是非常常见的毛病。这时候我们可以手动调整声卡的各种设置属性,一般正常情况下ISA声卡的输入/输出范围是在0220-022F之间,直接内存访问是01,而中断请求通常是05或者07。用户可以按照这个标准上下微调,直至解决系统冲突。
驱动程序的质量对于声卡的安装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影响,而且Win 9X有自动检测即插即用设备并自动安装驱动程序的特性。如果安装的这个驱动程序偏偏不能正常使用,这就麻烦了。以后,每次当你删掉设备重新启动后,Windows都会自动匹配原来的驱动程序,并且不能用“添加新硬件”的方法解决。此时我们可以进入Win9X\inf\other目录,把与声卡相关的inf文件统统删掉,再重新启动后用进行手动安装。这一招时非常有用的。
(2)PCI声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有些时候在声卡驱动程序安装过程中一切正常,也没有出现设备冲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无法出声或是出现其他故障。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PCI声卡上,请检查一下安装过程中您把PCI声卡插在的哪条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于散热的考虑,喜欢把声卡插在远离AGP插槽,*近ISA插槽的那几条PCI插槽中。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因为Windows98有一个Bug:只能正确识别插在PCI-1和PCI-2两个槽的声卡。而在ATX主板上紧*AGP的两条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主板上恰恰相反,紧*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没有把PCI声卡安装在正确的插槽上,问题就会产生了。
(3)声卡无声
如果声卡安装过程一切正常,设备都能正常识别,也没有插错槽,但却依然无法发出任何声音,这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检查了。
1.与音箱或者耳机是否正确连接。
2.音箱或者耳机是否性能完好。
3.音频连接线有无损坏。
4.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各项声音通道是否被屏蔽。
如果以上4条都很正常,依然没有声音,那么我们可以试着更换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试试。如果还不行则可把声卡插到其他的机器上进行试验,以确认声卡是否损坏。
(4)播放MIDI无声
如果声卡在播放wav、玩游戏时非常正常,但就是无法播放MIDI文件则可能有以下3种可能:
1.早期的ISA声卡可能是由于16位模式与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
2.如今流行的PCI声卡大多采用波表合成技术,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则很可能因为您没有加载适当的波表音色库。
3.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设置成了静音模式。
(5)播放CD无声
如果无法正常欣赏CD唱片,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连接好CD音频线,这条4芯线是CD-ROM和声卡附带的。线的一头与声卡上的CD IN相连,另一头则与CD-ROM上的ANALOG音频输出相连。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声卡上CD IN类型有所不同,必须用适当的音频线与之配合使用。
(6)无法录音
在麦克风和声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录音通常是由于用户没有这设置好录音通道所造成的。在Win98中您可以到控制面板=〉多媒体=〉音频=〉录音首选设备,点击那个麦克风小图标就可以进入“录音控制”了,在这里您可以预置好您需要的录音通道,随后就可以尽情录音了。
(7)噪音
廉价的低档声卡往往在放音时会出现较大的噪音。这是由于这些产品往往采用了比较廉价的功放单元,同时在做工上也不能令人满意,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一般这类声卡往往有一个Speaker out、Line out的切换跳线。Speaker out表示采用声卡上的功放单元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常这是给无源音箱使用的,虽然输出的信号“大而猛”,但信噪比很低。Line out则表示绕过声卡上的功放单元,直接将信号以线路传输方式输出到音箱,这样廉价声卡的噪音问题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解决。
(8)爆音
这里探讨的“爆音”特指声卡在放音过程中出现的间歇干扰声,而不是诸如信噪比低而引起的信号“噪音”。爆音问题主要出现在PCI声卡上,主要是由于PCI BUS Master控制权引起的,并在PCI显卡与PCI声卡共同工作的电脑中显得尤为突出。其“病症”通常是:在PCI声卡处理声音信息的同时,运行其他大型的应用程序,在诸如下拉菜单滚动条,使图形画面出现变化的时候,会发出间歇的“噼啪”声。究其更本原因,其实是PCI显卡在作怪。由于当时显卡制造厂商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产品在运行Winbench之类软件时的图形测试分值,往往将PCI显卡设置为BUS Master的方式。在放音时,画面有所动作,显卡瞬间抢过了PCI BUS Master的主控权,势必造成PCI声卡受到干扰,以至出现瞬间的爆音。如果是AGP接口的显卡则不会有这类困扰,且也并非所有的PCI显卡都有抢夺PCI BUS Master主控权的“恶习”。这类原因引起的爆音是可以非常容易被解决的——在Windows安装目录下找到system.ini文件,对其进行编辑,我们可以试着添加或寻找这样两段语句:
[display]
busthrottle=1
optimization=1
如果已经有了这两段话,则一定要注意将busthrottle和optimization后面的变量设置为“1”。如果您的PCI声卡爆音来源于BUS Master控制权的争夺,那么修改了以上设置,重新启动机器以后,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了。
另外SB Live声卡与VIA主板的兼容问题,CD-ROM的数字音频输出等也会引起爆音,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讨论了。
(9)不能正常使用四声道
某些声卡号称支持4声道,但使用中有时不正常,譬如SB PCI 64和PCI 128。具体表现为在玩游戏时4个音箱可以同时发音,但在听MP3或是CD的时候,却只有前面的两个音箱有声音。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声卡的4声道是需要DS3D支持的。在DS3D环境下可以正常使用,而到了非DS3D环境下只有立体声输出。也可以说,这类声卡的4声道不是真正的4声道,而是通过软件模拟的

三、环境

1、 温度:15--35,温度过低软驱容易发生读写错,过高系统部件不稳定
2、 湿度:40%--60%,过高元件氧化生锈,过低容易因放电造成静电损坏
3、 洁净度:灰尘过多造成散热不良,板卡接触不良,软驱、光驱读盘错
4、 电磁干扰:尤其是显示器容易
5、 稳压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容易产生随机黑屏
6、 静电:计算机机房应安装防静电地板
7、 地线:
电源地:单相电源中零线
大地:通过导线接地
屏蔽地:机壳地、防电磁干扰或静电,接地
信号地:机内电路运转参考点,接直流电源公共端

四、BIOS升级失败

1、编辑可执行文件法。正如上面笔者提到的那样,主板BIOS中最重要的BLOCK模块并没有受到CIH的***,而这一模块本身就具有开机的功能,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编辑可执行文件,达到恢复BIOS的目的了。
1) 制做一张DOS系统盘,将该损坏主板型号的BIOS文件和驱动刷新BIOS的文件(一般都由AWARD提供,多数名称就是AWARD.EXE)拷贝到该软盘上。
2)在根目录下编辑一个AUTO执行.BAT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写下如下几行命令:
@echo off
a:\AWARD.exe XXXXXXX.bin ;XXXXXXX为该损坏主板的BIOS文件名
3)将电脑开机,插入该系统盘到软驱中,只要你的软驱不是损坏的,那么一般都能够完成主板的BIOS修复工作。

这种方法,其实是利用了主板上CMOS芯片中除BIOS程序以外的BLOCK模块的功能。根据IBM在1980年推出PC时制定的规则,电脑的主板在由BLOCK模块引导开机时,必须由ISA显卡驱动才能显示出图像。而且,BLOCK作为一个固定模块,存储在ROM中。由于CIH只能破坏EPRAM,因此对BLOCK无能为力,当然也就可以令我们轻松搞定恢复BIOS了。

2、热插拔法:
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电脑硬件或者电子产品非常精通的人。
1)准备工具,一把螺丝刀(小号),一个摄子。
2)打开损坏电脑的机箱后盖,将主板上的BIOS芯片用摄子和螺丝刀撬下来。注意,用力一定要均匀,千万不要让BIOS
芯片的40个插针出现断针或者是扭曲。
3)以同样的方法从另一台同样类型的主板上拆下一个没有损坏的BIOS芯片,插在该损坏主板上。注意,在插的时候,
也要做到用力均匀。
4)开机进入DOS环境,执行AWARD.EXE,将该完整的BIOS芯片内容备份到一张软盘上。
5)在开机状态下,用螺丝刀将该主板上的BIOS芯片带电拆下。这一过程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螺丝刀的金属部分触
到主板的其它部分,否则容易使主板形成短路,造成主板的彻底损坏。
6)将损坏的BIOS芯片插入到该工作电脑的BIOS芯片槽中,再次执行AWARD.EXE文件,将刚才备份的文件回写到该
BIOS芯片中。
7)重新启动机器,如果机器仍然可以工作的化,那么就证明我们的BIOS修复成功。不过,最好进行到BIOS设置中,
调用默认的BIOS设置方式。再重新启动一次,以便于机器能够正常工作。
这种方法,是利用主板BIOS只是在每次开机或者启动时驱动,其余时间都闲置的工作方式来完成主板BIOS芯片的修复的。不过,相比较前一种方法,它的危险系数相对大一些。因此,我们在这里不推荐您使用这种方法。

(1):BIOS信息部分:
升级主板BIOS,找主板的信息:
开机,计算机进行内存自检时(屏幕左上角出现变化的字符串)按Pause键使屏幕暂停滚动观察最下端有一排由数字字母符号组成(BIOS序列号)如:”10/16/97-i430TX-AL513X2A59If3Bc-00"(AWARD BIOS格式)或"40-01S5-ZZ1124-10101111-060691-OPWBSX-F"(AMI BIOS格式)若BIOS是AWARD格式,倒数第二位(AL513X2A59If3Bc)若是AWI可记录完整序列号到相关站点升级。
②如果主BIOS 正常工作,则按照一般程序进行系统引导工作,屏幕显示:“The Primary BIOS is ready”,表明主BIOS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提示按F1 键可以进入BIOS 维护程序。
③如果在第①步检测到主BIOS 失效,则会有短暂的黑屏,屏幕上出现“Primary BIOS is not ready”,这是提示用户主BIOS 引导已经失效了。
④系统启用备用BIOS,利用备用BIOS 继续完成系统引导工作,屏幕出现“F1 to go to recovery utility”的提示,提供给用户的一个选择,用户可以选择是继续完成系统引导还是立即修复主BIOS。
⑤如果用户在第④步时没有按下F1键,也就是选择忽略主芯片的问题,系统将利用备用BIOS 完成引导工作。
⑥如果用户在第④步时按下F1 键后,系统将调用BIOS修复工具,立即对主BIOS 进行修复,并且重新启动,再按上述过程进行系统的引导工作,将一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注意:在第①步中,如果主BIOS 正常而备用的BIOS 出了问题,系统也会提醒用户,同样,用户也可以选择是用主BIOS 来维持系统的运行,还是利用主BIOS 修复备用BIOS。
在维护程序中选择“Recover Primary ROM from BACKUP ROM”,就可以通过刷新主BIOS 将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不小心错选成“将主BIOS 复制到后备BIOS”,维护程序会提
醒操作错误,并拒绝这种行为,保证后备BIOS 不受损坏。当然,由于后备BIOS 也是可擦写的,而且任何BIOS 操作都是对当前正在工作的BIOS 起作用,如果在主BIOS 被损坏,由后备BIOS 启动机器时,不恢复主BIOS,又对后备BIOS 进行错误操作,就会损坏后备BIOS,导致无法启动。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极小,却总是一种隐患。对此问题,1.3 版的BIOS 的维护程序中又增加了自动恢复、全面保护等新功能,使BIOS 意外损坏的可能性几乎降低到了零。
为了保证升级在纯DOS环境下进行,可准备一张启动盘并拷贝上相应的升级程序,用软盘开机,即可进入纯DOS状态。当然,也可以用硬盘来启动机器,在机器启动时,敲“F8”
键,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进入纯DOS 方式。从硬盘升级BIOS 的可*系数会更高一些。下面以Award 7.52 版
的FLASH 升级程序为例,来说明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
(1)将RD2000 开关选择至ORG 位置,然后启动系统至纯DOS 状态下,运行FLASH 升级程序。
(2)进行BIOS 的备份,将主板上原BIOS ROM 芯片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上,退出升级程序。
(3)保持开机状态,将RD2000 的选择开关打至RD1的位置。
(4)重新执行FLASH升级程序,把步骤(2)所保存的BIOS数据写入到RD2000 的ROM中,操作过程中不用关机。

电脑黑屏故障!

1.主机不亮
一为开机后黑屏,主机和显示器的指示灯均不亮,或显示器的指示灯亮而主机的指示灯不亮。这类故障应先检查主机电源及电源开关的好坏及其连接正常与否,特别是电源线及电源插座是否连接正常与完好。如果电源有问题,在打开电脑后可见主机机箱面板指示灯不亮,并且听不到主机内电源风扇的旋转声和硬盘自检声等等,表明你的主机系统根本就没得到正常的电源供应——这类问题首先应检查外部是否有交流电的问题。用测电笔看看电源插座及电源线接向主机电源的一侧是否有电,必要时用万用表检测其电压是否正常,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主机电源发生过压或欠压电路的自动停机保护。如果以上都没问题,那么你应该先将维修重点放在主机内部和电源开关及复位键,可采用最小系统法和换件法,逐一拔去主机内插卡和其他设备电源线、信号线,再通电试机。如拔除某设备时主机电源恢复工作,则是刚拔除的设备损坏或安装不当导致短路,使电源中的短路保护电路启动,停止对机内设备供电,那么你可以重点检查它的接触情况,必要时更换。另外重点检查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的质量,它们与主板上的连线的正确与否也很重要,因为许多劣质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经常发生使用几次后其内部金属接触片断裂而发生电源短路的情况,造成整机黑屏无任何显示。如以上检查都没能解决问题,那么请更换电源或拆开电源,重点检查一下其保险管或元器件是否被熔断或损坏。
此外,主机的主板、CPU、CPU风扇及显卡等配件被损坏也可造成主机不亮的黑屏故障。同时在维修时还应重点检查主板上的各种电源连接线信号是否连接正确或有松动。
2.主机可自检
开机后黑屏,指示灯亮,主机开关电源也正常旋转,但听不到硬盘自检的声音,不过能听到喇叭的鸣叫; 或开机有屏幕显示,也能听到机器自检声,但是屏幕僵在自检的某一
步,偶尔还会出现错误提示; 或者出现随机性不显示的动态黑屏故障,时而能显示或正常启动、时而又黑屏的故障。
(1)听音辨故障
对于常见的开机黑屏故障我们可通过辨别主机启动时喇叭的报警声来辨别。
Award BIOS的主板故障警告表
1 短:系统正常启动。
1 长1 短:内存或主板出错。
1长2短:显示器或显卡错误。
1 长3 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主板BIOS损坏。
不断地响(有间歇的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接插件。
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AMI BIOS的主板故障警告表
1短:内存刷新失败。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需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 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 短:显示内存错误。
9短:BIOS检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卡没插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实践中发现许多用户最常遇到的此类黑屏故障多半是由于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而发出的间歇的喇叭报警声,大家可重点检查一下内存条是否松动或有
灰尘进入,可取下内存条将内存插槽或内存清扫干净,或换一个内存插槽插上,或换根内存试试。
(2)检查配件安装质量
发生此类黑屏故障,你还应该首先检查配件的安装质量。例如内存条安装是否正确,是否与主板插槽插紧,显卡等插卡是否安装到位,以及它们在BIOS中的相关设置,在主板上的跳线选择是否正确,可仔细参看相关的板卡说明书进行设置。建议一般用户使用BIOS的出厂设置。有时候内存的类别设置与实际不符,内存的存取速度设置过快,如果用户的内存性能无法达到要求而强行设置,那么就容易发生死机,而不同品牌的内存混用以及Cache的设置失误都会造成死机黑屏。另外重点检查板卡自身的质量问题以及主板上的相关插槽及卡上的“金手指”部位是否有异物。
此外CPU是否被超频使用,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是否接反等都需要你考虑。此外,当你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可能是故障的主要起因,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现在这类电源动力不足引起的系统黑屏非常普遍。
(3)其他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例如主板(及主板的BIOS)、内存、硬盘、显卡等出现问题极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如显示器灯呈橘×××等,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卡、内存、主板、CPU试试,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其他如主板CMOS设置不正确,主板清除BIOS跳线不正确等都可引起黑屏故障,这时你可对照主板说明书更改其设置。此外软件冲突如驱动程序有问题或安装不当,BIOS
刷新出错,电源管理设置不正确,恶性病毒(CIH)引起硬件损坏等都有可能引起此类黑屏故障的出现。此外,你的配件和操作系统或驱动程序或系统软件不兼容也可引起启动时进入Windows自检画面时的死机黑屏故障,这些都需做到细心了解。
故障实例
一MVP4 主板,K6-2 300 的CPU,128M 内存,酷鱼二代30G硬盘,有光驱、软驱的兼容机,没有超频使用,出现随机性启动黑屏故障,故障表现为有时开机时能正常自检正常使用,但经常出现开机黑屏故障。
分析与解决:笔者接手该机,开机后表现为黑屏但有内存出错的连续鸣叫声,怀疑是内存松动,打开机箱,见机内两根内存插槽上插有两根64M的HY内存,将内存取下清扫干净,重新安装好后,开机故障消失,便重新装好电脑再启动,却又出现无报警声黑屏。便又打开机箱,先取下一根内存,再将另一根内存反复按下插紧,并连续几次开启电源,电脑皆正常,便又关上机箱后装好电脑,使用一切正常。但第二天该用户又来电话称,电脑又黑屏了。遂将电脑移到我处仔细观察,再度重新安装内存并换上新内存,奇怪的是电脑居然再也没有报警声及开机自检声了。先用最小系统法拆开硬盘、光驱、声卡等,只留下主板、CPU、内存、显卡的最小系统,依然黑屏,遂用换件法一一试之,该机配件皆正常,便重新在机外安装好最小系统再度开机,电脑又恢复正常。首先排除了机内有短路的情况,重点怀疑内存插槽有问题及CMOS电池电压不足,本着先易后难的维修原则,取下CMOS电池用万用表试之有3.03v左右,拿来一新的CMOS电池试之有3.35v左右,旧电池电力稍显不足,遂更换之,更换后装好机,不上硬盘连续开关机,不再有随机性黑屏故障出现。以为万事大吉,第二天该用户来取电脑,开机试之主机风扇皆正常运转,但无报警声、自检声,显示屏再度黑屏且无任何屏幕显示,又数次装拆机都不能解决问题,觉得十分奇怪,遂怀疑电脑主板或主板与部件间有接触不良,或元器件虚焊,重点检查主板,取下主板仔细观察其元器件并无明显松动迹象,用放大镜观察其底板焊点,发现CMOS芯片插座有虚焊迹象,取来烙铁为其一一补焊(特别注意,一般用户切忌自己动手补焊,除非你有很高的焊接技术,如实在查找不到可先尝试对主板电源及大个元器件可疑的焊点进行补焊),故障彻底排除之。此例故障为明显元器件焊接质量所造成的故障,普通用户最好可选购利用“主板诊断卡”之类的检测工具对这类硬故障判断个大概部位,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系统运行中的黑屏故障

系统运行中的黑屏故障主要可分为由硬件原因引起的黑屏、软件故障引起的黑屏及软硬件不兼容引起的黑屏几类。而且系统运行中的黑屏故障还经常和死机现象相伴。
1.硬件原因
硬件原因引起的黑屏或蓝屏死机故障多为配件的质量不佳、兼容性欠佳、物理损坏所造成。大家知道,电脑各部件的本身质量问题,插接件的接口接触不良问题,硬件设备的
设置问题(例如BIOS问题、驱动程序完善问题、与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硬件供电设备的稳定性问题、抗外界干扰性问题)等,都有可能引发电脑硬件黑屏死机故障。特别是内存或显存质量欠佳是引起这类故障的主因,大家在检查这类故障时可首先替换内存或显卡来试试,而对于有不同种类或型号的内存混插的电脑,先保留单一内存种类试试。此外,主板与CPU、主板与显卡的兼容性问题也值得你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留意。在安装与拆卸硬件设备时的黑屏死机故障也很常见,它通常和设备的安装不合理不到位、静电的干扰及设备间的设备/中断冲突有关,所以在设置设备时,最好先检查有无该设备的保留中断号(IRQ),不要让其他设备使用该保留中断号。
2.软件原因
在系统运行中发生的黑屏故障,软件原因较之硬件类黑屏死机现象更常见。例如,操作系统本身的兼容性问题,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兼容性问题,系统程序的设置或已损坏丢失问题,应用软件本身的Bug问题,软件的设置问题,以及软件和软件之间冲突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系统的软件原因黑屏死机。
新老版本的Windows系统的软件兼容性——如有的Windows版本本身设计得不完善与不成熟很可能造成其兼容性不佳引起黑屏死机,老版本的Win95/98与新版Win2000/XP等的应用软件与系统或驱动程序的冲突等,特别是在Win98等操作系统中使用Win3.X中的16 位应用软件,就很可能造成16 位应用软件与Win98 等32位操作系统不兼容。
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兼容性或损坏——Windows系统软件的被损坏或丢失有可能造成死机故障的产生,因为系统启动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如果存在损坏的执行文件或驱动程序,系统就会僵死在这里。
当然一些版本的Windows系统或软件,设计上的缺陷或兼容性考虑的不完善也可能造成系统运行时的当机黑屏。
应用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兼容性——在硬盘越来越大的今天,安装软件过多,很可能造成软件和软件之间的“打架”,轻则造成不能正常使用,重则可使电脑黑屏死机。此外,计算机感染病毒造成一些文件不能正常使用,当然也会造成黑屏死机故障的产生,而一些即时杀/防毒软
件有时也是计算机频繁黑屏死机的罪魁祸首。
此外对于Config.SYS、Win.INI、Auto执行.BAT、System.INI等系统配置文件,如无特别需要,最好不要在这些系统文件中加载多余数据。
在Win98/Me/XP 中,可以单击“开始”,然后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即可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查看或更改以上系统配置文件的加载情况。如果Config.SYS和Auto执行.BAT文件使系统挂接了DOS实模式下的光驱驱动程序,那么就容易造成黑屏死机,这是因为在DOS实模式状态下工作的CD-ROM的读取在操作时需要BIOS提供低层服务程序,而Win98以上操作系统却使用自己的32位保护模式的驱动程序,二者很容易产生冲突。
故障实例
启动计算机时,系统显示“VxD无效”的错误消息并黑屏死机。
分析与解决: 首先,如果你最近从计算机上删除过程序或组件,请重新安装它,然后运行相应的卸载工具。如果找不到程序或组件的卸载工具,可与厂商联系以获取删除程序或组件的说明。
如果Vnetsup.vxd文件丢失,可先安装然后再删除网络组件就可避免发生这一问题。后双击“网络”,单击“添加”,单击“适配器”,然后单击“添加”。
在“厂商”框中,单击“已检测到的网络驱动程序”。在“网络适配器”中,单击“现有的Ndis2驱动程序”,然后单击“确定”。系统提示输入作组名和计算机名时,请填写“标识”选项卡上的对应框。连续单击“确定”或“关闭”,直到返回“控制面板”。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请单击“确定”。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双击“网络”。单击“现有的Ndis2驱动程序”,单击“删除”,然后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请单击“确定”即可。
——如果错误消息涉及.386文件,可禁用System.ini文件中所涉及的设备驱动程序行。要禁用所涉及的设备驱动程序,单击“运行”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
在“System.ini”选项卡中,双击“[386Enh]”,定位涉及设备驱动程序的行,单击以清除此行边上的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请单击“确定”。如果错误消息涉及不带扩展名的文件,则该文件可能未在此节中列出,如果该文件未在此节中列出,可选择下面的“否”。
——注册表中的StaticVxD值是否正确?如果错误消息并未指定设备驱动程序,则注册表中
的某个StaticVxD 值可能为空或者只包含空格。
StaticVxD值位于注册表的下列项内: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VxD。要更正注册表中的StaticVxD
值,可先备份注册表文件,单击“运行”。在“ 打开” 框中,键入“scanregw”,然后单击“确定”。提示备份系统注册表时,请单击“是”, 然后单击“ 确定”。使用“ 注册表编辑器”查找和删除注册表中含有的无效数据、空数据或仅含空格的StaticVxD 值。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regedit”,然后单击“确定”。在注册表编辑器中,展开上面讲到的键。在该键下的所有子键中查找含有的无效数据、空数据或仅含空格的StaticVxD 值。右键单击这些条目,然后单击“删除”即可。
如果在系统关闭时发生黑屏死机,一般来说和系统的设定、电源的设定及稳定性、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及其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应用或驱动程序的设置或使用不当,或在使用中出错都有可能造成关机时的黑屏死机现象,在“设备管理器”中重新或更新安装一些有×××感叹号的带冲突的设备的新驱动,或试着卸载一些应用程序试试。
故障实例
试图关闭Windows时计算机没有响应或呈黑屏状。
分析与解决:首先可确定“退出Windows”声音文件是否已毁坏——单击“控制面板”,然后双击“声音”。在“事件”框中,单击“退出Windows”。在“名称”中,单击“(无)”,然后单击“确定”。关闭计算机。如果Windows 正常关闭,则问题是由退出声音文件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请选择下列某项操作: 从备份中恢复声音文件; 重新安装提供声音文件的程序; 将Windows配置为不播放“退出Windows”声音文件。
——快速关机是Windows98中的新增功能,可以大大减少关机时间。但是,该功能与某些硬件不兼容,如果计算机中安装了这些硬件,可能会导致计算机停止响应。可禁用快速关机,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单击“高级”,单击以选中“禁用快速关机”复选框,单击“确定”,然后再次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可重新启动。如果计算机能正常关机,则快速关机功能可能与计算机上所安装的一个或多个硬件设备不兼容。
——计算机上的“高级电源管理(APM)”功能也可引起关机死机或黑屏问题。要确定APM 是否会引起关机问题,双击“系统”。在“设备管理器”选项卡上,双击“系统设备”。双击设备列表中的“高级电源管理”,单击“设置”选项卡,然后单击以清除“启用电源管理”复选框。单击“确定”。重启计算机,再关闭计算机,如果计算机正常关机,则问题的原因可能在
于APM。
——在Bootlog.txt文件中存在定位问题也可引起关机黑屏故障。
可先使用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检查Bootlog.txt 文件中的“Terminate=”条目。这些条目位于文件的结尾,可为问题的起因提供一定的线索。对于每一个“Terminate=”条目,查找所匹配的“EndTerminate=”条目。如果Bootlog.txt文件的最后一行为
“EndTerminate=KERNEL”,Windows98就可成功关闭。
——检查Config.sys文件或Auto执行.bat文件中是否存在冲突。先确定Config.sys文件或Auto执行.bat文件中是否存在冲突,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单击“诊断启动”,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请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的启动或关闭不正确,请确定问题是由Config.sys 或Auto执行.bat文件的哪一行引起的。
要确定引起问题的行,可重新启动计算机。计算机重新启动时,请按住Ctrl 键。从“Startup”菜单中选择“Safe Mode 安全模式”。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单击以清除Config.sys和Auto执行.bat选项卡中不含Windows图标行的复选框。使用此Config.sys文件,单击以启用某行,单击“确定”。
当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都很正常,请启用另一行,并重复上述步骤的操作,以逐步启用Config.sys文件和Auto执行.bat文件中的行,直到发现问题为止。
——确定是否存在内部系统问题。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在“常规”选项卡中单击“高级”。单击以清除“高级疑难解答设置”中的下列复选框:禁用系统ROM中断点;禁用虚拟HD IRQ;EMM不包含A000-FFFF,然后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正常启动,可重复以上步骤,选中某个复选框。重复此过程,每次选中其他某复选框,直到发现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为止。一旦发现计算机无法重新启动,可再次重复以上步骤单击以清除刚才选中的复选框即可。
——确定System.ini文件或Win.ini文件中是否存在冲突。“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
在“常规”选项卡中,单击清除“选择性启动”中的所有复选框,单击选中“处理System.ini 文件”复选框,单击选中“处理Win.ini文件”复选框,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或关闭,则System.ini或Win.ini文件中的条目存在问题。请仔细检查每一条目,以确定导致问题的原因。确定引发问题的条目之
后,请删除此条目,在此条目前加分号“;”以禁用此条目或修改此条目,以使不再引起问题。
——确定“启动”文件夹中的程序是否与启动过程冲突。“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单击选中“装载启动组项目”复选框,单击“确定”。系
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请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或关闭,则问题的起因可能在于从“启动”文件夹中加载的程序。
可分离引发问题的程序。“运行”。在“开始”框中,键入“Msconfig”,然后单击“确定”,清除“装载启动组项目”复选框。在“启动”选项卡上,除保留一个复选项外(任何一
个均可),清除其他所有复选框,单击“确定”。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时,单击“确定”。如果计算机正常重新启动,请重复上面步骤的操作,并一次仅选择“启动” 选项卡中的一个复选框。如果计算机无法正常重启动,则最后启用的程序就是问题之所在。
装卸Windows系统及应用软件时的黑屏死机故障肯定大家更是经常遇到,它有可能是软件自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软件和硬件设备冲突所致,还有可能是你错误的安装方法所致。
例如,一些用户用Win95的系统盘向C盘传送系统后再安装Win98系统,就很有可能在更新系统设置时发生黑屏死机故障,所以大家特别要注意,不同的DOS 启动版本不要在不同的Windows系统中混用。再例如,在BIOS中将“Virus Warning”设置为“Enabled”,那么在安装indows进入到硬件检测阶段时很可能出现黑屏或死机。

四、其他问题

对电脑的正确使用,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黑屏现象的发生。
例如正确地安装软硬件,少用试用版、测试版软件,且注意安装新软件时最好不要覆盖掉一些系统文件。
不要打开太多的窗口,也是减少黑屏的要点,特别是内存太少时。
此外,保持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合理容量与使用空间,也是很好的减少黑屏死机的方式,这
就要求定期整理硬盘的磁盘空间,提高硬盘的工作稳定性,而不要让·1硬盘空间太满或文件
碎片太多。
正确地卸载软件而不是将其在硬盘上直接硬删除,以免将一些系统共享文件破坏,造成系统不稳定性的增加。另外,正确地开关机也很重要,如系统正常运行中突然随手按下电源开关,很可能造成系统文件的损坏,使系统黑屏死机增多。
此外,注意所安装的软件与软件、软件与硬件、硬件与硬件的搭配的合理性,也是减
少死机的好办法。例如,你如果发现安装一个
新软件之后系统死机现象增加,你可将该软件
卸载掉,或安装其更新或较稳定的版本。
最后我们提醒你注意电脑各设备的散热
和静电情况,保持良好的散热,妥善地将计算
机做接地处理,肯定将大大减少黑屏死机的
发生。
虽是老生常谈,但只要你掌握了我们以上
介绍的一些知识,在应对电脑黑屏故障时,一
定能更加地从容自如。
最后一行可能原因
Terminate=Query Drivers 内存管理程序有问题。
Terminate=Unload Network 与Config.sys 中的实模式网络驱动程序冲突。
Terminate=Reset Display 可能需要禁用视频阴影生成,也可能需要更
新视频驱动程序。
Terminate=RIT 声卡或旧的鼠标驱动程序存在与计时器有关
的问题。
Terminate=Win32 与32位程序有关的问题阻塞了线程。

4):主板问题介绍:

论坛上经常会有网友会问一些关于主板的问题,我所以写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由于主板技术实在是博大精深,不可能面面俱到,本人也水平有限,我所谈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很多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出。

主板工艺是很直观的,看一块设计成功的主板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现在一般的主板都是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台湾主板商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大多用的是四层板,而欧美厂商出的很多都是服务器板,为了稳定用的多是六层,而早期的主板都是双面板,据说现在最复杂的电路设备已经超过了112层,够厉害吧?我估计是用在军事或航天技术上。所谓的多层电路板,就是把两层以上的薄双面板牢固的胶合在一起成为一块组件,这种结构即适应了复杂的设计又改善了信号特征,其中的电源线路层和地线层深埋在主板的内层,不易受到电源杂波的干扰,尤其是高频电路,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表层一般为信号层,如此一来电路板的体积也可缩小,成本可以降低。不过多层设计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修理,如果在安装主板过程中过度的弯曲,可能会破坏其中隐藏的铜导线。修理这样的破坏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主板上有很多的电阻和电容,如SMT贴片式元件,DIP插接元件,大工厂用波峰焊接或表面装配来连接插件,而一些生产杂牌的小厂,他们很多部件是用人工装配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了。最后来澄清一个误区,主板并不是层数越多越好,关键要看工程师的设计水平,4层已经很稳定的话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买6层板呢?四层板能达到六层板的水平更说明了工程师的的设计水平之高!!!

同样电容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的好的板子在CPU和AGP插槽附近使用大量高容量的电容(最好是钽电容)一般来讲,电容小而多比大而少,输出的电流更纯净和稳定。另外好的板子用的贴片电容,比一般的电解电容的寿命要长。布线也很重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蛇行布线,其主要的作用是保证各条线的长度一致,减少工作时的电感和互相产生的干扰。好的主板版面平整,小电容等元件没有被压倒或明显变形的痕迹,板上的铜箔导线也光滑,无毛刺,焊点均匀。主板元件同做工一样重要,好的主板用的CPU,AGP,PCI插槽,都是用FOXCOM、MOLEX、KORTAK 等外部名牌元件。反复插拔都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我经过仔细比较,个人认为在台湾地区,技嘉主板的做工最好,华硕次之,升技第三,微星虽然做工不如前三者,但是稳定性还是不错的。各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去比较一下,看技嘉的主板明显要比其他的板子看上去要舒服,当然Micronics,Supermicro等欧美厂商工艺水准也很不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我等可买不起。

谈到主板就一定要谈一下主板结构,主板一般是由,芯片组,cpu插槽,内存插槽,I/O插槽(包括AGP,PCI,ISA)BIOS/CMOS芯片,IDE或SCSI接口,软区接口,电源接口,串口,并口,USB接口。鼠标键盘接口,电池,晶振,红外线接口,AMR接口等组成。如果说cpu是核心的话,芯片组就是灵魂,前段时间就有VIA的南桥686B出现掉文件的现象,VIA在各位网友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大受打击,芯片组市场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一有大的闪失就有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并非危言耸听,我这里有一些586时代或更古老的芯片组厂商,大家看看还有几家留在大家的脑海里: Intel,Chips,Vlsi,OPTI,UMC,OAK,NEC,VIA,TEXAS,EFAR,TSMC,LSI,SIS,ALI,AMD,ACC,ETEQ,CYRIX,WINBOND,HARRIS,PICOPOWER,CONTAQ,留下的恐怕没几家吧,大家可以想象到芯片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真心希望VIA能够妥善处理此事,不要敷衍了事,而辜负广大电脑爱好者的支持!!!

做工谈到这里,我再来简单谈一下主板选购的技巧:

1,不要赶时髦,尝鲜,买主板不是买海鲜,一般最新推出主板的软硬件的兼容性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有的芯片或主板厂商甚至为了抢占市场,打时间差,推出了未经严格测试的主板,死机频频。你也可以带几个测试稳定性的软件去试试,如3DMark 2000和3D Winbench 2000,NORTON工具箱等等。

2,不要迷信评测,因为一般都是用几个软件测试一下,不能代表普遍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到论坛上发贴,让大家帮你解决问题,相信你会得到满意的回答。

3 ,要“大小通吃,不会挑食”好的主板不会挑内存,各种插卡或外围设备来者不拒,更不会挑电源。

4,如果要买超频的板子的话,要注意以下技术:免跳线技术,CPU 核心电压可调和I/O 电压可调技术,多外频技术及多分频技术,异步内存调整技术,AMDcpu还应该有倍频可调技术,相信我以后会有用的:)

5,主板监控管理:监控技术主要体现在主板温控和电压管理上,AMD主板更应该有此技术,天热了,龙或鸟烧了可不要来找我,最好能在windows中提醒,如微星的pc alertⅢ。

6,板载指示灯技术,对故障硬件的诊断更容易。

7,防毒能力:如技嘉的双BIOS,中了cih够你折腾。

8,主板芯片要支持DMA100-对硬盘加速和系统资源占用的减少都很有作用。

9,主板结构设计合理,CPU周围的大电容不影响装大风扇,特别是用AMDcpu的主板,特别要注意。

10,系统要经得起“折腾”,频繁开关机应该没问题,开机8小时以上应该不死机。

11。最后最重要的是要买主板的时候要找一家信誉良好,负责任,而且有技术支持的js,电脑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到电脑只是买到一半,还有的一半是服务和技术支持,如果到时候出了问题,自己又没有维修的经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咦。。。。。。。呀”(学央视笑傲江湖)
5):主板BIOS相关知识:
Standard Setup(标准设定)窗口  Date/Time: 显示当前的日期/时间,可修改。  Floppy Drive A,B: 设定软盘驱动器类型为None/720K/1.2M/1.44M/2.88M 。  Pri Master/Slave以及Sec Master/Slave: 此选项可设定:  HDD 无效(硬盘类型): Auto(自动检测)、SCSI(SCSI HDD)、CD-ROM驱动器、Floptical(LS-120大容量软驱)或是无效 1~47等IDE设备。  LBA/Large: 硬盘LBA/Large 模式是否打开。目前540M以上的硬盘都要将此选项打开(On),但在Novell Netware 3.xx或4.xx版等网络操作系统下要视情况将它关掉(Off)。  Block Mode: 将此选项设为On,有助于硬盘存取速度加快,但有些旧硬盘不支持此模式,必须将此选项设为Off。  32 Bit Mode: 将此选项设为On,有助于在32位的操作系统(如WIN95/NT)下加快硬盘传输速度,有些旧硬盘不支持此模式,必须将此选项设为Off。  PIO Mode: 支持PIO Mode0~Mode5(DMA/33)。用BIOS程序自动检查硬盘时,会自动设置硬盘的PIO Mode。  注意:当你在系统中接上一台IDE设备(如硬盘、光驱等)时,最好进入BIOS,让它自动检测。如果使用的是抽屉式硬盘的话,可将无效设成Auto,或将Primary以及Secondary的无效都改成Auto 即可。所谓Primary指的是第一IDE接口,对应于主板上的IDE0插口,Secondary指的是第二IDE接口,对应于主板上的IDE1插口。每个IDE接口可接Master/Slave(主/从)两台IDE设备。Advanced Setup(高级设定)窗口  1st/2rd/3rd/4th Boot Device: 开机启动设备的顺序,可选择由IDE0~3、SCSI、光驱、软驱、 Floptical (LS-120大容量软驱)或由Network(网络)开机。  S.M.A.R.T For HardDisk: 开启(Enable)硬盘S.M.A.R.T功能。如果硬盘支持,此功能可提供硬盘自我监控的功能。  Quick Boot: 开启此功能后,可使开机速度加快。  Floppy Drive Swap: 若将此功能Enable,可使A驱与B驱互换。  PS/2 Mouse Support : 是否开启PS/2鼠标口,若设定为Enable,则开机时,将IRQ12保留给PS/2鼠标使用,若设定为Disable,则IRQ12留给系统使用。  Password Check: 设定何时检查Password(口令),若设定成Setup时,每次进入BIOS设定时将会要求输入口令,若设定成Always时,进入BIOS或系统开机时,都会要求输入口令,但先决条件是必须先设定口令(Security窗口中的User选项)。  Primary Display: 设定显示卡的种类。  Internal Cache: 是否开启CPU内部高速缓存(L1 Cache),应设为Enable。  External Cache: 是否开启主板上的高速缓存(L2 Cache),应设为Enable。  System BIOS Cacheable: 是否将系统BIOS程序复制到内存中,以加快BIOS存取速度。  C000-DC00,16K Shadow: 此8项是将主内存的UpperMemory(上位内存区)开启,将所有插卡上ROM程序映射到内存中,以加快CPU对BIOS的执行效率。Disable:不开启本功能;Enable:开启,且可提供读写区段功能;Cached:开启,但不提供读写功能。Chipset Setup(芯片组设定)窗口  本功能中的选项有助于系统效率的提升,建议使用默认值。若将某些Chipset、DRAM/SDRAM或SRAM部分的Timing值设得过快,可能会导致系统 死机 或运行不稳定,这时可试着将某些选项的速度值设定慢一点。  USB Function Enabled: 此选项可开启USB接口的功能,如没有USB设备,建议将此选项设为Disable,否则会浪费一个IRQ资源。  DRAM Write Timing: 设定DRAM的写入时序,建议值如下:  70ns DRAM: X-3-3-3; 60ns DRAM: X-2-2-2。  Page Mode DRAM Read Timing: 设定DRAM读取时序,建议值如下 :  70ns DRAM: X-4-4-4; 60ns DRAM: X-3-3-3。  RAS Precharge Period: 设定DRAM/EDO RAM的Precharge(预充电)时间,建议设成4T。  RAS to CAS Delay Time: 设定DRAM中RAS到CAS延迟时间,建议设定成3T。  EDO DRAM Read Timing: 设定EDO DRAM读取时序,建议值如下:  70ns DRAM : X-3-3-3; 60ns DRAM : X-2-2-2。  DRAM Speculative Read: 此选项是设定DRAM推测性的引导读取时序,建议设定成Disable。  SDRAM CAS Latency: 设定SDRAM的CAS信号延迟时序,建议设定值如下 :  15ns(66MHz)/12ns(75MHz) SDRAM: 3  10ns(100MHz) SDRAM: 2。  SDRAM Timing: 设定SDRAM(同步内存)的时序,建议设定值如下:  15ns(66MHz)/12ns(75MHz) SDRAM: 3-6-9  10ns(100MHz) SDRAM: 3-4-7。  注意:若系统使用SDRAM不稳时,建议将SDRAM速度调慢。  SDRAM Speculative Read : 此选项是设定SDRAM推测性的引导读取时序,建议设定成Disable。  Pipe Function: 此选项设定是否开启Pipe Function(管道功能),建议设定成Enable。  Slow 刷新: 设定DRAM的刷新速率,有15/30/60/120us ,建议设在60us。  Primary Frame Buffer: 此选项保留,建议设定成Disable。  VGA Frame Buffer: 设定是否开启VGA帧缓冲,建议设为Enable。  Passive Release: 设定Passive Release(被动释放)为Enable时,可确保CPU与PCI总线主控芯片(PCI Bus Master)能随时重获对总线的控制权。  ISA Line Buffer: 是否开启ISA总线的Line Buffer,建议设为Enable。  Delay Transaction: 设定是否开启芯片组内部的Delay Transaction(延时传送),建议设成 Disable。  AT Bus Clock: 设定ISA总线时钟,建议设成Auto。Power Management Setup(能源管理)窗口  能源管理功能可使大部份周边设备在闲置时进入省电功能模示,减少耗电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电脑在平常操作时,是工作在全速模式状态,而电源管理程序会监视系统的图形、串并口、硬盘的存取、键盘、鼠标及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果上述设备都处于停顿状态,则系统就会进入省电模式,当有任何监控事件发生,系统即刻回到全速工作模式的状态。省电模式又分为“全速模式(Normal)、打盹模式(Doze)、待命模式(Standby)、沉睡模式(Suspend) ,系统耗电量大小顺序:Normal Doze  Standby Suspend。  Power Management/APM: 是否开启APM省电功能。若开启(Enable),则可设定省电功能。  Green PC Monitor Power State/Video Power Down Mode/Hard Disk Power Down Mode : 设定显示器、显示卡以及硬盘是否开启省电模式,可设定成Standby、Suspend以及Off(即不进入省电模式)。  Video Power Down Mode: 设定显示器在省电模式下的状态 isable: 不设定 ;Stand By: 待命模式;Suspend: 沉睡模式。  Hard Disk Power Down Mode: 设定硬盘在省电模式下的状态。(同上)  Standby Timeout/Suspend Timeout: 本选项可设定系统在闲置几分钟后,依序进入Standby Mode/Suspend Mode等省电模式。  Display Activity: 当系统进入Standby Mode时,显示器是否进入省电模示,Ingroe:忽略不管;Monitor:开启。  Monitor Serial Port/Paralell Port/Pri-HDD/Sec- HDD/VGA /Audio/Floppy: 当系统进入省电模式后,是否监视串并行口、主从硬盘、显示卡、声卡、软驱的动作。Yes:监视,即各设备如有动作,则系统恢复到全速工作模式;N不监视。  Power Button Override: 是否开启电源开关功能。  Power Button Function: 此选项是设定当使用ATX电源时,电源按扭(SUS-SW)的作用。 Soft Off: 按一次就进入Suspend Mode,再按一次就恢复运行。Green:   按第一下便是开机,关机时要按住4秒。  Ring resume From Soft Off:是否开启Modem唤醒功能。  RTC Alarm Resume From Soft Off: 是否设定BIOS 定时开机功能。PCI/PnP Setup窗口  此选项可设定即插即用(PnP)功能。  OnBoard USB: 是否开启芯片组中的USB功能。  Plug and Play Aware OS: 如你的操作系统(OS)具有PnP功能(如 Win95),此项应选Yes;若不是,则选No。如某些PnP卡无法检测到时,建议设成No。  PCI Latency Timer: 此选项可设定PCI时钟的延迟时序。  Offboard PCI IDE Card: 如使用了其它的PCI IDE卡,则此项必须设定,这要视你的PCI IDE卡是插在哪个Slot(1-4)上而定,并设定以下各IDE IRQ 值。Slot5、6以及Hardwared为保留选项。  Offboard PCI IDE Primary IRQ: 设定PCI IDE卡上IDE 0所要占用的INT#,一般都是设定成INT#A。  Offboard PCI IDE Secondary IRQ: 设定PCI IDE卡上IDE 1所要占用的INT#,一般都是设定成 INT#B。  Assign IRQ to PCI VGA Card: 指定一个IRQ给VGA卡使用,一般不用指定IRQ给VGA卡。  IRQ 3、4、5、7、9、10、11、12、14、15/DMA Channel 0、1、3、5、6、7:本选项是设定各IRQ/DMA是否让PnP卡自动配置,若设定成PCI/PnP,则BIOS检测到PnP卡时,会挑选你所有设成PCI/PnP状态的其中一个IRQ/DMA来使用;反之,若设成ISA/EISA,则BIOS将不会自动配置。一般设为PCI/PnP。Peripheral Setup(外围设备设定)窗口  Onboard FDC: 是否启用主板上的软驱接口。  Onboard Serial Port 1: 选择串行口1(COM1)的地址,一般设成Auto。  Serial Port1 IRQ: 此选项可设定串行口1的IRQ,建议设成4。  Onboard Serial Port 2: 选择串行口2的地址, 一般设成Auto。  Serial Port2 Mode : 若设成 Normal,为一般接鼠标、Modem用;如有红外线装置(IrDA),则建议设成IrDA ASKIR。  Serial Port2 IRQ: 此选项可设定串行口2的IRQ,建议设成3。  Onboard Parallel Port: 选择并行口的地址。  Onboard Parallel Mode: 选择并行口的传输模式(ECP/EPP/Normal)。默认为标准模式(Normal)。  Parallel Mode IRQ : 设定并行口IRQ,建议设定成7。  EPP Version: 设定EPP Mode为1.7或1.9 版。  Onboard IDE : 是否启用主板上的PCI IDE0、IDE1接口。如果采用外接的IDE卡,则此项必须改成Disable,反之则设成Both。此选项若设错,将会导致硬盘、光驱等IDE设备检测不到。Security(安全)窗口  User:允许User(用户)设定密码,输入密码后,必须再输入一次确认。  Anti-Virus:此选项开启后,可防止病毒***硬盘的Boot区以及BIOS。Utility (实用)窗口  Detect IDE:此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所有接在IDE0及IDE1上的设备,包括硬盘、CD-ROM、LS-120等,且会自动判断其PIO模式,以及LBA/Normal/Large模式,一次即可检测完毕。

(7):分区及格式化:

一、什么时需分区
A、新硬盘 B、分区不合理 C、感染病毒
二、分区工具:
fdisk.exe dm partition magic win2000\xp
三、fdisk的分区的过程,在DOS下运行
1 A:>FDISK
Y:每个区大小无限制
N:每个区最大2GB
2 主界面
(1)建立分区 包括建立主DOS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逻辑分区。
(2)激活分区
(3)删除分区 包括删除主DOS分区、删除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删除逻辑分区、删除非DOS分区。
(4)显示分区
(5)更换不同硬盘
3 注意事项:
A、设置活动分区:活动分区可用于引导操作系统,只能激活基本DOS分区
B、扩展DOS分区:只安装DOS和WINDOWS时必须把基本分区外所有空间分给扩展DOS分区,否则会有一部分硬盘空间成为非DOS分区,不能由DOS和WINDOWS使用
C、完成后重启,重启时分区信息被纪录到主引导扇区
D、安装多个硬盘时会出现第5项,分区后盘符排列:先排基本DOS分区,再排逻辑分区

格式化

1、格式化分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建立磁道、扇区 (DM、BIOS设置中选择)
高级格式化:A、检测磁道、文件数据等信息
B、给分区编号、建立文件分配表、目录表
2、高级格式化:FORMAT命令
A:>FORMAT C:/S (格式化C盘并传系统文件IO.SYS、MSDOS.SYS、COMMAND.COM到目标盘)
/S-----传递系统
/Q----快速格式化,不检测磁盘,新分区不能用

流云之翔
2005-7-14, 12:43 PM

WINDOWS的错误代码对应的故障

0000 操作已成功完成。

0001 错误的函数。

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0005 拒绝访问。

0006 句柄无效。

0007 存储区控制块已损坏。

0008 可用的存储区不足,无法执行该命令。

0009 存储区控制块地址无效。

0010 环境错误。

0011 试图使用不正确的格式加载程序。

0012 访问代码无效。

0013 数据无效。

0014 可用的存储区不足,无法完成该操作。

0015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驱动器。

0016 无法删除该目录。

0017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他磁盘驱动器上。

0018 没有其他文件。

0019 媒体写保护。

0020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设备。

0021 设备尚未准备好。

0022 设备无法识别该命令。

0023 数据错误(循环冗余检查)。

0024 程序发出命令,但是该命令的长度错误。

0025 驱动器在磁盘上无法定位指定的区域或磁道。

0026 无法访问指定的磁盘或软盘。

0027 驱动器找不到所请求的扇区。

0028 打印机缺纸。

0029 系统无法写入指定的设备。

0030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设备。

0031 与系统连接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0032 其他进程正使用该文件,因此现在无法访问。

0033 另一进程已锁定该文件的某一部分,因此现在无法访问。

0034 驱动器中的软盘不正确。请将 %2 (卷标序列号: %3)插入驱动器 %1。

0036 打开共享的文件太多。

0038 已到达文件结尾。

0039 磁盘已满。

0050 不支持此网络请求。

0051 远程计算机无法使用。

0052 网络中存在重名。

0053 找不到网络路径。

0054 网络正忙。

0055 指定的网络资源或设备已不可用。

0056 已经达到网络命令的极限。

0057 网络适配器出现错误。

0058 指定的服务器无法执行所请求的操作。

0059 网络出现意外错误。

0060 远程适配器不兼容。

0061 打印机队列已满。

0062 服务器上没有存储等待打印的文件的空间。

0063 已经删除等候打印的文件。

0064 指定的网络名无法使用。

0065 拒绝访问网络。

0066 网络资源类型错误。

0067 找不到网络名。

0068 已超过本地计算机网络适配器卡的名称极限。

0069 已超过网络 BIOS 会话的极限。

0070 远程服务器已经暂停或者正在启动过程中。

0071 由于该计算机的连接数目已达到上限,此时无法再连接到该远程计算机。

0072 指定的打印机或磁盘设备已经暂停。

0080 该文件存在。

0082 无法创建该目录或文件。

0083 INT 24 失败。

0084 处理该请求的存储区不可用。

0085 正在使用该本地设备名。

0086 指定的网络密码不正确。

0087 参数错误。

0088 网络出现写入错误。
0089 此时系统无法启动其他进程。

0100 无法创建其他系统标志。

0101 属于其他进程的专用标志。

0102 标志已经设置,无法关闭。

0103 无法再次设置该标志。

0104 中断时无法请求专用标志。

0105 此标志先前的所有权已终止。

0106 请将软盘插入驱动器 %1。

0107 后续软盘尚未插入,程序停止。

0108 磁盘正在使用或已由其他进程锁定。

0109 管道已经结束。

0110 系统无法打开指定的设备或文件。

0111 文件名太长。

0112 磁盘空间不足。

0113 没有其他可用的内部文件标识符。

0114 目标内部文件标识符不正确。

0117 该应用程序所运行的 IOCTL 调用不正确。

0118 校验写入的开关参数值不正确。

0119 系统不支持所请求的命令。

0120 该系统上不支持此功能。

0121 标记已超时。

0123 文件名、目录名或卷标语法错误。

0124 系统调用层不正确。

0125 磁盘没有卷标。

0126 找不到指定的模块。

0127 找不到指定的过程。

0128 没有要等候的子进程。

0129 模式下运行。

0130 试图使用操作(而非原始磁盘I/O)的已打开磁盘分区的文件句柄。

0131 试图将文件指针移至文件开头之前。

0132 无法在指定的设备或文件中设置文件指针。

0133 对于包含已连接驱动器的驱动器,不能使用 JOIN 或 SUBST 命令。

0134 试图在已经连接的驱动器上使用 JOIN 或 SUBST 命令。

0135 试图在已经替换的驱动器上使用 JOIN 或 SUBST 命令。

0136 系统试图删除尚未连接的驱动器的 JOIN。

0137 系统试图删除尚未替换的驱动器的替换项。

0138 系统试图将驱动器连接到已连接的驱动器下的目录。

0139 系统试图将驱动器替换成已替换的驱动器下的目录。

0140 系统试图将驱动器连接到已替换的驱动器的一个目录中。

0141 系统试图将驱动器替换成到已连接的驱动器下的目录。

0142 此时系统无法运行 JOIN 或 SUBST。

0143 系统无法将驱动器连接到或替换成同一驱动器下的目录。

0144 此目录不是该根目录的子目录。

0145 该目录未清空。

0146 指定的路径已经在替换中使用。

0147 资源不足,无法执行该命令。

0148 此时无法使用指定的路径。

0149 试图连接或替换某个驱动器目录,该驱动器上的某个目录是上一次替换的目标目录。

0150 CONFIG.SYS 文件未指定系统跟踪信息,或禁止跟踪。
0151 DosMuxSemWait 的指定信号事件的数目不正确。

0152 DosMuxSemWait 没有运行;已经设置太多的标志。

0153 DosMuxSemWait 列表不正确。

0154 输入的卷标超过目标文件系统的标号字符长度极限。

0155 无法创建其他线程。

0156 接收进程拒绝该信号。

0157 已经放弃该区域,因此无法锁定。

0158 该区域已经解除锁定。

0159 线程标识符的地址错误。

0160 传到 Dos执行Pgm 的参数字符串错误。

0161 指定的路径无效。

0162 信号已挂起。

0164 系统无法创建其他线程。

0167 无法锁定文件的范围。

0170 所要求的资源正在使用中。

0173 锁定请求对于提供的取消区域不重要。

0174 文件系统不支持到锁定类型的自动更改。

0180 系统检测到错误的区域号码。

0182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83 不能创建已经存在的文件。

0186 传送的标志不正确。

0187 找不到指定的系统信号名称。

0188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89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0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1 无法在 Win32 模式下运行 %1。

0192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3 %1 不是有效的 Win32 应用程序。

0194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5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6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此应用程序。

0197 当前无法配置操作系统运行此应用程序。

0198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199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此应用程序。

0200 代码段应小于 64K。

0201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202 操作系统无法运行 %1。

0203 系统找不到输入的环境选项。

0205 在命令子树中的进程没有信号句柄。

0206 文件名或扩展名太长。

0207 环 2 堆栈正在使用中。

0208 输入的全局文件名字符 * 或 ? 不正确,或指定的全局文件名字符太多。

0209 所发送的信号不正确。

0210 无法设置信号处理程序。
0212 区域已锁定,无法重新分配。

0214 附加到此程序或动态链接模块的动态链接模块太多。

0215 无法嵌套调用 LoadModule。

0216 图像文件 %1 有效,但不适用于本机类型。

0230 管道状态无效。

0231 所有的管道实例都处于忙状态。

0232 管道正在关闭。

0233 在管道的另一端没有进程。

0234 有更多可用的数据。

0240 已取消会话。

0254 指定的扩展属性名无效。

0255 扩展属性不一致。

0258 等待操作过时。

0259 没有其他可用数据。

0266 无法使用复制功能。

0267 目录名无效。

0275 扩展属性不匹配缓冲区。

0276 所装载的文件系统上的扩展属性文件已被损坏。

0277 扩展属性表格文件已满。

0278 指定的扩展属性句柄无效。

0282 安装的文件系统不支持扩展属性。

0288 试图释放不属于调用者的多路同步信号。

0298 信号投递的次数太多。

0299 仅完成部分 ReadProcessMemory 或 WriteProcessMemory 请求。

0300 操作锁定请求被拒绝。

0301 系统接收了一个无效的操作锁定确认。

0317 在 %2 的消息文件中,系统无法找到消息号为 0x%1 的消息文本。

0487 试图访问无效地址。

0534 运算结果超过 32 位。

0535 该管道的另一方有一进程。

0536 等候进程打开管道的另一端。

0994 拒绝对扩展属性的访问。

0995 由于线程退出或应用程序的要求,I/O 操作异常终止。

0996 重叠的 I/O 事件不处于已标记状态。

0997 正在处理重叠的 I/O 操作。

0998 对内存位置的无效访问。

0999 执行页内操作出错。
1700 串绑定无效。

1701 绑定句柄的类型错误。

1702 绑定句柄无效。

1703 不支持 RPC 协议顺序。

1704 RPC 协议序列无效。

1705 字符串的全球唯一标识符(UUID)无效。

1706 终点的格式无效。

1707 网络地址无效。

1708 未找到终点。

1709 超时设置值无效。

1710 找不到该对象的全球唯一标识符(UUID)。

1711 该对象的全球唯一标识符(UUID)已经注册。

1712 这一类型的全球唯一标识符(UUID)已经注册。

1713 RPC 服务器正在监听。

1714 尚未注册协议顺序。

1715 RPC 服务器不处于监听状态。

1716 管理程序的类型未知。

1717 接口未知。

1718 没有绑定。

1719 没有协议序列。

1720 无法创建终点。

1721 资源不足,无法完成该操作。

1722 RPC 服务器无法使用。

1723 RPC 服务器太忙,无法完成此项操作。

1724 网络选项无效。

1725 该线程中不存在活动的远程过程调用。

1726 远程过程调用失败。

1727 远程过程调用失败并且无法执行。

1728 远程过程调用(RPC)协议出现错误。

1730 RPC 服务器不支持传输语法。

1732 不支持这种类型的全球唯一标识符。

1733 标识无效。

1734 数组边界无效。

1735 绑定类型中不包含项目名。

1736 名称语法无效。

1737 不支持这种命名语法。

1739 没有可用的网络地址,无法创建全球唯一标识符(UUID)。

1740 终结点重复。

1741 身份验证类型未知。

1742 调用次数的上限太小。

1743 字符串太长。

1744 找不到 RPC 协议序列。

1745 过程号超出范围。

1746 此次绑定不包含任何身份验证信息。

1747 身份验证服务未知。

1748 身份验证级别未知。

1749 安全描述符无效。

1750 身份验证服务未知。

1751 项目无效。

1752 服务器的终结点无法执行此项操作。

1753 终点的映射器没有更多的终点可用。

1754 没有导出任何接口。

1755 项目名不完整。

1756 版本选项无效。

1757 没有其他成员。

1758 可以导出全部内容。

1759 未找到接口。

1760 项目已经存在。

1761 项目找不到。

1762 名称服务不可用。

1763 网络地址集无效。
1764 不支持请求的操作。

1765 没有可供冒仿的安全性描述符。
1766 远程过程调用(RPC)出现内部错误。

1767 RPC 服务器企图进行整除零运算。

1768 RPC 服务器出现寻址错误。

1769 RPC 服务器中的浮点运算造成被零除。

1770 RPC 服务器产生了浮点下溢错误。

1771 RPC 服务器产生了浮点上溢错误。

1772 可用于自动句柄绑定的 RPC 服务器列表已经用完。

1773 无法打开字符转换表文件。

1774 包含字符转换表的文件小于 512 个字节。

1775 在远程过程调用中,客户机向主机传送了一个空的描述体句柄。

1777 远程过程调用中的描述体句柄发生变化。

1778 发送到远程过程调用的绑定句柄不匹配。

1779 占位程序无法获得远程过程调用的句柄。

1780 将空的参考指针发送给占位程序。

1781 列举值超出范围。

1782 字节数目太小。

1783 占位程序接收到错误数据。

1784 所提供的用户缓冲区对所申请的操作无效。

1785 无法识别磁盘媒体。它可能还未格式化。

1786 工作站没有信任密码。

1787 服务器上的安全数据库中没有该工作站信任关系的计算机帐户。

1788 建立主域和受托域间的信任关系失败。

1789 建立工作站和主域间的信任关系失败。

1790 网络登录失败。

1791 该线程执行过程中已经进行了远程过程调用。

1792 试图登录网络,但网络登录服务尚未启动。

1793 用户帐户已到期。

1794 重定向程序正在使用,无法卸载。

1795 已经安装所指定的打印机驱动程序。

1796 指定的端口未知。

1797 打印机驱动程序未知。

1798 打印处理程序未知。

1799 指定的分隔符文件无效。

1800 指定的优先级无效。

1801 打印机名无效。

1802 打印机已经存在。

1803 打印机命令无效。

1804 指定的数据类型无效。

1805 指定的环境无效。

1806 没有其他绑定。

1807 使用的帐户是跨网络的信任帐户。请使用全局用户帐户或本地用户帐户来访问此服务器。

1808 所使用的帐户是计算机帐户。请使用全局用户帐户或本地用户帐户来访问该服务器。

1809 使用的帐户是服务器信任帐户。请使用全局用户帐户或本地用户帐户来访问该服务器。

1810 指定的域名或安全标识符与域的信任信息不一致。

1811 服务器正在使用中,无法卸载。

1812 指定的映像文件不包含资源部分。

1813 在映像文件中找不到指定的资源类型。

1814 在映像文件中找不到指定的资源名称。

1815 在映像文件中找不到指定的资源语言 ID 。

1816 可用的配额不足,无法执行该命令。

1817 没有已注册的接口。

1818 远程过程调用被取消。

1819 绑定句柄不包含所有需要的信息。

1820 远程调用过程中发生通讯失败。

1821 所需的身份验证级别不被支持。

1822 主要的名称没有注册。

1823 指定的错误不是有效的 Windows RPC 错误代码。

1824 已分配仅在本机上有效的 UUID。

1825 产生了特定的安全包错误。

1826 没有取消线程。

1827 在编码/解码处理时的操作无效。

1828 序列化软件包的版本不兼容。

1829 RPC 占位程序的版本不兼容。

1830 RPC 管道对象无效或已损坏。

1831 试图在 RPC 管道对象上进行无效操作。

1832 不被支持的 RPC 管道版本。

1898 找不到组成员。

1899 无法创建终结点映射数据库条目。

1900 对象的全球标识符(UUID)为空。

1901 指定的时间无效。

1902 指定的表单名无效。

1903 指定的表单大小无效。

1904 指定的打印机句柄正在等候处理

1905 指定的打印机已经删除。

1906 打印机的状态无效。

1907 用户首次登录前,必须先更改其密码。

1908 找不到该域的域控制器。

1909 引用的帐户目前被锁定,可能无法登录。

1910 没有发现指定的此对象导出者。

1911 没有发现指定的对象。

1912 没有发现指定的对象解析器。

1913 一些待发数据仍停留在请求缓冲区内。

1914 无效的异步远程过程调用句柄。

1915 这个操作的异步 RPC 调用句柄不正确。

1916 RPC 管道对象已经关闭。

1917 RPC 调用在全部的管道都被处理之前完成。

1918 没有其他可用的数据来自 RPC 管道。

1919 这个机器没有可用的站点名。

1920 系统无法访问此文件。

1921 系统无法解析文件名。

1922 项目不是所要的类型。

1923 无法将所有对象的 UUID 导出到指定的项。

1924 无法将接口导出到指定的项。

1925 无法添加指定的配置文件项。

1926 无法添加指定的配置文件元素。

1927 无法删除指定的配置文件元素。

1928 无法添加组元素。

1929 无法删除组元素。

2000 像素格式无效。

2001 指定的驱动程序无效。

2002 该操作的窗口样式或类属性无效。

2003 不支持请求的图元文件操作。

2004 不支持请求的转换操作。

2005 不支持请求的剪辑操作。

2010 指定的颜色管理模块无效。

2011 指定的颜色文件配置无效。

2012 找不到指定的标识。

2013 所需的标识不存在。

2014 指定的标识已经存在。

2015 指定的颜色文件配置与任何设备都不相关。

2016 找不到该指定的颜色文件配置。

2017 指定的颜色空间无效。

2018 图像颜色管理没有启用。

2019 在删除该颜色转换时有一个错误。

2020 指定的颜色转换无效。

2021 指定的转换与位图的颜色空间不匹配。

2022 指定的命名颜色索引在配置文件中不存在。

2108 网络连接已成功,但需要提示用户输入一个不同于原始指定的密码。

2202 指定的用户名无效。

2250 网络连接不存在。

2401 在这个网络连接上已存在打开的文件或未处理的请求。

2402 活动的连接仍然存在。

2404 设备正由活动进程使用,无法断开连接。

3000 指定的打印监视程序未知。

3001 指定的打印机驱动程序正在使用中。

3002 找不到假脱机文件。

3003 没有发出 StartDocPrinter 调用。

3004 尚未发出 AddJob 调用。

3005 指定的打印处理程序已经安装。

3006 指定的打印监视程序已经安装。

3007 该指定的打印监视器不具备所要求的功能。

3008 指定的打印机监视器正在使用中。

3009 当打印机有作业排成队列时此操作请求是不允许的。

3010 请求的操作成功。只有重新启动系统,更改才会生效。

3011 请求的操作成功。只有重新启动服务,更改才会生效。

3012 找不到打印机。

4000 WINS 在处理命令时遇到执行错误。

4001 无法删除本地的 WINS。

4002 从文件引入失败。

4003 备份失败。以前执行过完整的备份吗?

4004 备份失败。请检查备份数据库的目标目录。

4005 名称在 WINS 数据库中不存在。

4006 不允许进行未配置部分的复制。

4100 DHCP 客户获得一个在网上已被使用的 IP 地址。直到 DHCP 客户可以获得新的地址前,本地接口将被禁用。

4200 WMI 数据提供程序不能识别传来的 GUID 是否有效。

4201 WMI 数据提供程序无法识别传来的实例名是否有效。

4202 WMI 数据提供程序无法识别传来的数据项目标识符是否有效。

4203 无法完成 WMI 请求,请重试一次。

4204 找不到 WMI 数据提供程序。

4205 WMI 数据提供程序引用到一个未注册的实例组。

4206 WMI 数据块或事件通知已启用。

4207 WMI 数据块不再可用。

4208 WMI 数据服务无法使用。

4209 WMI 数据提供程序无法完成请求。

4210 WMI MOF 信息无效。

4211 WMI 注册信息无效。

4212 WMI 数据块或事件通知已禁用。

4213 WMI 数据项目或数据块为只读。

4214 WMI 数据项目或数据块不能更改。

6118 该工作组的服务器列表当前不可用。

6200 要正常运行,任务计划程序服务的配置必须在系统帐户中运行。单独的任务可以被配置成在其他帐户中运行。

7001 指定的会话名无效。

7002 指定的协议驱动程序无效。

7003 在系统路径上找不到指定的协议驱动程序。

7004 在系统路径上找不到指定的终端连接驱动程序。

7005 不能为这个会话创建一个事件日志的注册键。

7006 同名的一个服务已经在系统中存在。

7007 在会话上一个关闭操作挂起。

7008 没有可用的输出缓冲器。

7009 找不到 MODEM.INF 文件。

7010 在 MODEM.INF 中没有找到调制解调器名称。

7011 调制解调器没有接受发送给它的指令。验证配置的调制解调器与连接的调制解调器是否匹配。

7012 调制解调器没有响应发送给它的指令。验证该调制解调器是否接线正确并且打开了电源开关。

7013 由于断开连接,载波检测失败或载波停止。

7014 在要求的时间内没有发现拨号音。确定电话线连接正确并可使用。

7015 在远程站点回叫时检测到了占线信号。

7016 在回叫时远程站点上检测到了声音。

7017 传输驱动程序错误

7022 找不到指定的会话。

7023 指定的会话名称已处于使用中。

7024 由于终端连接目前正在忙于处理一个连接、断开连接、复位或删除操作,无法完成该请求的操作。

7025 试图连接到其视频模式不受当前客户支持的会话。

7035 应用程序尝试启动 DOS 图形模式。不支持 DOS 图形模式。

7037 您的交互式登录权限已被禁用。请与您的管理员联系。

7038 该请求的操作只能在系统控制台上执行。这通常是一个驱动程序或系统 DLL 要求直接控制台访问的结果。

7040 客户未能对服务器连接消息作出响应。

7041 不支持断开控制台会话。

7042 不支持重新将一个断开的会话连接到控制台。

7044 远程控制另一个会话的请求被拒绝。

7045 拒绝请求的会话访问。

7049 指定的终端连接驱动程序无效。

7050 不能远程控制请求的会话。这也许是由于该会话被中断或目前没有一个用户登录。另外,您不能从该系统控制台远程控制一个会话或远程控制系统控制台。并且,您不能远程控制您自己的当前会话。

7051 该请求的会话没有配置成允许远程控制。

7052 连接到这个终端服务器的申请被拒绝。终端服务器客户许可证目前正在被另一个用户使用。请与系统管理员联系,获取一份新的终端服务器客户,其许可证号码必须是有效的、唯一的。

7053 连接到这个终端服务器的申请被拒绝。还没有为这份终端服务器客户输入您的终端服务器客户许可证号码。请与系统管理员联系,为该终端服务器客户输入一个有效的、唯一的许可证号码。

7054 系统已达到其授权的登录限制。请以后再试一次。

7055 您正在使用的客户没有使用该系统的授权。您的登录请求被拒绝。

7056 系统许可证已过期。您的登录请求被拒绝。
0 0x0000 操作完成。
1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2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3 0x0003 系级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4 0x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5 0x0005 拒绝存取。
6 0x0006 无效的代码。
7 0x0007 内存控制模块已损坏。
8 0x0008 内存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个指令。
9 0x0009 内存控制模块地址无效。
10 0x000A 环境不正确。
11 0x000B 尝试载入一个格式错误的程序。
12 0x000C 存取码错误。
13 0x000D 资料错误。
14 0x000E 内存空间不够,无法完成这项操作。
15 0x000F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硬盘。
16 0x0010 无法移除目录。
17 0x0011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它的硬盘。
18 0x0012 没有任何文件。
19 0x0013 储存媒体为防写状态。
20 0x0014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装置。
21 0x0015 装置尚未就绪。
22 0x0016 装置无法识别指令。
23 0x0017 资料错误(cyclic redundancy check)
24 0x0018 程序发出一个长度错误的指令。
25 0x0019 磁盘机在磁盘找不到持定的磁区或磁轨。
26 0x001A 指定的磁盘或磁盘无法存取。
27 0x001B 磁盘机找不到要求的磁区。
28 0x001C 打印机没有纸。
29 0x001D 系统无法将资料写入指定的磁盘。
30 0x001E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装置。
31 0x001F 连接到系统的某个装置没有作用。
32 0x0020 The process cannot access the file because it is being used byanother process.
33 0x0021 文件的一部份被锁定,现在无法存取。
34 0x0022 磁盘机的磁盘不正确。请将%2(Volume Serial Number: %3)插入磁盘机%1。
36 0x0024 开启的分享文件数量太多。
38 0x0026 到达文件结尾。
39 0x0027 磁盘已满。
50 0x0032 不支持这种网络要求。

51 0x0033 远端电脑无法使用。
52 0x0034 网络名称重复。
53 0x0035 网络路径找不到。
54 0x0036 网络繁忙。
55 0x0037 The specified network resource or device is no longer available.
56 0x0038 The network BIOS command limit has been reached. 57 0x0039 网卡发生问题。
58 0x003A 指定的服务器无法执行要求的操作。
59 0x003B 网络发生意外的错误。
60 0x003C 远端配接卡不兼容。
61 0x003D 打印机队列已满。
62 0x003E 服务器的空间无法储存等候打印的文件。
63 0x003F 等候打印的文件已经删除。
64 0x0040 指定的网络名称无法使用。
65 0x0041 拒绝存取网络。
66 0x0042 网络资源类型错误。
67 0x0043 网络名称找不到。
68 0x0044 超过区域电脑网卡的名称限制。
69 0x0045 超过网络BIOS操作阶段的限制。
70 0x0046 远端服务器已经暂停或者正在起始中。
71 0x0047 由于连接数目已达上限,此时无法再连接到这台远端电脑。
72 0x0048 指定的打印机或磁盘装置已经暂停作用。
80 0x0050 文件已经存在。
82 0x0052 无法建立目录或文件。
83 0x0053 INT24失败
84 0x0054 处理这项要求的储存体无法使用。
85 0x0055 近端装置名称已经在使用中。
86 0x0056 指定的网络密码错误。
87 0x0057 参数错误。
88 0x0058 网络发生资料写入错误。
89 0x0059 此时时系统无法执行其它行程。
100 0x0064 无法建立其它的系统semaphore。

101 0x0065 属于其它行程专用的semaphore。
102 0x0066 semaphore已经设定,而且无法关闭。
103 0x0067 无法指定semaphore 。
104 0x0068 在岔断时间无法要求专用的semaphore。
105 0x0069 此 semaphore 先前的拥有权已经结束。
106 0x006A 请将磁盘插入 %1。
107 0x006B 因为代用的磁盘尚未插入,所以程序已经停止。
108 0x006C 磁盘正在使用中或被锁定。
109 0x006D Pipe 已经中止。
110 0x006E 系统无法开启指定的装置或档案。
111 0x006F 文件名太长。
112 0x0070 硬盘空间不足。
113 0x0071 没有可用的内部文件识别字。
114 0x0072 目标内部文件识别字不正确。
117 0x0075 由应用程序所执行的IOCTL呼叫不正确。
118 0x0076 写入验证参数值不正确。
119 0x0077 系统不支持所要求的指令。
120 0x0078 此项功能仅在 Win32 模式有效。
121 0x0079 semaphore 超过逾时期间。
122 0x007A 传到系统呼叫的资料区域太小。
123 0x007B 文件名、目录名和或储存体标签语法错误。
124 0x007C 系统呼叫层次不正确。
125 0x007D 磁盘没有设定标签。
126 0x007E 找不到指定的模组。
127 0x007F 找不到指定的程序。
128 0x0080 没有子行程可供等待。
129 0x0081 %1 这个应用程序无法在 Win32 模式下执行。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yaoyao/21183

[推荐]最强最全的电脑硬件知识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十大硬件知识,电脑硬件怎么看好坏 史上最全DIY电脑硬件知识扫盲

    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对于CPU.显卡.内存.主板.硬盘等硬件一定不会陌生,不过对于小白同学来说,要全面了解电脑硬件还是有需要一定的学习与积累,本期专题将为大家带来史上最全DIY电脑硬件知识扫盲,教你如 ...

  2. 台式计算机硬件图文详解,[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电脑硬件知识图文详解.pdf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电脑硬件知识图文详解 电脑硬件图文详解(一)构成 开机壳看光光 做为这系列的起头,当然先从最简单的聊起:把机壳侧板打开瞧一下电脑内部.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准备一支螺丝起子,不用五分 ...

  3. 计算机cpu的相关知识,电脑硬件知识:DIY小白必看的CPU知识扫盲 (全文)

    CPU也就是中央处理器,全拼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在计算机中可以比喻成人的大脑.它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 ...

  4. 电脑硬件知识学习_DIY电脑多年,这些硬件冷知识你们知道吗?

    最近时间是病毒爆发的高峰期,很多商场地带都停止了营业,甚至小区也开始严防死守,不准外来人员入内,俗话说得好,宁愿裤儿坐烂,也不出门惹祸,我想大家在家里玩游戏都玩烦了吧!浩南分享一些电脑硬件的冷知识给大 ...

  5. Computer - 电脑硬件知识

    Computer - 电脑硬件知识 CPU 1.主频    主频 = 外频 * 倍频细数 11.CPU 的主频 与 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没有直接关系 111.1G 的全美达 运行效率相当于 2G的In ...

  6. 电脑硬件知识大全(二)

    电脑硬件知识大全(二) 2010年11月11日 (1):BIOS信息部分: / t/ A3 B3 `# P5 D7 |8 hbbs.236z.com升级主板BIOS,找主板的信息: ]3 u( A&a ...

  7. 电脑硬件知识入门之机械键盘篇

    有人说,你这个不专业,键盘只能算是外设,怎么能算电脑硬件的一部分呢?我只能说我不能为了写这篇文章单独再申请一个专栏. 其实作为程序员来讲,机械键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管是敲代码还是玩游戏,机械键盘 ...

  8. 笔记本计算机硬件知识,电脑硬件知识(小白必看)

    这篇文章只是写给对电脑一窍不通的小白们做参考,希望对你们有用,大神勿喷. 先来介绍一下台式机,台式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音箱这几大部分组成,当然你要是乐意的话也可以加一个摄像头. 首先是显 ...

  9. 电脑硬件知识学习_学习计算机基础必读的4本经典入门书籍,自学编程必备书单!...

    点击蓝色"程序员书单"关注我哟 加个"星标",每天带你看好文,读好书! 文/黄小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手学习计算机并非易事,作为一个自学编程的过来人,深知打好计 ...

最新文章

  1. P3168 [CQOI2015]任务查询系统 差分+主席树
  2. [shell]简单的shell提示和参数脚本
  3. kubeadm部署k8s_(Ansible)三分钟部署一套高可用/可扩展的kubeadm集群
  4. Virtualenv --使用文档
  5. python语言结构化语言_如何在python中处理结构化语言文件
  6. Android 4.0.4模拟器安装完全教程(图文)
  7. 如何找回QQ聊天记录、语音、图片?
  8. cisco思科 前言
  9. 使用npm运行react程序报错The 'mode' option has not been set, webpack will fallback to 'production' for th
  10. 计算机重启事件查看,事件查看器检查上一次电脑关机时间
  11. java对象 内存逃逸_JVM内存逃逸
  12. 使用docker安装拼音分词器
  13. LINUX新手入门及安装配置FAQ(http://bbs.blueidea.com/viewthread.php?tid=635906amp;page=)
  14. 【jzoj4597】【现世斩】【平衡树】【set】
  15. 旅行照片剪辑--环青海湖篇
  16. 【CQBZ模拟赛】星际旅行
  17. 在线考试系统(3)——学生登录实现
  18. 津津的储蓄计划python_津津的储蓄计划 c++
  19. uni-app打包h5后chunk-vendors.js文件大导致页面访问缓慢解决方案
  20. 跟踪`极点`五笔变半行.顺便学习Process Monitor的使用

热门文章

  1. 任正非最新讲话透露:华为在加快开发统一的人工智能平台
  2. 全中了!接手同事项目时最崩溃的事 | 每日趣闻
  3. 50 多万个项目陷入混乱!只因代码库许可协议不兼容
  4. 被法拉第夸、狄更斯为她读诗、英王参加她的成人礼,程序员祖师的人生有多传奇?...
  5. 一款简单易用的链式droplist
  6. 云原生应用程序的架构应该怎么设计?
  7. 关于JSON的一些问题
  8. Petrozavodsk Summer-2016. Ural FU Dandelion Contest
  9. C# 获取当前屏幕DPI
  10. jenkins插件之Publish Over F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