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各种科幻技术不断冲进现实的今天,你敢说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近日,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 (NIN) 的一项最新发现表明,通过在大脑视觉皮层中植入新开发的高分辨率电极,可以使受试猴子大脑中出现人工植入的视觉形状和知觉。具体而言,这个包含 1000 多个微小的、刺激大脑的电极植入物,可以在猴子的大脑中产生可识别的运动和复杂形状的感知,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

这一重磅成果发表在 12 月 4 日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来源:Science

通过电极植入物刺激大脑产生人工视觉感知的想法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然而,现有的系统一次只能生成少量的人工 “像素”,受试者难以形成可以感知的有效信号。

而由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 Pieter Roelfsema 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使用全新分辨率的植入物和植入技术、尖端材料工程、微芯片制造和微电子技术,开发出比以前的植入物更加稳定和耐用的设备。

当然,这样的前沿技术更实际的应用场景,还是帮助盲人和视力障碍者重见光明。而且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已经证明,通过大脑植入物使盲人恢复视力,即将成为现实。

人工植入视觉

以往在人类和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表明,当电流刺激通过植入电极传递到大脑特殊位置时,大脑就会在视觉空间的特定位置产生一个光点,这被称为 “光幻视(phosphene)”。

根据受到刺激的神经元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受试者就可以感知到对大脑视觉皮层的电刺激产生的这种短暂的、明亮的闪光幻视。

(来源:NIN)

基于此开发的绕过眼睛直接在大脑皮层中产生视觉信号的电极植入物,已经成为人类皮质视觉假体(CVPs)设计的基础,理想状态下,它可以将人工生成的图像转换成大脑刺激信号,以在盲人大脑中创造出一种可以感知的视觉形式。

但是,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受到电极位置和功率要求的限制,可以同时实现安全刺激的电极数量十分有限,最终诱发的光幻视感知也十分简单。

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中,Pieter Roelfsema 和他的同事们开发了一个高分辨率的神经假体,包含 1024 个以类似矩阵模式排列的皮质内电极。

为了测试这个系统,研究人员将这个电极装置植入了两只猴子的大脑视觉皮层,这些猴子接受了识别特定形状的训练,包括字母。然后,同时刺激数百个电极,研究人员通过光幻视创造了猴子能够感知的视觉形状,而且实验结果表明,猴子能够立即识别出这些特定视觉形状,就像它们真的通过眼睛看见了一样。

图 | 脑部刺激产生人造视觉(来源:Science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首先让受试猴子完成一个简单的行为任务,在这个任务中,猴子们需要通过眼球运动来报告通过单个刺激产生的光幻视的位置;之后,研究人员又测试更复杂的任务,比如一个运动方向的任务,在这个实验中,会对一系列电极进行微刺激;此外,还有一个字母识别任务,在这个任务中,8-15 个电极同时受到微刺激,创造一个字母形式的感知。

最终结果显示,猴子们可以利用人工植入的视觉成功地识别出形状和感知,包括移动的点、线条和字母。

重见光明的希望

对于全球 4000 多万盲人来说,重见光明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尽管在 “仿生眼” 成为现实之前,仍有几个技术障碍有待克服,但这项最新研究已经带来了希望,即该设备有朝一日可能为全世界的视力障碍者带来有用的视觉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为使用微电刺激视觉皮层创造人工视觉,提供了概念上的证明。《科学》杂志配发的评论文章也指出,该研究为下一代视皮层视觉假体(CVPs)设定了一个新的基准,证明 1000 个电极足以产生字母、方向和运动感知。

(来源:NIN)

Roelfsema 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多个电极同时进行电刺激来创造可解释的图像,以产生一个由多个光幻视点组成的知觉。“我们植入视觉皮层的电极的数量,以及我们能够产生产生高分辨率人工图像的人工像素的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的植入物直接与大脑连接,绕过了之前通过眼睛或视神经进行的视觉处理。因此,在未来,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视网膜、眼睛或视神经受伤或退化但视觉皮质完好无损的盲人的视力损失恢复。”Roelfsema 团队的博士后研究员 Xing Chen 解释说。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为全新神经假体装置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有望使重度盲人重获视觉功能,并能识别物体,显著提高这部分人群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治愈失明,仅一步之遥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能够让盲人看见东西的高科技设备已经不再遥远。

视皮层视觉假体(CVPs)又名 “仿生眼”,是一种将图像信息进行人工处理与编码,通过插入的微电极阵列对视觉神经系统进行刺激,使盲人恢复部分视力的人造器官。

早在 1996 年,来自美国犹他州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成功开发出了视皮层视觉假体,长度为 1.5 mm 的 100 个针状电极呈 10×10 正方形排列在厚 0.2 mm、面积为 12.96mm2 的金属薄片上。

在当时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电极植入患者脑内,刺激大脑皮层,成功让患者产生了 “光幻觉”,患者可以描述研究人员预测的颜色,并且跟随光斑的位置转动眼球。

今年 5 月,国际顶级期刊《细胞》杂志也发表了一项黑科技成果,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 Daniel Yoshor 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动态电流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成功在受试者脑海中呈现指定的图像。

(来源:Cell

在当时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在四个视力受损但没有完全失明,以及 2 个完全失明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内植入这种电极,然后依次激活不同的电极,绘制字母 “Z” 的轮廓,结果这 6 名受试者都 “看到” 了字母 “Z” 的存在。

而今年 9 月,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称,他们开发出了一款仿生眼,可以通过结合智能手机式电子设备和植入大脑的微电极使盲人恢复视力。在预临床实验和非人类试验证实该设备用于绵羊时,超过 2700 小时的刺激过程中,均未引起广泛的组织损伤。这也是世界上首批将 “仿生眼” 完全植入大脑进行的长期实验之一。

研究人员还表示,他们正积极准备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并希望最终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该设备。研究人员还希望该系统可以帮助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肢体麻木)的患者恢复运动。

(来源:ippp.gmu.edu)

12月3日,学术君还报道了最新一期Nature杂志封面文章《Nature封面:逆转衰老时钟!科学家成功恢复与年龄有关的视觉丧失》,让我们见识了通过另一种技术手段治愈失明的希望。

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盲人大脑中人工植入视觉以恢复视力,一定会成为现实。而这一天如果真的到来,这项向大脑中植入人工信息的技术,所能应用的场景绝非仅限于恢复视力。

参考资料: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gi/doi/10.1126/science.abd7435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gi/doi/10.1126/science.abf3684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2/aaft-hbp113020.php

https://nin.nl/restoration-of-vision/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s/ciencia/paso-mas-cerca-curar-ceguera_16132

重磅!DLer-计算机视觉交流2群已成立!

大家好,这是DLer-计算机视觉微信交流2群欢迎各位Cver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微信交流大家庭 。

本群旨在学习交流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更精准的研讨交流平台!!!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图像分类+上交+小明)

???? 长按识别添加,即可进群!

《科学》:植入视觉!大脑植入物绕过眼睛可使盲人重见光明,人类治愈失明仅一步之遥...相关推荐

  1. 黑科技:绕过眼睛植入幻觉,科学家成功在盲人脑海中呈现指定图像!

    来源 | 学术头条(ID:SciTouTiao) 头图 | CSDN付费下载自视觉中国 对于全球 5000 多万盲人来说,重见光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为了与盲人朋友进行交互,我们发明了盲文,用各种 ...

  2. 前沿|《细胞》:绕过眼睛植入幻觉,科学家成功在盲人脑海中呈现指定图像!...

    该文章内容转载自学术头条 对于全球 5000 多万盲人来说,重见光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为了与盲人朋友进行交互,我们发明了盲文,用各种凸起的字符集合来表达各种意思.但这种通过手指触摸来识别的方式太 ...

  3. 视觉感知堪比人眼:这款突破性光学传感器模仿人类视网膜,有望带来 AI 重大进展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最基本的五种感觉,其中视觉极为关键,毕竟随着物种进化,眼睛作为人类最为精细.复杂的器官,感知能力无与伦比. 曾有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80% 以上的外界信息都 ...

  4. [脑海成像]科学家利用动态电极绕过眼睛直接刺激大脑,在盲人脑海画出字母

    目录 本分享为脑机学习者Rose整理发表于公众号:脑机接口社区 .QQ交流群:941473018 5 月 14 日,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发表了一项黑科技成果,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 D ...

  5. 96根电极每秒测量3万次,大脑植入物首次帮助瘫患者控制肌肉!

    来源:大数据文摘本文约4400字,建议阅读5分钟本文介绍了通过一种称为神经旁路的技术来将瘫患者的意图变成行动. 2015年,一群神经科学家和工程师聚集在一起观看一个人玩电子游戏<吉他英雄> ...

  6. 碰疼了会躲!这个植入“迷你大脑”的AI机器人,可感知疼痛,还能自我愈合...

    来源:雷锋网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痛觉? 没错,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和触觉.温度等感觉一样,我们对疼痛非常敏感,当受到外界"轻微"刺激时,体内的神经元产生相应的信号,并传输至大脑中的中 ...

  7. 人工大脑之父放言:50年后机器人威胁人类

    (2009-06-29 13:17 by 资深编辑 wutao0603) 昨天晚上,被誉为"人工大脑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走进清华大学讲堂,在两小时的演讲时间内,给大家描述了 ...

  8. 为给“城市大脑”装上眼睛,他探索了近20年

    9月19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了杭州城市大脑2.0,城市大脑已成为杭州新的基础设施,一年管辖范围扩大28倍. 杭州市公安局局长金志表示:"'城市大脑'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云计算与大 ...

  9. 科学:螳螂虾大脑拥有记忆和学习中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概要:研究人员发现,螳螂虾的大脑含有被称为蕈形体的记忆和学习中心.迄今为止,这一结构仅在昆虫中见到. 螳螂虾或许拥有比此前认为的更加复杂的大脑.这是对 ...

最新文章

  1. 软件开发环境包含的内容
  2. 阅读笔记一——java高并发的性能优化
  3. 自学Springboot(一)
  4. lamp自动部署工具_salt实现lamp自动化部署
  5. 师--链表的结点插入
  6. 在html中标题字号一共有几种,HTML中常用的几种标签
  7. Java:Swing篇,实现JList、JTextArea的自动滚动,实时刷新功能
  8. Selenium爬虫 -- Pyhton进阶:使用cookie登陆某网站
  9. 夜间灯光数据dn值_探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校正
  10. 基于Java+SpringBoot+Thymeleaf+Mysql多用户B2C商城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WPS设置奇偶页页眉不同
  12. mysql ndb存储引擎_ndb 存储引擎
  13. 【JavaEE】电商秒杀项目·第2章·基础项目搭建
  14. 华三防火墙添加web用户_H3C防火墙系列三:WEB管理
  15. PageAdmin CMS网站制作教程:如何创建及管理栏目?
  16. 数据结构: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非完全二叉树 的区别
  17. 文本文档改扩展名之后没反应、格式不变之解决办法
  18. TCP协议发送SKB时ip_summed成员的设置 http://blog.csdn.net/justlinux2010/article/details/8508455
  19. php微博cookie获取,python模拟新浪微博登陆之获取cookies-Go语言中文社区
  20. UGUI内核大探究(九)Image与RawImage

热门文章

  1. SpringBoot配置属性之NOSQL
  2. 线程同步初解---转载
  3. 创建健壮的isArray()函数(JavaScript中判断对象类型的种种方法)
  4. sql大小写敏感吗_postgresql基础:表名字段名是大小写敏感的么
  5. 泛型(派生子类,泛型通配符,类型擦除)
  6. ubuntu下解决“无法获得锁 ”的方法_cppmylove的博客-CSDN博客_无法获得锁
  7. 样本不均衡常见解决方法
  8. range() 和 np.arange()区别
  9.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wrong name
  10. 配置一台计算机所需的东西,攒一台计算机需要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