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塑料也能用于造芯片?

是的,你没听错!

ARM公司宣布他们用一种塑料和薄膜晶体管制成了一种新的处理器PlasticArm。(图为显微镜下的照片)

该处理器是全球首个柔性原生32位、基于ARM架构、高达18334个等效门的微处理器。

其生产过程不涉及到硅元素,生产成本大概为同类硅芯片的1/10

而这一柔软灵活、低成本的微处理器将在物联网设备中派上用场。

成果现已发表在Nature:

塑料也可成为芯片材料

目前,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微处理器都采用材料制成。

而研究人员将目光转移到了塑料材料,是因为硅有着易碎、不够灵活、不耐压力等缺点,这限制了其在日常用品智能化上的可行性。

新的处理器用的塑料叫做聚酰亚胺,号称“柔术大师”,其弯曲性,灵活度、可变性很高,也是一种耐高温的塑料,可折叠屏智能手机上就有它的应用。

并采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开发。

薄膜晶体管主要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中。

制作方法为在厚度小于30μm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利用PragmatIC公司的FlexIC 0.8μm工艺,与IGZO薄膜晶体管结合,最终制成该柔性微处理器。

IGZO:氧化铟镓锌,一种LCD薄膜晶体管显示器技术,在一些高端手机上使用,比OLED屏高级,但产量不及OLED。

 PlasticArm架构

可以看出,这仍然是一种光刻工艺,采用了旋涂和光刻胶技术。

最终PlasticARM有13个材料层和4个可布线的金属层。

由32位Arm Cortex-M0+处理器衍生,可以说是M0+的全功能非硅版本

它完全支持ARMv6-M系列架构,为Cortex-M0+处理器生成的代码也可以该处理器上运行。

并与所有其他Cortex-M系列二进制兼容,与常规Cortex-M0+一样,具有16位Thumb ISA和32位Thumb子集,数据和地址宽度均为32位,支持86条指令。

而它与硅制M0+内核的关键区别在于其寄存器不在CPU内,而是映射到RAM中。

通过从CPU中删除寄存器并使用现有RAM作为寄存器空间,此举以降低寄存器访问速度为代价,实现了CPU面积约3倍的缩减

PlasticARM的主要参数如下:

尺寸为59.2mm2(7.536X7.856,无焊盘),厚度不到30微米,包含56340个器件(n型TFT与电阻器)、18334个NAND2等效门,这数量比目前最好的集成电路高12倍(对比见后面的表格)。

处理器的时钟频率为29kHz,消耗功率为21mW(>99%的静态功率,45%处理器,33%内存,22%IO)。

这听起来可能很小,但在标准硅上实现的M0+只需要10mW多一点就能达到1.77MHz

另外,SoC芯片引脚一共28针,包括时钟、复位、GPIO、电源等引脚。

下面是PlasticARM与其他金属氧化物TFT构建的柔性集成电路对比:

成本更低,可用于物联网设备

与ARM一起设计和生该芯片的公司PragmatIC表示,虽然用的材料是新的,但他们在尽可能多地借鉴硅芯片的生产过程。这样就能实现降低成本批量生产

而这些芯片的成本大概是同类硅芯片的十分之一

斯坦福大学的电气工程师评价道,这种芯片的复杂性及其包含的晶体管数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它也还有局限性:该芯片消耗21毫瓦的能量,但其中只有1%用于执行计算;其余的都被浪费了。

这主要是它只采用了n型晶体管(但受到该芯片使用的材料限制,p型并不好设计)。

该工程师表示,没准可以换别的柔性材料来降低尺寸和功率,比如碳纳米管,当然这会提高成本。

总而言之,哪种柔性材料最终有意义将取决于芯片的应用场景,硅并不总是注定要成为所有电子设备的核心。

虽然Arm的设计似乎没有证明任何理论突破,但这表明可以生产出一种相对容易制造和使用的处理器用于实际的电子设备。这就是其中令人兴奋的部分。

因此,研究人员也计划将PlasticARM率先用来开发低成本、足够灵活的智能集成系统,实现“万物互联”,在未来十年内将超过一万亿个无生命物体集成到数字世界中。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25-w

参考链接:
[1]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837/plasticarm-get-your-next-cpu-without-silicon
[2]https://www.wired.com/story/bendy-plastic-chips-fit-unusual-places/

全球首个塑料ARM芯片登上Nature,成本仅同类硅芯片1/10相关推荐

  1. 清华“天机”芯片登上Nature封面!七大院系参与研发,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大数据文摘编辑部 今天,一辆来自清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登上了Nature的封面. 这辆自行车不仅可以平衡自身,还可以绕过障碍物,甚至可以响应简单的声音命令. 自行车能够按照声音命令 ...

  2. 清华大学「天机」芯片登上Nature封面:类脑加传统计算融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8 月 1 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通用人工智能上的新尝试:一款名为「天机」的全新芯片架构,结合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展示了迄 ...

  3. 超越英伟达的,不会是另一款GPU?这家深圳公司发布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

    2020年6月23日,鲲云科技在深圳举行产品发布会,发布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定位于高性能AI推理,已完成量产. 鲲云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流技术在芯片实测算力上实现了技术突破,较同类产品在芯 ...

  4. IBM推全球首个5纳米芯片:计划2020年量产

    IBM日前宣布,该公司已取得技术突破,利用5纳米技术制造出密度更大的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将300亿个5纳米开关电路集成在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 IBM推全球首个5纳米芯片 IBM表示,此次使用了一种新型晶 ...

  5. 鲲云获数千万A轮融资:开发全球首颗数据流AI芯片,实现数据流架构的创新突破!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云科技)近日宣布于今年3月份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由具备海康.大华等深厚产业资源的方广资本独家投资,投中资本担任独家投资顾问.目前,鲲云科技已完成天使.Pre A. ...

  6. 【AI周报】首款高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登上Nature;SIGIR 2022 | 快手联合武汉大学提出序列推荐的多粒度神经模型

    01 # 行业大事件 首款高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登上Nature 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以解决常规计算机在宇宙生命周期时间内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需要大量的工程和技术才能将其「理论上」的能力兑现 ...

  7. 谷歌量子计算登上Nature封面,首次实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式突破

    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谷歌在被称为「量子优越性」方向上的重大突破研究,登上了<自然>杂志 150 周年版的封面. 它或许标志着量子计算正在走向实用化:谷歌已经利用一台 54 量子比 ...

  8. 组建实验室仅3年,团队人均26岁,这位85后女博导成果登上Nature!

    回国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她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在植物免疫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日前,这位85后上海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 ...

  9. 这个「化学家」登上Nature封面:工作007,8天完成近700次实验,还设计出新催化剂...

    白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每天工作近22小时,连续8天工作,谁受得了? 这个「化学家」OK的! 最近,Nature封面上就隆重介绍了他--这个「化学家」身高1.75 ...

最新文章

  1. linux 脚本向标准输入,linux中的标准输出和输入
  2. 曹新雨-2020年目标
  3. 大牛深入浅出讲解c语言do{...}while(0)功能及用法
  4. 分享HTML 5的参考手册,演讲稿,电子书和教程
  5. 一种抑制undershoot/overshoot锐化算法介绍
  6. 前端面试被问到性能优化该肿么办!
  7. linux dd安装系统,通过DD命令安装Windows,并介绍几款DD镜像包
  8. [Swift]LeetCode46. 全排列 | Permutations
  9. linux Enterprise5 添加删除程序无法正常使用 解决
  10. 树莓派计算机视觉环境搭建
  11. 清华大学 谭浩强c语言课件,C语言课件 清华大学谭浩强版C3
  12. VisualC++6.0如何打开之前的程序
  13. 百度搜索结果左侧图片设置方法
  14. linux ccid驱动下载,ccid驱动支持
  15. CAR-T细胞疗法最新研究进展
  16.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
  17. 关于IT信息化的一些感想
  18. 宽带不能上传发文件_为啥4M的宽带为啥下载速度只有300多KB?
  19. flash:uboot下sf(nor flash)的流程
  20. 理光复印机扫描到windows共享文件夹操作步骤

热门文章

  1. Redis 5.0.3默认配置启动报错解决方法
  2. 当用户将鼠标悬停在列表项上时,使光标成为手
  3. 「起点订阅页」Checkbox 美化引发的蝴蝶效应
  4. 工信部:推动制定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5. 以太坊私链搭建、truffle项目开发
  6. Object类 任何类都是object类的子类 用object对象接收数组 object类的向上向下转型...
  7. .NET领域最为流行的IOC框架之一Autofac
  8. html textarea换行和dom换行
  9. Objective-C 2.0属性(Property)介绍
  10. 半木下低风险交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