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网络应用深化带来的挑战,网络在规模和速度方向都在急剧发展,局域网的速度已从最初的10Mbit/s
提高到100Mbit/s,目前千兆以太网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在网络结构方面也从早期的共享介质的局域网发展到目前的交换式局 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技术使专用的带宽为用户所独享,极大的提高了局域网传输的效率。可以说,在网络系统集成的技术中,直接面向用 户的第一层接口和第二层交换技术方面已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作为网络核心、起到网间互连作用的路由器技术却没有质的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一各新的路由技术应运而生,这就是第三层交换技术:说它是路由器,因为它可操作在网络协议的第三层,是一种路由理 解设备并可起到路由决定的作用;说它是交换器,是因为它的速度极快,几乎达到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 这三种技术究竟谁优谁劣,它们各自适用在什么环境?为了解答这问题,我们先从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入手
  1.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交换机内部有一个地址表, 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 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它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如果表中有与 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 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二层交 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由于二层交换机一般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所以可以同时为很多端口进行数据交换。如果 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而它的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二层交换机对广 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广播包复制到所有端口上。
  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2.路由技术
  路由器是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的。路由器内部有一个路由表,这表标明了如果要去某个地方,下一步应 该往哪走。路由器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首先把链路层的包头去掉(拆包),读取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若能确定下 一步往哪送,则再加上链路层的包头(打包),把该数据包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确定下一步的地址,则向源地址返回一个信息,并把这个 数据包丢掉。
  路由技术和二层交换看起来有点相似,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 路由发生在第三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送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即决定最优路径和传输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 则更加复杂一些。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 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送给后面的路由器。 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通讯,而且可以通过传送不同类型的信息维护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这样一种信息,一般是由部 分或全部路由表组成。通过分析其它路由器发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链路状态广播是另外一种在路由 器之间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发送方的链路状态及进的通知给其它路由器。
 3.三层交换技术
  一个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把路由器设备的 硬件及软件简单地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从硬件上看,第二层交换机的接口模块都是通过高速背板/总线(速率可高达几十Gbit/s)交换数据的,在第三层交换机中, 与路由器有关的第三层路由硬件模块也插接在高速背板/总线上,这种方式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块间高速的交换数据, 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在软件方面,第三层交换机也有重大的举措,它将传统的基于软件的路由器软件进行了界 定,其做法是:
对于数据包的转发:如IP/IPX包的转发,这些规律的过程通过硬件得以高速实现。
  对于第三层路由软件: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的确定等功能,用优化、高效的软件实现。
  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机器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的过程,机器A在开始发送时,已知目的IP地址,但尚不知道在局域网上 发送所需要的MAC地址。要采用地址解析(ARP)来确定目的MAC地址。机器A把自己的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比较,从其软件 中配置的子网掩码提取出网络地址来确定目的机器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目的机器B与机器A在同一子网内,A广播一个ARP请 求,B返回其MAC地址,A得到目的机器B的MAC地址后将这一地址缓存起来,并用此MAC地址封包转发数据,第二层交换模块查 找MAC地址表确定将数据包发向目的端口。若两个机器不在同一子网内,如发送机器A要与目的机器C通信,发送机器A要向“缺省网 关”发出ARP包,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已经在系统软件中设置。这个IP地址实际上对应第三层交换机的第三层交换模块。所以 当发送机器A对“缺省网关”的IP地址广播出一个ARP请求时,若第三层交换模块在以往的通信过程中已得到目的机器C的MAC地 址,则向发送机器A回复C的MAC地址;否则第三层交换模块根据路由信息向目的机器广播一个ARP请求,目的机器C得到此ARP 请示后向第三层交换模块回复其MAC地址,第三层交换模块保存此地址并回复给发送机器A。以后,当再进行A与C之间数据包转发进 ,将用最终的目的机器的MAC
  地址封装,数据转发过程全部交给第二层交换处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换。既所谓的一次选路,多次交换。
  第三层交换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有机的硬件结合使得数据交换加速;
  优化的路由软件使 得路由过程效率提高;
  除了必要的路由决定过程外,大部分数据转发过程由第二层交换处理;
  多个子网互连时只是与第三层交换模块的逻辑连接,不象传统的外接路由器那样需增加端口,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4.三种技术的对比
  可以看出,二层交换机主要用在小型局域网中,机器数量在二、三十台以下,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 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这种小型网络中根本没必要引入路由功能从而增加管 理的难度和费用,所以没有必要使用路由器,当然也没有必要使用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是为IP设计的,接口类型简单,拥有很强二层包处理能力,所以适用于大型局域网,为了减小广播风暴的危害,必须把 大型局域网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划他成一个一个的小局域网,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网段,这样必然导致不同网段这间存在大量的互访,单 纯使用二层交换机没办法实现网间的互访而单纯使用路由器,则由于端口数量有限,路由速度较慢,而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和访问速度,所 以这种环境下,由二层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三层交换机就最为适合。

  路由器端口类型多,支持的三层协议多,路由能力强,所以适合于在大型网络之间的互连,虽然不少三层交换机甚至二层交换机都有 异质网络的互连端口,但一般大型网络的互连端口不多,互连设备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在端口之间进行快速交换,而是要选择最佳路径,进 行负载分担,链路备份和最重要的与其它网络进行路由信息交换,所有这些都是路由完成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使用二层交 换机,但是否使用三层交换机,则视具体情况而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网络流量、响应速度要求和投资预算等。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 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揉合进去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没有同一档次的专业路由器强。在网络 流量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三层交换机既做网内的交换,又做网间的路由,必然会大大加重了它的负担,影响响应速度。在网络流量很大, 但又要求响应速度很高的情况下由三层交换机做网内的交换,由路由器专门负责网间的路由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势,是 一个很好的配合。当然,如果受到投资预算的限制,由三层交换机兼做网间互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houlun/70178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比较相关推荐

  1. Cisco综合配置实验——二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Cisco综合配置实验--二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网络拓扑: 实验要求: 聚合链路采用 Trunk 连接. 配置 S1交换机为 VTP Server,其余交换机为 VTP Client. 在交换机 ...

  2. 二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 四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 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 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

  3. 二层交换机 不在同一子网_从二层交换机来说为什么三层交换机比路由器转发速率快...

    我们都知道二层交换机工作的数据链路层,依靠mac地址来进行数据通信的,而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依靠ip地址来通信的,为了说明三层交换机比路由器的转发速率快,那我们还是先从二层交换机入手. 首先我们来比 ...

  4. 二层与三层交换机之间有什么区别?

    二层交换机通常用于连接以太网中的网络设备和客户端设备,以识别与转发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但随着网络应用程序多样性的增加以及融合网络应用的发展,三层交换机的应用在数据中心,复杂的企业网络,商业应用乃至高 ...

  5. 二层交换机VLAN基础配置

    使用access接口 拓扑图: LSW1: <Huawei>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e LSW1 //修改设备名称 [LSW1]vlan ba ...

  6.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区别—Vecloud

    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地址表,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 ...

  7.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

  8. 什么是交换机?描述一下工作过程?交换机基本功能、交换机是如何转发数据包的,什么是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有什么区别?三层交换机是否可以代替路由器?为什么?

    ** 14. 什么是交换机?描述一下工作过程? ** 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流量进行转发的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延长传输距离,解决冲突域,实现单播等功能. ** 工作过程: **当流量进入交换机 ...

  9. 集线器,路由器,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作用和区别

    首先说集线器: 集线器是物理层的共享设备,不能识别MAC地址和IP地址,局域网内数据包在HUB上是以广播的方式传播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报头的MAC地址来确定是否接收.如果传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则 ...

最新文章

  1. [华为机试真题][2014]62.去除重复字符并排序
  2. 关于Android模拟器访问本地地址(转)
  3. LVS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算法
  4. yum安装软件包提示Error Downloading Packages解决方法
  5. 未排序正整数组中累加和为指定值的最长子数组长度
  6. VTK:图片之RTAnalyticSource
  7. ubuntu安装oracle数据库乱码问题解决方案(超级简单)
  8. 麦克风的喧响伪原创工具
  9. Java高级语法笔记-向上层抛出异常
  10. Linux chroot命令
  11. hdu 4496 并查集
  12. centos7安装lnmp
  13. Java专项面试训练(一)
  14. 查看jdk版本号和安装目录
  15. VS2015卸载不完全与安装问题
  16. 中国银行网点全集数据
  17. 【Freeswitch从入门到精通】一、常用总结
  18. 【B-分子】2020上海高校程序设计竞赛暨第18届上海大学程序设计联赛夏季赛(同步赛)
  19. 无人机get新技能,惹黑熊心跳加速
  20. 广联达登录显示服务器异常求回答,求助【服务器异常】

热门文章

  1. 【转】语音、音频的思考
  2. .NET 部署-03Web Deployment项目-05自定义Web Deployment项目
  3. OpenCV Shi-Tomasi角点检测
  4. OpenCV Harris角点检测
  5. google nexus 5 刷机 卡刷 救砖教程
  6. [EffectiveC++]item32:确定你的public继承模塑出is-a关系
  7. 关于MongoDB数据库的总结
  8. java源码之HashMap和HashTable的异同
  9. Android app内语言环境切换
  10. js你真的了解offsetWidth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