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天成智汇

作者:高文

什么叫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计算机的实现,从对决的角度,它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只是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它可能胜出,但从智能本身它没办法胜出。其实,智能有很多方面,包括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感知能力、包括音乐感知的能力,肢体的控制能力。

后面这几个是比较难的,包括人的内省、自我反省,包括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自然探索的能力,比如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线索,你能想出我要做这个,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自然探索的能力,包括图像、图形的感知能力。

智能分为九个能力,而现在的人工智能在这九个方面只有三个做得还可以,有六个方面还相当的远,所以我们说现在的人工智能要想挑战人类智能,路还很长。

一、以史为鉴 回顾发展历程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是一个里程碑。当时,人工智能的元老们还很年轻,他们集聚到一起开了两个月的会,讨论怎么样让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定出了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以及什么叫人工智能。

现在看起来1956年定义的人工智能的白皮书,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这次会议开了以后,全世界很多学校都开始跨入到人工智能热潮当中,典型的像斯坦福大学、CMU、MIT、哈佛大学很多人都在做相关的研究,那个阶段大家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逻辑主义或者符号主义。

什么叫逻辑或者符号呢?实际上就是认为一切的推理,都可以用逻辑演算的方式来实现,只要定义了整个逻辑演算的体系,做一个规则,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比如可以进行推理、数学证明,可以创作、奏乐等。

目前,主要的自然科学定理都是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完成的。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就是非常典型的演绎推理。

所有演绎推理的基础是满足三段论方程,什么叫三段论,有一个大前提,这是一个一般的原理,有一个小前提是要研究的特殊情况,根据大前提、小前提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根据一般情况,对特殊情况做出一个判断,这就完成了演绎推理,这就叫三段演绎推理。所有的基础逻辑的方法都是这样做的,为了做这个当时设计了很多的人工智能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写人工智能的方程,机器就可以去证明。

当然这听起来很好,当时大家都认为十年之内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完成很多事,但一直到1976年前后,大家发现一开始定的那么高调的东西绝大多数都实现不了。1973年有一个英国人发了一个报告,给AI泼一大盆冷水。他把AI研究分为三类系统,A是指自动机、B是机器人、C为中央神经系统。自动机和中央神经系统研究是有价值的,但进展太慢;机器人的研究毫无价值,而且非常令人失望,所以他建议把所有的机器人研究都取消掉;A和C因为它本身令人失望,所以也是非常低调。

这个报告出来以后各国政府把对人工智能投入的经费全部砍掉,人工智能马上就进入了严冬。所以1976年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的严冬的到来。

1976年之后尽管没有经费,但学者的可爱之处是给钱也做,不给钱也做。因为做逻辑的,前面已经把自己的体量拉得很大。当时做神经网络的,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钱,所以本身就是教授带几个学生在玩,这个领域虽然面临寒冬了,但对他来讲没有变化,盛夏的时候没有钱,寒冬的时候还是没钱,所以带着学生继续玩。

这一玩玩出花样来,1976年开始有很多做神经元网络的,不停地写东西、发东西,一直到1986年出来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这个东西叫BP算法(即误差反传网络)。

以往的神经元网络只能做非常小的事,做不了大事。但这个东西出来以后可以做大事了,所以就推动了这个领域发展。

但它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一开始人们也期待要解决很多问题,但遥遥无期,到最后又来了第二次的低谷,包括日本第五代機的失败,当时在斯坦福大学要建一个知识百科全书的项目都失败了,使得第二次人工智能又跌入了低谷。

第三次是从2006年开始的,现在人工智能的三个大牛,一位多伦多大学地Geoffrey Hinton,一位是蒙特利尔大学的Yoshua Bingeo,一位是纽约大学的Yann LeCun,这一年他们分别发表了三篇文章在讲一件事。这个文章出来了以后,当时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东西要怎么用,这个东西被谁给激活了?李凯和李飞飞做的ImageNet,主要操刀是李飞飞。

ImageNet是一个全球的图像识别比赛,在2012年以前都是用常规的方法,2012年开始有一个参赛队用了这个方法,比别的队错误率马上降低了一半。到2013年其它方法全部退出,全都是深度学习,2014年不停地改进。2015年,错误率已经降得非常多,深度学习的网络也非常多。到2016年的时候几乎做到不光人没法比,错误率已经低到不需要再做了,所以李飞飞选择2017年宣布这个比赛停止,不再做了,因为其实已经没有太大促进意义了。

所以,由于深度学习的发展,由于产业界的热情参与,产生了很多新的企业,有很多新的机遇,这是非常好的事。

二、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在这个机遇下,中国干了什么?中国有一个中国人工智能2.0的发展战略研究,这是中国工程院一起来搞的,并发布了一个重大研究计划,主要是做五个关键技术和一批应用。

第一个是大数据智能。第二个是群体智能,依靠群体的力量推进智能的研究。第三个是跨媒体智能,要把声音、图像、文字、自然语言所有这些东西联结在一起来研究智能,这是跨媒体智能未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第四个是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和机器混合起来怎么让智能更高能力更强。第五个是自主智能系统,其实就是无人机。我们有五个支柱,上面是应用,下面是基础支撑。

这个轮廓和布局看起来很圆满,但远远不够。如果看整个人工智能学科的轮廓,包括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机器人学习等方向,目前大的布局是沉浸到应用这个方面。

涉及到人的九类智能,我们在逻辑语言文字和图形图像来说现在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中间六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探索。

历史总是这样螺旋前进的,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也是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这个符号主义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寂寞了30多年,但它作为人类智能的一个高等抽象,应该是发挥作用的,所以怎么发挥作用,未来大家可以慢慢观察。

连接主义,就是神经元网络、深度学习,目前是非常大行其道的,但怎么样解决小数据甚至没有数据的学习?实际还是有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很多的学习结果是不可解释的,这是最大的挑战。行为主义是注重自适应和进化,这是从人从猴子演化过来,它可能更接近。它怎么样在学习方面做得更好,还是需要探索的。

不管是企业、国家投资,大家利用好天时地利要好好干一场。人工智能至少还有10年到20年左右的好日子过,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

当然人工智能既然是一个少年,少年主要的成长靠什么?靠学习,靠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研究,中国下一代人工智能也会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布局,知道今后的方向,也许对大家有点帮助。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高文院士: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相关推荐

  1. 高文院士:从“乡村教师”到人工智能掌舵者的40年科研路

    成为一名工程师,是高文从小以来的梦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怀着对梦想的执着,高文从初中开始,便和周围的朋友一起玩无线电.摆弄收音机.凭借着这份单纯的执着,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东京大学电子 ...

  2. 高文院士:为什么中国的AI发展必须要有开源开放平台?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10 月 31 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 2019 北京智源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 高文院士:顶级AI人才缺乏,但不必搞全民运动,到处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 编辑 | Leo 整理 | AI 科技大本营(公众号ID:rgznai100) 资料来源 | 微软亚洲研究院 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宣布,联手北京大学.中国科学 ...

  4. 高文院士:中国在AI领域有哪些长板和短板

    10月25日,在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2021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通过线上方式发表演讲 来源:笑看国际风云.央广网.集微网.中国科学报 10月25日,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202 ...

  5. 菲律宾圣安娜开hu--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北京大学高文院士、黄铁军教授

    人工智能(AI)是指在机器上实现类似乃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等智能的系统.与人类历史上其他技术革命相比,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位居前列.人类社会也正在由以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等 ...

  6.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从大数据科学到人工智能的迁移过程

    https://blog.csdn.net/qq_33414271/article/details/79653094 2017年11月6日,京东举行JDD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志 ...

  7. 中国工程程院院士高文:从大数据科学到人工智能的迁移过程

    本文转自: 创客总部–>产业数字化智库 11月6日,京东举行JDD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中国工程程院院士.北京大 ...

  8. 人工智能如何跨越“语言关”, 看高文、刘兵、李航、马维英、张潼、刘铁岩们是怎么说的?...

    7 月 23 日,第二届语言与智能技术高峰论坛(Language & Intelligence Summit)在北京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共同发起并联合主办的语言理解 ...

  9. 高文、张钹、杨强隔空论道:AI精度与隐私的博弈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AI时代,如何保护大众的隐私?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能否实现AI协作,提升模型精度的同时,实现数据隐私的保护?中国如何抢占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制 ...

最新文章

  1. xml命名空间只是标记区分不同的空间的作用,一般与上网无关,虽然通常都写的是URL网址
  2. Java Jdbc减少交互提升批量处理性能,到底该如何优化才好?
  3. VC中为对话框添加背景图片
  4. Angular国际化方案
  5. ios中解决图片渲染问题
  6. tomcat 内存溢出问题
  7. 在iOS项目中,这样才能完美的修改项目名称
  8. dmb: 数据库监控及灾备系统(for mysql)_MySQL企业级数据库灾备(备份)系统-DMB v2.1发布...
  9. Elasticsearch 不属于 Elastic
  10. EC地图编辑器(预览版)
  11. C语言输入中10A20B,C语言实验报告第3章答案.doc
  12. 传智播客 C/C++学习笔记 多级指针
  13. 在虚拟机中安装Linux系统
  14. 正态分布方法判别,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 检验操作
  15. selenium:表单frame切换和句柄窗口切换
  16. win系统的VBS脚本简易教程
  17. window用户切换
  18. tl494组成的超声波发射电路_采用TL494构成的电动车充电电路原理分析
  19. [运维] 在CentOS7系统上安装部署wok
  20. 眼科刀行业调研报告 - 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2021-2027年)

热门文章

  1. 这本书让我摆脱了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2. 我敢打赌,这是98%的程序员都想挑战的算法趣题!
  3. 最新的GAN方法——PGGAN揭秘
  4. 收藏 | 神经网络的 5 种常见求导,附详细的公式过程
  5. Nature:超越地域和文化,AI识别出全人类共同的16种面部表情
  6. 研究人员开发出全3D打印离子动力纳米卫星推进器
  7. 一文读懂机器学习中的正则化
  8. 独家 | 高季尧:定制化优化算法的应用与威力(附PPT)
  9. 找到反例!博士后数学家推翻困扰数学界80多年的单位猜想
  10. CVPR 2021 | 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 统一ReLU和Swish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