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选择星标置顶,不定期资源大放送

阅读大概需要15分钟

Follow小博主,每天更新前沿干货

转载自: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

11月30日,《浙江日报》头版发布文章:《助力浙江加快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 浙大全力打造卓越青年人才队伍》。

文中介绍,今年以来,浙大卓越青年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首位长聘教授、人文学院青年人才何欢欢成长为所在领域领军人物,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孙斌勇入职数学高等研究院。39岁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顾臻全职加盟并担任药学院院长,标志着卓越青年人才的引育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学术声誉,构筑学科高峰,浙大大力度引进了一批资深学者。

近两年来,有45位高层次人才全职加盟浙大,如像励建书、吴汉明、周如鸿、吴息凤、吕志民、阮勇斌、章京等一批顶尖科学家和倪梁康、李实、刘海峰、黄旦、刘东等一批人文大师,他们的加盟将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学术引导。

据介绍,浙大现有国家级青年人才505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新加盟的浙大人中,42岁就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孙斌勇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这位从渔村里走出的数学家,到底有多牛?今天,一起来了解下他的故事~

从小就对数字敏感 

受名师引导确立研究方向

孙斌勇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双塘社区孙家村,家里兄弟三人,他排第二,上学时,兄弟三人成绩都不错,而他和双胞胎弟弟尤其聪明伶俐,数一数二的学习成绩使他们自幼便成为岛上的名人,被传为佳话。

据孙斌勇母亲说:“斌勇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拿算‘二十四点’游戏来说,他几乎是一拿到牌,看一下就能算出24来,八九岁时,他就能赢过一般的大人,以至于一些小伙伴都不愿意和他玩这个游戏。”

而谈起孙斌勇在数学上的天分,母亲也自豪地告诉记者,孙斌勇读小学六年级时,就解出了他哥哥中考模拟题的压轴题,“虽然兄弟俩是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但答案都正确。那时,斌勇还没学过初中数学呢。”

上初中时,孙斌勇各科成绩都很优异,文理科总分经常为年级第一,数理化竞赛都得过奖项,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有一次他竟获得了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孙斌勇认为这是自己运气好,因为初中时化学并没怎么学,平常作业也很少,对于参加化学竞赛没有进行特别的准备,就是之前临时抱佛脚背背书,不过那时他的记忆力确实很好。

等到高中快毕业时,由于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金奖,曾以满分成绩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孙斌勇直接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数学系

上大学时,数学专业中开设有涉及计算机编程的数据结构课程,孙斌勇写了个程序,在计算机系的弟弟便把他写的程序拿到系里老师那儿去做测试。一般编写完的程序中会存在bug(程序设计中的漏洞、缺陷),需要不断修改才能通过测试,而孙斌勇编写的程序检测中没有发现错误,整个程序一遍顺利通过。如此严密的数学逻辑和思维,连双胞胎弟弟也由衷地感到惊讶和赞叹。

大学期间,孙斌勇被选派参加了在香港大学组织的李群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两个学期时间,孙斌勇有机会跟国际上一流的数学家们进行学习。其中包括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波莱尔(Borel),以及后来成为香港地区中科院两位数学院士之一的莫毅明教授。此后,他师从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励建书教授,继续深入李群论方向的研究,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2004年,孙斌勇博士毕业的时候,第一篇论文还没有发表,之前问导师需要有论文吗,导师的答案是不需要,他毕业的时候也没有论文。2007年,孙斌勇才正式发表第一篇论文,其实这在数学界不足为奇,一篇高质量论文从投稿、审稿到发表,周期较长,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读博期间,导师励建书给孙斌勇提了三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只要做出来其中一个就可以毕业了。

孙斌勇感觉自己在学业上一直挺顺利,大学期间老师们都对他很照顾,读博后导师励建书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他帮助。从给他提出三个重要的问题,为他联系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到推荐他到中科院工作。孙斌勇认为最主要的是,攻读博士期间所确立的研究方向面临很多未解的问题,吸引自己不断进行钻研探索。

2005年,孙斌勇入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他一直致力于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和合作者最终证明了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对应理论中三个最基本猜想:重数保守猜想、守恒律猜想和对偶猜想。

2017年,孙斌勇又以自己博士论文里的结果为基础,证明了上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提出的L-函数非零假设。

2011年,孙斌勇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上次这个领域的获奖者是华罗庚

2019年年初,孙斌勇以“典型群表示论”项目获评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典型群表示论”是当代数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各个分支中。上次该领域的获奖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于1956年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隔63年,中国数学家在典型群方面再一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引起国际关注。该成果被孙斌勇的国内外同行称作“孙的突破”“该领域的基本定理之一”“已成为众多国际数学家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础”……

得奖后,孙斌勇接受了《舟山日报》记者的采访,在采访时,他也谈了谈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

记者:你的获奖项目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高深,读者更多的还是关心你这个人,你是怎么学好数学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儿八经把数学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做?

孙斌勇:起先根本没想过,从大学开始是专业学数学了,也是从那时开始慢慢积累,后来逐步定型,越来越喜欢。有些定理在自己手上得以证实,并在不断深入中发现其它好的定理,发现数学之美,那感觉是美妙的。

 

记者:那你就没发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孙斌勇:我小时候看书特别仔细,我想这是唯一的。

  

记者:细到什么程度?

孙斌勇:每一句话都能理解它什么意思。数学里,每一个定理,比如不等式,我都能自己证明。

  

记者:也就是说书里的一些公式、定义,你不是机械地接受,还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自己证明?

孙斌勇:对,我从小就这样了。比如说圆的周长,我得搞清楚圆的周长公式怎么来的,其实这就是π的定义。如果算圆的面积,那不是定义了,是需要证明的。我都要自己搞清楚了,哪个是定义,哪个是定理。

  

记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师教什么接受什么,谁会想着书上的公式再去求证一遍?

孙斌勇:我就是想搞明白,想学得清楚,不稀里糊涂地学习。很多人越学越糊涂,尤其是数学。

  

记者:那我想请教了,如何学好数学?

孙斌勇:我的经验就是把书看得很细,习题适当做一点,但我做得不多。

  

记者:我印象里学数学还是题海战术,再整理错题,所以孩子们都学得很辛苦。

孙斌勇:当然这也是方法,像我说的这种对高二、高三的孩子,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从小像我说的这样学的话,整个系统都弄明白了,做几套题目就好了,不见得要花很多时间,做很多题目。

 

记者:你说的系统就是它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层一层捋清楚,举一反三。

孙斌勇:对,就是这样。把最基本的抓住,学数学还是轻松的,我读书从来没觉得苦。

 

记者:你觉得自己什么样的特点对学好数学比较有帮助?

孙斌勇:我做事比较细,比较慢。

  

记者:学数学,老师不都要求计算要快吗?

孙斌勇:我从来不要求快的,能笔写的不口算。我和女儿也这么说,稳是最重要的。比如发射火箭要1000个步骤,你每步花2倍时间,保证正确率,只是多花了2倍时间,但哪一步算错的话,毁的是整个工程。我们一个几十页的证明,也是靠一步一步来的。

我不赞成刷题,也不赞成做太难的题。做难题,费时间,花脑子,对于知识点的增长用处也不大。有些题目挖空心思,你解出来了,就证明你聪明了,不一定啊,做难题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我强调的是学习要增长知识,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运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创造知识。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孙斌勇感觉中科院的学术传统比较好,所在数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没有行政的负担。除了审稿、在教学上指导研究生,孙斌勇大部分时间可以自己学习,做研究。“天需要很多时间学习、查资料,因为现在那么多数学家,每天有很多新的内容出来,都要学,要了解学习最新的进展。然后自己想问题,把它写下来,有空闲的时候也会想数学,在哪儿都可以思考。”

当被问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遇到难题时会怎么做,孙斌勇斩钉截铁地说,“那当然要坚持了,要一直去想。很多时候是问题本身没有弄明白,需要先把问题弄明白,所以要学习。一个问题,它肯定不是孤立的东西,附近有很多知识,把它周边的知识都要学明白,理解了这个问题你才能解决它。很多问题都是当你把它理解清楚了,就快做出来了。”记者好奇地问孙斌勇,解决那么多艰深的数学难题是否有痛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道,想数学问题没什么痛苦的,即使那个问题做不出来,理解它的过程中还是会得到很多新的知识

学习要警惕无效劳动,

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

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还存在差距。对于数学人才的培养,孙斌勇认为,“如果目标就是培养数学家,还是要早点起步,因为现在要学的东西很多,基础比较庞大,早点学比较好,而且要学得系统。像中小学里面做很多题都是平行的,那些题目做一个,再做一个类似的,都差不多,这样的学习是无效劳动,不要平行地做很多重复劳动。一个理论要系统深入地学下去,深度更重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温馨小家庭

如果看一份数学考卷,孙斌勇的要求会不太一样。有些人觉得把试卷答满就好,即使每个题都做的有点错有点对也没关系。孙斌勇觉得,哪怕只做对一道题,其他都是空白也是好的,他更欣赏要做就全部做对的这种学习方式,他认为数学思维应该是这样的,不要学得稀里糊涂的,会的就要完全搞清楚

关于做数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特质,孙斌勇的看法是,“数学天赋需要一些,但其实聪明的人并不少,是有耐心的人比较少,做事情浮躁的比较多。我觉得学习,特别是学数学,主要还是有耐心,千万不要着急。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一直踏实地做下去,一个事情做十年总比人家做几天的厉害。”

孙斌勇觉得,学习好坏最重要的还是态度问题,一种踏实的态度。有些人虽然学历很高,但一开始逻辑就不太明白,便稀里糊涂地读了很多书下去。“因为着急,一个问题还没搞清楚,又想学更多的东西,那就一直弄不明白。如果不着急,不要求学得多,就学那么一点点总是能弄清楚。要有不急不躁的态度,非得把问题弄得很清楚才可以踏实往下走。”

谈到如何看待奥数竞赛,孙斌勇的观点是,“有一部分感兴趣的人去参与一下可以,不必要谁都去干这个事情,我更赞成系统地学一个学问,一直深入学下去,那肯定比参加奥数不停地做竞赛题练习要好,做一千道奥数题,跟系统深入学一个理论是没法比的。” 他继续解释道,对于有些本来就在认真学习数学的同学,顺便参加一下奥赛,水到渠成拿金牌,那挺好的。如果把拿金牌作为最大目标,花很大精力在那是不值得的。如果花费很多时间又没拿到金牌,就更加不值。

相对于自己小时候可以自由生长的状态,孙斌勇觉得,“现在学生最糟糕的是,大家都在学同一样本领,而且很多人学习的所谓本领就是为了对付高考卷子,太单一了。”他认为,“中国那么多人,应该有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要有个性比较好。”

孙斌勇说自己就是一个选择了做数学研究的普通人,也会炒炒股,看看电视剧、网络小说;他喜欢慢节奏,生活中享受逗女儿玩,带她去爬山,也会教她数学。他跟母亲很聊得来,虽然母亲更愿意待在老家,不能陪在身边,但他会常回家看看,跟母亲一起叙家常。

通过跟孙斌勇交流,记者感到,正像中科院数学院的工作人员所说的那样,数学家们都很单纯,一旦跟他们接触,会发现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

欢迎添加群助手微信,邀请您加入大佬云集-深度学习技术交流群!

???? 长按识别添加,邀请您进群!

最年轻院士入职浙大,近两年浙大引进45位高层次人才~相关推荐

  1. 一篇论文未发博士毕业,中科院最年轻院士入职浙大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本文由科研大匠(Id:keyandajiang)综合整理自科技日报.网络.科研大匠等 11月30日,浙江大学官微转载<浙江日报>头版文章消息 ...

  2. 中科院最年轻院士入职浙大!他一篇论文未发博士毕业!

    点击上方"码农突围",马上关注 这里是码农充电第一站,回复"666",获取一份专属大礼包 真爱,请设置"星标"或点个"在看&quo ...

  3. 入职不到两周,就离职了

    入职不到两周,就离职了.因为昨天有个更好的offer给到我了. 已经和现在公司说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心理难受. 有类似经历的.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提出离职有什么结果?

  4. 入职公司实习两周的一些感受

    时间过的很快,今天又是周五了,刚刚交完每周总结报告,算起来已经进入公司实习两周,稍微谈下这段时间在公司实习工作的感受吧. 首先说下自己的应聘的工作(软件开发实习生-Android应用开发方向): 本来 ...

  5. 2007.08.04 入职华为近2周的感受

    这段时间上班了,所以博客写得少了,是真的有点忙,主要是要学习的东西太多,IPD,CMM,项目管理规程.... 还是说说入职近2周来的几点感受吧 1.关于huawei对人才的培养 huawei对新员工的 ...

  6. 入职总结以及大学生活回顾反省

    写在开始的话引用某位博友的话 "毕业了,欢呼刺激过后,等待着的,是漫长的昏暗,看不到尽头-- 谁说上了大学就是天堂,谁说毕业后前途充满了光明,真正的路,却为何如此不明朗? 在一个物竞天择,强 ...

  7. 写在入职两周年纪念日

    今天是我的入职纪念日.两年前的今天跨出了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呵呵.正好今天又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值得庆祝一下. 回想05年奔波找工作的那段日子,确实让我收获不少.面试的次数不多,但就是那为数不多的失 ...

  8. 涉黄网站爆四大生财链:站长月入近两万

    近期版署查处了48家涉黄网站,<每日经济新闻>对其盈利模式进行了调查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48家涉及传播27款色情手机游戏和Flash 游戏的网站进行了查处 ...

  9. 如果你还没入职,那么你必须看我的这个入职vlog[教你快速成长为职业人]

    首先,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马上要步入职场或者还没步入职场的小白的.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会太多的去给你灌输离大家很遥远的什么职业规划啊一类的,我会告诉大家怎么能快速的适应环境,怎么能快速发挥自己价值, ...

最新文章

  1. LiveData原理分析
  2. Safari调试iOS应用
  3. IE, FireFox, Opera 浏览器支持CSS实现Alpha半透明的方法
  4. 乖离性暗机器人_乖离性百万亚瑟王国服超弩暗机器人如何打|乖离性百万亚瑟王国服超弩暗机器人平民打法攻略分享_好特教程...
  5. 真格量化-50ETF期权波动率策略
  6. System.Web.HttpException: 无法验证数据解决办法
  7. (原创)C++ IOC框架
  8. MyBatis中Mapper接口是怎么和XML文件关联起来的
  9. 用MediaCreationTool做纯净版Windows 10系统U盘
  10. IT前沿技术之node.js篇七:Node.js与HBase
  11. php显示某年某月某日,输入某年某月某日,判断这一天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12. 短信验证码(SMS verification)是什么
  13. git rebase
  14. 刷票投票的自动运行脚本
  15. 千万千万不可运行的Linux命令
  16. 2019 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 - 初赛一 1003 Mindis
  17. iPhone6p后摄像头抖动的问题
  18. 盛邀相聚贵阳,共赴“计算”之约,CNCC2022新闻发布会举行
  19. 蓝桥杯第二次模拟赛JAVA题解
  20. java设计模式知识总结(23种)

热门文章

  1. C语言中常用计时方法总结
  2. android 多屏幕适配 : 第一部分
  3. C++链式队列基本操作
  4. 用创新技术增进互联网广告的行业价值
  5. 神州数码使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
  6. WCF系列(四) -- 也谈序列化(上)
  7. datacamp自然语言处理免费教程
  8.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类数地工厂
  9. N-GRAM模型的概率公式
  10. numpy.where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