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银国际

摘要:进入本世纪一零年代后,全球通信行业首先迎来了4G商用的元年。

▌通信产业5G迭代促使中国企业突破

进入本世纪一零年代后,全球通信行业首先迎来了4G商用的元年。

LTE网络在世界各地开花,“管”领域的性能得到强力升级,直接引发了“端”领域的升级创新,以IPhone4/4s为代表新型智能手机获得全球热捧,同时IPad等平板电脑这样的新型智能设备也相继诞生,改变了移动终端市场的布局,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

在此期间,国内移动终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商最为受益。

当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在市场中相继普及后,以微信、Line、Instagram等社交类应用开始异军突起,从而带动了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云”领域的创新。

2013年至今,国内智能应用类业务可谓百花齐放,滴滴打车、饿了吗、斗鱼直播等新型态应用更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与娱乐方式。

“云”领域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相关应用服务的开发厂商受益颇丰。

时值今日,各家硬件厂商的机能堆叠大战使得单台移动终端的配臵与性能已经不下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同时VR/AR、高清直播等重度资源消耗型应用也开始起步发展,“端”领域与“云”领域的双重提升,让“管”领域的性能短板逐渐显现端倪。

目前4G网络的上行信道在设计上仍以传输运营商控制信令和少量的数据业务为主,Cat5标准的基站单扇区空口上行最高75Mbps,与下行最高300Mbps相差甚远。

随着4G用户数不断增长至逼近单扇区激活用户数上限400人,网络将很难保证每个用户的上行带宽能够达到未来业务所需要的带宽。可以预见,未来4G网络的有限上行带宽必将成为新一代业务爆发的瓶颈。

综上所述,如今“端”领域设备的超强性能、以及“云”领域服务应用的不断升级,使得“管”领域越发成为阻碍通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因此可以预见在随后的几年内,进行针对“管”领域的革新将势在必行,新一代“管”领域创新升级的代表—5G通信网应运而至。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对5G的标准要求,5Gz包括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分别对应高清视频、VR/AR,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场景。

作为移动网的演进,5G网络将为通信行业带来一次全新革命。

以中国移动5GSPN传送网为例,以无论是接入环/核心汇聚环带宽还是设备时延和同步精度都将较4G有巨大提升。

而在即将到来的4G向5G全面演进的时代,通信行业将逐渐由从前的欧洲主导、美国主导逐渐过渡到中、美共同主导,甚至由中国在部分范围内出现技术引领的局面。

中国企业具备充足的5G商用技术储备,并且在局部核心技术领域占据世界前列。

2016年11月,华为主导的Polar码核心技术被3GPP确定为5G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标准方案,2017年6月3GPP正式确认在5G核心网上采用中国移动牵头提出的SBA架构(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作为统一基础架构,同年11月华为提出的FlexE2.0帧格式以及时间同步方案在5G承载关键国际标准中脱颖而出。

国际电信联盟第十五研究组(ITU-TSG15)2017~2020研究期第二次全会上,中国电信主导推动的M-OTN(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标准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两个相关的标准立项。

同时,由中国电信牵头提出的5G传送网络架构作为关键内容之一被纳入5G承载技术报告GSTR-TN5G。

2018年2月26日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公布了最新研发成果—已基于3GPP新空口标准,率先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站、终端芯片和测试仪表端到端互通,并首次发布了5G核心网预商用产品样机测试成果。

2018年11月3GPP正式发布了由中国联通主导制定的首个基于5G独立部署的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标准TS38.521-1,为5G时代终端的一致性测试提供了技术依据。

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移动全集团5G专利产出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近1000件,5G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中国移动更在表示在专利标准上不做壁垒、不收费,积极把最新最好的技术标准予以推广。

这些由中国企业确立的技术标准都将成为中国发展5G网络的有利基础,有效打破过去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垄断的局面,从各种层面上给予国内的合作伙伴以广泛支持。

此外,中国的网民数与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带来庞大的消费者市场驱动。

截止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人,居世界首位,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末,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544亿GB,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536亿GB,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6%。

4G用户总数达到11.6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4.6%,巨大的用户数量孕育了蓬勃发展的市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G市场上,无论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移动接入渗透率、独角兽企业分布,中国都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构成特有的5G发展内生驱动力。

因此,我们判断,在从4G走向5G迭代为内生因素的“管”创新时代,中国无论是在技术储备、还是发展5G市场的驱动力上,在全球领域拥有了一定的相对优势,中国力量将更进一步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并且第一次与全球尖端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到世界通信产业格局的全面竞争。

凭借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配合主导4G系统设备的中国厂商,中国企业有望通过突破创新在5G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5G变革迸发海量投资,驱动我国产业创新升级


5G竞速时代已至,大量投资即将迸发,推动我国产业的创新升级。

根据GSMA数据,移动通信变革及创新深刻响全球各行各业。

以2017年为例,移动通信直接对移动运营商和芯片、模组、手机、网络设备等相关产业的贡献分别是6900亿美元和4100亿美元;间接拉动移动互联相关的OTT、内容提供商和云服务商等近4900亿美元的产出;

此外,更是通过行业数字化、智慧城市等推动各行业生产效率,贡献20100亿美元的产出;移动通信变革及创新对全球经济总量的总体贡献占比高达4.5%。

据高通预测,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预计从2020年至2035年间,5G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相当于与印度同等规模的经济体。

巨大的市场前景也在催化产业资本对5G产业链进行布局。

首先,运营商资本投资方面将在未来两年中引领5G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成熟。

虽然4G网络投资渐进尾声、目前运营商资本开支总和有所下降,近几年来中国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在全球运营商都占据较高比例,中国运营商凭借其相对充裕的资金有望率先在全球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随着5G商用组网的开启,预计2020年至2030年10年间,运营商网络的总投资额将达4110亿美元,约合2.8万亿元人民币,这将是4G网络时代的3.5倍。

从三大运营商历年的资本开支来看,每一轮新的网络变革都会带来运营商投资的扩张。

就目前而言,在国务院提速降费、取消漫游费的背景上,运营商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5G测试尚未完全完成,技术上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因此,运营商在5G网络投资方面将表现的较为谨慎,资本开支将有所收缩。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运营商资本开支中大部分仍然是用来完善4G网络建设,随着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5G商用的目标临近,5G在总体支出中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5G投资将依旧相对可观。

更重要的的是,5G商用将为我国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5G商用后,移动终端获得超前的传输速度,5G用户将切实感受到人与万物"零"时延的智能互联,并达成"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在5G网络重构与能力升级的新变革之下,蕴藏着万亿机遇的5G产业一触即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和1.2万亿元的间接产出,到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两者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9%和24%。

并且随着商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5G产业的产出结构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化,其中5G信息服务商的产出将随着基础5G设施的普及在未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综上所述,中国运营商5G建设的资金相对充足,总体上5G阶段资本开支将长期维持高位,网络规模效应将催生更多业务模式和建设主体,5G产业链企业有望获得新的腾飞。

此外,5G将以其大带宽、低时延、泛连接的能力促进行业数字化,赋能物联网、智能工厂、大视频、教育信息化、智慧医疗等各行各业升级机遇,并此催生的大量投资机会。

随着商用进程深化,5G技术将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AI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赋能垂直行业并深度融合,形成5G大生态,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社会转型和行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频谱分配水落石出,政策奠定我国5G商用起飞基调

2018年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中国电信获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中国移动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资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

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指导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5G系统试验的基站部署,开展好5G系统基站与同频段、邻频段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工作,确保各类无线电业务兼容共存,促进我国5G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试验频谱的发放,给运营商及产业链明确的方向标,从而努力完成今后相关的测试及商用准备工作,为2019年下半年的试商用和2020年的规模商用分配好赛道,打响了5G竞赛的发令枪,运营商正在快马加鞭布局5G商用,我国正在大、快步迈向5G通信时代。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率先根据获得频段在北京开通4.9GHz频段5G基站。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ICT产业的发展。

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确定了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16个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之一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我国无线通信发展紧跟国际形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支撑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

2016年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到2020年,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总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

在无线通信方面,加快构建新一代无线宽带网,加快4G网络建设,大力推进5G联合研发、实验和预商用试点。

继201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两度将5G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对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目标,体现了政府对于推动5G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清晰规划,为我国5G商用飞速腾飞奠定了基调。

我国正加大对5G的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确保启动5G商用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和引领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时期提振国民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通信产业5G迭代,万亿机遇一触即发相关推荐

  1. 【观察】从《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看万亿级计算产业大蓝海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毫无疑问,如今的世界正在以加速度进入到智能时代,"物理世界信息化.信息世界智能化"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体现,这种巨大的变化对计算产业显然也提 ...

  2. 【TOP100】100个中国大数据应用最佳实践案例—为您打开万亿元大数据产业的财富之门

    热门下载(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下载]2015中国数据分析师行业峰会精彩PPT下载(共计21个文件) 2017年3月28日至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数据中心联盟主办的&qu ...

  3. 上市公司并购掘金万亿大数据产业

    继互联网.云计算及物联网之后,大数据成为新的市场风口.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A股大数据概念公司有91家,上半年82家净利为正,成为A股最赚钱的板块之一.至9月2日收盘,板块市值超1.6万亿,占A股总 ...

  4. 目标2025:通信产业在能源变局中拥抱智能未来

    随着5G走向全面商用,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完成全面组网,我们目睹了一场就发生身边的通信产业巨变.通信的技术极限.产业价值.商业模式,都在5机协同的时代机遇中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升级.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5G ...

  5. 下一个汽车万亿市场打开!氢能源时代正到来

    来源:智东西内参 看点:中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氢能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量作为移动的汽车.氢能被视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并被不少国家.车企及学者认为是"终极新能源 ...

  6. 5G蝴蝶效应:孕育万亿级产业

    2019年10月31日,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分别正式推出各自的商用5G资费套餐,5G通信技术真正进入消费者生活当中.中国各大城市亦开始正式进入5G时代,各地区纷纷着眼于5G产业的 ...

  7. 2021年中国通信基建现状及重点企业:我国5G基站累计建成开通142.5万个,5G投资额达1849亿元[图]

    一.通信基础建设现状 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 2016-2021年移动电话基站 ...

  8. 边缘计算:5G 时代的万亿市场

    来源:安信证券 摘要:边缘计算将能力从云端下沉至边缘,有效支撑对时延等指标要求较高的城市.交通.家居.制造等场景应用落地,带来边缘节点.服务商两个核心增量机遇. ▌边缘计算,5G时代的万亿市场 边缘计 ...

  9. 一文看懂智慧城市,解码25万亿大市场的机遇与格局

    一文看懂智慧城市,解码25万亿大市场的机遇与格局 原创京东科技2020-09-16 20:13:55 撰文 / Jarvis 编辑 / 郭佳 今年初,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首度圈定"新基建& ...

最新文章

  1. js之操作JSON数据
  2. 平安科技:传入一个只包含1-9的数字字符串,输出的是包含所有数字的最小整数
  3. 推荐曹济的FPA培训课程
  4. [网络]------TCP UDP HTTP Socket 区别
  5. thinkphp中join用法
  6. 方法不对,啥都学不会!90%的Python工程师都输在这点上!
  7. scala从url或者其他数据源读取数据
  8. atitit.重装系统需要备份的资料总结 o84..
  9. tcpdf使用及字体设置
  10. 15款国内外知名优秀PHP集成环境推荐、PHP绿色集成环境推荐
  11. 计算字符串相似度算法——Levenshtein
  12. 不再当码农-Flash AS3.0多个影片剪辑实现同一功能循环问题
  13. p2p通信原理及实现
  14. 计算机mac网关,如何在Mac OS X中获取默认网关地址 | MOS86
  15. 微软远程桌面升级到RDP8的方法
  16. PL SQL中如何去掉字符串中重复的字符
  17. 【Java的垃圾回收】
  18. 通过NTP协议进行网络授时时钟同步服务
  19. 管理者应该会讲的68个超级经典小故事
  20. SP2升级到SP3 重起后 出现死循环 无法登陆系统

热门文章

  1. Facebook AI新研究:可解释神经元或许会阻碍DNN的学习
  2. 杜克大学提出 AI 算法,拯救渣画质马赛克秒变高清
  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博士生硕士生(计算机视觉方向)
  4. 【目标检测基础积累】常用的评价指标
  5. PyTorch中文版官方教程来啦(附pdf下载)
  6. SAP QM中阶之动态修改规则创建
  7. SAP MM MIGO界面上的Freight标签页
  8. SAP S4HANA 介绍LTMC的文章链接
  9. CVPR 2019 | 一种用于年龄估计的连续感知概率网络
  10. 李彦宏称AI可让人们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