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研究院

概要:所有主流科技公司、创业公司都相继进入战线,为科技的未来发展打造必要的元素。

序 言

2017年,人工智能的“热身”刚刚结束。继李世石人机大战,AlphaGo升级再复出,三度进化,让公众认识到AI的强大力量。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口号改为“人工智能优先”。“设备”退居幕后,“算力”来到台前。所有主流科技公司、创业公司都相继进入战线,为科技的未来发展打造必要的元素。这些技术有更强大、更具分布式的计算能力、新的传感器、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能力。同时,关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政策、法律、伦理风险也从研究一步步走到台前,AI时代数据竞争加剧,隐私和竞争问题围绕着数据所有权交汇。

人工智能正在迅速融入软件和云端,实现人、物、服务之间的智慧连接。消费级人工智能系统也拉开了百团大战。伴随着智能对话系统的火热,音频作为全新的交互媒介和内容生态刚刚起步。

2017年,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与“人工智能”一样成为现象级话题,其背后是全球开源社区长达20年的演进与博弈。展望2018年,无论从监管、接受或批判、采纳的角度,数字货币都将成为全球央行无法错过的话题。

技术和工具和工具之外,城市正在成为科技公司更大的舞台:在理念设计及解决方案层面助力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升级。这些数字前沿技术正在重塑商业、公司以及更广义的社会。

过去,人们常常把数字技术视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企业组建云计算、大数据等部门,或是设立“首席信息官”等岗位辅助数字化转型。而在短短的几年内,人们逐渐意识到数字前沿技术之间彼此联系,并且无处不在。正如腾讯在AI领域倡导的“Make AI Everywhere”。

整整十年前,初代iPhone带来了席卷全球移动互联网革命。如今,移动互联网的余波逐渐退去。告别高潮迭起的2017,2018年,哪些方向将走到浪潮之巅?

1.“人-AI协作” 加速渗透

2017年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正在迅速部署到医疗、法律、零售、传媒等领域。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不断成熟。

早在2013年,Frey&Osbourne曾预测,在美国,47%的工作正处于被自动化技术取代的危机中。这一估算引发了争论,在OECD的另一项研究中,预计9%的工作面临被自动化技术取代的风险。两个研究的结论差异来源于取代类目。前者是“工作”,后者是“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机协作的时代正在到来。

自动化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又一次面临了自动化的问题。从体力劳动者到CEO,这一轮机器学习背景下的自动化有可能影响到每个人未来的工作。2018年,人工智能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

区别于以往自动化主要影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智能将在知识密集产业带来结构性转变。更多过程、决策和任务被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人设施。

自动化时代机器与人的替代关系在AI时代将变为人和AI的协作关系,预计将带来0.8-1.4%的年化效率提升。人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我们将看到跟多人将机器学习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场景中。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的Benedict Evans说,“拥有AI,就如同拥有100万名实习生提供生产力”。这种计算能力被整合到企业现有的业务当中。

《2017全球人力资源趋势》预测中,有41%的管理者认为他们已经开始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迈进,而只有17%的管理者认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个由人、AI、机器人共同组成的工作团队。2018每个企业都应该接触人工智能。为了应对人机协作的未来。未来员工需要理解工作流程,并将工作流程进行匹配。

2.法定数字货币推出时间表

法定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Cryptocurrencies (CBCCs))成为近年来各国央行的重点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国家央行正致力于研究并推行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中国、瑞典、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等国以及欧盟在内的全球多家央行已经陆续开启了法定数字货币之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各国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大胆预测法定数字货币2018年可能出现以下趋势:

  • 一是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各国对法定数字货币将不再局限于研究层面,部分主要国家央行或将确定并公布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路线图和实施时间表,包括采取何种技术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何种形式发行,上线时间进程,甚至在部分领域进入试运行阶段。

  • 二是法定数字货币难点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成熟,包括安全性、交易效率和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方面的平衡。目前,大多区块链系统存在51%攻击的隐患,对于国家法定数字货币来说,这样的安全威胁是不能容忍的,央行的技术选型首先要确安全,因此央行及各大机构均在研究更加安全的法定数字货币技术方式,可能采用类区块链的其他分布式账本技术。

  • 三是对于数字加密代币全球治理进一步形成共识。此外,一旦比特币大幅下跌,将引发数字加密代币市场整体下跌,ICO项目可能出现一定风险,给投资人造成重大损失,可以预见,2018年禁止或规范ICO政策的国家将进一步扩大。

3.无处不在的语音智能

2017年,以Amazon Echo为代表的智能音箱成为人工智能进入消费领域的典型。Google Assistant作为Google Home的内核,成为了智能家居的中枢。苹果将在今年正式发布HomePod智能音箱。2017年Q3,智能音箱出货爆增708%。国内的智能音箱混战也即将展开。随着智能语音助手不断成熟,将成为下一代交互入口,扩展到音箱以外的其他设备。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下一代语音智能将面向两大方向:

1.语音智能将无处不在:随着智能设备与传感器快速增加,智能助理将成为智能设备的新入口,出现在越来越多智能产品中,处理任务的识别与决策。比如汽车、电视,甚至咖啡机上。目前,已经有数千家公司在为Alexa开发“技能”,创造设备与服务之间的“智慧连接”。

2.语音智能进入内容产业:随着视觉入口的饱和,音频设备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入口。人们将花费更多时间通过音频接受信息,也将催生更多内容生产和分发在物联网设备上完成。

据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20年,连接数将到达500亿。由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总量将会增长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等级。人工智能将用于分析这些设备产生的数量极多的数据和信息。未来3-5年,AI技术、5G与IOT将逐渐融为一体。三浪叠加带来的智能社会的前景将远超互联网开辟的市场空间。

4.智慧城市赛道又现“高阶”选手

科技重塑城市未来的时代已至,下一轮城市竞争将是智慧程度的竞争。对比2007-2017年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前十大城市榜单发现,新晋城市波士顿、苏黎世同时也是2017年智能城市指数前5大城市;而经济竞争力全球第二的洛杉矶因为智能城市指数位于第46名跌出前10榜单。信息科技正在日益转化成全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将迈入新一轮发展阶段:战略重点将从技术主导向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变。这一趋势将引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普遍增长:美林银行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18.8%的增幅,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40.6亿美元扩大到2026年的3.5万亿美元。其中,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数字政府、数字安防发展迎来窗口期,步入增长加速通道。

广阔的智慧城市赛道,吸引着谷歌、微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这些企业凭借技术、人才、资金以及对发展前沿的把握等系统优势,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引入大城市的运行系统,以帮助管理者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停车难等现实问题。可以预见,城市将成为落地前沿技术的最大场景,并最终发展成平台城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的建筑师、工程师兼教授卡罗·拉蒂(Carlo Ratti)说,未来的城市越来越成为“露天电脑”。

5.信息流进入分水岭

2017年,中国资讯行业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在今日头条的带动下,搜狐、网易、腾讯、新浪传统四大门户全面转向机器分发和构建泛兴趣阅读信息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 变化之一:新媒体编辑角色转变,从直接服务读者变为训练机器,传统编辑的内容把关者角色被弱化,技术至上色彩渐浓,传统新闻机构的技术鸿沟被进一步拉大。

  • 变化之二:资讯类App的内容构成转变,从过去以新闻为主转向娱乐、生活泛兴趣阅读为主,用户体验发生明显变化,阅读门槛显著降低,导致部分用户体验下滑。

  • 变化之三:信息流载体生变,从以图文为主转向以短视频为主,从资讯类产品到微博等社交网络几乎所有内容平台都在加大对上游视频内容生产的扶持。

2018年,人工智能对资讯行业的影响还将向纵深掘进:

趋势之一:信息流和社交流将进一步融合,资讯App会引入更多的类微博的社交功能,以期提升产品黏性,反之,社交类产品将引入更多信息流,弥补人际分发的内容不足。总之,内容产品无论是界面还是推送内容的趋同趋势明显。

趋势之二:为满足监管要求和多元用户需求,内容平台将优化信息流推荐算法,“人工+算法”将成为主流的内容推荐机制,以提升当下资讯App内信息流质量,开拓更多优质内容来源、同时假新闻、“标题党”文章现象会有所遏制,硬新闻在信息流中将获得更佳位置推送,同时在信息流中的占比也将有所提升。

趋势之三:资讯App内信息流中的图文文章比例还将进一步缩小,短视频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同时音频也将进入爆发期。

6.超越现实,AR可期

AR已经经过了技术演示和原型产品的关键点,随着苹果ARKit的问世,未来一年里AR应用将蜂拥占据全球3.8亿台iPhone。除了游戏领域之外,AR还将在教育、体育、艺术、生活等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拓展到数字世界和实体空间的维度上,对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苹果的示范后,将进一步完成全球用户的教育,完善AR体验。未来AR的影响将加速渗透,从底层搭建、软硬件、AR内容创作等方面打通消费端应用生态。一旦未来AR的SDK成为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那将会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

在很多开发者看来,2008年3月,当苹果推出iPhoneSDK,开发者迎来App Store生态的第一次爆发。而现在,因为ARKit平台的推出,好似迎来了 App Store第二次“淘金热潮”。根据苹果2017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App Store上已经诞生超过1000款AR应用。目前,最有趣、最实用的增强现实应用还未被开发出来。随着巨头纷纷登场,AR行业将迎来拐点,我们也将期待更多杀手级应用借助3D摄像头+ARKit诞生。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我们将一同见证AR技术和生态的全面成熟,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7.隐私与竞争问题交汇

移动互联网时代,隐私与竞争二者彼此交汇,并作为最重要的秩序体系,相互支撑起数字经济的活力与繁荣。离开隐私保护,个人的合理隐私期待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市场进入者也恐难形成参与竞争的数据资源池;同样,离开竞争规范体系,市场竞争又将陷入丛林法则,经营者之间肆意侵略数据,用户隐私保护终将落空。也因此,涉及到个人数据的竞争纠纷,往往会同时卷入隐私和竞争问题。

从移动互联网演进到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的二元属性将更加突出,数据越来越具有私密性,深入到用户各个生活场景,所覆盖广度和挖掘深度将不断增加,同时,没有哪类技术比人工智能更加依赖于数据的喂养,各平台对数据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

当前,BAT与华为、京东、今日头条、搜狗等国内企业以及Alphabet、微软、Facebook等全球科技巨头均倾全力押注人工智能技术,甚至百度提出了“All in AI”的战略,数据作为AI时代的新石油,谁掌控了数据,谁就掌控了竞争格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有关数据的争议与案件频发,遍及民事、行政与刑事各个领域,甚至从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到延伸到了反垄断领域。

8.OMO重塑商业经济

2017年,各大科技巨头相继展开了对线下商业业态的布局。亚马逊收购全食,发布无人零售概念店Amazon Go,阿里、腾讯与传统零售联手,探索线下商业新模式。无人店、无人仓等新科技纷纷亮相。新零售浪潮之下,线上赋能线下的雏形初见,线下零售业的合纵连横必将加剧。

互联网经过了纯线上时代和020时代,如今正在进入OMO(线上线下整合)的新阶段。线上线下相互导流、全面整合,实现深度融合。OMO的出现可以归因于几种核心能力的获得:

1.移动支付的高渗透率将互联网商品和服务延伸到无数场景;

2.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认知消费者的方式,提供了精确用户画像;

3.小程序、云等工具打通支付、会员、公众号、社交分享服务,实现零售业商家和服务的智慧连接,对会员、商品、供应链、库存这些背后的聚焦将会更加明显;

4.无人客服、AR试妆、人脸识别互动等零售科技登场,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线下体验。5.电商、实体店的供应链、仓储、数据将打通,形成一体化管理。

从百货商店到超级卖场,从电商到智慧零售,零售的效率越来越高。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在背后驱动整个零售系统的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不断优化。

对于更广泛的商业经济来说,零售行业的改造也只是一个开始,更广泛的线下商业、服务也将在未来几年进入逆向改造。机器自主决策和无人化将加速渗透。智能机器将通过数据直接执行交易。经济结构重构和消费浪潮的背景下,一批新的伟大公司将要崛起。

9.内容的价值回归

2017年,用户付费能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掌阅科技上市连续26个涨停,阅文集团市值接近千亿,网文平台收割数字阅读付费红利;90后、00后年轻消费群体势力崛起,内容消费个性化、社交化趋势明显,新增用户争夺激烈,音乐社交与K歌类产品开辟了新的内容蓝海;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网络新闻、视频、音乐等领域,从内容编辑到分发,千人千面的精准推荐更懂用户,数据与算法成为平台核心能力;

2018年,内容产业的发展将围绕着价值回归展现出三大趋势:

第一,消费升级与信息过载驱动精品内容需求,人口红利转向内容红利,流量争夺转向内容争夺,精品IP内容价值更加凸显;

第二,得益于优质内容体验、独家商业策略与版权保护,用户付费市场持续发展,未来付费市场基础上的IP衍生开发更值得期待;

第三,AR、VR、LBS与硬件能力逐渐成熟,丰富与拓展游戏、视频等领域的内容体验与玩法创新边界,新一轮技术红利将到来。

10.自动驾驶汽车,第一个来到人们身边的机器人

在大数据、复杂算法和强大运算能力等因素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正从科幻概念落地到各行各业,有望重塑人类社会。当前,在众多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中,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是人工智能创业和投资最火热的领域之一,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都在加码进入这一领域。很多企业将商业化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出锁定在2019年。

三个方面的趋势值得关注:

其一,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路径将主要采取“传统车企造车、科技公司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的模式,业内较早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谷歌公司已经转向这一模式。

其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落地的将不是终端消费者,而是出租汽车、物流运输等客运和货运服务,Uber等网约车公司已经在部署无人出租汽车,Amazon等电商和物流公司则在部署无人运输车队。因此,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早期,消费者是否接受对行业发展无足轻重。

其三,自动驾驶监管先行,旨在促进创新。全球十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立法,承认自动驾驶的合法地位,在自动驾驶相关的责任、保险、道德决策等方面探索新的规则,同时还关注自动驾驶对司机职业的影响。预计对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则的探索将逐步凸显出来,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由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石勇、刘颖教授创建。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大江大海2018: 冲浪科技之巅不可错过的十大数字前沿趋势相关推荐

  1. 必读 | 六月份不容错过的十大重磅好文,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的小伙伴拿走不谢 原创 2017-07-10 爱收藏的 AI科技大本营 作者 | Flavian Hautbois 翻译 | AI科技大

    必读 | 六月份不容错过的十大重磅好文,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的小伙伴拿走不谢 原创 2017-07-10 爱收藏的 AI科技大本营 作者 | Flavian Hautbois 翻译 | AI科技大本营( ...

  2. 权威发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权威发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今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年一度的"十大突破性技术"(TR10)榜单如 ...

  3.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9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阿里巴巴成唯一上榜中国公司...

    2月28日,美国权威科学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阿里巴巴语音AI技术成功入选,阿里巴巴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科技公司. <麻省 ...

  4.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19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阿里巴巴成唯一上榜中国公司

    2月28日,美国权威科学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阿里巴巴语音AI技术成功入选,阿里巴巴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科技公司. <麻省 ...

  5. 权威预测:2018年这十大数字化转型趋势要火!

    在2018年,企业将如何利用开发流程,业务实践,IT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来推动数字化转型?虽然许多企业开始走下坡路,但有时着眼于用户体验(UX)就可能有所改善.不同行业之间乃至各个公司之间 ...

  6.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项,世界十大科技进展6项生物相关;相比工程,生物与国际差距还是较大...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 ...

  7. 人类未来最先进的计算机,科技改变生活!人类未来的十大高科技生活

    谁能想到今天的技术如此先进,人类的生活在不断改善.智能手机.互联网和生活中各种流行的科技产品,其中一些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有可能,已经成为现实.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每个人未来的十大高科技生活.感兴趣的人 ...

  8. 《科技之巅3》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书籍信息 人工智能,"吃一堑长一智"的机器 人机交互,为解决"交流障碍"问题而生 硬件与算法,好马还需好鞍 模式创新,赋予技术新的定义 云与数据共享, ...

  9. 2022智能制造世界与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内容小结

    2022智能制造世界与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内容小结 1. 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2. 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原位高效高质量铣削加工技术及装备 3. 西门子SNC-原生数字化工厂 4. 亚马逊 ...

最新文章

  1. ssh远程执行多个命令
  2. 独家 | 为什么在CV(视觉识别)领域,Transformers正在缓慢逐步替代CNN?
  3.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CryptographicException,密钥集不存在
  4. java面试题oracle,2021年度javasqloracle面试题汇总.doc
  5. New %: % Syntax for HTML Encoding Output in ASP.NET 4 (and ASP.NET MVC 2)
  6. 【深度学习】李沐《动手学深度学习》的PyTorch实现已完成
  7. java数据库设计工具_Java课程设计---创建数据库工具类
  8. 设计模式(10)-----模板方法模式
  9. Linux下安装jdk8步骤详述
  10. CUDA线程、线程块、线程束、流多处理器、流处理器、网格概念的深入理解
  11. java父类shape_为什么该父类无法调用其子类.__ShapeCircle_public_perimeter_getType_shapej__169IT.COM...
  12. Java调用虚拟键盘输入法_Android 点击屏幕空白处收起输入法软键盘(手动打开)...
  13. 关于Etcd的几个问题
  14. 如何让MySQL语句执行加速
  15. C++:字符串转换成整数
  16. 由对称性知定点一定在x轴上_圆锥曲线解答题的经典答案:由椭圆的对称性知,定点在x轴上?...
  17. 阿里云的端口映射问题
  18. Linux中的UID与GID
  19. 微信小程序项目开发---第一章 制作首页
  20. [ArcGIS] 空间分析(八) 水文分析

热门文章

  1. 数据蒋堂 | 人工智能中的“人工”
  2. 百度正在摆脱广告营收依赖!AI云增长64%成最大推动力
  3. php人气代码,php – 人气算法
  4. 管理者应该如何进行精益管理呢?
  5. 让炼丹师不再为数据集发愁,这家公司建了一个AI公开数据集平台
  6. Facebook 开源高质量实例分割数据集 LVIS
  7. 深度强化元学习教程---元学习概述
  8. 人工智能会被赋予人性么?
  9. 机器学习中的DCGAN-Tensorflow:用于更稳定的训练
  10. 2018机器学习和AI最大突破没找到,但有人发现了最大障碍!